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虹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zhèn)辛街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
談怎樣更好的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fā)展
孫長虹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zhèn)辛街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語言是社會信息的主要載體,更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最重要工具。幼兒園教育即作為啟蒙教育,那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在教育過程中就顯得格外重要。在尊重幼兒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平等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是我對培養(yǎng)幼兒語言發(fā)展的探究之路。
關鍵詞:個體差異;環(huán)境;機會
為了促使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我們除了組織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外,還必須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和運用語言的環(huán)境?!毒V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shù)恼Z言交往”。
(一)提供說的環(huán)境,讓幼兒多說、想說、愛說。幼兒在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可以形成一種刺激而引發(fā)幼兒說的反應。因此,豐富有趣的生活使幼兒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我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多種活動區(qū)域,如“娃娃家”“語言區(qū)”“表演區(qū)”等,讓幼兒在游戲中去感受不同的角色,增強角色意識。戶外活動中,我也會有意識的問孩子們一些問題,如“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柳樹葉子發(fā)生什么變化啦?”“今天的天氣暖和嗎?”“小菜園里又多了那種蔬菜?”與家長溝通時,我會叮囑家長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看看,多觀察參與成人的勞動,接觸多種事物,形成了一個個有效刺激,從而豐富幼兒的說話內容,使幼兒有話可說。同時我也為幼兒提供自由交往的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條件和機會。每天來園后,我都會和孩子們拉拉家常,問問他們的生活近況。在一日生活中,注意去發(fā)現(xiàn)幼兒在生活中的熱門問題。如,今天誰缺席,昨日的動畫片等等,使幼兒有內容可說,有機會可說。
(二)促進說的能力,讓幼兒會說。在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中,我一直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讓幼兒從模仿到仿編,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吸收。在幼兒園教育階段,模仿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班圖拉曾經講過:兒童學習語言、獲得語言,大部分是在沒有強化的條件下進行的觀察與模仿。由于兒童思維具體形象,很難理解某些詞語所表達的抽象概念。在豐富詞匯的同時,也要豐富其生活經驗,使幼兒真正理解詞語索表達的真正含義。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帶小朋友到院子里去感受陽光,理解暖和的意思,我會叫他們說:“今天是個晴朗的好天氣,陽光照在身上真暖和。”
(三)采取多種多樣的活動刺激幼兒語言表達。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我們采取多種多樣的活動刺激幼兒,如在指導幼兒看圖講述的時候,我們要求幼兒試著“講出圖片的內容”,講給老師或伙伴聽;幼兒很喜歡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在前幾天組織的《親親一家人》教育活動中,我讓幾個幼兒分別飾演爸爸、媽媽、寶寶,他們都很興奮,踴躍參加,由于各方面差異,有些幼兒不能完整表演,但對于這種積極想說的行為給予肯定。此次活動在很輕松的氛圍中完成,幼兒也有了很大收獲。
幼兒語言教學不能只重視對幼兒進行語言知識的灌輸,更應看重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一)指導幼兒學習簡單句式。戶外時,通過“草地上”“誰在做什么”等教育活動,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參與,來體會有關的句式結構,并能正確運用句式結構編出新句子。在日常的游戲活動中,如在娃娃家里,通過情景操作,讓幼兒學說“×××在××地方。”“我家有××”“我送你回家。”等句子,反復多次后,大部分幼兒就會較流利地說出有關類型的句式。
(二)要培養(yǎng)幼兒敘述當前事物和過去及未來事物的能力。幼兒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幼兒敘述當前事物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他們敘述過去及未來事物的能力。這就涉及到經驗敘述和想象敘述的問題,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早間談話的時間,為幼兒提供敘述過去見聞的平臺,使幼兒說的能力進步得以提高。幼兒對話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貫穿在日常的游戲活動中,幼兒經常采用幾個為一小組的方式來自由探討。
(三)在教學過程中,我會輔導孩子進行集體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在輔導孩子進行集體看圖書時,可以從觀察圖畫、了解故事等方面逐步入手。觀察圖畫時,我會提問“畫面上有誰?在干什么?”等等,讓孩子仔細觀察,并運用簡短語言對話。在了解故事時,可以問孩子“它是怎么想的?會怎么說?為什么?后來誰來了?”等等,都讓孩子自由發(fā)揮想象進行講述,并及時對幼兒進行鼓勵、肯定。圖書區(qū)開放時,他們很喜歡去那安靜看書,與同伴之間的交往增多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意識都有所增強了。當大家都想看一本新書時,他們就會商量“幾個人一起看”或者“你先看,看完了,再給我看,好嗎?”
《綱要》中強調:“幼兒園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關注個別差異,促使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fā)展?!庇捎谶z傳、環(huán)境、家教方式的不同,幼兒語言的發(fā)展水平也有差異,因材施教則可使每個幼兒語言都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一)只有了解幼兒,才能“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對“材”的充分了解,熟悉了解幼兒的一般情況和個別特點,這是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基礎。通過觀察、談話、與家長交流等途徑,可以切實了解每一個幼兒,也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工作。
(二)因人而異,體現(xiàn)“因材施教”。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家教,各個方面存在不同的差異,我們就要抓住時機,因人而異,必定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針對不同的孩子,設計不同的提問。在看圖講述中,讓平時不善言辭、語言能力發(fā)展慢的幼兒回答簡單的問題,甚至重復一個詞;讓能力一般的幼兒講述稍容易些的句子,能力強的幼兒則完整講述。教故事時,對能力弱的幼兒提問故事的名稱、角色,能力中等的幼兒提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對能力強的幼兒,讓他們繞著彎來回答問題。我們也可以對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進行分組活動,針對個體差異分別進行指導,如表演游戲時,讓幼兒按自己意愿選擇角色??磮D講述時,開展以強帶弱活動。讓幼兒三人一組,先請能力強的幼兒講給另外兩人聽,再請能力一般的幼兒嘗試講述,能力強的可以幫助提示,后請能力差的幼兒練習。通過這樣的練習,幼兒口語表達能力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只有根據(jù)幼兒年齡的特征,針對本班的實際情況,不斷與同行、家長等交流和探索幼兒語言教育方案,才能讓幼兒語言教育蓬勃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