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榮科 孫晶波 任云會 車瑛琦 張麗麗
再生障礙性貧血并發(fā)溶血性貧血采用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治療的臨床研究
江榮科 孫晶波 任云會 車瑛琦 張麗麗
目的研究抗淋巴球球蛋白(ALG)對再生障礙性貧血(AA)并發(fā)溶血性貧血(HA)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84例AA并發(fā)HA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ALG組,各42例。兩組均采用常規(guī)療法治療,ALG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ALG。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結果ALG組總有效率為85.71%,高于對照組的66.67%(P<0.05)。結論ALG可以改善AA并發(fā)HA患者的臨床療效。
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
AA是由骨髓造血干細胞缺乏或明顯減少引起,病理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骨髓增生過程異常、全血細胞數(shù)量減少。AA患者的骨髓無纖維化改變或異常浸潤現(xiàn)象,發(fā)病機制包括免疫功能缺陷、造血祖細胞或干細胞功能異常、造血環(huán)境發(fā)生異常變化等[1]。HA為AA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是在紅細胞遭到加速破壞的情況下,骨髓造血速度難以滿足機體代償?shù)呢氀Y狀。本文分析ALG對于AA并發(fā)HA的臨床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AA并發(fā)HA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男53例,女31例;年齡18~64歲,平均年齡(37.5±9.7)歲。入選標準: 外周血小板計數(shù)(PLT)<50×109/L,絕對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ANC)<1.5×109/L,血紅蛋白(Hb)<100 g/L;對骨髓涂片進行檢查后證實淋巴細胞數(shù)明顯升高,巨核細胞、粒細胞、紅細胞數(shù)明顯減少,且巨噬細胞出現(xiàn)噬血現(xiàn)象,紅細胞的生存時間明顯縮短。排除對ALG過敏或合并ALG使用禁忌證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ALG組,各42例。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療法: 聯(lián)合人血丙球及環(huán)孢素靜脈滴注治療,1 g/kg,1個月/次。環(huán)孢素口服治療,8~10 mg/(kg·d),1次/d,連續(xù)服用10 d后對血液中的環(huán)孢素值進行檢測,根據(jù)檢測結果與患者的耐受性對環(huán)孢素的給藥劑量進行調整,在血液中的環(huán)孢素值達到控制目標時,無需調整劑量。在患者出現(xiàn)嚴重感染癥狀時,可應用適量抗菌藥物;如貧血癥狀較為嚴重,則靜脈滴注懸浮紅細胞;在常規(guī)治療時發(fā)現(xiàn)存在嚴重出血癥狀或PLT<30×109/L,則靜脈滴注血小板。在治療ALG組患者時采用ALG靜脈滴注,給藥劑量為20~30 mg/(kg·d),1次/d,連續(xù)治療5 d。在使用ALG前需要確保Hb>80 g/L,PLT>30×109/L。治療過程中可根據(jù)病情變化應用適量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輸入成分血;為避免應用ALG后過敏反應,告知患者在結束ALG治療后30 d內口服甲強龍,初始劑量為1 mg/kg,1次/d,連續(xù)服用7 d后如沒有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可調整為4 mg/kg,1次/d。
1.3療效評價標準[2]治療后隨訪1年,評價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治療后AA、HA的臨床體征、癥狀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Hb>100 g/L或與治療前比較升高>15 g/L,白細胞(WBC)≥4×109/L,PLT≥100×109/L,隨訪1年中AA或HA無復發(fā)跡象為完全緩解;治療后AA及HA的臨床體征、癥狀基本消失或得到有效緩解,WBC≥3.5×109/L,PLT明顯升高,Hb>90 g/L或較治療前升高10~15 g/L,隨訪3個月內AA或HA無復發(fā)跡象為部分緩解;治療后臨床癥狀與實驗室檢查結果未達到部分緩解或完全緩解標準為無效??傆行?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LG組總有效率為85.71%,高于對照組的66.67%(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在對AA并發(fā)HA的患者進行治療時可以應用常規(guī)輔助性治療方案與支持性治療方法,包括成分輸血、應用雄性激素、G-CSF及抗生素等。為了改善臨床療效,可以在給予常規(guī)治療與支持治療的基礎上應用ALG。ALG是一種細胞血清,可對造血細胞以及免疫細胞產生多種作用,在治療AA合并HA方面得到了廣泛使用。在ALG進入人體后可以對骨髓中的淋巴細胞產生抑制與去除作用,同時能夠加快CD4+T細胞的增殖速度。因此,在給藥后可以明顯提高骨髓中CD4+與CD8+的比值。在CD4+與CD8+的比值明顯升高的情況下,不但能夠加快骨髓細胞中的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G-CSF及白細胞介素-3(IL-3)的合成以及釋放速度,同時能夠對TNF-α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有效重建骨髓細胞的正常造血生理機制,對于AA及HA癥狀的緩解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ALG還能夠對造血細胞表達活性產生激活作用,同時可以增強造血細胞的敏感性,因此能夠有效改善造血系統(tǒng)的免疫刺激反應與免疫抑制反應。
綜上所述,ALG對于AA并發(fā)HA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
[1]閆洪敏,王志東,鄭曉麗,等.第二次單倍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首次移植失敗再生障礙性貧血并發(fā)淋巴瘤1例.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32):5244-5248.
[2]劉志斌,金艷濤,蔣自強.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合并貧血患者外周血細胞特點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7):2030-20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139
2015-12-22]
163000 黑龍江大慶龍南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