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喜富(江蘇省沭陽縣馬廠中學)
淺析初中政治提問的高效性
詹喜富
(江蘇省沭陽縣馬廠中學)
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效率,與設計精妙的提問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問題設計具有科學性、趣味性、適宜性,設計提問手段又有開放性、技巧性、藝術性,一定會使政治課堂生動有活力,一定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寬松、開心的和諧氛圍中拉動師生互動、生生合作,實踐證明:精巧提問會使課堂效果事半功倍。
初中政治;精巧提問;高效課堂
政治課理論性的東西太多,它必須要通過提問形成對話的教學氣氛解決問題,那就看老師設計的提問是否巧妙,能否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能否調動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主觀性、積極性,使提問成為連接老師的主導和學生主體聯系的紐帶。正如有位教育家所言:“教學的藝術全在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由此可見,恰到好處的有效提問對打造優(yōu)質課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我們如何在政治教學中巧妙設置提問來提高課堂效率呢?
政治教學離不開課堂提問,我聽了許多老師上的初中政治示范課,我發(fā)現有的老師為了提問而提問,沒有經過精心設計,分辨不出教學重難點,盲目提問,也就是說打蛇沒打七寸,反而使學生染上了提問疲勞癥,消極應付。還有的老師整堂課一直在不停地提問,認為提問的問題越多,越能活躍課堂氣氛,導致眉毛胡子一把抓,課堂的確熱熱鬧鬧,實際上沒有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提問華而不實,至多也只是虛假繁榮,影響了教學效果。我們應該少而精地提一些問題,有的放矢地實施問題探究,這樣效果會更好。
提問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思考解決疑難問題,要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空間,而且問題的難易程度要適合學生現有的理解水平,切不可以剛提出問題,學生還沒反應過來就提問下一個問題,這違背了提問的目的,有的老師甚至直接說出答案,也就是說該是學生思考解決的問題,老師越俎代庖了,這樣的提問是低效,甚至是無效提問。還有老師設置問題難易程度不合理。政治課堂提問的內容不是怪異、深奧,就是膚淺。有的問題在導學案中已經清清楚楚了,就沒有必要作為問題提出來了;還有的問題學生無需思考就異口同聲回答出來了,實際無需提問。但提問設置又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老師提出了脫離學生承受范圍的問題,學生根本理解不透,從而出現課堂冷場的尷尬情景。例如,教學初三思想品德“經濟全球化”這個知識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經濟全球化為什么會導致發(fā)展中國家環(huán)境污染嚴重呢?其實這問題難在我們書本上沒有講到,加之學生缺少開放性的思維,所以,這個提問是無效的,不科學的。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動力;教育家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纱丝梢?,政治課堂的提問只有把學生的興奮點激發(fā)起來,才能促進學生的求知欲,只有設置的問題具有藝術性、興趣性,才能點燃學生學習政治的激情。
如果提問的方式生硬,沒有藝術性、生動性、趣味性,缺失民主性,導致出現許多尷尬現象,加之老師又缺乏啟發(fā)誘導,即使老師點名提問,學生大多不能完整回答,從而使課堂處于另一種尷尬的情形。要想提高提問的藝術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全神貫注地融情與教學,這就要求政治教師精心備課,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情境,例如,教學思想品德中“經濟全球化”一課時,對“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這一內容,我設置這樣一些問題:(1)美國波音客機的零部件為什么來自世界七十多個國家?(2)你吃過麥當勞和肯德基嗎?你知道它們是來自哪些國家的?為什么來到中國?(3)為什么法國的歐尚超市會開到沭陽來呢?通過對學生身邊耳聞目見的事情的提問,自然而然引出經濟全球化的新課,通過喜聞樂見的提問使課堂效果收到了奇效。
政治老師提問要兼顧全體學生,調動每個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設置問題不偏不怪,要讓優(yōu)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好,切不可只提高深莫測的問題,只注重優(yōu)等生,讓他們感覺回答問題很過癮,而忽視了學困生,挫傷了學困生思考回答問題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時也不能只為了照顧學困生,設置簡單的問題,而導致優(yōu)等生感到問題索然無味,沒有提問的價值,容易使優(yōu)等生產生懈怠心理。所以,設置的提問要有的放矢,難易適宜,使優(yōu)等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就能驚喜得出答案,又能使學困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找到學習政治的自信心,使中等生感覺難易適中,恰到好處,經過思考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總之,政治老師要通過科學的提問,多角度、深層次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打造高效的政治課堂。
段玉培.精設技巧提問,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J].民風,201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