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芝(吉林省通榆縣第七中學)
言傳身教育棟梁
鄭淑芝
(吉林省通榆縣第七中學)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人民的希望。國家能否富強,人民能否安居樂業(yè),社會能否進步——這都取決于孩子。而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教育。教育是三位一體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之根,是教育的源頭。而家教之重在于父母正身,父母正則子女正。
常言道:三歲看七十,八歲看到老。這就說明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最重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父母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父母的思想品行、性格時時刻刻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子女。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龍成鳳,光宗耀祖。但是,又有幾個人可曾想到,孩子能否成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人品,而不是取決于家長的經(jīng)濟實力、社會地位和職位高低。一些父母只是一味地抱怨自己學識低,無法輔導孩子,而不是從根本上找原因。
父母制訂的家庭規(guī)則,自己首先應該遵守,否則不但不能使孩子聽從命令,而且會使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導致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力衰減甚至走向反面。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質和良好習慣,父母首先都應該具備。父母榜樣作為一種具體的形象具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為人處世要從孩提時開始教育。父母既要用語言進行教育,又要從自身做起。比如,不許孩子講臟話,大人就不能整天張牙舞爪,臟話連篇。教育孩子要認真讀書,父母業(yè)余時間也要陪孩子看書,不能這邊要求孩子學習,那邊自己在打麻將、看電視。教育孩子凡出言信為先,父母對待他人一定要先講誠信。尤其是許諾孩子的事,一定要兌現(xiàn)。有難度的事或者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不能達到的,千萬不要向孩子許諾。正所謂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教育孩子待人和藹、大度,父母就要為子女營造一個團結、友愛、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父母就不能斤斤計較,凡事與人論長短。
總之,要教育好孩子遵紀守法,刻苦學習,敬老愛幼,節(jié)儉樸實。父母首先應該做到熱愛自己的職業(yè),忠于職守,精通業(yè)務,尊敬長者,憐愛幼小,生活儉樸,誠實待人,與人為善,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只有這樣,日久天長對孩子才能產(chǎn)生正面的影響,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相反,父母整天泡歌舞廳,喝大酒,辱罵長者。整天與人鉤心斗角,又怎能教育好子女呢?又有何臉面,有何資格教育子女?又怎能讓子女信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左右著孩子的成長。而教師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同小可。進入學年齡的孩子,一天除睡眠外,大部分時間與教師共同度過,教育孩子的重心又轉向了學校。當今的孩子大多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老師的話筒直就是“圣旨”,無不照辦。尤其是小學階段,老師簡直就是孩子眼中的大英雄,心目中的偶像,無時不在模仿著老師的一言一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博為師,德高為范。所以,身為人師,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語行為。比如要求學生上學不遲到,作為教師的上班就不能遲到,并且要早到學校;要求學生遵守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自己就要首先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遵守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正所謂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從。
但是,茫茫人海,孩子眾多。其中也不乏不孝之徒。他們有著自己的主見、想法,超常的思維。教師對這些人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逐漸走進學生的心里,讓學生從你的語言中能讀出你對他的愛。教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在學生心中都有著很重要的分量。學生都希望老師跟他們說話時目光在自己身上,甚至是老師能俯下身來與之交談,和學生打成一片。課間與他們一起玩耍;讓他們能從你的肢體語言中看到你的愛。身為人師,老師更要理解中學生的情感世界。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沖動和學習壓力之大導致現(xiàn)在的學生感情豐富細膩。學生早戀已經(jīng)成為教育的一個大問題。作為教師就應該幫助學生把混亂的性意識調整過來,并且應該讓學生知道,在他不知所措之時,老師一直在陪伴他,一直用愛和理解支持他。即便是對犯有嚴重錯誤的學生、屢教不改的學生,也要尊重他們、信任他們、關懷他們,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給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改正錯誤的環(huán)境。只有做到尊重和信任才能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有成績時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因此,為人師者必須先從自身做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品德修養(yǎng),與人為善,與學生為友,真正做到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孩子們的學習典范。只有這樣,才不至于誤人子弟。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社會。若父母與老師都能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遵守社會公德,盡其本分,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成為孩子的真正典范,就能使孩子信服。孩子只有對家長、老師心悅誠服,才能按家長、老師的要求去做。大家都知道,人與動物的區(qū)別是人的大腦能獨立思維。孩子也是人,有著各自的思維。教育孩子不同于馴馬,用蠻力、技巧即可。教育孩子不僅要講方法、技巧,更要講身先示范。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好下一代,為祖國教育出棟梁之才。
·編輯 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