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西亭小學(226301) 張建峰
品德課聚焦教學目標策略探微
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西亭小學(226301) 張建峰
品德課教學應圍繞課堂主題,聚焦教學目標。在品德課教學中,梳理教材體系,確定教學目標;緊扣教學目標,設計多樣形式;拓展教學空間,落實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實效的重要策略與方法。
品德教學目標策略
在品德課教學中,教師在追求教案設計的新穎性、課堂氛圍的活躍度、學生的高參與度等方面下了不少工夫,試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然而,由于認識存在偏差和操作不當,課堂教學往往偏離了課堂主題和教學目標,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那么,在小學品德課堂中如何聚焦教學目標,提高課堂實效呢?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小學品德課教學中,教師應樹立目標意識,站在課標、全冊教材甚至整個小學教材的高度上來梳理教材體系,在充分分析課標和教材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來確定教學目標。
小學品德與社會采用“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課程設計思路。其中,“螺旋上升”指同一內容在不同年級(或年段)重復、循環(huán)出現(xiàn),但又各有側重,逐步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認真研讀全套教材,精心梳理出同一單元內容的主次目標,并將這些目標進行縱向對比,準確把握住本單元目標的脈搏。例如,蘇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的《家鄉(xiāng)哺育了我》這一單元是讓學生通過看家鄉(xiāng)的地圖、學做小導游等活動,初步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經(jīng)濟特點和文化傳統(tǒng)特色,對家鄉(xiāng)有初步的概念和感情,知道自己是家鄉(xiāng)的一員。而四年級《我的家鄉(xiāng)在變化》這一單元則是要讓學生在調查、訪問、對比中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進而珍惜發(fā)展的成果,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促使學生從小關心家鄉(xiāng)的發(fā)展,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獻計出力。
由此可見,“家鄉(xiāng)”系列在三、四年級中,內容逐步深化,要求逐步提高,教師要宏觀把握,精心梳理,切不可混淆主次,目標模糊。
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后,就要圍繞目標設計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緊扣主題,環(huán)環(huán)推進,逐步深入。
例如,教學《講文明,懂禮貌》一課時,有一位教師這樣設計:(1)導入環(huán)節(jié)先出示“熊小弟”故事的四幅圖,拋出問題“熊小弟丟了什么?”教師沒有讓學生直接回答,而是讓學生欣賞故事《三借芭蕉扇》,思考唐僧為什么能順利借到芭蕉扇,由此再回到“熊小弟”的故事。因此,“熊小弟丟了禮貌”的答案就水到渠成了;(2)“補全板書,把禮貌用語放進一段話里”,幫助學生掌握禮貌用語的用法;(3)為禮貌用語設計動作,讓學生懂得禮貌用語加上相應的動作會讓人感覺更用心、更真誠,表達效果更好;(4)學生運用禮貌用語的環(huán)節(jié),教師用“轉動轉盤,知識競答”的游戲形式,由指針最終停留的數(shù)字隨機揭曉題目,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還設計了附加題(PPT出示圖片),讓學生懂得“講文明、懂禮貌”不僅要說在嘴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上;(6)設計“借筆”“還筆”“送水”等環(huán)節(jié)。學生紛紛運用合適的禮貌用語與聽課教師現(xiàn)場互動。
本課教學中,教師緊扣“文明禮貌”的主題,通過聽一聽故事、為禮貌用語設計動作、轉轉盤競答、唱一唱歌曲、賞一賞小品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對文明禮貌的認識不斷得到升華。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向四十分鐘要效益是永恒的追求。我聽過很多設計完美的公開課,課堂將近結束時,教師往往會給學生每人發(fā)一張調查表或記錄單,然而過后卻不再過問,學生也把調查表或記錄單視為一張廢紙。從課堂走向生活的實踐性目標淪為空談,這樣一個看起來精美的課堂設計也只是一個華而不實的花式而已,不僅不利于學生鞏固當堂所學知識,而且可能會磨滅整堂課的學習效果。因此,對于諸如此類的調查表、記錄單等課后實踐作業(yè),教師要做好檢查工作,讓這些實踐性作業(yè)成為拓展教學空間、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教學資源。
例如,一位教師在借班教學二年級《做事不拖拉》一課后,給學生每人發(fā)一張記錄單,要求學生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每天在表格中的“蝸牛”或“兔子”上打鉤記錄自己起床穿衣、刷牙洗臉、吃飯、整理書包、做作業(yè)的情況。課后,這位教師委托所借班級的任課教師每天查看學生的記錄情況,還和任課教師交流溝通或直接去該班級專門了解。之后,教師還進行“比一比誰得到的小兔子多”班級評比,評選出“做事不拖拉小能手”。這樣有布置、有跟進、有總結的教學設計,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珍惜時間,做事不拖拉”的好習慣,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古人云:“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只有理清教材體系,確定教學目標,緊扣教學目標,設計多樣形式,拓展教學空間,落實教學目標,才能有效提高品德課教學的效率。
(責編鐘偉芳)
G623.15
A
1007-9068(2016)3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