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小學(747000) 張紅桃
藏族城鎮(zhèn)地區(qū)習作指導策略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小學(747000)張紅桃
藏族城鎮(zhèn)地區(qū)學生由于交通信息的落后,歷史背景的影響,習作內(nèi)容總是空洞無物,假話連篇,缺乏真情實感。作為藏族城鎮(zhèn)地區(qū)的語文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多走進生活,讓學生樂于表達;少機械模仿,培養(yǎng)學生自由表達。這樣就能喚起學生的表達欲望。
習作教學藏族地區(qū) 指導
提起習作,學生害怕,教師頭痛。尤其在藏族地區(qū),由于歷史背景及交通信息的落后,藏族學生的語言障礙顯得尤為突出。通過研究與實踐,我發(fā)現(xiàn)要改變學生習作講空話、生搬硬套的現(xiàn)狀,必須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學生樂于表達、自由表達。
(一)習作指導生活化,讓學生愿寫、能寫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辈貐^(qū)的學生,每天以藍天白云為伴,以草原牛羊為友,酸奶羊排、酥油糌粑、馳騁的駿馬、舞動的經(jīng)幡、流動的帳篷,都是激發(fā)他們寫作的好素材。在習作指導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去體會生活中的一個個鏡頭,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使被動的聽、說、寫變成學生主動參與的自覺行為。
在習作指導中,除了選題要貼近學生外,更主要的是要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活化學生的豐富積累,真正讓學生達到“我要寫”的境界。在一次“六一”前夕,我問學生:“怎樣才能過一個快樂的‘六一’?去公園?去旅游?”這些對藏族地區(qū)的學生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就在這時,我們班一向不愛說話的扎西同學提議,邀請全體同學和老師去他家附近的大草原上過“六一”,而且保證會比大城市的兒童節(jié)還要快樂?!傲弧蹦翘欤瑢W生們在大草原上搭起五顏六色的帳篷,還請家人做了一頓豐盛的藏餐,之后還進行了摔跤、藏歌比賽,臨結(jié)束時大家還情不自禁地跳起了歡樂的“鍋莊”……回來后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把快樂的心情用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們情緒高漲,習作篇篇洋溢著快樂,篇篇流露著真情。
(二)實施動態(tài)指導性批閱,讓學生樂寫
新課標要求我們的教學評價不僅要有甄別與篩選的功能,還應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我們藏族地區(qū),采取合適恰當?shù)脑u價方式,也能激發(fā)學生樂于表達的信心。
在班上,有的學生積累的知識豐富,每次習作都寫得不錯,但我不是每次都給他們優(yōu),而是給他們提出一些修改的要求,力求讓他們的習作更完美。這樣,學生就總有一個攀登的目標。而對于一些習作水平稍差的學生,我的評價標準會稍放低一點。記得有一學期,我班新轉(zhuǎn)來一個學生,他是從牧區(qū)來的,只會說藏語,根本聽不懂漢語,更別提用漢語寫作了。于是,我鼓勵他多與同學交流,每天堅持在學校說普通話,不要擔心習作。經(jīng)過學生們的熱情幫助和他自己的刻苦努力,不到一個月,他就已經(jīng)會用簡單的漢語交流了。于是,我鼓勵他把自己每天最想說的話寫下來,并幫他修改。漸漸地,他也加入到了習作的行列中。每一次習作,他雖然不能寫得非常好,但我能感覺到他每一次都有進步。
當前,我們部分學生的習作善于機械模仿,題材陳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習作教學中,應當創(chuàng)造契機,打開學生想象的翅膀,發(fā)掘?qū)W生潛在的智慧和靈氣,鼓勵他們自由表達。
(一)選材的自由
在教學時,課內(nèi)習作的選材要求不可過嚴、過細。教師可以適當放寬要求,假如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學生無寫作素材可選,那就可以放寬到相似的題材。例如,在寫《家鄉(xiāng)的變化》這篇習作時,我啟發(fā)學生選材時不必拘泥于眼前物質(zhì)環(huán)境的變化,可以選擇一些其他的變化作為材料,如家鄉(xiāng)人的變化、牛羊的變化、藏漢語言交流上的變化、觀念上的變化等。于是,有的學生以貢保大叔成為畜牧加工能手為題材;有的學生以才讓大哥自主創(chuàng)業(yè),成為牛羊養(yǎng)殖大戶為題材;有的學生以藏族阿姨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為題材……真是內(nèi)容豐富,風格各異。
(二)感想、表達上的自由
小孩子有話就是藏不住的,總想說出來。我們可以抓住他們的這個特點,鼓勵學生無拘無束、毫無保留地將內(nèi)心想法說出來,不要總以“思想健康”為由去壓制他們。我班新轉(zhuǎn)來一名女同學,長得非??蓯?,有一種藏族姑娘特有的氣質(zhì),我班的一個男同學把對她的喜愛之情在習作中表達了出來。當時我并沒有責備他,而是首先肯定了他自由表達的勇氣,然后告訴他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不是他的錯,只要正確處理好同學關(guān)系就可以了。這樣既沒有打擊他習作的信心,又對他委婉地進行了品德教育,一舉兩得。
總之,習作教學的成敗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成敗。尤其是我們藏族地區(qū),在信息落后,教學資源貧乏的情況下,教師更應集思廣益,充分利用本地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生活熱情,激起學生的表達欲望,從而達到讓學生自由表達、樂于表達的目的。
(責編劉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6)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