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宇文所安《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述評

    2016-03-06 05:44:31李光先
    河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述評

    李光先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北京 100081)

    ?

    宇文所安《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述評

    李光先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北京100081)

    摘要:宇文所安從觀點、人稱、話題、韻律、表達方式、人物情緒的角度把握謝惠連《雪賦》的結構。宇文所安這篇論文的特點和方法是:緊扣文本,逐句分析;抓住變化,把握結構;立足文體,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宇文所安的研究方法和科研態(tài)度值得中國學者學習。他在這篇文學批評揭示的謝惠連《雪賦》結構豐富性和復雜性對于辭賦創(chuàng)作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宇文所安;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述評

    一、宇文所安及《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概述

    宇文所安(斯蒂芬·歐文)(1946—)是美國著名漢學家,他的《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發(fā)表于《美國東方社會科學雜志》1974年第1期,是迄今為止見到的20世紀以來中外最早的研究《雪賦》的單篇論文。比曹道衡先生的《從〈雪賦〉〈月賦〉看南朝文風之流變》(《文學遺產》,1985年第2期)還要早11年。

    《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正文經筆者親譯,譯成漢字達九千余字。該文首先介紹了謝惠連的生平和著述,第15、16頁則把《雪賦》的英譯文放入論文以便給句子編號,為下文的討論鋪墊。從17頁開始,作者對《雪賦》進行了逐句分析,同時聯(lián)系賦史上的賦如《七發(fā)》進行討論。

    作者的觀點:“《雪賦》結構上的復雜性不僅在于篇章興趣的中心,而且在于它的表達認知價值的技巧?!堆┵x》的結構構成一個含蓄的領悟賦的主題的模式的評論,引申開來,這個評論還在于賦體本身的本質。在賦的有基礎的有說服力的起源,《雪賦》的結構操縱著讀者和賦的主題,帶領讀者通過一個過程感受雪?!保?]

    首先,作者關注到,對于雪的闡釋有四個不同的觀點:一是司馬相如的觀點,二是鄒陽的觀點,三是枚乘的觀點,四是雪自述的觀點。這些觀點的表達使用了不同的文體和韻律,司馬相如使用了賦體,鄒陽使用了西漢早期的騷體,枚乘使用了《詩經》四言體。作者從觀點的角度把握《雪賦》的結構。

    其次,作者關注到《雪賦》中人稱的變化,前面四句沒有明顯的人稱提示,第5-23句則是第三人稱敘述,司馬相如的賦則是第三人稱敘述里面的第三人稱敘述。作者認為,鄒陽的詩歌是第二人稱敘述。枚乘的亂辭前半部分也是第二人稱敘述,后半部分則使用了第一人稱敘述,如雪言“節(jié)豈我名,潔豈我貞”。作者從人稱的角度把握雪的結構。

    再次,在分析司馬相如賦、枚乘的亂辭時,作者注意到了話題的不斷轉變、韻律的變化以及表達方式的變化(從敘事到結尾的抒情——如《雪賦》中“憐枝葉之相違”“馳遙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歸”)。作者從話題、韻律、表達方式這些方面把握《雪賦》的結構。

    最后,作者還關注到了《雪賦》中梁王、司馬相如、鄒陽的情緒及其變化。梁王由“不悅”到聽到鄒陽詩歌后快樂;司馬相如由平靜到賦末尾的“多懷”、憐憫、孤獨;鄒陽詩中的戀人由高興轉變?yōu)樵购?、悲傷。作者從人物情緒方面把握《雪賦》的結構。

    作者從以上四個方面論述《雪賦》結構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作者還認為,要用兩個方式解讀《雪賦》:一是定義觀照,即把《雪賦》視為雪的定義。這樣可以發(fā)現(xiàn)雪豐富的內涵,它有三四個觀點,都是解釋雪;二是把《雪賦》放到對問體賦中考察。其中的不同觀點不像以前那樣后一個觀點顛覆前一個觀點,一浪高過一浪,而是作為前面觀點的并列與補充,如雪的自述證明枚乘的雪是消極的觀點。當梁王沉浸在“吟玩”鄒陽的詩歌時,枚乘的亂辭被作者認為是諷諫。這是《雪賦》對以往對問體賦的繼承。枚乘還展示了雪的一種道家的態(tài)度。作者認為枚乘亂辭中的道家態(tài)度對于證明枚乘是《七發(fā)》的作者具有積極意義。因為這個態(tài)度與枚乘《七發(fā)》的“要言妙道”類似。關于這點,筆者認為這是《雪賦》對對問體賦其中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的繼承。

    二、對宇文所安《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的評論

    筆者讀了宇文所安先生的《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及思考、分析之后,感到宇文所安先生這篇論文的特點是:

    1.緊扣文本,逐句分析

    宇文所安先生甚至把研究對象《雪賦》翻譯并且編號,以便在逐句分析時,方便讀者找到賦中的句子,明白句子之間的銜接,各種因素的變化。這種通篇逐句分析的方法不僅讓讀者了解了研究對象,而且在分析之中注入了作者的觀點、發(fā)現(xiàn),讓讀者也了解到研究對象的內在邏輯、創(chuàng)新。這種微觀分析可謂一舉兩得。

    2.抓住變化,把握結構

    作者注意到文本中觀點、人稱、話題、韻律、敘述方式、人物情緒的變化,如前所述。通過這些變化去把握《雪賦》的結構,論述《雪賦》結構的豐富性和復雜性。這種把握內在變化的方法與中國傳統(tǒng)的分析結構的方法不同。中國學者分析作品的結構往往從開始、主體、結尾三方面,或者起承轉合這四個方面去把握作品結構。宇文所安先生這種抓住文本內在因素變化,從而把握結構的方法更能貼切全面地把握作品的結構,明白作品各方面的內在邏輯。

    3.立足文體,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

    作者立足文體本位,把《雪賦》放在對問體賦的歷史中縱向考察,發(fā)現(xiàn)《雪賦》中兼容了賦體、騷體詩歌、《詩經》體,同時其敘述模式也不同以往的前面觀點被后面觀點顛覆的那種正誤觀點對立,而是不同觀點的并列。相同方面則是都有對統(tǒng)治者的諷諫。說明了《雪賦》在文體方面的創(chuàng)新是突破了賦體的本位模式,兼容了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文體。

    宇文所安先生的《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這篇論文的特點也是他的研究方法,這些方法是值得我們中國學者學習的。

    全面內在地研究作品,我們應該像宇文所安先生那樣,緊扣文本,逐句分析;抓住其中的變化,把握研究對象;同時也要立足文體,發(fā)現(xiàn)研究對象的創(chuàng)新之處。前面的兩步是入乎其內,后面的一步是出乎其外。

    筆者認為,宇文所安先生再進行一步橫向對比,把《雪賦》與同時代的辭賦名作進行對比,那樣會增加一個視角來關照《雪賦》的結構。

    中國學者對《雪賦》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興趣,題目直接涉及《雪賦》的有以下七篇:

    鐘其鵬:從《雪賦》《月賦》看南朝賦的才學化傾向——《文選·賦》“物色”類研究之四;

    曹道衡:從《雪賦》《月賦》看南朝文風之流變;

    王德華:風花雪月物色人情——謝惠連《雪賦》、謝莊《月賦》解讀;

    黃萍:談《雪賦》《月賦》中的景物描寫;

    陳慶元:形似與神似朗健與悲愴——謝惠連《雪賦》與謝莊《月賦》對賞;

    鄭春穎:見雪惟雪即物即真——淺析謝惠連《雪賦》中的自然觀;

    尹榮方:巧融白雪見精神——謝惠連《雪賦》賞析。

    由上可知,中國學者的七篇論文七分之五是把《雪賦》與《月賦》進行對比研究。這是宇文所安先生與中國學者研究思路的不同。宇文所安先生的研究顯得更加細微。

    關于《雪賦》,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博士蘇瑞隆在《魏晉六朝賦中戲劇型式對話的轉變》中說:“謝惠連以歷史人物代言法的修辭技巧,成功地為他的抒情作品塑造了一個雅致的環(huán)境。”[2]這個說法從人物的角度說明了《雪賦》的修辭技巧。這個說法筆者十分贊同,該文在宇文所安先生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對《雪賦》的研究。

    宇文所安先生還從枚乘的亂辭中揭示了其中的道家思想,這也是非??少F的。說明宇文所安先生對中國哲學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敏銳的捕捉能力。

    此外,論文尾部的《雪賦》注釋給英文讀者一個擴展閱讀,讓讀者對《雪賦》更加深入了解。這體現(xiàn)了宇文所安先生對學術論文讀者的熱心態(tài)度。這可以說是人文關懷。人文關懷是人文學者必須具備的一種精神。

    綜上,宇文所安先生研究作品的方法和學術態(tài)度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宇文所安《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對辭賦創(chuàng)作的啟示

    “文學批評是對于文學作品的客觀價值的認識、發(fā)現(xiàn)和揭示。”[3]宇文所安《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作為一篇優(yōu)秀的文學批評揭示了《雪賦》結構上的豐富性和復雜性,讓讀者對《雪賦》有了深層次的認識,了解到它的結構豐富和創(chuàng)新。此外,《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這篇文學批評對于辭賦的創(chuàng)作也有一定程度的指導意義?!皟?yōu)秀的文學批評不僅對被批評者有幫助,而且對當代乃至后代的作家也有啟發(fā)?!保?]辭賦創(chuàng)作從屈原、荀卿、宋玉至今有兩千多年的創(chuàng)作史,2007年《光明日報》開辟的“百城賦”欄目推動了當代的辭賦創(chuàng)作。宇文所安先生《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對當代辭賦創(chuàng)作界的啟發(f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宇文所安先生的這篇批評揭示了《雪賦》中多種文體和多個觀點融為一體應用于賦,這啟示辭賦作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可以嵌入多種文體和多個觀點,從而建構一種文體和觀念組成的結構。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不是照搬《雪賦》的文體,而是根據(jù)實際需要來嵌入文體,如律詩、絕句、銘、頌、箴、誄、贊、民歌等文體。

    其次,宇文所安先生在文中揭示了《雪賦》中多種人稱、韻律、表達方式的變化。這啟示作家在創(chuàng)作辭賦時,為了達到辭賦的生動變化,避免單調乏味,可以根據(jù)創(chuàng)作主旨使用多種人稱、韻律、表達方式創(chuàng)作出具有形式美感的辭賦作品,從而給讀者以審美的感受。

    最后,宇文所安先生在文中揭示《雪賦》中梁王、司馬相如、戀人的情緒變化。這啟示作家辭賦要感人、生動而有情韻,必須描寫出作品內在的情緒變動,寫出變化,“文似看山不喜平”,避免死板。既追求形式的美感,也追求文章內在氣韻的生動。

    總之,宇文所安先生的《謝惠連〈雪賦〉結構研究》可以說是《雪賦》研究繞不過的一篇文學批評力作,它不僅進一步增強了《雪賦》的典范性,讓讀者能夠深入把握《雪賦》,了解謝惠連的創(chuàng)新才能及創(chuàng)作才干,而且它也對當代辭賦創(chuàng)作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Stephen Owen.Hsieh Hui-lien’s.Snow Fu:A Structural Stud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94,No.1(Jan.-Mar.,1974):15.

    [2]蘇瑞隆.魏晉六朝賦中戲劇型式對話的轉變[J].文史哲,1995(3):93.

    [3]黃書泉.文學批評是一種特殊的科學活動——關于文學批評性質、功能與標準的再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1997(6):90.

    [4]唐正序.試論文學批評的職能[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1):58.

    Review of Structural Study of Hsieh Hui-lien’s“Snow Fu”by Stephen Owen

    LI Guangxia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100081,China)

    Abstract:Stephen Owen.studied the structure of Hsieh Hui-lien’s Snow Fu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view,person,topic,rhythm,expression,character emotion.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Stephen Owen’s study are:linking closely with the text,analyzing sentences one by one;seizing the changes and grasping the structure;finding th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text style.Stephen Owen’s researching methods and scientific attitude are worth learning for Chinese scholars.The structural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he reveals in Hsieh Hui-lien’s Snow Fuin this literary criticism has an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Cifu creation.

    Key words:Stephen Owen;Hsieh Hui-lien;Snow Fu;structural research;review

    中圖分類號:I209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1008-469X(2016)02-0059-03

    收稿日期:2016-02-28

    作者簡介:李光先(1984-),男,廣西貴港人,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辭賦研究。

    猜你喜歡
    述評
    河套文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政策執(zhí)行網(wǎng)絡研究述評
    國內職業(yè)高原(2002—2016)研究進展與述評
    近年來群眾路線理論研究述評
    學理論·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4:53:52
    嵇康教育思想研究述評
    亞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13:15:44
    關于法學視角下的服務型政府建設探析
    東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20:36:15
    近十年來中國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研究述評
    現(xiàn)代朱子哲學研究述評
    桂海論叢(2016年4期)2016-12-09 11:17:21
    國內三十年語碼轉換研究述評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32:22
    詩歌里的低訴,蒼涼中的守望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51:46
    阿拉尔市| 婺源县| 沅江市| 犍为县| 肃宁县| 广德县| 礼泉县| 兰溪市| 芦山县| 井陉县| 桂阳县| 伊金霍洛旗| 育儿| 东乡县| 什邡市| 黄龙县| 贺州市| 昭苏县| 台安县| 聊城市| 巴南区| 绥阳县| 乌苏市| 遂昌县| 海宁市| 寿阳县| 页游| 南开区| 鄂伦春自治旗| 南宫市| 调兵山市| 扶余县| 湘乡市| 潢川县| 望城县| 吉安市| 临西县| 贡觉县| 蕉岭县| 高淳县| 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