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
(上海市青浦區(qū)第一中學)
家校聯(lián)系,搭建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橋梁
丁磊
(上海市青浦區(qū)第一中學)
常常聽到有些班主任抱怨:“教育學生難,與家長溝通更難?!辈糠旨议L習慣把班主任放在一個敵對的位置,因為班主任和家長聯(lián)系不是投訴學生在校犯錯誤,就是對學生學習不努力而感到失望,長此以往,家長對于班主任的態(tài)度也變得冷淡,甚至排斥。我常常在班級家長會上這樣說:“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絕不僅僅只依靠學生本身的努力,或是教師的努力,又或是家長的努力。只有當學生、家長和教師三方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幫助不斷地取得成功?!蔽揖褪潜诌@種想法,真誠、平等地與家長溝通交流,努力拉近與家長之間的心靈距離,讓家長對班主任產生一種親切感,從而與學生、與家長建立起一種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溝通橋梁。
剛接班的時候,L同學是班級里一名普普通通的男生,沒有很明顯的特長,學習能力不強,而且惰性很強,成績在班級里一直處于比較落后的位置,也常常被老師和其他同學忽視。久而久之,性格變得內向起來,人也比較自卑,缺乏對自己的認同感。雖然,多次嘗試與他交流,但是效果并不明顯,于是,我考慮從他的家長溝通入手。
起初,我把L的媽媽叫到學校,當著家長的面,我把L在學校的不好的表現(xiàn)一一數(shù)落了一番,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家長和學生都能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剛把話說完,L的媽媽臉色驟變,當著我的面狠狠地批評孩子并向我承諾會回家好好教育孩子。我原以為L的表現(xiàn)會有好轉,但結果非我所愿,L依然沒有什么改變,甚至在我主動和他進行交流的時候,他的眼神還顯現(xiàn)出一種敵意。后來,我才知道,回家之后,L被他爸爸好好“教訓”了一頓,并對他說:“班主任再來告狀,有你好瞧的?!?/p>
之后,我又多次接觸L的家長,L的情況不但沒有明顯的轉變,而且他父母親對我的態(tài)度也逐漸冷淡起來。甚至有一次,竟然還很不耐煩地說了一句:“又有什么事情了?”如此家校聯(lián)系,意義何在?回顧自己以前和L家長的接觸,不是掛著一臉的不滿之色,就是話語中飽含責備之意?試想,這樣的情狀,忙碌一日的家長如何還能“海涵”再三?如何還能保持“海納百川”的大人大量?有人曾說:“只要露出一絲拒絕或冷淡的神色,就會招致我們的仇恨;但只需一聲問候或一個微笑,又會立刻融化我們心頭的冰霜。”我的咄咄逼人只會帶給家長越來越多的刺傷與反感,造成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傷痛,這才是我每一次家校聯(lián)系的敗筆所在!
班主任的家校聯(lián)系不一定要在有“事”時才進行,無“事”照樣可以登“三寶殿”。我準備改變往日的形象,再進行一次家訪。當我再來到L同學家的時候,他媽媽表情依舊很平淡。大概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班級的表現(xiàn)一般,所以也能大致猜出班主任這次家訪的目的。我們各自坐定,他媽媽開始一連串的嘆息:“我們家孩子比較笨,反應不夠快,老師上課講得都聽不懂,考試一直不及格……”然后一臉的無奈,等待著我數(shù)落“罪狀”。
“L媽媽,我今天家訪純粹是來了解L在家里的情況的?!蔽掖驍嗔怂麐寢尩脑?。我的話有點出乎她的意料,她一時不知道說些什么。
為了讓她情緒放輕松點,我并沒有與她談論L的學習成績,反倒表揚了他班級的一些表現(xiàn),比如,他上學從不遲到,而且班級里安排他的大掃除任務,他都能一絲不茍地完成,從來沒有給班級衛(wèi)生扣過分!
“說實話,丁老師,我和他爸爸平時很少和他交談。我和他爸爸工作都很忙,常常晚上都要加班,他晚上放學回家,我們剛剛去上班;我們早晨下班回家,他都已經去上學了。每次問他學習成績怎么樣,他都不耐煩地說:我們什么都不懂。也只有每次向我們伸手要錢的時候,他的態(tài)度才是最好。”L媽媽的話讓我明白:為什么L性格內向,不太愛和同學、老師交流的原因。
現(xiàn)在,很多父母工作忙,壓力大,平時很少有時間和孩子進行一個很好的溝通。除了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之外,唯一的共同話題就是學習。但實際上,大部分的家長并不能在學業(yè)上給予直接的指導,反倒不斷地給學生施加壓力,導致學生的逆反情緒越來越嚴重,最后索性不與父母交流。
“孩子有錯誤,我們該批評就得批評。同樣地,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該表揚的也要表揚。如果我們不能全面、客觀地評價孩子的表現(xiàn),他們自然也不愿意和家長進行交流。”
L媽媽點了點頭,說:“丁老師,你說得對。我們有時候也想和他談談心,但是他性格內向,似乎不愿意和我們溝通?!?/p>
“其實,在家里,家長和孩子的話題沒必要一直圍繞孩子的學習。實際和孩子交流的話題有很多,你們嘗試多談談他喜歡的事物,比如說籃球明星,只要孩子愿意和你們溝通了,很多問題就會有解決的辦法了!”
在那次交談中,我和L媽媽談了很多,不僅讓我了解了學生,他的家庭以及造成學生問題背后的根源,也加深了我們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相互了解。以后的日子,我常常“無事”也登“三寶殿”,有時,孩子的一點點進步,我們也及時地相互交流。慢慢地,L變得開朗了,也喜歡和老師同學交流了,我覺得:這完全歸功于我們之間良好的家校聯(lián)系與溝通。
在我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正是通過這樣一次次的家校聯(lián)系,不僅僅幫助我解決了很多學生存在的問題,更讓我感到幸運的是:我還和很多的家長成為很好的朋友。無論學生是在學習或生活方面出現(xiàn)了的問題,還是節(jié)假日的相互問候,我們常常聯(lián)系,一個電話,一條微信,……這一切都說明:家校聯(lián)系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正發(fā)揮著的正能量。
長期以來,很多家長對于老師和家長的聯(lián)系存在一種誤解,認為老師“無事不登三寶殿”,又或是“打電話就是告狀”,班級中的那些“后進生”以及他們的家長最怕老師和他們聯(lián)系。通過和L媽媽的這次交流,我深切體會到家校聯(lián)系的是目的是要促進家長和老師相互理解和支持,以便共同配合,共同教育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家長和老師應是合作的伙伴,雙方應該平等合作、互補互助,從而使家校聯(lián)系成為學校和家庭之間閃光的紐帶。
[1]陳芝珩.淺談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及優(yōu)化方案[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6(12).
[2]師妍.論初中班主任與家長的“合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