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紅郡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
從埃利奧特到洛克:英國紳士教育思想體系的形成
易紅郡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摘 要:紳士教育是具有英國特色的一種教育思想。從16世紀的埃利奧特和吉爾伯特,再到17世紀的克萊蘭和洛克,英國的紳士教育思想越來越豐富,尤其是洛克提出了更為系統(tǒng)完善的紳士教育體系。紳士教育作為一種世俗的現(xiàn)實主義教育思想,反映了當時英國新興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的教育要求,并在近代英國教育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關(guān)鍵詞:英國;紳士;紳士教育
自中世紀以來,歐洲所謂“紳士”是指允許佩戴紋章的有身份人家的男子。14世紀,英格蘭萌生了另一種觀念,它不注重出身而講求紳士的必備條件,即在誠實、慈愛、自由和勇氣中具備兩項就能成為紳士。英國詩歌之父喬叟提出了更為激進的觀點,認為“具有紳士風度的人便是紳士”。后來,莎士比亞在劇本《亨利五世》中又孕育了對紳士的新看法:“如果行為高尚,即使出身寒門,也能成為高貴的人,行為是分辨貴族與否的試金石?!保?]詹姆士一世在位期間(1603—1625),紳士囊括了被冊封的全部貴族稱號——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他還創(chuàng)設了從男爵的新稱號,并將其出售以獲利。到了19世紀末,紳士的范圍擴大到了整個中等階級。隨著中等階級在經(jīng)濟上的獲勝,他們在道德觀上也占據(jù)上風,從而按照中等階級的意愿改造了“紳士”觀念。他們認為,出身與等級對于一個紳士而言并非必需,更重要的是他的奮斗精神:“一個出身卑下的人靠自我奮斗也可以成為紳士,而他在精神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使他成為真正的紳士。他是正直的、忠實的、向上的、勤儉的、克制的,充滿勇氣,自尊自助,實際上就是中等階級中自我成功者的縮寫?!保?]348總之,血統(tǒng)、地產(chǎn)、職位、財富和個人素質(zhì)等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屬于紳士階層必須考慮的因素。
接受貴族教育是構(gòu)成英國紳士的一個重要條件:“這種教育是一種特殊的貴族式教育,不僅想進入貴族圈子的人必須接受此種教育,就連試圖保持住貴族地位的家族,也必須讓孩子接受此種教育。換言之,沒有受過此種教育,便不能稱為上等人?!保?]309這種教育的首要宗旨是使學生成為舉止優(yōu)雅、談吐不凡的紳士,因為貴族的理想道德模型是“紳士”。由此可知,貴族教育的實質(zhì)是紳士教育,它集中體現(xiàn)了英國文化傳統(tǒng)中的貴族精神與精英意識。為英國紳士教育理論奠定重要基礎的代表人物是埃利奧特、吉爾伯特、克萊蘭和洛克,其中洛克是英國紳士教育理論的集大成者。
埃利奧特是16世紀英國政治家、外交家和人文主義學者。1530年,他用英文寫成了第一部教育著作《行政官之書》,次年正式出版后便風行全國?!靶姓佟笔侵?6世紀的統(tǒng)治階層,包括所有
1.重視早期兒童的教育
埃利奧特認為,教育過程應從嬰幼兒期開始,他說:“從貴族兒童出生時開始,采用最好的方式教育或培養(yǎng)他們,使他們成為高尚的人,成為一種社會福利的統(tǒng)治者?!保?]286在埃利奧特看來,從出生到7歲,嬰幼兒應在家里接受教育,家庭中每一個成員應具有高雅的言行,不能讓孩子受到低俗而粗魯?shù)挠绊憽R虼?,必須慎重選擇孩子的保姆,其身體健康和道德素養(yǎng)應有充分保障。只要兒童能夠開始說話,就應該用令人愉快而且吸引人的方法,引導他們形成優(yōu)雅的行為方式和高尚的道德習慣;同時,也要為兒童安排一些好的同伴,以避免他們做出一些諂媚的舉動。當時,很多人認為,兒童在7歲以前不應接受讀書識字的教育,但埃利奧特認為這既不是古代先哲的觀點,也不符合現(xiàn)實的需要。他說:“一位貴族的兒子從嬰孩時期起就要持續(xù)不斷地使他逐漸習慣于說純正的和漂亮的拉丁語。同樣,如果可能的話,這個男孩的保姆和他周圍的其他婦女也要說純正的和漂亮的拉丁語,或者至少在最低程度上,她們只說純正的、有禮貌的、正確的和發(fā)音清晰的英語……”[3]287-288在他看來,采用一種考慮周全并且愉快的方式教育兒童,同時沒有任何的暴力和強制,在7歲以前兒童完全可以接受教育。埃利奧特強調(diào)兒童教育的三個要點:培養(yǎng)兒童清晰而準確的表達習慣,在教學起始階段通過游戲方式進行教育,對話法在學習一門陌生語言(如拉丁語)過程中的價值。
埃利奧特認為,在男孩成長的過程中,應鼓勵他培養(yǎng)堅強的性格。因此,最好將他從所有女性的陪伴中解脫出來,把他托付給家庭教師。這位家庭教師應該是一位知識淵博、德高望重且受人尊敬的男性,他將以嚴肅而耐心的性格贏得孩子喜愛。如果孩子能模仿這樣一位家庭教師,他長大后就可能會很出色。一位合格的家庭教師首先要了解兒童的天賦和能力,知道兒童最需要和最傾向于做什么,對于什么事情最感興趣或最喜愛。如果兒童天生是一個勤奮的、有憐憫心的人,天生具有一顆寬容和正直的心,那么一位明智的家庭教師就應告訴兒童,這些美德將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榮譽、怎樣的愛和怎樣的物質(zhì)財富。在埃利奧特看來,良好的教育和榜樣示范加上天性趨善會使一個人更加優(yōu)秀,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比教師的教學技巧和知識更重要?!叭缢f,教育的過程是連續(xù)的、一致的,它是遵循模仿、榜樣示范和人格激勵這些原則的,而不是依靠知識的傳授?!保?]293
2.制定系統(tǒng)的教學計劃
埃利奧特為貴族子弟設計了一個系統(tǒng)的教學計劃,并劃分為3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安排了適宜的課程:第一階段是7至14歲,以古典語言為主。埃利奧特贊同昆體良的觀點,認為兒童可以同時學習希臘語和拉丁語。但他建議兒童不宜在繁重的語法學習中花費太多時間,語法只是理解著作的入門,過度的學習只會挫傷兒童的積極性;第二階段是14至17歲,以實用知識為主。具體內(nèi)容包括修辭學(雄辯術(shù))、地理學和歷史學等。比如,學習歷史的好處在于獲得關(guān)于許多事物的經(jīng)驗,受到行政管理方面的訓練和高尚行為的激勵,在廣場或議會大廳發(fā)表演說其行為不會受到責備等;第三階段是17至21歲,以哲學教育為主。埃利奧特指出:“當孩子真到了17歲的時候,為了用理性約束他的沖動,就需要讓他讀一些哲學的書,尤其是道德哲學。”[3]300埃利奧特相信,如果按照他所制定的教學計劃去教育兒童,并且讓他們持續(xù)地學習真正的哲學和遵守國家的法律,直到21歲為止,他們無疑會成為非常優(yōu)秀和聰明的人,在世界上任何國家的公務領(lǐng)域都找不到比他們更高貴的紳士。埃利奧特反對年輕人過早地學習法律,或去宮廷從事服務工作,或去過一種莊園主的生活。他也抱怨學校教師的衰微,認為教師職業(yè)落入了不能勝任的人手中。他說:“上帝啊,多少兒童良好的和純潔的才智現(xiàn)在被愚昧的教師毀掉了!”[3]302
除了文化知識之外,埃利奧特還要求未來的統(tǒng)治者學會游戲和體育運動。他聲稱,身體健康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并根據(jù)當時英國實際推薦如下運動項目:角力、跑步、游泳、打獵、騎馬、射箭、跳舞等。在所有的體育項目中,他特別推崇弓箭,因為它既可以保家衛(wèi)國,又能強身健體。埃利奧特認為,年輕人應從14歲開始接受特定的體育訓練,這種訓練有益于“紳士”的成長,使其身體更敏捷和強健有力,并救其于危難之中。在休閑和娛樂活動中,他特別強調(diào)舞蹈的道德價值,認為年輕人學會舞蹈將變得更加慎重和謙虛。他還提到了下棋、玩牌和擲骰子,認為下棋能使人頭腦更靈敏、記憶力更強;玩牌除非包含道德教育的成分,否則是不允許的;擲骰子是一種賭博行為,它對青少年危害極大。
作為新興統(tǒng)治階層的代表,埃利奧特相信,正確的教育與訓練能為國家提供可靠的服務者,知識對于一個立志成為高貴的人具有最大價值,“高貴”雖然涉及名望、頭銜、土地和職位,但它也是個人品質(zhì)的結(jié)晶;個性完美的典型表現(xiàn)在于“明智”或“智慧”,這既是一種精神品質(zhì),也是“本性”“知識”和“美德”的結(jié)合。他說:“現(xiàn)在,所有你們這些讀者希望使自己的孩子成為行政官,或者在你們國家的公共事務中具有任何其他的權(quán)力,如果你們運用本書中所說的那種方式去培養(yǎng)和教育你們的孩子,那么,在所有的人看來,他們將似乎是值得擁有權(quán)力和榮譽的,是值得成為貴族的,所有在他們管理之下的東西都將會繁榮昌盛、趨于完美?!保?]306埃利奧特提出培養(yǎng)新的統(tǒng)治者——行政官或紳士,標志著16世紀英國教育目的之重大轉(zhuǎn)變,既適應了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促進了教育理論的發(fā)展。
吉爾伯特爵士是16世紀英國軍人、航海家和殖民活動的先驅(qū)。16世紀后半期,英國工商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迫切要求擴大海外貿(mào)易,建立和開拓殖民地。1578年,吉爾伯特獲得伊麗莎白女王頒發(fā)的第一個建立英國殖民地的特許狀,率領(lǐng)一批航海家和船隊多次遠航探險。吉爾伯特的教育主張與16世紀英國對外政策密切相關(guān)。他認為,無論是中世紀教育還是崇尚古典文化和體育的人文主義教育,都不能滿足殖民時代的需要;大量縉紳子弟既不能從事貿(mào)易,又無一技之長,對社會的危害越來越大。吉爾伯特崇尚奮發(fā)有為的人生觀,而蔑視無所事事的人。他強調(diào)有為者就應具有冒險精神,投身于殖民和海上爭霸活動,而迂腐的學究和不具備技能的紳士無力擔負此任。1573年,他出版了著作《伊麗莎白女王的學園》,根據(jù)自己從事殖民活動的經(jīng)驗,提出了一份迎接殖民時代到來的新教育計劃。
鑒于當時的牛津和劍橋大學只提供學術(shù)性訓練,吉爾伯特強調(diào),為了女王陛下的護衛(wèi)及其他貴族青年和紳士的教育,必須在倫敦創(chuàng)辦一所新型的學園,因為宮廷護衛(wèi)和年輕貴族普遍缺乏適當?shù)慕逃麄冎饾u失去了為君主和國家服務的美德。在這所學園里,由皇室撫養(yǎng)的孩子和貴族子弟12歲入學,接受教育到成年。吉爾伯特的教育計劃帶有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他所培養(yǎng)的紳士與埃利奧特的紳士不同,他更加注重冒險精神和開拓能力,以及適應海外殖民、海外投機和海上爭霸的需要。他心目中的紳士是“一名士兵、一位哲學家或一位高貴的朝臣”。為此,吉爾伯特制定了一個包含語言、自然科學、法律和神學的綜合性教學計劃,還有一些滿足和平與戰(zhàn)爭時期需要的現(xiàn)代學科。這種功利主義色彩在教學計劃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吉爾伯特把教學計劃分為四組:第一組是古典語言,包括希臘語、拉丁語和希伯來語。學習古典語言有助于母語的掌握。在伊麗莎白極盛時期,由于民族自尊心高漲,英語日益被看作各種學科的表達手段。年輕的英國紳士都認識到掌握英語的必要性,因為傳道、宗教會議、議會會議、各種委員會和其他政府機關(guān)都要用英語表達。吉爾伯特主張所有的教學都應該使用英語。與語言相關(guān)的是邏輯學和修辭學,它們的訓練有助于學生用英語進行政治和軍事演說;第二組包括實用學科和自然科學。前者諸如布防、防御工事、挖掘地道、布雷、火炮和宿營,以及如何使用大炮、火炮和射擊等。步兵訓練包括長矛、火繩槍和戟,以及小規(guī)模戰(zhàn)斗、行軍訓練和團體操練等,這些應該每天都練習。后者諸如地理(繪制地圖和海圖)、天文學、航海和醫(yī)學等。課堂講授應注重真實情景的呈現(xiàn),如裝備精良的船和經(jīng)驗豐富的船長。醫(yī)生要閱讀藥學和有關(guān)外科手術(shù)的書籍,知道每一種藥品的成分及功效。此外,自然科學和醫(yī)學研究者應該有一個專門的園地,要用盡可能多的方法進行實驗,以探究自然界的奧秘,并用清晰明了的語言匯報他們的實驗結(jié)果;第三組包括政治學、法學和神學,旨在讓學生了解君主政體與共和政體的優(yōu)劣,如何制定國家的內(nèi)政和外交政策,以及如何建立與健全稅收、行政和司法制度,使他們將來進入統(tǒng)治階層后能更好地履行職責。但專業(yè)性的法律知識必須到倫敦具有律師資格授予權(quán)的四個法律協(xié)會學習;第四組是生活中的必備知識,包括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德語,以及音樂(琵琶、三弦琴)、舞蹈、擊劍和戰(zhàn)斧。重視現(xiàn)代外語是為了軍事和外交的需要,學習音樂和舞蹈是為了休閑與娛樂。
吉爾伯特指出,這個新教學計劃的好處是:在大學里人們只能學到書本上的知識,而在這所學園他們可以學到實用知識(如外語和軍事知識),以滿足和平與戰(zhàn)爭時期的需要。他相信,這樣的學園會給英國帶來永久的榮譽,在女王陛下的宮廷里都將是高貴的紳士和有美德的人,英國王室將成為歐洲各國的典范?!八约簬缀蹙褪撬ㄗh的那種英國宮廷紳士的原型。他的理想是提供能夠適合戰(zhàn)爭以及平時生活的一些訓練?!@種理想最終影響了大學生活。學生擺脫了教會枯燥的束縛,開始佩劍,穿時髦的衣服,并通過決斗時留下的傷疤的數(shù)量來衡量社會生活的成功度。”[4]在16世紀的最后25年,英國出現(xiàn)了一種符合地主階級需要的“學園”,這種學校組織在法國和德國數(shù)量更多,它所提供的課程是公學和文法學校沒有的,包括拉丁語、現(xiàn)代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實用數(shù)學、自然科學和軍事體操等。吉爾伯特是第一個基于上述理念闡述新教育的人,因而被稱為“奠定新教育基礎的第一人”。這里的“新教育”就在于教育目的和課程設置新穎。
吉爾伯特教育觀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他敏銳地把教育與英國爭奪世界霸權(quán)聯(lián)系起來,賦予教育以嶄新的使命。他雖然不是教育工作者,但他以從事殖民活動的經(jīng)驗為基礎,提出了培養(yǎng)新人以迎接殖民時代到來的新教育計劃,其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針對性和功利主義色彩,與埃利奧特相比又極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克萊蘭是17世紀英國人文主義教育家,于1607年出版的《青年貴族的學?!分刑岢隽艘惶妆容^完整的紳士教育思想。該書受意大利學者的影響很深,并參考過其他一些人的著作,如伊拉斯謨、蒙田、卡斯底格朗、帕特里齊、埃利奧特、阿卡姆等。因此,他的紳士教育思想具有兼收并蓄的綜合性特點。
克萊蘭贊同埃利奧特的觀點,認為高貴的品質(zhì)依賴于訓練,只有通過教育和訓練,孩子們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最適合于做什么,“因此,男孩必須遵循常規(guī)的知識訓練,并且應該強制去學習而不管他的興趣愛好是否在此。”[3]319他也吸收了蒙田的觀點,認為人的智力中最有價值的品質(zhì)是判斷力—一位教師可以諒解學生不能快速記住一首短詩,但不容許他們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缺乏判斷力;其次需要培養(yǎng)的能力是想象力,它可以使兒童擺脫個人經(jīng)歷的局限性,從而糾正思維的偏狹性;第三種能力是記憶力,它相比判斷力而言是次要的??巳R蘭認為,人文主義教育過分注重記憶力的培養(yǎng),結(jié)果使更有說服力的證據(jù)受到束縛而不能發(fā)揮其用。教師首先應考慮他們所教的知識是正確和有用的,并且需要掌握一些好的教學方法,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復雜的事情。他說:“一種好的順序會使解釋清楚直白,而沒有這樣的順序就會使教師的所有工作變得費力困難?!保?]320克萊蘭要求貴族子弟具備必要的身體和心理品質(zhì),其中健康是成功的前提,比天賦和訓練更重要;心理品質(zhì)是指忠誠、正直、意志堅定等美德。對于良好的教養(yǎng)而言,首要品質(zhì)是純真樸實,即在為人處世中儀表姿態(tài)、說話方式及脾氣性情等不虛假做作。
在教學內(nèi)容方面,首先是說話藝術(shù),英語作為“最主要的理解工具”,從開始就應該加以規(guī)范。孩子的保姆及其他周邊人員發(fā)音應清晰,而不要隨意省略任何字母或音節(jié);家長和教師不應讓孩子說話嘮嘮叨叨,也不讓他們說話時做出怪異的表情。朗讀是一門藝術(shù),男孩應盡早地開始練習朗讀。他們應學會用甜美的音調(diào)朗讀,既不能把詩歌讀成散文,也不能把散文讀成詩歌;既不能像婦女那樣用尖銳刺耳的聲音朗讀,也不能像老年人那樣用沙啞的嗓音朗讀,而是用一種愉快和諧的聲音去朗讀。在學完英語之后,便開始學習拉丁語。克萊蘭特別強調(diào)拉丁語法的訓練,要求初學者掌握更多的語法入門知識,這對于人文學科而言是“奠基石”。克萊蘭對法語評價很高,他說:“我更希望家長們愿意讓他們的兒子學習法語的常用語和習慣用語,法語是當今世界上如此優(yōu)美、通用和普及的語言。幼年是最合適的學習時間,……他們的舌頭容易卷起來發(fā)出法語的語調(diào),這對成人而言是很困難的”。[3]321人們越來越感覺到法語的重要性,一些英國貴族家庭也紛紛把男孩送到法國的學園學習。同樣,克萊蘭也重視希臘語的作用,認為正如學習拉丁語會在說話方面受益,學習希臘語則會在理解力方面獲益。
其次,對于一個年輕貴族而言,歷史是主要的學習內(nèi)容,尤其是當他想發(fā)表演說或想使理解力達到完善時。歷史學習不在于掌握詞語或語法結(jié)構(gòu),而是學會對歷史人物的描述,要么是一個模仿榜樣,要么是一個反面警告;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以及對普遍原則的認識和歷史事件的闡釋,這是歷史教學的主要意圖。邏輯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它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種工具,它可應用于神學、法學和其他學科。那些將來從事公共事務的男孩還需要學習法律知識,以便明白怎樣解讀議會法律或國家法令,知道國家的一些習慣法和不成文法,以及如何解釋法律條款和處理法律糾紛。為了法律的尊嚴,他們還必須到倫敦四個法律協(xié)會中任何一個協(xié)會學習。幾何學、天文學、地理學和建筑學也是重要的學科:“如果一支軍隊的一位將軍根據(jù)緯線和子午線而不知道南北極的海拔、郡和省的地理位置、氣候的多樣性和白天黑夜的長短,不知道空氣的溫度、地球的質(zhì)量以及許多這樣的知識,那將是一件極為恥辱的事情?!保?]325
克萊蘭十分強調(diào)紳士的責任與行為準則,要求年輕紳士虔敬上帝、服從國王和效忠國家。他們對于父母的責任不需任何強制,完全是天性使然;他們對于導師的責任與對其父母的責任一樣,應該時常懷有感激之心。在行為舉止方面,克萊蘭要求年輕人走路時不能像淘氣的少女那樣輕飄,也不能像舞臺劇中的國王那樣大步流星;外部表情不要過于肅穆,穿著打扮應符合時尚要求,而不是稀奇古怪。言語是“真實的自身的影子”,年輕人要盡量少說話,說話要經(jīng)過慎重考慮。語言既不應該瑣碎,也不應是學究式的,而應簡潔明了。他們要努力改正不悅耳的口音,和君主在一起時不應膽怯,和長者在一起時不應過于嚴肅。既不把時間浪費在閑言碎語上,也不在立場不確定時發(fā)號施令。既不炫耀自己的學識,也不嘲笑那些不在場的人。對于紳士合適的運動,他同意埃利奧特的觀點,強調(diào)射箭、騎馬、跳舞、音樂的作用,這些運動對于娛樂和健康是有益的。
再次,克萊蘭把旅行視為紳士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他說:“我的建議是,你們要出去旅行,以完善你們的知識?!保?]331因此,在完成規(guī)定的普通教育后,年輕貴族就應出國旅行?!奥眯惺且徊可鷦拥臍v史”,它的目的是增長見識,學會觀察和傾聽,既不使自己孤傲,也不會過于自信。在旅行中,讓他觀察各個城市——它們的財富和重要地位,它們的中小學和大學、建筑物和紀念碑等,并每天記錄自己的感受。
洛克是17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教育上,他系統(tǒng)地表達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要求,其紳士教育理論奠定了英國近代教育的思想基礎。洛克的紳士教育思想體現(xiàn)在1693年出版的《教育漫話》中。
洛克生活的17世紀是英國紳士階層大擴展時期,當時封建貴族日益式微,新興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不斷壯大,并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封建貴族,成為紳士階層的主體。洛克所謂的“紳士教育”就是指已奪取政權(quán)的英國資產(chǎn)階級與新貴族子弟的教育。由于這些貴族子弟家境富裕,特權(quán)意識很強,如果教育不當就會成為沾染不良習氣的紈绔子弟。洛克寫道:“近來時常有人對我提及,說不知道如何教養(yǎng)其子女;大家常常有種感概,說年輕人的墮落成為當前普遍抱怨的話題;因而有人不得不針對該問題發(fā)表一些意見,如果目的旨在激勵公眾,或提供改正意見,我們就不能認為他的舉動有傷大雅。因為教育上的錯誤較之別的錯誤更不可赦免?!保?]204他認為,教育目的就是培養(yǎng)紳士,而不是教士、學究或朝臣。紳士需要事業(yè)家的知識,合乎地位的舉止,并能按照自己的身份成為一個有益于國家的人物。紳士既要有強健的身體,又要有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實際上,就是具有清晰的理智和堅強的意志,掌握經(jīng)營工商業(yè)的知識與技能,儀態(tài)高雅,舉止適度,通曉世故人情,善于處理公私事務,勤奮勇敢,既能滿足個人幸福生活需要,又能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資產(chǎn)階級事業(yè)家?!保?]
基于資產(chǎn)階級的長遠利益,洛克認為,干練的事業(yè)家必須受到身體、道德和智力等多方面的訓練,并從體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培養(yǎng)紳士的思想。
首先,紳士必須具有強健的體魄。洛克繼承了埃利奧特、克萊蘭等人重視體育訓練的傳統(tǒng),認為一個紳士要使自己的事業(yè)獲得成功,達到個人幸福的目的,就必須擁有強健的體魄。他說:“對于人世幸福狀態(tài)的一種簡潔而充分的描繪是: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體。凡是二者都具備之人就不必再有其他的奢望了;然而一個人的身體與精神中若有一方面存在缺陷,即使功成名就,也絕無幸??裳?。”[5]7洛克根據(jù)自己掌握的醫(yī)學理論,并結(jié)合當時的醫(yī)學保健知識,以培養(yǎng)“強健的身體”為目標,以能“忍耐勞苦”為標準,就上層階級家庭如何對兒童進行健康及衛(wèi)生教育提出了包括衣、食、住、飲、睡眠等方面廣泛而詳細的建議。
其次,紳士必須具備良好的德行。在洛克的紳士教育理論中,德行居于首要地位。他說:“在一個人或者一位紳士應具備的各種品性之中,我將德行放在首位,視之為最必需的品性;他要有存在價值,受到敬愛,被他人接受或容忍,德行乃是絕對不可缺少的。缺乏德行,無論是在陽世還是在陰間,我認為他都毫無幸??裳??!保?]128可見,在洛克看來,德行是紳士教育的靈魂。什么是德行?洛克站在唯物主義經(jīng)驗論立場上,否定了天賦道德原則,認為凡是給個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的行為就是善,凡是給個人帶來痛苦和不幸的行為就是惡。洛克尤其重視禮儀或教養(yǎng),要求兒童掌握關(guān)于禮儀的知識,在容貌、聲音、言語、動作、姿勢以及整個外在舉止方面都莊重優(yōu)雅?!安涣冀甜B(yǎng)在行為舉止上有兩種表現(xiàn):一種是忸怩羞怯,另一種是輕狂放肆。要避免這兩種情況就須恪守一條規(guī)則,即:不可輕視自己,也不要藐視他人?!保?]132
最后,紳士應具有事業(yè)家的知識與技能。在洛克的紳士教育體系中,學問與德行相比位居其次,它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zhì)之用。一個有德行、有智慧的紳士比一個掌握了許多脫離實際學問的大學者更為可貴。洛克并不要求紳士成為“博學的人”,而是需要“事業(yè)家”的知識。他說:“我們知識的范圍不能超出觀念的范圍;所以,想要博學的人,必須熟悉一切科學的對象。但這對于一個紳士來說是不必要的,他的正當職業(yè)是為他的國家服務,因而關(guān)心道德的和政治的知識才是最正當?shù)模灰虼?,直接屬于他的職業(yè)的學習,是那些關(guān)于美德與惡行、市民社會以及統(tǒng)治藝術(shù)的學習,還可以包括法律和歷史。”[7]除了基本知識外,洛克還倡導才藝和技能教育。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有益的、健全的體力鍛煉,使兒童從較為正經(jīng)的思想和工作中得到消遣。才藝教育包括舞蹈、音樂、擊劍和騎馬等,技能教育包括園藝、細木工、油漆、雕刻、鐵工、銅工、銀工、琢磨、安配珠寶、琢磨光學玻璃等。
此外,洛克主張通過旅行結(jié)束紳士教育。他認為,出國旅行頗為有益,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語言和通過觀察與接觸各種不同脾性、習俗及生活方式的人,以增進智慧與持重能力。但當時紳士子弟出國旅行一般安排在16至21歲之間,那時正是人生中最難獲得長進的時候。在他看來,年輕紳士出國旅行的最佳時期是年紀較輕、易受管束的時候(7至14或16歲);或者年歲較長、無需教師的時候?!叭松诖酥埃H具可塑性,尚未變得執(zhí)拗,故較易管束、較為安全;過此時期,則理智與遠見開始發(fā)展,使人留心自身的安全與長進了?!保?]200
洛克的紳士教育思想反映了當時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要求,他立足于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探討實際教育問題,強烈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以及為上升時期資產(chǎn)階級培養(yǎng)有事業(yè)心、有能力的接班人是其教育出發(fā)點。“洛克的主要貢獻是他使教育進一步掙脫了神學和古典主義的束縛,發(fā)展了世俗的、為現(xiàn)實生活服務的新教育??涿兰~斯在這方面做過努力,他使現(xiàn)實主義突破了神學和古典主義,但最終讓神學束縛了現(xiàn)實主義。彌爾頓在這方面做過努力,但是他面對現(xiàn)實,卻習慣地只知道向古人求教,使古典主義淡化了他的現(xiàn)實主義。洛克的教育目的是純世俗的,已沒有一點宗教神學的‘來世說’的痕跡?!保?]洛克強調(diào)兒童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觀對后世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盡管洛克關(guān)于培養(yǎng)17世紀青年紳士的忠告不能輕易地移植于現(xiàn)代大眾教育的條件,但是他的言論中仍然有很多足以激勵和指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9]洛克的《教育漫話》成為“英國皇家協(xié)會”的重要推薦讀物,并在首版后近三個世紀的時間內(nèi),幾乎被全世界所有的書面語言所譯介,成為全球通行的“紳士指南”。雖然這部著作是專門針對紳士教育而寫,但這并不影響它對所有兒童的教育帶來裨益,因為他提出的所有教育原則都具有普遍性。
由上可知,早期的紳士教育是封建王朝統(tǒng)治時期培養(yǎng)“朝臣”的教育,帶有濃厚的貴族性?!霸诙艰I王朝保護下新貴族成為改革的主要動力。許多新貴族靠自己的力量和才能贏得了地位。這個貴族階層起初對學校教育并沒有多大興趣,但他們很快認識到這種教育的重要性,看到它會使他們在自己的社會地位上發(fā)揮更有效的作用。他們也愿意學習可能有助于實現(xiàn)自己抱負的學科。于是,他們開始學習有實際意義的各種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他們既學習傳統(tǒng)的算術(shù)、幾何、天文和音樂等學科——隨著知識的發(fā)展,這些學科獲得了新的價值,他們也學習法語、意大利語、化學、繪畫等實用的新學科。但最重要的是要學習使他們適應和平與戰(zhàn)爭的體育活動?!保?0]洛克提出的紳士教育則是為了培養(yǎng)新興資產(chǎn)階級所需要的事業(yè)家,帶有強烈的功利性和世俗性,正如有的學者指出:“洛克對教育所持的觀點是職業(yè)性的。換言之,他是抱有功利主義以及實用主義的目的。……因此,他將會學到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中最頻繁使用的知識?!蹇岁P(guān)注的教育問題是特殊階層成員的教育——是針對那些將來會成為土地所有者、政治家、神職人員、管理者和官員之人的英國紳士教育?!保?1]總之,從中世紀培養(yǎng)神職人員,到文藝復興時期培養(yǎng)朝臣,再到17世紀培養(yǎng)世俗人才,這是英國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它是新的生產(chǎn)力和社會力量發(fā)展的產(chǎn)物,也是至高無上的神權(quán)逐漸衰落的反映。
紳士教育所強調(diào)的貴族精神、紳士風度、身體強健、性格剛毅等,對英國教育實踐尤其是公學教育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19世紀以前的公學教育就是一種傳承貴族精神和紳士風度的自由教育,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傳播知識,或直接提高全民素質(zhì),而在于造就一批有教養(yǎng)的紳士精英。對紳士的培養(yǎng)自然涉及多種學科的教學,然而比這些學科更重要的是它們被嵌入其中的道德架構(gòu)?!保?2]美國學者弗萊克斯納指出:“公學主要為一個階級服務;它只生產(chǎn)一種類型——一種精神類型、一種風度類型;它百折不撓、專心致志地以一種確定的方式塑造學生?!灰鐣允琴F族的等級分層的社會,公學就能夠按自己的方式存在下去?!保?3]可見,公學在塑造英國紳士風度和性格方面承擔了主要責任。有人曾把英國紳士分為3類:一是高貴的紳士,即具有良好的出身、高貴的地位、淵博的學識、強健的體魄、優(yōu)雅的舉止、崇高的個人價值,以及優(yōu)越的條件和漂亮的住宅。這是一種理想化的類型;二是偽紳士,即具有高貴的血統(tǒng),但缺乏良好的教養(yǎng);三是雖然沒有高貴的出身,但通過出眾的優(yōu)點獲得尊重和紳士頭銜。這種人“通過美德、智慧、策略、勤奮、法律知識和戰(zhàn)爭中的勇猛,或者用類似于誠實的方法,使他成為一個受人愛戴和尊敬的人,然后被提拔為高級政府官員,手握大權(quán)并享有聲譽,甚至成為英聯(lián)邦的支柱……”[3]31020世紀英國教育史學家奧爾德里奇指出:“理想的英國紳士首先是一個業(yè)余活動家,至于他有何專門知識、從事什么實業(yè)或貿(mào)易活動,這些都是次要的細節(jié)。他擁有足夠的財富、閑暇、涵養(yǎng)和信心,得以擔任公職,在政界、政府里發(fā)揮作用,或者,在公益部門——教會、法界或軍界里發(fā)揮作用?!保?4]時至今日,這種紳士及紳士文化仍然深深扎根于英國的土壤之中。
參考文獻:
[1]〔英〕麗月塔.紳士道與武士道——日英比較文化論[M].王曉霞,陳守桂,等,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111-112.
[2]錢乘旦,陳曉律.在傳統(tǒng)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3]〔英〕威廉·哈里森·伍德沃德.文藝復興時期教育研究[M].趙衛(wèi)平,趙花蘭,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4]〔美〕R.弗里曼·伯茨.西方教育文化史[M].王鳳玉,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244.
[5]〔英〕約翰·洛克.教育漫話[M].全譯·注釋本.楊漢麟,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戴本博.外國教育史: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71.
[7]〔英〕約翰·洛克.理解能力指導散論[M].吳棠,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94.
[8]趙祥麟.外國教育家評傳: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14.
[9]〔英〕喬伊·帕爾默.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論教育[M].任鐘印,諸慧芳,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3.
[10]〔英〕博伊德·金合.西方教育史[M].任寶祥,吳元訓,主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30.
[11]〔愛爾蘭〕弗蘭克·M.弗拉納根.最偉大的教育家:從蘇格拉底到杜威[M].盧立濤,安傳達,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79.
[12]原青林.揭示英才教育的秘訣——英國公學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254.
[13]〔美〕亞伯拉罕·弗萊克斯納.現(xiàn)代大學論——美英德大學研究[M].徐輝,陳曉菲,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0.
[14]〔英〕奧爾德里奇.簡明英國教育史[M].諸惠芳,李洪緒,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6.
(責任編輯 鐘昭會)
中圖分類號:G40-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099(2016)03-0148-07
DOI編碼:國際10.15958/j.cnki.gdxbshb.2016.03.021
收稿日期:2015-09-20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DOA140203)“英國教育思想的演進(文藝復興至20世紀)”。
作者簡介:易紅郡(1970—),男,湖南攸縣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西方教育史。的世俗官員,如大臣、法官、市長、大使、議員、治安官、辦事員等,實際上是指資產(chǎn)階級式的新貴族或紳士。埃利奧特在《行政官之書》中表達了強烈的人文主義興趣,闡述了自己關(guān)于統(tǒng)治者的教育思想,并深信教育目的是使各統(tǒng)治階級能承擔國家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