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nèi)蒙古包頭市包鋼實驗中學)
?
記敘文寫法探索
陳國俊
(內(nèi)蒙古包頭市包鋼實驗中學)
摘要:記敘文寫法訓練是初中作文訓練的難點??偨Y(jié)多年初中語文教學經(jīng)驗,探索出了記敘文寫法模式:記敘加描寫,議論抒情點題。
關鍵詞:記敘文寫法;表達方式;例文闡述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深切體會到記敘文寫法訓練是個教學難點。本市中考每年約80%的學生寫議論文,少數(shù)學生寫記敘文,而且學生覺得寫議論文好寫,得分相對高。考前,教師在這方面的寫法訓練也很充分。相反,學生認為寫記敘文很冒險。除非內(nèi)容與主題深度吻合。再看《包頭市中考滿分作文》這本書,所選文章絕大部分是議論文,寫法模式一樣,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然而,《全國中考滿分作文》中記敘文、散文比比皆是,精美絕倫,意蘊深邃,表現(xiàn)出考生深厚的文學功底,相形見絀。筆者經(jīng)過長期探索,在平時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啟示,總結(jié)了方法。
記敘文以敘事、描寫表達方式為主,而很多人只注重敘事而缺乏描寫、議論、抒情,敘事中沒有描寫就好像流水賬本,議論、抒情往往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敘事中加入描寫,文章才生動,人物形象才有血有肉,而描寫的精彩與否也成為衡量一篇記敘文優(yōu)劣的標準,中考作文閱卷者心中也應有此標準。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在描寫教學上下功夫,選取課文中精彩的描寫句段深入分析,總結(jié)規(guī)律,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大有益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要求:初中學段學生“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圍繞表達中心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薄皩懽饕姓媲閷嵏?,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边@是我們記敘文教學的指南針。
綜上所述,筆者歸納出一個記敘文寫作模式:敘事加描寫,議論抒情點題。下面就以初中課本中的一些文章為例來闡述。
如《紫藤蘿瀑布》(作者:宗璞,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
分析:本文開頭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突出了紫藤蘿生命力的旺盛,中間回憶“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于生死謎、手足情的?!边€敘述了文革其間毀了紫藤蘿花改種果樹這件事,后“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最后用議論點題:“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頓·亨特,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
分析:文章敘述“我”與同伴玩耍被困懸崖上的一次經(jīng)歷,一個人待在懸崖上直到天黑也不敢往前走一步,“我”在爸爸的鼓勵與指導下一步步走下懸崖,脫險了。最后一段議論點題:“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作者把精神財富與大家分享。
這種“敘事加描寫,議論點題”的短小精悍的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篇幅短小,主題明確,不正是中考一等作文的評分標準嗎?
不僅如此,有些文章還能通過議論方式表達哲理。
如《蟬》(作者:小思,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
分析:本文由一只小小蟬的敘述引發(fā)了對生命的感悟。一只蟬在地下泥土中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個夏天。等到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jié)了。文章結(jié)尾以議論方式表達蟬的生命意義:“為了生命延續(xù),必須好好活著。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眴⑹疚覀儯赫鋹凵畛鼍?。
再如《珍珠鳥》(作者:馮驥才,舊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
分析:寫“我”為珍珠鳥布置了一個舒適又溫暖的巢,又寫珍珠雛鳥與“我”由疏遠到親近的感情交流過程,中間穿插了珍珠鳥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描寫。文末用“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來點題。
再如《狼》(作者:蒲松齡,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
分析:文中敘述了屠戶遇狼、懼狼、御狼、殺狼的故事情節(jié)。中間穿插了屠戶害怕心理和僥幸心理的描寫,狼的貪婪兇狠描寫,屠戶丟掉幻想,準備抵抗的決心與行動描寫。其中誘敵之狼的神態(tài)描寫、屠戶殺狼的動作描寫等。文末議論抒情點題:“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p>
再如《阿長與〈山海經(jīng)〉》(作者:魯迅,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
分析:作者回憶記敘了兒時的保姆阿長這個人物。描寫了一個真實的處在社會底層的人物。文末用抒情的方式表達魯迅對阿長深深的懷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升華了主題。
又如《老王》(作者:楊絳,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
分析:本文以“我”與老王交往為線索,描寫了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貧苦人老王。老王生活艱難,不被人重視,卻有一顆金子般的心。最驚心動魄的描寫是“我”最后一次見老王:“他面色死灰,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弊詈罄贤跛懒?,作者用抒情結(jié)尾點題:“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其實司馬遷創(chuàng)造了這種記敘文寫法。《史記》中對于人物的敘事、描寫之后,往往在結(jié)尾加上太史公的評論。
·編輯韓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