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強
摘 要:針對理論力學課程的授課內容、特點與學生的學習現狀,初步探討了提高課堂授課效果,激發(fā)學生的自信的一些具體手段和方法,并結合工作實踐,探討了理論力學教學過程中幾點體會和反思。
關鍵詞:理論力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19
1.課堂有凝聚力
現階段,授課方式仍然為課堂講授為主,如何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牢牢掌握知識點,一直都是一個難題。在導入階段,生動的導入演示能使學生盡快了解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再進行重點公式的理論推導,使學生能夠通過理論推導過程更好地對本學科的理論問題進行基本的掌握和領悟,為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奠定基礎。力學習題在理論力學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學生對理論和公式有一定認識后,為了避免學生上課時感覺聽懂了,但下課做題時依然不會,教師必須加強對例題的講解,培養(yǎng)學生初步建立完整的解題思路與過程,建立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流程和模式,再根據一些具體的案例抽象出來的習題進行復習,又使理論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的鑰匙。
2.授課有親和力
教師授課要有親和力。首先要認同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課堂講授時,要注意觀察每個學生的眼神、表情和正在做的事情;做練習題時,要注意每位學生的做題速度、習慣和準確性,要及時糾正錯誤。課堂中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有了一些網絡聯系工具,不僅可以方便與學生進行聯系,更可以這些自媒體為紐帶,通過每個人發(fā)布的動態(tài)圖互相了解和溝通。這種雙向的認同使得教師的授課更具有親和力,學生更易接受課堂內容。
3.內容有吸引力
力學類課程內容一般比較抽象,但邏輯性強,公式的推導和應用非常系統。在課堂中進行理論知識的授課,現階段基本的模式為教師將理論知識和解題方法傳授給學生;但如何提高學生的抬頭率,使更多的學生將被動學習轉變?yōu)橛膳d趣激發(fā)的自覺學習是教師尤其是力學教師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F階段學生的知識面很廣,對于一些電影作品和現代知名的大型工程都比較感興趣。在授課過程中,可從經典電影和現代知名工程的紀錄片中截取部分片段,分類整理,與學生一起研究這些案例,與“理論力學”知識點建立聯系。通過學習這門課程,使學生善于將理論和公式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4.學生有主動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泵鎸@種情況,要深刻分析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授課的過程中,注意與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互動,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這門課自己還是可以很好地掌握,自己也能夠正確地解題,甚至可以進行一些小的創(chuàng)新活動。在準備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根據之前的課堂教學經驗并結合課程內容,分層次設計問題。通過這些問題,使學生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從內心感受到本節(jié)課的內容“我會,我能行”,激發(fā)內心的學習動力。心理學家卡倫·霍妮說過:“只有人類本身才能開發(fā)出自己所具有的潛能。”從而使學生的被動學習成為自覺學習。
5.教師有驅動力
從內部驅動力來講,教師自己首先要非常熱愛這門課,平時對自然科學、物理和力學的知識非常喜愛,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以及科研工作中,注意收集和整理與課程相關的內容。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里的水應該是課程的知識,更應該是學習這門課的熱情。對于課堂知識來講,應該做到教科書的內容標準準確,有深度;生活案例和工程實例要豐富,有代表性;啟發(fā)問題有創(chuàng)新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些案例可以有經典案例,也更需要貼近學生生活的最新案例。從外部驅動力來講,教師講課時激情四射、親切誠懇,學生在課堂上能與教師進行眼神和語言互動,一定是驅動教師教學最大的精神力量。教師在三尺講臺為學生傳授知識,更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學生能從教師那里習得力學的概念、定理以及理解自己的生活和人類社會進步之間的關系,他們才會有更深厚的興趣去探索新知識。
教育的內在精神就是激發(fā)學生對于真善美的渴望,使學生把學習力學知識的過程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開心和滿足。作為教師,應該把追尋力學美的渴望和學習能力傳遞給學生,更要把自己的熱情和激情融入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從而使學生也能感受到教師對力學教學的熱愛和激情,激發(fā)學生的自信,進而啟迪他們的夢想,最終提高學生的力學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陳樹峰.理論力學教學改革的嘗試與體會[J].科技視界,2013, (32):167.
[2]楊 明.教師親和力淺析[J].科教文匯,20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