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廣東省湛江市吳川第一中學)
開放性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實施探討
張華
(廣東省湛江市吳川第一中學)
現代人的素質水平在逐漸提高,在具備社會要求的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的前提下,人文藝術水平的培養(yǎng)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創(chuàng)新文化對高中音樂教學的開放性提出了要求,因此,高中音樂教學需要做出與社會發(fā)展要求相適應的轉變。對此,進行了探討,并提出具有實踐性的觀點,旨在促進高中英語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高中音樂教學;藝術培養(yǎng);開放性
新時代的教育要求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因此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素質的要求也更具創(chuàng)造性。想要培養(yǎng)這樣的學生,激發(fā)起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必不可少的條件。而高中生相較于其他學生來說更具有個人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不能簡單地照本宣科,而是要給其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所以在進行高中音樂課的教學時應針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設計教學活動,而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在開放性的教學活動中產生的,因此下文將對開放性教學展開探討。
所謂開放性教學,主要是指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教師實施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及教學方式的參與積極性。如果學生對教師設計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能給予積極的反饋,表現出活躍性和參與性,那么這個教學過程就是屬于開放式教學,反之則是傳統教學。那么開放性教學主要是通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得以實施的,眾所周知,教學環(huán)節(jié)又是師生互動的一個具體過程,因此,想要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就需要學生對教師給予積極的反饋。因此可以看出,如何吸引學生的興趣和關注,使其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才是開放性教學實施的關鍵。
對此,很多學者和教育者進行了研究和實踐。數據表明,能夠吸引高中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語言,一種是活動。對高中音樂教學而言,歌曲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活動,因此很難再設計其他與音樂不相關的活動來對歌曲學習產生干擾。故而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能夠吸引學生的主要方法就是語言這一途徑。然而直白的講述對高中生來說畢竟過于蒼白無感,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要從語言著手采取不同的表現方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高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相對而言是較高的,因此在教學語言上可以多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從問題著手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促進高中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1.要以尊重學生為出發(fā)點
尊重學生是開放性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所有教育者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時,尊重學生,才能夠真正走進學生,和其進行交流,進而設計出既能滿足師生教學要求,又更具開放性的問題。在實踐中以尊重學生作為設計開放性問題的基礎,就是要通過問題去引導學生親自去聆聽、去思考、去感悟,進而產生自己的音樂評判觀念。比如,在學習本民族的歌曲時,就不能夠直接去問學生喜不喜歡這一類型的歌曲,更不要問為什么。因為高中生更傾向于潮流歌曲,喜歡民族歌曲的很少,這是正常現象,教師不能主觀地強加給學生自己的想法,這反而會讓學生更討厭被強制灌輸的教學內容。
因此,教師首先要從學生的認知領域出發(fā),提問學生:是否聽過民歌?聽過哪些民歌?這些歌曲有什么特點?學生通過回憶和思考,就會想起民歌的曲調和作詞特點,進而發(fā)現民歌是當地人記錄生活方式的一種途徑,可以體現當地人文風情,同時通過這些歌曲可以感受人們對自己的家鄉(xiāng)或者祖國的熱愛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既實現了讓高中生理解民歌內涵的教學要求,又引發(fā)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總結,進而形成個人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價值觀判斷力。學生沒有考慮喜不喜歡就接觸到民歌,進而從個人的角度去思考它的作用。沒有教師的限制,沒有定義的束縛,學生也就更加放心大膽地去總結并陳述自己的想法,無論對錯都是對學習的參與,同時也會對學生的音樂學習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反而強化了學生對民歌的概念記憶,進而促進了開放性教學的實施。
2.要以學生的實際水平為設計重點
尊重學生,不僅要尊重他們的意愿和需要,還應了解學生的實際藝術知識水平,這樣才能明白學生的思考方式和想法特點,才能對癥下藥,設計出讓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滿足現代化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給予足夠的關注,設計出更適合學生的開放性問題。比如,很多學生中小學沒有接觸過音樂方面的學習和訓練,有的不認識五線譜,有的不認識簡譜,甚至有些學生連發(fā)音都發(fā)不對。這根本不具備鑒賞音樂的能力,因此,高中音樂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音樂水準,面向大范圍水準的學生制定困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學生在激發(fā)興趣的同時有能力跟上教師的步伐進行思考和學習。
3.要以學生興趣為著手點
教學要對癥下藥,所謂“癥”就是學生的胃口。了解學生的興趣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可以使音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不僅記憶比較牢固,而且學習興趣也比較濃厚。很多學生本身并不感興趣的音樂與他們喜歡的潮流歌曲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比如,學習戲曲等科目時,很多學生會覺得這類音樂太老舊艱澀,所以興趣缺失,然而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學生:許多流行歌曲都摻夾了戲曲元素,你能舉出幾個例子嗎?經過思考,學生很快就能說出像《新貴妃醉酒》等流行歌曲來,并對戲曲的唱法變化產生來學習興趣。這樣,高中教師的音樂教學就能很好地展開并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從課堂出發(fā),積極傾聽、樂于表達是現代化音樂教學對高中生培養(yǎng)的重要方法。想要加強高中音樂教學的開放性,就需要設計相對開放性的問題,通過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想象。因此,重視音樂教學中的開放性問題設計,將會對高中音樂教學的效果產生較為明顯的作用。因此,高中音樂教師應創(chuàng)新思維,設計出更多更令學生感興趣的開放性問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1]郭碧華.高中音樂開放性教學方法探討[J].音樂學習:音樂教育,2013(8).
[2]龔祥瑞.新課標下高中音樂教學的指導措施[J].成功教育,2011(6).
·編輯 韓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