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品
《武陵春·春晚》
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經(jīng)過長期的顛沛流離,于1134年冬到達金華(今浙江?。?,寄居在那里。這時她的丈夫趙明誠已經(jīng)去世六年,她自己也已經(jīng)五十一歲了。山河破碎,家破人亡,只身漂泊,使她滿腔愁苦。她目睹殘春,百感交集,愁緒滿懷。這首詞集中地反映了她的這種心情。
第一句寫風(fēng)把花都吹落了。但她并沒有直接地說風(fēng)吹花落,而是說風(fēng)刮過了又停下來,地上的塵土很香。塵土為什么香呢?“花已盡”,枝頭的花朵已經(jīng)被風(fēng)吹得掉光了。從這里我們知道,塵香是落花滿地造成的。這一句用落花點出了春晚,又遠遠不限于寫景。一個“香”字,一個“盡”字,清楚地透露了作者對落花的惋惜,這也是對春殘的惋惜。對于這種景色,如果一個人很粗心,或者正在高興時,往往會不去注意,而作者偏偏很敏感地把它抓住了,這又表現(xiàn)了她情感的細膩和心情的難過。果然,“日晚倦梳頭”,本來早晨一起床就該及時梳妝的,可是太陽已經(jīng)升得老高了,她還沒有心思梳頭。問題就出在“物是人非”上,景色還同樣的景色,而她自己卻已經(jīng)不同于過去了:她已經(jīng)年老體衰,失去了相知相愛的丈夫,也失去了往日寧靜的生活??纯船F(xiàn)在,想想過去,勾起了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哀愁。所以她要“事事休”?!靶荨保橇T休的意思。她心情極壞,什么事也不想做。她不再有過去那種興致,已被悲傷壓倒了。她也不像有些傷心人那樣,一邊訴說,一邊流淚,而是話還沒有出口,淚水就先奪眶而出。這就更加顯出她傷心的程度非比尋常。
從首句寫到“淚先流”,好像已經(jīng)把她的難過心情寫到了極點,再沒有什么好寫的了。然而,不?!奥劦离p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半p溪”,是金華的一條河,當(dāng)時是風(fēng)景優(yōu)美的游覽區(qū)?!皵M”,打算。作者沒有簡單地按照一條直線寫下去,而是把筆鋒一轉(zhuǎn),寫她要去排遣愁思。這兩句是寫她的心理活動:聽說雙溪那里春意依然很濃,也曾打算到那里去劃船解悶。這僅僅是她的一個念頭,并沒有真的去劃船。因為隨之而生的另一個想法,又打消了她的這個念頭。那就是“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棒肤弧?,古時的一種小船。愁苦是會使人的心情感到沉重的。作者由這種心理上愁苦的沉重感,聯(lián)想到愁也會像物質(zhì)那樣具有重量,似乎是愁越深,重量也就會越大。因此她擔(dān)心,小小的船兒,怎么能載得動她心中那么沉重的愁呢?
愁,本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更不能稱一稱它的斤兩。作者卻運用她豐富的想象力,通過“只恐”“舴艋舟”“載不動”等心理刻畫,在讀者眼里把小船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秤盤,而她的愁是這個秤盤所承托不住的,這就可以具體地感受到她的愁苦的巨大分量,收到了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形象的藝術(shù)效果。
李清照和李煜一樣,都善于寫愁。這首《武陵春》也是她寫愁較為成功的一首。特別是詞中“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句,最為人們所傳誦。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是李清照逃難到南方,丈夫去世,飽嘗了人生苦難之后在晚年所寫的,表現(xiàn)了她在一個秋日的黃昏的寂寞感傷的心情。
上片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領(lǐng)起。這前人未曾用過的一連七組疊字,有如重筆濃墨,為全詞奠定了異常感傷的基調(diào)。十四個字一瀉而出,其實分成三個層次?!皩ひ捯挕笔钦f她在四顧張望,若有所尋。覓也是尋。把尋和覓連用又加以重疊,是為了強調(diào)她在不斷地張望。她在尋找什么?這兒沒有說。讀完全詞我們可以體會到,她是因為感情無所寄托,希望尋求精神上的慰藉。張望的結(jié)果呢?沒有人跡,沒有溫暖,也沒有生機;有的只是冷落的環(huán)境、蕭條的秋色??傊?,只是一片“冷冷清清”?!捌嗥鄳K慘戚戚”是一片冷清在她心中引起的反響。凄凄,形容悲傷。慘慘,形容心中憂郁。戚戚,是愁苦難忍的樣子。集中了三組形容悲傷的詞來描寫她的心情,可見她難過的程度不同一般了。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fēng)急”,這里說,她深深感到,時當(dāng)深秋,氣溫多變,很難調(diào)養(yǎng)自己的身體。想用喝酒來暖身,也沒有奏效,幾杯薄酒入肚,仍然擋不住晚風(fēng)吹來的寒氣。從上述她怕冷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朦朧地看到她那由于感傷而瘦弱的身影,同時,這也襯托出她心境的凄涼?!把氵^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過也”,過去了的意思。古人常常把大雁傳書的故事,同盼望書信、思念親人聯(lián)系在一起。深秋是北雁南飛的季節(jié),看到過雁是平常的事情,可是卻使作者想起去世的丈夫而傷心。“雁過也”,寫出了她凝眸遠送大雁飛入天際的情景。在凝望而傷心的時候,她忽然想到,這只大雁似乎正是她過去在北方見過的。當(dāng)年她不是曾想“好把音書憑過雁”(見《蝶戀花》),托大雁捎信嗎?這種“舊時相識”的想象,真實地揭示了她的思緒,進一步透露了她追懷往事的感傷。
抬頭望見了過雁,低頭呢?看到了菊花。下片“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就是寫她看到菊花時的感受。黃花就是菊花?!罢l”,指花。她看到遍地叢生的菊花已經(jīng)枯萎凋謝(憔悴損)了,不由得為如今已無花可采(堪摘)而嘆息。這里寫殘花,具體寫出了景色的蕭條,同時,也像寫雁一樣,重點還是在寫人。在她惋惜菊花枯萎的話語里,我們似乎感覺到她也在自傷憔悴;在她無花可摘的感嘆聲中,我們也再一次聽到她凄慘的心聲。景色凄清,心情沉重,孤獨寂寞,無所事事,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很難熬過去??墒撬齾s只能“守著窗兒”盼著天黑。難怪她要發(fā)出“獨自怎生得黑”(孤單單地怎么才能挨到天黑?。。┻@樣痛苦的自白。
然而,老天好像并不體諒她的苦悶悲傷,那高大的梧桐樹在晚風(fēng)吹動下,發(fā)出了窸窣的響聲,使她心煩,更何況又下起小雨來。這雨不緊不慢,無休無止,令人難耐?!拔嗤└婕氂?,到黃昏點點滴滴”,就描寫了這種情況。“更兼”,是又加上的意思,表現(xiàn)了作者極其煩惱的心情。到黃昏的“到”字,是一直到的意思,是說這煩人的細雨一直下個沒完。特別是“點點滴滴”,用得更是恰到好處,突出了作者對細雨滴滴答答、沒完沒了的感受。它又同開頭的七組疊字相呼應(yīng),使我們感到那種凄涼、冷落、單調(diào)的氣氛貫穿始終,令人透不過氣來。
寫到這里,她已經(jīng)通過對飲酒、望雁、看花、聽雨等一系列生活細節(jié)的描繪,把她的凄苦情懷感人地表現(xiàn)出來了。這里有懷念,有寂寞,有辛酸,有苦惱,有絕望。在種種對復(fù)雜感受的回味中,她寫出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結(jié)句。“次第”,就是光景、情形。她似乎是向人爭辯地說,她心中這種巨大的苦痛、復(fù)雜的感受,怎么是一個簡單的“愁”字所能概括得了的呢!這一點睛之筆,使作品所表現(xiàn)的本來已經(jīng)十分沉重的感情,又增添了巨大的分量。
這首詞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它從一個側(cè)面,曲折地反映了國破家亡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在藝術(shù)上,作者駕馭語言、提煉口語以及細膩入微地從日常景物中揭示內(nèi)心世界的技巧,都是值得借鑒的。
編輯/張懷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