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菊香(江蘇省張家港市兆豐學校)
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政治課堂
陶菊香
(江蘇省張家港市兆豐學校)
“……北京歡迎你,為你開天辟地,流動中的魅力,充滿著朝氣。北京歡迎你,在太陽下分享呼吸,在黃土地刷新成績……”伴隨著群星們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學生興致勃勃地欣賞著視頻上美輪美奐的景觀:故宮、頤和園、水立方、鳥巢等等。這是我在上蘇人版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二課第一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一課時所設置的教學導入情境。
“請同學們帶著問題看精彩視頻,問題是:通過這段視頻,你能找出中華文化的哪些元素嗎?”帶著我的問題,學生邊看、邊聽、邊唱。視頻看完,學生積極踴躍地舉手發(fā)言,把他們看到的元素一一道來,一個學生說完了,另一個學生補充,此起彼伏。說到最后,我就問了一句:“由你們看到的這么多文化元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有什么特點?”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边@樣,通過這段視頻,把本以為比較玄的、比較抽象的中華文化的內(nèi)容,就這么輕而易舉地顯現(xiàn)出來了,以意想不到的順利進入到了新課環(huán)節(jié)。有時我就會想,若干年后學生可能會記不起我這個政治老師,但肯定能記得這節(jié)課的這一精彩片斷。
一直以來,政治課堂在人們的心目中都是枯燥乏味的,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老師每上完一節(jié)課有的盡是挫敗感,毫無成就感可言。面對這樣的課堂如果不改革就生存不下去。而目前我國新課改的要求就是“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庇谑牵{(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情境教學法應運而生。
情境教學法強調(diào)以教師的激情感染學生的激情,是在充分激發(fā)學生情感和自信的前提下,教師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或引入一個相關(guān)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刺激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從而啟發(fā)和幫助學生掌握、理解知識,提高分析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情境教學模式中,所列情境是核心,是上好一堂課的關(guān)鍵。通過多年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我已把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活政治課堂作為自己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
眾所周知,視頻給人的往往是視、聽覺等多感官的感受。學生往往從看到、聽到的直觀感受中感覺到教材所體現(xiàn)的道理。就像文章一開頭所列的由群星演唱的《北京歡迎您》的視頻,盡管學生已經(jīng)多次觀看過此段視頻,甚至熟悉畫面上的每一個明星,但是把這段視頻放到了政治課上,放到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一框來,真是再合適不過了,本來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這些看似是背景的東西竟然就是中華文化的元素,經(jīng)政治課上這么一播放,老師這么一點撥,學生就有了“原來如此”的感慨,學生就能把這部分內(nèi)容記得特別牢。在享受了巨大的視、聽覺盛宴后,又順理成章地弄明白了這么多東西,真是何樂而不為呢?
新的蘇人版思想品德教材編排得非常好,對學生進行的教育及時又到位,而且,現(xiàn)行的教材非常適合學生的實際。所以,作為政治老師就有必要針對性地為學生選取更多、更好的美文來感染學生,用美文來震撼學生的心靈。
《給自己豎一面旗幟》是我為八年級學生學習蘇人版思想品德上冊第2課第2框《向自己的目標邁進》而創(chuàng)設的。小時候的海涅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學生,老師對他失望透頂。巴拉巴老師看到了他作文寫得很好的優(yōu)勢,從而為他樹立了一個目標:孩子,你一定能成為像歌德一樣偉大的詩人。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引導他像歌德那樣熱愛學習,上課專心聽講,不欺負別人,不捉弄別人,和善、友愛、傳播上帝的博愛……通過努力,他最后成為德國文學史上繼歌德之后最偉大的詩人。在上新課前,我有感情地將這篇文章讀給我的學生聽,學生聽的時候一個個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因為我們中的很多學生到了初二年級由于基礎(chǔ)、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原因,對自己的學習已經(jīng)失去了信心,但聽了這則美文,學生又看到了希望:每個人在心里都應為自己豎立起一面旗幟,讓自己擁有正確的方向和目標,這不僅適合詩人海涅,也適合我們每一個人。由于有了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在上這節(jié)課時,每一個學生均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我所設置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無一不順利地實現(xiàn)。
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我們可以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采取表演、競賽、辯論、小組合作、集體討論等多種形式,激勵學生參與,讓學生得到新體驗。
如在《做個有教養(yǎng)的現(xiàn)代人》的講解中,在講到有教養(yǎng)的人懂禮節(jié)、有禮貌時,我把表演者分成了四組,分別是男生與男生、女生與女生、男生與女生、學生與老師。通過學習表演,學生意識到這么簡單的握手禮,原來也蘊藏著這么多的注意事項,相信我們的學生將來一旦進入社交場合,在這一禮節(jié)上不會出錯。
思想品德課有其雙重功能,即育人與考試。育人是第一位的,但其考試功能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在上課時,注意案例(材料)情景的創(chuàng)設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因為及時,學生記得也特別牢固。
如在講述“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時,我適時地將材料:“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國民經(jīng)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被譽為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奇跡,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平均每年增長9.67%,經(jīng)濟總量突破20萬億元。躍升為世界第四大經(jīng)濟體?!背尸F(xiàn)出來。然后問:這一材料說明了什么?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說過,“街上每一塊石頭,陽光下的每一粒種子,都包含著歷史?!蓖瑯拥牡览恚覀兩钪械拿恳患∈?,都蘊涵著哲理,只是它太平淡了,以至于我們忽視了它。
如在講完我國的分配制度后,要求學生回家與父母共同研究與分析自己家庭的收入來源情況,宣傳我國法律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的財產(chǎn)性收入,從而讓學生為自己家做出理財計劃。
總之,情境教學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思維和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自主構(gòu)建知識體系,同時有利于激活政治課堂、優(yōu)化課堂教學,達成情感教育的目標。
沈萍.巧設情境,激活政治課堂[J].考試周刊,2010.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