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囧
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進行藝術舞蹈的訓練最能激發(fā)孩子們的潛能?
毫無疑問是在同樣具有藝術設計感的獨特建筑中。
德島市,是位于日本四國東北部德島縣的縣府所在地。作為日本西南地區(qū)極為普通的一座城市,德島市有著和大多數日本小城市一樣的城市規(guī)劃,這里的街道、建筑都透露著日本最為質樸的一面。而來自日本神戶的建筑設計事務所Y+M日前則在這里完成了一個頗具有挑戰(zhàn)的項目,在一個安靜的社區(qū)街道上建造一所新的芭蕾舞學校。
要怎樣在這么一片和諧的環(huán)境中打造出一所具有芭蕾舞學校功能且富有獨特設計風格的建筑,最重要的是還不能跳脫出這里的整體環(huán)境。Y+M事務所的設計師們通過對建筑構造的改建以及細節(jié)裝飾上的點綴完成這個任務。
這所學校所在的位置隱秘地藏身于周邊的一群普通民居中,其本身的占地面積與周圍的獨棟民居幾乎沒有太大差別,乍看之下和周圍兩三層樓高的“鄰居”們并沒有什么兩樣。整個建筑通過不同的結構被分割成上下兩層,而這個獨特結構正是這所芭蕾舞學校最大的特色所在。從外部看上去它像是一顆頭大身小的蘑菇,這種反差極大的結構讓人第一眼就會對它印象深刻。
學校的下層采用了開放式的設計,除了一間被用作更衣室和服務臺的房間外,四周其他的區(qū)域全部以空地的姿態(tài)展現在大家眼前。通過一個回字形的走廊,學員們就會來到二樓的訓練教室。整個二樓的面積因為有了回字形走廊的緣故,比一樓整整大出一圈。所以從側面看,它就像是一顆頭特別大,身體特別小的蘑菇。千萬不要以為這樣的設計是因為設計師有什么古怪癖好。其實二樓相對于一樓大出的這一圈檐蓬為一樓特意留出的空地起到了遮蔽的作用。而平時老師、學生、家長們可以將自己的自行車、小汽車等交通工具停放在檐蓬下,既不會淋到雨,也不會占用到公共面積。平時如果下雨,路人也可以在這里臨時躲避一下。實在是一舉多得。
回字形的走廊由一樓開始以階梯狀緩慢回轉,最終通到二樓的教室。二樓的教室同樣有著古怪有趣的造型,最讓人好奇的是它幾何形狀的屋頂。從內部看,這個屋頂由幾塊不規(guī)則形狀的切面共同拼貼在一起構成。這個不規(guī)則的結構有效提升了整個教室的層高,使得教室看上去面積寬大,而且在做一些托舉等芭蕾舞練習時,這樣的結構也不會影響到學生們的動作。每一個不規(guī)則切面都以木材包層塑形,營造出自然的質感,同時也讓人感受都它棱角分明的幾何線條。練習教室的采光是另一大亮點。正是有了這個不規(guī)則的屋頂,設計師在各個面上隨機開設出窗口和空調通風口,使得光線可以從四面八方自由射入教室,讓室內看上去通透明亮。設計師甚至考慮到學員們在練習芭蕾舞過程中產生熱量,這些熱氣全將通過天花板上的窗戶和帶有溫度傳感器的風扇排出室外—所有這些,都為了保證學生們有一個更好的學習場所,而非枯燥乏味的室內空間。
雖然從室內看,整個屋頂有著古怪的結構,但是一旦回到室外,巨大的青瓦式屋頂又恢復到了傳統(tǒng)的三角形結構,當然,這個三角形看上去總是大得有點奇怪。無論是一樓還是二樓,整幢建筑在轉角等位置都使用了工字形鋼柱和鋼梁結構。設計師特意將這些硬質調的“家伙”們暴露在外,所有的這些支撐結構都可以被肉眼發(fā)現。而建筑的外墻使用了水泥包裹的木絲板。所有的這些搭配,無論是質調還是色彩都和周圍的民居形成了和諧的統(tǒng)一。另外,二樓沿街的一側使用了不同的玻璃材質打造出一種馬賽克鑲嵌的藝術風格,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帶來了一絲藝術的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