劉 潔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塔河縣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200)
·臨床護理·
心理護理對子宮切除患者術后負面情緒及性生活的影響
劉 潔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塔河縣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200)
目的研究心理護理對子宮切除患者術后負面情緒及性生活的影響。方法將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子宮切除的患者82例做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方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而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和性生活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后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性生活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子宮切除后的患者加強心理干預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的狀態(tài),同時提高性生活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心理護理;子宮切除;不良情緒;性生活
在婦產科臨床上,子宮切除術是很多疾病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才不得已采取的治療方式,包括各類良惡性的腫瘤。子宮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切除子宮雖然可以治療疾病,但對于女性的心理也造成很大的障礙和不良的影響,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切除后子宮后都出現一種生理不完整的感受,而且會影響夫妻雙方正常的性生活[1]。此次主要針對理護理對子宮切除患者術后負面情緒及性生活的影響展開研究和分析,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子宮切除的患者82例做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年齡34~51歲,平均年齡為(42.4±4.3)歲 ,疾病類型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12例、子宮肌瘤20例、子宮腺肌病9例;觀察組年齡33~50歲,平均年齡為(42.1±4.1)歲,疾病類型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14例、子宮肌瘤21例、子宮腺肌病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方式,包括健康宣教、飲食指導以及生活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1)心理干預:護士要為患者講解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而且要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目的和重要性,同時要將手術的過程和預后告知患者,讓患者做好基本的心理準備,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以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建議患者多去參加一些集體性的活動,培養(yǎng)患者興趣,加強對自我形象的改善,從而獲得社會認同感。(2)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愛人都要進行健康教育,關于此類談話必須在術前和術后分別進行一次,主要宣教內容是進行雙方基礎知識的培訓,護士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夫妻雙方了解基本的子宮和卵巢的功能,并且在子宮切除后也不會影響女性正常的內分泌功能,從而解除夫妻雙方的心理負擔。護士要引導夫妻雙方對性生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伴侶要在心理上給予患者支持,告知伴侶對患者要抱有親情和關懷,不能讓患者感覺受到歧視[2]。
1.3 觀察指標
采用國際通用的焦慮、抑郁評分量表對兩組采取不同護理方式的患者進行評價。根據焦慮、抑郁評分量表計算,當焦慮、抑郁量表評分達到50分以上時,說明患者此時存在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分數在53分以上時,說明患者有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性生活滿意度包括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
說明兩組患者都存在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觀察組通過加強心理護理后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量表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量表比較(±s)
組別n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觀察組4150.3±2.254.3±3.6對照組4152.8±2.858.4±5.2 t 4.49544.1509 p 0.00000.0001
2.2 比較兩組患者性生活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滿意27例、滿意度為70.73%、觀察組滿意36例、滿意度為97.80%,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x2=5.5489;P=0.018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子宮是女性特有的器官,是孕育胚胎和維持女性生理功能的重要場所,患者在子宮切除后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子宮切除后喪失了某些功能而帶來的自卑感,也包括對夫妻性生活產生的不良影響而帶來的焦慮和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3]。因此,對于這一類患者必須加強其心理護理,護士要針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如為患者夫妻雙方進行健康宣教,告知他們子宮切除后不會影響女性的基本生理功能,其次,也不會對性生活造成任何影響,讓伴侶在心里和精神上給予患者支持,同時要加強患者夫妻雙方的情感交流,保持性生活的和諧。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加強心理護理的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觀察組患者性生活滿意度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梢?,對于子宮切除后的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可以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的狀態(tài),從而提高性生活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1] 楊云閃.綜合心理護理對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后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0):1336-1339.
[2] 鐘堯仙.子宮肌瘤患者行子宮切除術后的心理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1):45-45.
[3] 馬 瑞.心理干預對子宮切除術后患者不良情緒及性生活滿意度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4):55-56.
R713.4+2
B
ISSN.2095-8803.2016.12.1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