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歐陽鉅元的戲曲創(chuàng)作

    2016-03-09 06:35:41唐海宏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shù)版)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戲曲創(chuàng)作

    唐海宏

    (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文史學院,甘肅 成縣 742500)

    ?

    歐陽鉅元的戲曲創(chuàng)作

    唐海宏

    (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文史學院,甘肅 成縣 742500)

    摘要:歐陽鉅元不僅是職業(yè)報人、晚清文學改良的積極倡導者與參加者,也是混跡上海的風流文士。他以惜秋、茂苑惜秋生等筆名至少發(fā)表過《維新夢傳奇》、《玉鉤痕傳奇》、《新上海傳奇》和《拿破侖》四部戲曲作品。他的劇作反映了晚清動蕩的社會現(xiàn)實,重在表現(xiàn)現(xiàn)實;具有“重商、維新、反帝”的強烈民族意識;并在凄美與激憤亢昂之中塑造了悲劇人物群像。

    關(guān)鍵詞:歐陽鉅元;戲曲;創(chuàng)作

    留心晚清小說的研究者,一定知道蘧園創(chuàng)作的三十回長篇譴責小說《負曝閑談》,該書曾被阿英稱之為“是可讀的一部書”[1]33;也一定對李伯元《官場現(xiàn)形記》與《海天鴻雪記》兩書前茂苑惜秋生所作的序文有所了解。其實這里的“蘧園”、“茂苑惜秋生”是同一個人——即歐陽鉅元(也作歐陽巨源),人們對他的關(guān)注僅集中在小說上,但從戲劇史的角度來看,歐陽鉅元還是晚清一位劇作家,但后人對其劇作卻少有論述。本文試圖對其生平與劇作作一簡單論述。

    一、歐陽鉅元的生平與劇作

    對歐陽鉅元生平,梁淑安主編的《中國文學家大辭典近代卷》著錄為:“歐陽鉅元(1883—1907年)名淦,字鉅元,一作鉅源,別署蘧園、茂苑惜秋生、惜秋生、惜秋等。原籍湖南或安微,寄籍江蘇蘇州。十四、五歲中秀才,與包天笑為同案。約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赴上海謀生,以投稿結(jié)識李伯元,被李伯元收為助手,前后助李伯元編輯《游戲報》、《世界繁華報》、《繡像小說》。死于花柳病,年僅二十五歲……其他作品還有《維新夢傳奇》(1903年)、《玉鉤痕傳奇》(1898年)(與龐樹柏合作)、《新上海傳奇》(1904年)及話劇《拿破侖》(1904年)。”[2]280錢仲聯(lián)、傅璇琮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大辭典》記載:“歐陽鉅元(1883—1907年),近代小說家。名淦,字鉅元,一作鉅源,別署蘧園、茂苑惜秋生、惜秋生、惜秋等。原籍湖南或安徽,移家蘇州。諸生。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冬,赴上海謀生,投稿《游戲報》,結(jié)識李伯元,助李伯元編輯《游戲報》、《繁華報》及《繡像小說》雜志。因混跡青樓。染花柳病而卒……另著有傳奇《維新夢》、《玉鉤痕》(與龐樹柏合作)、《新上?!芳皠”尽赌闷苼觥返龋衷m(xù)李伯元《活地獄》一回。生平事跡見魏紹昌編《李伯元研究資料》第十輯《歐陽鉅元》?!保?]1286王立言等主編的《中國文學通典:小說通典》記述:“歐陽鉅源(1883—1907年)近代小說家。原名歐陽淦,字鉅源,號茂惜秋生(茂苑是古時蘇州的異名)。又署惜秋生、惜秋、蘧園。原籍安徽(一說湖南),客居蘇州。歐陽鉅源少年早慧,頗有才情……李伯元請他到報館工作。成為李伯元辦《繁華報》、編輯《繡像小說》的得力助手。李伯元的某些作品中有歐陽鉅源的筆墨……歐陽鉅源生活上不知檢點,日事冶游,25歲時,便淪落病死于上海一小客棧中?!保?]595

    上述三種著述中,對歐陽鉅元生平的記述都較為詳盡。但最初,人們認為“茂苑惜秋生”不是歐陽鉅元,而是李伯元,持這種觀點的人是胡適與魯迅①胡適在重讀《官場現(xiàn)形記序》中認為“茂苑惜秋生”是李嘉寶(李伯元);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里認為“茂苑惜秋生”是李伯元。。后來阿英在《惜秋生非李伯元化名考》、魏紹昌在《茂苑惜秋生其入其事》、釧影(包天笑)在《補述茂苑惜秋生事》②阿英《惜秋生非李伯元化名考》見其《小說閑談》(1936年6月上海良友圖書公司出版),魏紹昌《茂苑惜秋生其入其事》見1962年7月14日《光明日報》,釧影(包天笑)《補述茂苑惜秋生事》見1962年8月1日香港《大公報》。對歐陽鉅元生平作了詳盡考證,才有了上述三種著述中的記載。

    對歐陽鉅元的劇作記載較少。梁淑安的《中國文學家大辭典近代卷》錢仲聯(lián)、傅璇琮的《中國文學大辭典》僅記載了他的劇作名稱,即《維新夢傳奇》(1903年)、《玉鉤痕傳奇》(1898年)(與龐樹柏合作)、《新上海傳奇》(1904年)及《拿破侖》(1904年)。

    對《玉鉤痕傳奇》(1898年),齊森華等主編的《中國曲學大辭典》有所記載:“《玉鉤痕》,龐樹柏、歐陽淦(原署惜秋生)合作。載清光緒間《游戲報》。十出。敘海上名妓林黛玉等四人因見落花飄零而觸景生情,自傷身世,遂發(fā)起募建“花?!薄_x地葬花,題碑吊冢,借此抒發(fā)自己淪落風塵的傷感。”[5](535)梁淑安著《南社戲劇志》對本劇有詳細的記載:“《玉鉤痕》,傳奇?!锻砬鍛蚯洝分洠骸嫎浒?、惜秋生合著。演林黛玉等四校書募建‘花?!9彩觯骸陡辛x》、《集宴》、《籌捐》、《寫蘭》、《摧香》、《選地》、《題碑》、《瘞玉》、《吊?!贰9饩w《游戲報》本?!税姹疚匆姟A碛?997年上海書店出版陳無我《老上海三士年見聞錄》本。僅《集宴》、《寫蘭》、《吊?!啡?。前二出署‘惜秋生按拍’,后一出署‘病紅拍曲’,后附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冬常熟歸宗《玉鉤痕傳奇敘》,可知此劇約作于光緒二十四年間。卷首有陳無我按語,敘李伯元發(fā)起創(chuàng)議花冢,以迄落成,復發(fā)起征撰《玉鉤痕傳奇》,‘經(jīng)虞山病紅山人龐樹柏、茂苑惜秋生歐陽巨元兩君撰成書,文情悱惻,傳誦一時。惜稿已缺佚,茲僅搜得《集宴》、《寫蘭》、《吊?!啡觯浻谧蠓?,俾后來者觀覽焉?!⒅鸪鼋榻B原作十出劇情。但病紅山人乃是龐樹柏之兄樹松之別號,而非樹柏,姑存疑。”[6]275梁淑安對《玉鉤痕傳奇》的作者是存疑的,他認為病紅山人是龐樹松的別號,而不是龐樹柏的別號。其實對此金梅撰寫的《李叔同與<《天涯五友圖》序>之作者病紅山人》一文已有準確的考證,該書指出:“可以肯定,將‘病紅山人’當作龐樹柏的別署是不對的。整部《玉鉤痕傳奇》問世于戊戌年(1898年)冬天。此時,龐樹柏才十四歲,尚在家鄉(xiāng)常熟上學,以其年齡與經(jīng)歷,亦不可能有《玉鉤痕傳奇》一類作品面世?!保?]可見《中國曲學大辭典》、《晚清戲曲小說目》以及《古典戲曲存目匯考》中將《玉鉤痕傳奇》歸于龐樹柏名下是錯誤的,真正的作者應該是龐樹松和歐陽鉅元。

    對《維新夢傳奇》(1903年),齊森華、陳多、葉長海主編的《中國曲學大辭典》著錄為:“《維新夢》,歐陽淦(惜秋)、鯽士、旅生、遁廬合作。載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五月至三十年(1904年)五月《繡像小說》第一至六期、第九期、第十九至二十五期、第二十七至二十八期。十六出。敘儒生徐自立憂國憂民,百感交集。夢中被有外山王宣召,封為巡環(huán)都尉,考察古今利弊?;橹型馀d衰。徐自立施展才能,進行維新改良,成就一番功業(yè)。不料醒來卻是南柯一夢。該劇系提倡維新之作。”[5]535此劇四人合作而成,其中第一至第六出為惜秋作,第七出為鯽士作,第八至第十四出旅生作,第十五、十六出遁廬作。各出名為《感憤》、《入夢》、《授職》、《寫本》、《建路》、《采礦》、《講武》、《勸學》、《裁官》、《訓農(nóng)》、《驗廠》、《商戰(zhàn)》、《外交》、《立憲》、《大同》與《夢醒》。

    對《新上海傳奇》(1904年),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傅惜華《清代雜劇全目》、周妙中《江南訪曲錄要》、李修生《古本戲曲劇目提要》、齊森華《中國曲學大辭典》等均不著錄。阿英《晚清戲曲小說目》載:“新上海傳奇,惜秋著?!抖兰o大舞臺》本。光緒甲辰(一九O四)刊。譜當時上海生活,如賽馬之類。系諷刺之作。以‘觀賽’開場。作者對此,是‘嘆舉國盡如狂,一年兩度胡纏帳’。”[8]112《中國古代戲典文學辭典》記載:“新上海,傳奇名。近代歐陽淦撰。原署惜秋。載《二十世紀大舞臺》第一期。光緒三十年(1904年)刊。僅成《賽馬》一出,寫游人一年兩度前往張園觀看西人賽馬,如癡如狂。無具體情節(jié)。”[9]839《中國劇目辭典》著錄:“新上海傳奇。近代惜秋作。有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二十世紀大舞臺》第一期刊本。凡一卷。演當時上海生活,如賽馬之類。系諷刺之作。以《觀賽》開場。作者對此表示看法是‘嘆舉國盡如狂,一年兩度胡纏帳’?!保?0]785梁淑安《中國近代傳奇雜劇經(jīng)眼錄》著錄:“《新上?!吩稹铩]d《二十世紀大舞臺》第一期,光緒三十年(1904年)刊。北京圖書館藏。主要劇情寫游人特別熱衷于前往張園看西人賽馬,成為一時風氣。此為當時新上海面面觀之一,作者對這些現(xiàn)象不以為然。僅成《賽馬》一出。以[六么令]開場:‘游塵十丈,氤氳著一片斜陽。馬龍車水往來忙,嘆舉國盡如狂,一年兩度胡纏帳。’[尾聲]云:‘心怠惰,意郎當,花開陌上徐徐唱,早已是隱約燈光閃道旁。’”[11]128-129對傳奇《新上?!返挠涊d,就目前資料來看僅有這四處。

    對《拿破侖》(1904年),徐幸捷主編的《上海京劇志》不但記載了該劇的基本情況,還對劇作的演出史也有詳述。該書載:“《拿破侖》,洋裝戲。惜秋編劇。劇本片斷載于光緒三十年(1904年)出版的《二十世紀大舞臺》?!保?2]120劇寫拿破侖和皇后仇秀英(約瑟芬)夫婦恩愛,但陸軍副帥太利郎對約瑟芬卻垂涎三尺。后普魯士聯(lián)軍攻打法國,太利郎暗中誘使拿破侖同奧國結(jié)盟,但奧國提出要拿破侖廢除仇秀英,改娶奧公主羅伊為后。拿破侖被迫答應。一年后羅伊生一子。某日小王子在花園中玩耍,偶遇革命黨人欲將其暗殺,仇秀英及時趕到并竭力保護小王子得以脫險。拿破侖知此事后,感念仇氏之賢,夢中與之相會。后拿破侖因窮兵黷武,使得人民怨聲四起,將士背心,最終拿破侖失敗而被放逐于荒島而死。1911年的4 月19日《拿破侖》于上海新舞臺首演。當時的演出陣容非常強大,主要的演出人員包括著名京劇演員夏月珊、夏月潤、潘月樵,此外趙文連、七盞燈、夜來香、林步青、邱治云等也參與了演出。后來上海新舞臺又在1917年再次演出了該劇,此次拿破侖的扮演者為潘月樵,仇秀英的扮演馮子和扮,而太利郎的扮演者為夏月珊,宮女瑪麗的扮演者為周鳳文。當時有評論認為上海新舞臺演出該劇是欲借拿破侖的悲慘結(jié)局來“諷刺今日有專制思想者,尚欲追蹤拿破侖,何不思之甚耶?”又有評論認為:“新舞臺以善演此劇得名,配角之完備,布景之得名,早已膾炙人口”,而“潘月樵的拿破侖,描摹英雄氣概,奕奕如生,馮子和的仇秀英,纏綿悱惻,一往情深?!瘪T子和在演出該劇時,獨創(chuàng)性地首次將鋼琴搬上了舞臺并自行彈奏,這部劇作被認為是晚清最有影響的改良京劇之一。20世紀40年代,著名京劇藝人李仲林等還在演出該劇。

    二、歐陽鉅元的劇作評析

    歐陽鉅元的劇作《玉鉤痕傳奇》、《維新夢傳奇》、《新上海傳奇》以及《拿破侖》充分反映出了近代以來傳統(tǒng)士人知識分子在學習西方文化時所體現(xiàn)出的獨特認知觀,也寄予了作者對社會、人生、文化的強烈關(guān)注與深刻認識,從總體上體現(xiàn)出了當時士人知識分子憂國傷時、憤世嫉俗的文化心態(tài)。

    首先,歐陽鉅元的劇作真實、廣泛地反映了晚清動蕩的社會現(xiàn)實,有重在表現(xiàn)現(xiàn)時內(nèi)容,干預現(xiàn)實,關(guān)心時政的傾向。創(chuàng)作于1898年的《玉鉤痕傳奇》就是據(jù)當時上海所發(fā)生的真實故事寫成:滬上名妓林黛玉、陸蘭芬、金小寶、張書玉等4人因見落花飄零而觸景生情、悼傷身世,于是發(fā)起募建花冢之事。并于報上刊登《再代林黛玉、陸蘭芬、金小寶、張書玉等募捐花冢啟(附章程四則)》[13]126-128?!毒S新夢傳奇》從不同側(cè)面揭示了當時晚清政府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鐵路、采礦藏、勸新學、講武備、裁冗官、辦工廠、行商戰(zhàn)、施立憲等各種對策。而第一出《感憤》中對晚清各類人的描述可謂入木三分:

    想起現(xiàn)在那做官的人呵。[喜秋風]握金章,懸紫綬,一例唯唯否否。全不管參辰卯酉,只盼到腰纏萬貫上揚州。

    想那做士的人呵。[前腔]守陳編,珍敝帚,老死繩樞甕牖。也不識天高地厚,只盼到軒云翥霧鳳池頭。

    想那做工的人呵。[前腔]運靈心,施妙手,一樣摧枯拉朽。那里有輸攻墨守。不過是回檀繡枕細雕鎪。

    想那做商的人呵。[前腔]辟財源,開利藪,為甚紛紛牛后。嘆生平關(guān)河奔走,錐刀而外復何求。[14]357-358

    這里的官、士、工、商四種人無一類為國家打算著想,無一類人能夠盡到本身的職責。而國家卻內(nèi)憂外患:

    你們來看內(nèi)邊是:[歸塞北]問誰人敵愾賦同仇,栗木東遷同抱恨,牡丹北勝不包羞,惆悵自千秋。

    至于外邊是:[前腔]聽狐鳴祠火動秦篝,雨雪自寒征士甲,風霜不上相公裘,泉石任優(yōu)游。[14]357-358

    而《新上海傳奇》以《六幺令》開場,生、凈、末、丑一同扮游人上場:

    [六幺令]游塵十丈,氤氳著一片斜陽,馬龍車水往來忙,嘆舉國盡如狂,一年兩度胡纏帳。[15]34

    在晚清國難當頭之時,上海十里洋場卻過著如此醉生夢死的生活,作者在此以“胡纏帳”來譏刺這樣的情景。劇作中,還用《小上樓》的曲牌對新上海進行了描繪:

    [小上樓]殺人似簇擁著小圍場,退兵似把守著大橋梁。無從依傍,何處遮藏。拉馬的頭僵,趕車的腦脹,不由你不棺材出在城頭上。新馬路,人聲喧嚷,黃家?guī)?,莫彷徨,市浜橋,休惆悵。(貼扮妓女繞場下)看他一味往前搶,大約是腰內(nèi)多了幾只洋。(合白)你們來看,這里已是張園了。[15]35

    唱詞連用新馬路、黃家?guī)?、市浜橋三個新上海的標志性地方來揭示當時病態(tài)的社會、虛假的繁榮。在本折結(jié)束前,連用《步蟾宮》曲牌進一步表現(xiàn)“新上海”的繁華:

    [步蟾宮]一霎時,忽迷南北向,行行綠樹襯紅墻。原來是張園一座在中央,堆積了許多車輛。(合白)我們一同進去。

    [前腔]安塏第中人氣漲,士農(nóng)喧雜夾工商。耳聽得跑堂收盌響丁當,只說是各宜體諒。(合白)天色已晚,我們回去吧。[15]35

    唱詞中的“張園”是清末上海最大的公共活動場所,曾被譽作“近代中國第一公共空間”;而“安塏第”(Arcadia Hall)則是張園中的一幢高大洋房,以英文Arcadia Hall命名其樓,意思是世外桃源,中文名則取其英文諧音稱“安塏第”。這幢高樓可以說是美輪美奐,僅大廳中就可容納一千多人集會宴客,一時登高“安塏第”,鳥瞰上海全城,成為游上海者必到。劇中人物唱出對“張園”、“安塏第”的感慨,則印襯出劇作者對“新上海”病態(tài)繁榮的否定。

    歐陽鉅元的劇作,從價值評判上看,反映了晚清動蕩的社會現(xiàn)實,重在表現(xiàn)現(xiàn)實,肯定和贊揚了維新變法;從表現(xiàn)手法上來看,這些劇作無論在思想傾向上還是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大都采用了理想化的手法,并運用創(chuàng)造性的想像來建構(gòu)作者歐陽鉅元向往的社會形態(tài),從而來彌補現(xiàn)實中的不足與缺憾。

    其次,歐陽鉅元的劇作具有“重商、維新、反帝”思潮,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意識。中國數(shù)千年來便秉持著“農(nóng)本商末”的思想,但鴉片戰(zhàn)爭之后,五口通商,使得外貿(mào)的逆差日益巨大。曾國藩、薛福成、王韜、康有為、梁啟超等提出了包括農(nóng)業(yè)、工礦業(yè)、交通業(yè)在內(nèi)的“商戰(zhàn)”、“寓兵于商”等思想,清政府還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成立了商部,后改為農(nóng)工商部。實業(yè)救國與商戰(zhàn)觀念被認為是復興國家的正途,這在《維新夢傳奇》第十二出《商戰(zhàn)》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雜扮四商人上)

    [霜天曉角]流通泉府,仗我多財賈。南船北馬利當趨,奇貨贏錢致富。網(wǎng)得西施不用愁,五湖泛罷剩扁舟。黃金鑄就范蠡像,十倍當年利益收。俺派往蠻國商人,俺派往觸國商人,俺派往眾香國商人,俺派往大槐國商人。請了,請了。俺們廣積母財,巧生子息。膨脖大腹,粗豪由爾譏評;駔販小夫,資本憐他短少。今日辦了許多貨物,待巡環(huán)都尉飭備兵船護送出口,不免在此長亭上等候則個。(生上)

    [望吾鄉(xiāng)]貨殖編書,能如司馬乎。連騎結(jié)駟原無取,猋輪待碾銀河路。碧眼虬髯侶,千金與萬寶儲,守錢須學那無知虜。眾位商家請了。朝廷為了諸君遠征,特遣老夫備酒一尊,以壯行色。但是諸君此去,須要小心。[14]374

    此外《維新夢傳奇》第五出《建路》反映晚清的鐵路經(jīng)濟政策、第六出《采礦》反映晚清的開礦思潮、第十出《訓農(nóng)》表現(xiàn)重農(nóng)思想、第十一出《驗廠》表現(xiàn)勸工思想。對這些思想的描述都寄托了歐陽鉅元的理想,勾畫出了晚清社會在“重商”思潮沖擊下所展現(xiàn)出的美景。

    甲午戰(zhàn)爭的爆發(fā),宣布了洋務運動的失敗,隨之變法維新的思潮便席卷了整個晚清社會。這種思潮不僅包含政治上的革新,也包括內(nèi)政、外交、教育、實業(yè)、軍事等等的變革。歐陽鉅元的《維新夢傳奇》第四出《寫本》對此反映更為詳實:

    (作寫介)欲立圖強之本,必探致富之源。劇憐商號細民,可嘆工稱賤役。閉關(guān)絕市,則山海隔若云泥;采壑搜巖,則道路惑于風水。若不力除隱蔽,指破愚蒙,終屬膠柱之言,安有塞厄之望。

    [油葫蘆]第一興工與勸商,財源一濬便湯湯,盼得到猋輪火錧推行廣,云羅霧觳銷流暢。鑿層巒,镵復嶂,更丹砂赤箭孽生旺,那其間樂利自無疆。

    鄉(xiāng)校是作人之地,國庠乃養(yǎng)士之區(qū)。只是戶戶蟲魚,不過鉆研故紙;抑且家家蛇蚓,無非稽考陳編。學古何可入官,通經(jīng)那能致用!

    [天下樂]鼓篋橫經(jīng)在上庠,而今要改良。聲光汽化非虛妄。朗若眉,明似掌,學倉先貯饋貧糧。

    干戈濟禮樂之窮,韜略應詩書之變,奈何不修軍實,其如莫整戎行!河上逍遙,關(guān)中潰亂。年年羽檄,略無報捷之書;日日龍函,只有求和之策。

    [鵲踏枝]展旌旗,遠駐巖疆,橫海樓船,直下重洋,一霎時妖氛鼓蕩,管教半天雷雨起昆陽。

    (作推窗望介)晨星熒熒,太白晱晱,已是上朝時候了。童兒,取冠帶過來。(作頂冠束帶介)

    [尾聲]從今后除卻了野蠻思想,更放出文明氣象,何難使九洲鱗介奉冠裳。(同下)[14]362-363

    此折中從興工、勸商、講學、尚武四個方面對維新思想作了闡述。此外《維新夢傳奇》第七出《講武》反映了尚武思想、第八出《勸學》反映了“中體西用”的教育思想、第九出《裁官》反映了裁汰冗員的思想、第十三出《外交》反映了平等互惠的外交思想、第十四出《立憲》反映了立憲政體的思想、第十五出《大同》反映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面對列強的瓜分與中日甲午戰(zhàn)敗的刺激,士人知識分子無不為備受帝國主義者壓迫侵凌的國家痛心疾首。仇恨帝國主義之情也郁結(jié)甚深,進而發(fā)為憤怒的呼喚,成為了晚清文學思潮的原動力?!缎律虾髌妗穼Υ擞兴沂荆?/p>

    [前腔]好模好樣,嬌滴滴何處娘行,王衫金扇燦生光,安排就入時妝,今朝特地人前晃。(合白)好快活,好快活。馬夫們與俺趲行者。(內(nèi)白)爺們,現(xiàn)在四點多鐘,前面中國人不能走了,須要大大的繞一個彎兒。(合白)真奇怪,真奇怪。[15]34-35

    這兒仍用《六幺令》的曲牌,在相對平直的唱詞敘事中,將作者對于帝國主義侵占中國領(lǐng)土,洋人在中國土地上肆意妄為的行為表示了不滿情緒。

    第三,歐陽鉅元的劇作在激憤亢昂之中,塑造了悲涼的人物群像。晚清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悲劇的時代,劇作家面對殘局無法掩抑充塞于心頭的悲憤與蒼涼,從而改變了戲劇溫柔敦厚的美學風格。如南荃外史(賀良樸)在《嘆老》中對陳腐的塑造、筱波山人在《愛國魂》中對文天祥的刻畫莫不如此?!毒S新夢傳奇》中也亦是激憤亢昂:

    (前腔)力排種種紛,手撥紛紛亂。要熱心正對,莫冷眼旁觀。從今后白翎扇海波程遠,金翅摩空天界寬。好振刷云霄羽翰,又何妨鵬飛高向九霄摶。[14]361

    在人物塑造上,歐陽鉅元刻畫了一群悲涼的人物群像。如《玉鉤痕傳奇》則完全是悲劇的格局,全劇僅十出。劇中女主人公海上名妓林黛玉等四人因為見到落花飄零而觸景生情,自悼身世。在《集宴》一出中,林黛玉悲唱道:

    [山坡羊](旦)痛孽海云鬟斷送,更何處招魂曲誦,歷燕支短劫忽忽,看今番一例兒喚醒情天夢,恨無窮??樟酐W鵡山前塚,萬樹冬青云擁,一樣墜花抱痛,問抔土誰封,把素馨花補種。冥濛,郁金堂,慘霧空。朦朧,玉鉤樹,淡月籠。[13]138

    主人公在此抒發(fā)了自己淪落風塵的傷感情緒。

    《拿破侖》全劇以拿破侖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島為背景,通過拿破侖失敗的故事,敘述了他威名顯赫、雄才大略的悲壯人生。此劇借外喻中,諷喻當時的晚清政府,拿破侖的唱詞亦充滿了悲涼情調(diào):

    (唱搖板)半闌干,疎槐葉,一階秋草。到晚來,更覺得,氣象蕭條。受榮華,享富貴,而今完了。有紙筆,寫不出,滿腹牢騷。且取過,金壺酒,杯中傾倒。怕只怕,胸中的,塊壘難消。羽在籠,花在檻,一般懷抱。倘遇著,傷心人,休說今朝。(下)[16]

    《維新夢傳奇》里的主人公徐自立自幼飽讀詩書,頗有大志,但現(xiàn)實中卻半生潦倒,不被重用,又恰逢內(nèi)憂外患交迫,因此滿腹抑塞不平之氣只能化作夢來抒發(fā),而夢醒后一切依然如故。只能哀嘆:

    [排歌]彈鋏生涯,朝咨暮嗟,實指望勛名萬里非夸。哪知道水中明月鏡中花,博得個八翼升田一翼斜,驚倦蝶怨歸鴉,冬冬晚鼓撼窗紗。尋故國,說支那,怕只怕依然是浩劫蟲沙……

    乘船曾到日舉袖也捫天

    只為黃粱熟潸然淚滿川(同下)[14]381

    歐陽鉅元在這些悲劇人物身上都寄予了他對人生、對晚清時局與文化的強烈關(guān)注與深沉感慨;體現(xiàn)出了當時士人的文化憂患意識,代表了晚清特定歷史條件下士人知識分子傷時憂國、憤世嫉俗的思想傾向。

    結(jié) 語

    從總體上看,歐陽鉅元的劇作與晚清反映重大社會歷史事件的戲劇作品相比,思想價值和社會意義都有所遜色,有的甚至是一些文人風流韻事的再現(xiàn)(如《玉鉤痕傳奇》),趣味不高,傳統(tǒng)觀念與落后成分較明顯。但是,換一個角度來說,歐陽鉅元的劇作也比較曲折地反映了晚清中國現(xiàn)實的許多方面,折射出當時人們文化心態(tài)所發(fā)生的一些變化,特別是透露出了一部分知識分子、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以及文化心態(tài)的復雜狀況;而《維新夢傳奇》卻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guān)頭,以其強烈的維新、反帝意識表達了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的變革要求與自強愿望,含蘊著熾烈的愛國主義熱情。無論從中國文學史、戲劇史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中國文化史、社會史的角度來看,歐陽鉅元的劇作都有一定的社會認知價值。從這個方面來說,歐陽鉅元的劇作“亦大有助于民族精神之發(fā)揚也”[17]768。

    參考文獻:

    [1] 阿英.晚清小說史[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

    [2] 梁淑安.中國文學家大辭典(近代卷)[M].北京:中華書局,1997.

    [3] 錢仲聯(lián),傅璇琮等.中國文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

    [4] 王立言等.中國文學通典·小說通典[M].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

    [5] 齊森華等.中國曲學大辭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 梁淑安.南社戲劇志[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7] 金梅.李叔同與《<天涯五友圖>序》之作者病紅山人[N].文匯讀書周,2001-02-03.

    [8] 阿英.阿英全集(第六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9] 鄧紹基.中國古代戲典文學辭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10] 《中國劇目辭典》擴編委員會.中國劇目辭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1] 梁淑安,姚柯夫.中國近代傳奇雜劇經(jīng)眼錄[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12] 徐幸捷.上海京劇志[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13] 陳無我.老上海三十年見聞錄(上)[M].上海:大東書局,1928.

    [14] 張庚,黃菊盛.中國近代文學大系1840-1919(第5集)[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15] 上海大舞臺叢報社.二十世紀大舞臺[N].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第一期.

    [16] 魏紹昌.李伯元研究資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12-513.

    [17] 鄭振鐸.鄭振鐸全集(6)[M].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

    OU-yang Ju-yuan’s Dramatic Creation

    TANG Hai-ho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Longnan Teachers College,Chengxia,Gansu 742500)

    Abstract:OU-yang Ju-yuan is not only a professional journalist,an active advocate and participant of literary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ut also a romantic scholar muddling in Shanghai. He once published four dramatic works with pen names such as Xi-qiu or MAO-yuan Xi-qiu that reflected the turbulent socie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is works showed strong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ith emphasis on“commerce”,“reform”and“anti-imperialism”by characterizing tragic figures in bleak and indignant passion.

    Key words:OU-yang Ju-yuan;drama;creation

    作者簡介:唐海宏(1974—),男,甘肅徽縣人,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文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

    收稿日期:2015-12-16

    DOI:10.15958/ j.cnki.gdxbysb.2016.02.016

    中圖分類號:J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44X(2016)02-0100-07

    猜你喜歡
    戲曲創(chuàng)作
    咱也過回『創(chuàng)作』癮
    戲曲從哪里來
    富連成社戲曲傳承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
    戲曲研究(2021年1期)2021-11-02 07:21:40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如詩如畫》創(chuàng)作談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海峽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一墻之隔》創(chuàng)作談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戲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戲曲的發(fā)生學述見
    人民音樂(2016年1期)2016-11-07 10:02:41
    創(chuàng)作隨筆
    文藝論壇(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兰溪市| 如皋市| 阳春市| 安西县| 永寿县| 衢州市| 吴川市| 景泰县| 蒙阴县| 庄河市| 铜川市| 宁晋县| 山阳县| 罗定市| 什邡市| 巨野县| 石渠县| 潜山县| 周至县| 宿迁市| 临海市| 噶尔县| 来安县| 开鲁县| 祁东县| 喀什市| 利辛县| 汝州市| 大荔县| 莱西市| 雅安市| 黎川县| 宜丰县| 吐鲁番市| 措美县| 乃东县| 栖霞市| 河南省| 红安县| 曲麻莱县|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