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冬梅
臺南原生美景
◎賈冬梅
說到臺灣的美景,人們往往會想起阿里山、日月潭、墾丁等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牡孛钦f到臺南,恐怕除了安平古堡之外,人們所知甚少。相比之下,臺南的知名度確實不太高,不過那里的美麗和風情卻一點也不打折扣。在清朝時期,由高拱乾所纂寫的《臺灣府志》中,曾列出"臺灣八景",其中位列第一的,赫然就是臺南的"安平晚渡"。
仔細觀察臺南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這里不僅以"府城"之名,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以靠山濱海的地理優(yōu)勢,坐擁許多隱秘的奇麗風光:在被稱為"迷你亞馬孫"的四草濕地中,眾多動植物和諧相處,那"綠色隧道"如夢如幻,引人入勝;無數(shù)奔騰的溪流遇到懸崖則跌落成瀑,有熱情激越的龍王瀑布,也有柔美溫婉的幽情瀑布;"水火同源"似乎顛覆了自然界"水火不容"的鐵律,"黑色溫泉"其貌不揚卻效果奇佳;還有人工痕跡與自然美景渾然一體的七股潟湖,美得令人心醉……
在臺南的海岸線邊緣,潮汐對土地似乎有著亙古不變的眷戀,總是孜孜不倦地拍打著土地,而土地也同樣以柔情相待,盡可能地將潮水挽留,并成為自身的一部分,日久年深,濕地就這樣產生了。
臺南最著名的濕地,莫過于四草濕地,其全名為"臺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它位于安南區(qū),瀕臨臺灣海峽,很久以前,這里還是一片咸水湖,后來因頻降暴雨,上游沖來的大量泥沙在此堆積,再加上潮汐作用,最終形成了濕地。
四草濕地是臺灣紅樹林的故鄉(xiāng),但實際上這里卻罕有紅色,而是一片不折不扣的綠色景觀。當你泛著小舟,隨著寧靜的水流緩緩劃入樹林,就仿佛進入了一條翠綠的隧道,濃郁的枝椏密不透風,將水也染成了翠綠色。小舟在一片翠綠中輕輕掠過,微風帶著綠葉的芬芳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不時,你還要低頭避過高低相間的樹枝,卻驚起枝頭上的一些水鳥,讓它們靈活地跳躍開去。這樣一個靜謐而又生機盎然的世界,宛若夢中仙境,讓你只想沉醉其中,久久不愿醒來。
四草濕地因完整的生態(tài)體系而被譽為"迷你亞馬孫",叢林中分布著海茄苳、水筆仔等紅樹林植物。招潮蟹和彈涂魚等小動物,在水中無拘無束地游弋,如果你運氣好,還能看到珍稀的白鷺鷥出現(xiàn)在水面。每年9月到來年3月,是四草濕地最熱鬧的時光,此時,數(shù)不清的候鳥會來此過冬,或者在遷徙途中降落下來覓食,補充體力。它們頻繁發(fā)出啁啾鳴叫,或尖銳,或婉轉,像是一場盛大的音樂會。由于見慣了人類,這些水鳥一點也不懼生,近距離與它們親密接觸,也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體驗。不過,可不要被它們可愛的外表所迷惑,記住一定要戴上小斗笠,以免被從天而降的鳥糞擊中。
除了四草濕地,在急水溪與將軍溪之間,還有一個面積廣闊的北門濕地,那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同樣豐富而完整:植被以海茄苳、欖李、五梨跤等樹種為主,其樹形不高,多在3米以下,但枝葉極為茂盛,讓整片濕地顯得郁郁蔥蔥。但近十幾年來,由于受到過度開發(fā)以及工廠污染的影響,北門濕地的前景并不樂觀。所幸,一些環(huán)保人士正在積極行動,為保護北門濕地而努力,我衷心地希望,這一片天然美景不會"死"在人類手中。
臺南境內溪流眾多,它們隨著復雜的地形而曲折蜿蜒,間或遇到懸崖,便飛流直下,形成了壯觀的瀑布,其中最壯麗的當屬龍王瀑布。它位于臺南市南化鄉(xiāng)關山村北界,垂直落差約100米,溪水跌落的懸崖表面并不平整,許多嶙峋怪石無規(guī)則地突出,潔白的溪水遇到亂石,便一次次"粉身碎骨",遠望如龍騰翻躍,優(yōu)美至極。瀑布底部是一汪幽深的水潭,周圍古木參天,人跡罕至,保留著原生態(tài)的森林環(huán)境。
還有一道幽情瀑布,不僅名字很美,實際景色也非常符合"幽情"的韻味。從遠處望去,高聳的崖壁表面長滿青綠的草叢,巖壁右側掛著一片高約20米的水幕,溫柔婉約,潔白如絹,輕輕墜入下方深綠色的水潭之中。沿著水潭外的溪谷前進,沿途翠林夾道,輕風送爽,沁人心脾。特別是在夏季,溪水清涼透骨,實為消暑、戲水、溯溪的絕佳去處。
眾多溪流或急或緩,大多匯入一座座水庫。這些水庫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人工痕跡已成為自然景觀的一部分,比如臺南地區(qū)最著名的烏山頭水庫,就是因為與烏山頭連為一體而得名。從空中俯視烏山頭水庫,只見其水域曲折分叉,狀似珊瑚,故又有"珊瑚潭"之稱。潭中有100多個小島和半島,周圍環(huán)繞著數(shù)千公頃的翠綠山林,湖光山色、綠樹藍天都倒映在碧水之中,讓人分不清哪里是湖岸,哪里是水面……無數(shù)溪流、瀑布和水庫,以不同的形態(tài),將水的溫情和靈動演繹得淋漓盡致,而來自地底的水,則又帶來了獨特的資源--溫泉。臺南的溫泉不多,卻有一座奇特的"黑色溫泉"遠近聞名。"黑色溫泉"位于白河鎮(zhèn)關仔嶺風景區(qū)內,泉水因為富含礦物而呈現(xiàn)灰黑色,并帶有濃厚的硫磺味。雖然賣相不好,但療養(yǎng)效果極佳,而且周圍花木成林,沐浴其中,倒也頗具詩意……
七股潟非常偏愛臺南,還賜予了它一處世所罕見的奇觀--"水火同源",又名"水火洞",與"黑色溫泉"為鄰。這里的地質構造非常特殊,崖壁縫隙間有溪水潺潺而下,源源不斷,同時,這些縫隙里還會持續(xù)冒出天然氣,被點燃后,火焰從未熄滅,因此形成了"水中有火、火中有水"的獨特景觀,仿佛打破了自然界"水火不容"的鐵律,吸引了無數(shù)獵奇者。據(jù)說在過去,鄉(xiāng)民們無法理解水火交融的奇觀,便覺得這是"神跡",還在洞旁設置了香案膜拜。
當臺南的那些隱秘美景逐一呈現(xiàn),便驚艷了世人的目光。同時,得天獨厚的濱海優(yōu)勢,令這里的日出與日落也有了與眾不同的美感。"鹽田送夕陽,二寮迎日出"的新年活動,正是由此而來。
"鹽田送夕陽"的地方,是北門鎮(zhèn)的井仔腳鹽田,它是臺灣現(xiàn)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新年前一天,人們默默地站在鹽田邊,看著本年的最后一抹夕陽余暉消失在海平面,便撒鹽祝福,期待新的一年更精彩。次日清晨,人們又早早來到二寮,準備迎接新年的第一縷陽光。左鎮(zhèn)二寮是臺灣最低海拔觀日出的勝地之一,清晨6點左右,東方就會出現(xiàn)朦朧的曙光,隨后光芒不斷擴大,一輪紅日便從遠山背后冉冉升起。伴著鼓樂隊的演奏,人們歡笑著迎接新年,互道祝福,分享喜悅。這也是無數(shù)攝影師最終鐘情的時刻,他們面對朝陽和云海,瘋狂按動快門,只希望永遠留住那轉瞬即逝的絕美光影。
還有"七股潟湖"。潟湖是指被沙嘴、沙壩或珊瑚分割而與外海相分離的局部海水水域。名聲在外的"七股潟湖",就是由頂頭額、網仔寮、青山港三個沙洲阻隔外海而成的潟湖,當?shù)厝朔Q之為"內海仔",具有防洪、保護海岸的功能,同時也是天然漁場,遍布蚵棚和漁網。在攝影師的鏡頭下,這些人工痕跡與自然美景渾然一體,以藍天大海為背景,配上朦朧的晨曦或余暉,美得令人心醉……
"七股潟湖"所處的七股區(qū),原本是臺江內海的一部分,后來由于大量泥沙的沉降堆積,逐漸成為了陸地。清朝時期,有七人合股來此開墾筑寮,此地便被稱為"七股寮"。后來,這里成了重要鹽場,又因珍稀動物--黑面琵鷺的造訪而聲名大噪,成為臺灣地區(qū)著名的"風水寶地"。七股地區(qū)分布著1600多公頃的潟湖,生長著茂密的紅樹林,同樣形成了多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特別是許多光臨此地的珍稀鳥類,帶來了無限生機,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鳥兒,相關部門專門將此地設立為"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qū)"。
當然,臺南還有太多的原生美景,等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