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國“城市改革”概念的提出及其內(nèi)涵

    2016-03-03 05:51:38楊長云賴曉玲
    許昌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楊長云, 賴曉玲

    (江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

    美國“城市改革”概念的提出及其內(nèi)涵

    楊長云, 賴曉玲

    (江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摘要:美國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之后,美國在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上進入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城市化也邁入“快速發(fā)展”的階段?!皬霓r(nóng)村搬入城市”的美國,面對19世紀末的移民潮,城市政治和社會發(fā)展略顯滯后,“城市老板”填補了城市權(quán)力的真空,城市基礎設施不足,社會各個階層的地位發(fā)生改變,一系列城市問題產(chǎn)生。在這個世界近現(xiàn)代史周期性的“動蕩”時代,改革成為解決社會問題的手段,不過,改革的歷史語境已經(jīng)從“鄉(xiāng)村的”轉(zhuǎn)換為“城市的”,因此,“城市改革”的概念誕生。這一概念或術(shù)語在學術(shù)界的討論經(jīng)久不衰,本文即是要探索“城市改革”這一概念的提出及其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城市美國;城市改革;進步時代;進步主義

    在世界近代史上,19世紀60年代可以說是開啟了一個世界范圍內(nèi)的新的“動蕩”時期,這個“動蕩”是一個周期性的、具有規(guī)律性的歷史產(chǎn)物。美國內(nèi)戰(zhàn)即是這一“動蕩”的表現(xiàn)之一,當我們瞻前顧后,并把視野移向美國內(nèi)戰(zhàn)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美國內(nèi)戰(zhàn)是美國歷史的重要轉(zhuǎn)折點。美國的聯(lián)邦主義、社會政治、邊疆、城市的內(nèi)涵都發(fā)生了極其重要的變化,這種變化在于:其本身的變化與人們對這些方面的認識在變化。工業(yè)化的進程無疑是美國這種種變化的經(jīng)濟根源,而也正是在工業(yè)化進程中產(chǎn)生的諸多問題成了“動蕩”的根源。通過內(nèi)戰(zhàn),美國原有的“中央弱、地方強”和“南北差異”問題得以暫時解決。但是,種族關(guān)系并未得到實質(zhì)性解決,原有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又產(chǎn)生了新的問題。隨著1890年美國人口統(tǒng)計署宣布“邊疆的消失”,*1890年,在美國人口普查署署長的一則公告上有這樣的話:“截止并包括1880年,我國一直曾有一個進行墾殖的邊疆,但是現(xiàn)在,未墾殖的區(qū)域亦已被許多各自獨立的墾殖團體分割,因此,幾乎不能說還存在一條邊疆線?!眳⒁奆rederick Jackson Turn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TheFrontierInAmericanHistory,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20, p. 1.美國的城市問題正式浮出水面。縱觀歐美近代史,在“現(xiàn)代性”的語境中,這些國家面臨著城市社會問題時,無非是以革命或改革的手段予以解決;而自19世紀以來,改革的手段越來越受到政治家和社會觀察家的偏愛。本文即是以此為背景,著眼于美國19、20世紀之交的城市改革,對美國“城市改革”這一概念進行學術(shù)梳理。

    筆者在2003年即對美國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問題進行關(guān)注和探研,并于2006年完成碩士學位論文《市民意識與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城市改革——以克利夫蘭市為例》(廈門大學)。此后,筆者于2007年在《社會科學》雜志上發(fā)表《美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城市改革研究概述》一文,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城市改革研究進行了一些梳理。*楊長云:《美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城市改革研究概述》,《社會科學》,2007年第8期,第80-88頁。正如這篇概述所談到的,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就有中國學者諸如廈門大學的美國城市史專家王旭教授、河南大學的王金虎教授對美國城市改革進行過研究,不過,兩位先生研究的主要切入點是“城市改革”的其中一個方面“市政改革”(municipal reform)。*參見王旭:《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市政機構(gòu)改革》,《蘭州學刊·美國史研究專輯》,1986年;《一種富有生機的市政體制》,《美國研究》,1989年第3期,第22-37頁;《美國市政體制與市政管理中的“企業(yè)化”思想》,《經(jīng)濟體制改革》,1999年第5期,第127-131頁;《美國三大市政體制的歷史成因與內(nèi)在運行機制》,《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第94-99頁。王金虎:《19世紀后期美國城市“老板”興起原因探析》,《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第87-90頁;《論美國城市政治集團的興衰》,《史學月刊》,2000年第3期,第166-122頁;《論美國城市的定居救助之家運動》,《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第55-59頁;《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期美國城市政治改革》,《史學月刊》,2001年第3期,第126-131頁。近五年來,國內(nèi)又有幾篇探討美國城市改革的文章,包括羅思東、何艷玲的《城市應該如何管理——美國進步時代的市政體制及其改革》、宋會敏的《黑幕揭發(fā)運動與城市改革》、張艷艷的《論美國進步主義時期的城市改革》和李亞蘭的碩士學位論文《試論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城市改革》,*羅思東、何艷玲:《城市應該如何管理——美國進步時代的市政體制及其改革》,《公共行政評論》,2008年第2期,第92-119頁;宋會敏:《黑幕揭發(fā)運動與城市改革》,《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第49-50頁;張艷艷:《論美國進步主義時期的城市改革》,《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43-46頁;李亞蘭:《試論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城市改革》,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遺憾的是,除了羅思東、何艷玲的文章對相關(guān)問題論述得較為全面外,其余幾篇都缺乏深度,均未能闡明美國“城市改革”的確切含義。*本文以“城市改革”為側(cè)重,故而,對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城市改革中的市政改革、社區(qū)改革等層面的國內(nèi)研究成果未予詳陳,相關(guān)研究概述可參見筆者所作《美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城市改革研究概述》一文。當前世界范圍內(nèi)發(fā)生的周期性現(xiàn)象也觸發(fā)筆者對“城市改革”進行歷史梳理。自2010年12月17日,因突尼斯街頭小販與城市警察之間的沖突而引發(fā)世界歷史上又一輪“動蕩”風波,城市“革命”或“改革”的歷史選擇或在諸如“倫敦街頭革命”或“占領(lǐng)華爾街運動”等城市騷亂中成為理解“城市的”新語境。革命包含暴力的邏輯,改革是避免暴力的歷史性選擇,這是有前車之鑒的。筆者惟愿以對美國“城市改革”概念的學術(shù)梳理而引起人們對城市改革理論和實際問題的重視。

    一、“城市改革”概念的提出

    1860年,美國城市人口6216518人,占全國總?cè)丝诘?9.8%,自此,美國進入“快速城市化”階段(rapid urbanization)。1890年,美國有三成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化率達到35.1%,到1920年,美國城市人口54253282人,占全國總?cè)丝诘?1.2%,美國成為城市化國家。[1]對于美國人口統(tǒng)計署的這些統(tǒng)計數(shù)據(jù),32歲的弗雷德里克·杰克遜·特納捕捉到了西部城市的“重要性”,在1893年7月芝加哥世界博覽會期間,美國歷史學會召開年會,他在會上宣讀了《邊疆在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性》。*該文刊載于弗雷德里克·杰克遜·特納著《美國歷史上的邊疆》(TheFrontierInAmericanHistory)一書的第1-38頁。盡管他對于美國西部崛起的問題,強調(diào)的是“邊疆”的特性,而不是歷史學家后來提出的“西部城市”,但在邊疆中起先導性作用的無疑是一個個城市,比如芝加哥、圣路易斯、克利夫蘭、底特律、洛杉磯等。由特納提出的“邊疆學說”(Frontier Thesis)吸引了諸多擁躉,一時形成了“邊疆學派”。然而,特納在哈佛大學的同事阿瑟·施萊辛格(Arthur M. Schlesinger, Sr.)與他的這個前輩卻有著不同的看法,早在1922年,老施萊辛格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對于19世紀以來東部新工業(yè)中心的普通人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有必要予以認真看待?!盵2] 203他將人們的視線由西部重新拉回到東部。1933年,老施萊辛格撰寫的《1818~1898年間美國城市的興起》*Arthur M. Schlesinger,TheRiseoftheCity, (1878-1898),New York: McMillan, 1933.一書出版,提出了美國歷史的城市解釋思想。1940年,他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歷史評論》上發(fā)表《美國歷史上的城市》一文,[3] 43-66重申了他的“城市美國”(Urban America)的觀點,他指出:“城市最終變成了一個全國性的體系而非地區(qū)性的?!盵3] 57他的這一觀點顯然有別于此前的非歷史學專業(yè)學者對美國城市的認知和研究,這些人包括英國作家詹姆斯·布賴斯、新聞記者林肯·斯蒂芬斯、市政官員弗雷德里克·豪、社會活動家簡·亞當斯。*詹姆斯·布賴斯(James Bryce, 1838-1922),英國作家、美國問題觀察家,著有兩卷本《美利堅共和國》(TheAmericanCommonwealth);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 1866-1936),美國20世紀初著名的揭黑者,著有《城市之恥》(TheShameoftheCities);弗雷德里克·豪(Frederic Clemson Howe, 1867-1940),改革明星城市克利夫蘭市市長湯姆·約翰遜(Tom Johnson)的重要幕僚,美國20世紀初的城市改革家,著有《城市:民主的希望》(TheCity:theHopeofDemocracy);簡·亞當斯(Jane Addams, 1860-1935),美國20世紀初著名的社會改革家,建立赫爾會所(Hull House)幫助底層移民,著有《赫爾會所的二十年》(TwentyYearsatHull-House:WithAutobiographicalNotes)。他們均對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城市予以了學術(shù)和現(xiàn)實關(guān)注,開辟了美國20世紀初非歷史學專業(yè)學者探討城市問題的路徑。后來的歷史學家往往將老施萊辛格的觀點視為美國城市史學的興起,其原因或許是,老施萊辛格突破了“城市歷史”(history of city)的片斷性或地方性特點,而創(chuàng)造了“城市的歷史”(urban history)的整體性和一般性。這樣,“城市的”(urban)成為了一個新的史學標簽。

    不過,史學研究并沒有立刻從早期的非歷史學專業(yè)學者開辟的研究路徑轉(zhuǎn)變過來,正如艾里克·蘭帕德批評的那樣,以往的研究過分倚重于“城市問題”,而忽視了對城市化過程的研究。[4] 49不過,如果說對歷史“問題”的關(guān)注是為了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那么,“城市問題”的研究亦指引學者們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改革”問題的關(guān)注,因為改革即是對城市問題的回應。在美國現(xiàn)代范疇中對城市問題進行批判,最早可以追溯到1888年。是年,英國作家、美國問題觀察家詹姆斯·布賴斯直言不諱地說:“不可否認,美國的城市政府是美利堅合眾國一個明顯的失敗?!盵5] 637兩年后,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安德魯·D.懷特也說:“……美國城市政府是基督教世界中最糟糕的——最奢靡、最無能和最腐敗。”*Andrew D. White, “City Affairs are not Political”, 最初以“美國城市政府”(The Government of American Cities)為題發(fā)表于《論壇》(Forum),1890年12月,第213~216頁。城市問題刺激了上層階級和中產(chǎn)階級走上改革的道路,而19世紀90年代既是美國歷史的分水嶺,也是改革的分水嶺,正如美國進步史學家康馬杰所說:“分水嶺的一邊,主要是一個農(nóng)業(yè)的國家……在分水嶺的另一邊,是現(xiàn)代的美國;它主要是一個城市化的工業(yè)國家?!盵6] 63也就是說,改革者們對城市問題的反應直接導致了改革被引入到“城市改革”的范疇,城市成為改革的主要舞臺。但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的這個時期一直未被稱為“城市改革”時代,人們更多地稱之為“改革時代”,或者更多地把它看作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個“進步時代”。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歷史學家受到弗雷德里克·杰克遜·特納的影響,“改革”被認為是邊疆這個東部安全閥“關(guān)閉”的產(chǎn)物。因而,進步主義也被認為是對平民黨運動(populist movement)的直接繼承。[7] 427代表性著作包括哈羅德·??思{的《尋求社會正義》、查爾斯·比爾德夫婦的《美國文明的興起》和約翰·希金斯的《平民黨人的反叛》。*Harold U. Faulkner,TheQuestforSocialJustice, 1898-1914, New York: Macmillan, 1931; Charles A. Beard and Mary R. Beard,TheRiseofAmericanCiviliz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30; John D. Hicks, ThePopulistRevolt:aHistoryoftheFarmers'AllianceandthePeople'sPart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31.這些被稱為“進步主義學派”的歷史學家強調(diào)社會的沖突、階級的差異,同時也強調(diào)美國歷史的連續(xù)性。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美國歷史學家對這一時期的歷史解讀則不同,他們強調(diào)社會的和諧一致。理查德·霍夫斯塔特1948年發(fā)表《美國政治傳統(tǒng)及其締造者》,他對威廉·詹寧斯·布賴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持否定看法。這種看法自有其道理,它反映了平民黨人在1896年大選之后的衰勢,從而也表明農(nóng)村的最后反抗失敗,在某種程度上,東部的城市戰(zhàn)勝了西部的農(nóng)村。1955年,霍夫斯塔特發(fā)表《改革時代》,在這一著作中,霍夫斯塔特提出,進步主義者是“城市的”“全國性的”“富有的”“中產(chǎn)階級”。*William G. Anderson, “Progressivism: An Historiographical Essay”, p. 429; Richard Hofstadter,TheAmericanPoliticalTraditionandtheMenWhoMadeIt, New York: A. A. Knopf, 1948;TheAgeofReform:fromBryantoF.D.R, New York: Knopf, 1955.喬治·莫里的觀點與霍夫斯塔特的觀點非常相似,在其著作《加利福尼亞進步主義者》和《西奧多·羅斯福時代和現(xiàn)代美國的誕生》中,他也將進步主義者視為“年輕的”“經(jīng)濟有保障的”“城市的”“中產(chǎn)階級”。*William G. Anderson, “Progressivism: An Historiographical Essay”, p. 431; George Mowry,TheCaliforniaProgressiv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1; TheEraofTheodoreRooseveltandtheBirthofModernAmerica, 1900-1912, New York: Harper & Row, 1958.早于《改革時代》出版的《城市時代的揚基改革者》*Arthur Mann,YankeeReformersintheUrbanAge:SocialReforminBoston, 1880-190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實際上已經(jīng)將進步改革置于“城市的”視野中,作者阿瑟·曼盡管在其著作中并沒有表達他對霍夫斯塔特的“地位焦慮”論的支持,但他們的共同點在于已經(jīng)充分認識到20世紀初進步運動的歷史語境已經(jīng)轉(zhuǎn)變?yōu)椤俺鞘械摹?。在《城市自由主義和改革時代》一文中,J. 約瑟夫·哈茨馬切爾進一步發(fā)揮了阿瑟·曼的觀點,他認為,進步主義的領(lǐng)導者和大眾支持都來自于城市,通常被認為是“城市老板”的支持者并遭到進步主義者鄙夷的城市移民,實際上卻是進步運動的核心角色。另外,哈茨馬切爾還認為城市工人階級所具有的自由主義思想不是始自新政時期的,而恰恰是在進步時代產(chǎn)生的。值得注意的是,哈茨馬切爾使用了一個術(shù)語:“城市型改革”(urban-oriented reform)。[8]231-2411964 年,史蒂芬·塞恩斯特羅姆發(fā)表《貧窮與進步:一個19 世紀城市的社會流動性》,后來,他把自己的研究視野進一步擴展至20 世紀的美國城市,于1973年發(fā)表《另一些波士頓人:美國都市中的貧窮與進步(1880~1970 年)》。塞恩斯特羅姆的這兩部著作分別選取了19世紀至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兩座城市——紐伯里波特和波士頓作為研究對象,改革和進步的時代被置于城市社會的研究框架之中。*Stephan Thernstrom,PovertyandProgress:SocialMobilityinaNineteenthCenturyC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TheotherBostonians:PovertyandProgressintheAmericanMetropolis, 1880-197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在1968年,他與理查德·塞內(nèi)特共同編著的《19世紀的城市:新城市史論文集》已經(jīng)表明,塞恩斯特羅姆的研究路徑意味著一種“新城市史學”的產(chǎn)生。[Stephan Thernstrom, Richard Sennett, Nineteenth-Century Cities: Essays in the New Urban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至此,從美國城市史學的誕生到“新城市史學”,關(guān)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改革和進步的歷史敘事日益被置于“城市的”語境,到20世紀70年代,“城市改革”的概念呼之欲出。

    就筆者目力所及,在美國哲學家和思想史學家莫頓·懷特和露西婭·懷特共同撰寫的一篇論文中首次出現(xiàn)了“城市改革者”(urban reformer)這一概念。這篇發(fā)表于1961年的題為《美國知識分子與美國城市》的文章討論了美國城市史上存在的知識分子反城市的傾向,作者指出,由于各方面原因,在美國知識分子中間,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城市生活的傾向,這種傾向造成后來的城市規(guī)劃者和城市改革者缺乏一種可資其依賴的神話感。[9]1661968年,杰克·塔格撰寫的《作為城市改革者的知識分子:布蘭德·惠特洛克和進步運動》一書出版,該書以20世紀初的美國市政改革者布蘭德·惠特洛克的經(jīng)歷為線索,記敘了他在芝加哥和托萊多參與市政改革的活動。*Jack Tager,TheIntellectualasUrbanReformer:BrandWhitlockandtheProgressiveMovement, Cleveland: Press of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1968.1971年,奧蒂斯·A.皮斯發(fā)表《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者》一文,皮斯梳理了自本杰明·德威特*本杰明·德威特(Benjamin P. De Witt)被認為是首個對進步運動進行研究的美國學者,著有《進步運動:無黨派選舉——美國政治趨勢的綜合研究》(TheProgressiveMovement:ANon-Partisan,ComprehensiveDiscussionofCurrentTendenciesinAmericanPolitics, New York: Macmillan, 1915.)。開始的對美國進步運動的研究,檢視了他們的觀點,對其中的一些觀點和城市改革的幾個問題予以了重新評價。[10]49-581972年,尤金·M.托賓以20世紀初澤西城的政治家、兩度出任該城市長的市政改革家馬克·費根的改革經(jīng)歷為研究對象,撰寫其博士學位論文《馬克·費根和城市改革的政治》,首次在標題中使用“城市改革”這一術(shù)語。*Eugene M. Tobin,MarkFaganandthePoliticsofUrbanReform:JerseyCity, 1900-1917, Brandeis University, 1972.一年后,他的一篇同樣以馬克·費根在澤西城進行的市政改革的經(jīng)歷為基礎的文章《倡導單一稅的進步主義者》發(fā)表在《美國經(jīng)濟學和社會學雜志》上,文章認為,亨利·喬治*亨利·喬治(Henry George, 1839-1897),著有《進步與貧困》(ProgressandPoverty, New York: Doubleday, Page & Co., 1879.),中譯本,吳良健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對20世紀的城市改革者具有深遠影響;通過分析澤西城的馬克·費根、克利夫蘭市的湯姆·約翰遜(Tom Johnson)和底特律市的黑曾·平格里(Hazen Pingree)等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者,托賓認為“歷史學者自然而然地津津樂道于進步主義者的成功;而同時卻沒能解釋其它一些城市面對類似問題和需求時城市改革的失敗。”[11]2951973年,布萊恩·A.布勞內(nèi)爾和沃倫·E.斯蒂克爾共同編著《老板與改革者:1880~1920年美國的城市政治》一書,該書以“城市老板和城市政治機器”、“城市改革的動力”及“城市老板和城市改革”三個主題編排,收錄了13篇關(guān)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城市改革相關(guān)問題的論文。*Blaine A. Brownell,WarrenE.Stickle,BossesandReformers:UrbanPoliticsinAmerica, 1880-1920,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73.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編著也收錄了伊利諾斯大學歷史學教授梅爾文·G.霍利的一篇文章,題為《社會和結(jié)構(gòu)改革》(“Social and Structural Reform”)。早在1969年,霍利的著作《底特律的改革:黑曾·S.平格里與城市政治》出版,他在書中首次將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者(urban reformer)劃分為“結(jié)構(gòu)改革者”(structural reformer)和“社會改革者”(social reformer)。*Melvin G. Holli,ReforminDetroit:HazenS.PingreeandUrban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不過,早在1954年,美國歷史學家阿瑟·曼即已經(jīng)提出了“社會改革”(social reform)的概念,參見:Arthur Mann,YankeeReformersintheUrbanAge:SocialReforminBoston, 1880-190.幾年后,在E. L.古爾德編著的《進步時代》一書中,霍利正式使用“城市改革”這一術(shù)語。這篇發(fā)表于1974年的文章《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可以說是對“城市改革”這一概念的理念探討,從而確立了“城市改革”這一術(shù)語在進步時代語境中和城市改革學術(shù)史上的地位。[12] 133-151霍利在這篇文章中進一步闡發(fā)了他在《底特律的改革》一書中的觀點,他認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改革劃分為“結(jié)構(gòu)改革”和“社會改革”。同時,他指出,1893年的經(jīng)濟危機和1894年全國市政同盟的成立是改革的分水嶺,正是“1893年的經(jīng)濟危機點燃了城市改革?!盵12] 135另外,霍利指出,詹姆斯·布賴斯在1888年出版的《美利堅合眾國》一書是“現(xiàn)代城市改革”的圭臬。[12] 134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教授丹尼爾·T.羅杰斯在其于1982年撰寫的一篇文章《進步主義探究》中寫道:“在寫于1964年的一篇關(guān)于城市‘改革’起源的論文中,海斯提及城市政治掌控在具有自我意識的上層精英手中?!盵13] 119羅杰斯所說的這篇論文是塞繆爾·P.海斯發(fā)表在《西北太平洋季刊》上的文章《進步時代市政改革的政治》,海斯從政治學的理論和實踐著手,分析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市政改革的領(lǐng)導者和參與者的身份,提出了與“莫里-錢德勒-霍夫斯塔特”(Mowry-Chandler-Hofstadter)不同的觀點,他認為,進步改革者來自于上層,并且城市政治“組織”在這場改革運動中具有重要意義。*Samuel P. Hays, “The Politics of Reform in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the Progressive Era”,PacificNorthwestQuarterly, Vol. 55, No. 4, (1964), pp. 157-69. 塞繆爾·P.海斯后來的另一篇文章《市政改革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Municipal Reform)也討論的是市政改革,他使用的術(shù)語依然是“市政改革”(Municipal Reform),這篇文章刊載于:Michael Perman, ed.,PerspectivesontheAmericanPast:ReadingsandCommentaryonIssuesinAmericanHistory,vol. Ⅱ: 1865tothePresent, Glenview: Scott, Foresman and Co., 1989, pp.158-173.相比于“地位革命論”,海斯的“上層精英論”和“組織論”具有新穎性,不過,盡管羅杰斯提到城市“改革”,但海斯在這篇文章中并沒有使用“城市改革”這一術(shù)語,通篇使用的概念仍然是“市政改革”。而市政改革正是在霍利筆下得到正式確立的“城市改革”的一個部分。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世界歷史上又是一個“動蕩”時期,在美國城市史上,這亦是一個過渡時期,借用王旭教授的話來說:“20世紀70年代確實是一個令人混淆的時期?!盵14]32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出現(xiàn)的短暫的經(jīng)濟恢復和發(fā)展的黃金時代重又被新的社會問題所困擾,1970年,美國郊區(qū)人口超過城市人口,郊區(qū)化的發(fā)展推動了大都市區(qū)化的橫向發(fā)展。一如一百年前,城市化的發(fā)展帶來了一系列城市問題,彼時,大都市區(qū)化的發(fā)展也帶來了一系列令大都市區(qū)政府始料未及的問題。“巴爾干化”、“種族隔離”、“隔都”、大都市區(qū)內(nèi)基礎設施和服務不足、城市社會不公等現(xiàn)象產(chǎn)生。面對這些問題,“改革”的聲音再一次響起。*孫群郎教授在其撰寫的論述美國郊區(qū)化的專著《美國城市郊區(qū)化研究》中對這一時期美國大都市區(qū)政府體制改革理論和形式進行了闡述,見《美國城市郊區(qū)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中的第七章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學術(shù)界對此的反應之一便是“城市改革”概念的提出并“備受青睞”。事實上,早在霍利的文章發(fā)表前一年,20世紀五六十年代費城市政改革的經(jīng)濟學顧問柯克·佩切克發(fā)表出版《城市改革的挑戰(zhàn):費城的政策和規(guī)劃》。*Kirk R. Petshek,TheChallengeofUrbanReform:PoliciesandProgramsinPhiladelphia,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73.就其在城市史上的意義而言,霍利的文章較之更具有重要性,因為霍利論證的對象正如霍夫斯塔特所探討的范疇一樣,具有“全國性”意義。佩切克這部關(guān)于“城市改革”的著作仍然是以個案城市為研究對象的“地方性”研究,他討論的對象也并非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的費城城市改革運動。更重要的區(qū)別是,佩切克盡管也使用了“城市改革”這一術(shù)語,但他探討的領(lǐng)域是公共政策和城市管理,按照霍利的界定,是屬于“結(jié)構(gòu)改革”的范疇。1965~1972年間,美國布蘭迪斯大學主持了一項名為“組織間關(guān)系研究”的項目,作為全國心理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一個資助項目,1974年,該項目成果以《城市改革的結(jié)構(gòu):社團決策組織的穩(wěn)定和變化》*Roland L. Warren, Stephen M. Rose, Ann F. Bergunder,TheStructureofUrbanReform:CommunityDecisionOrganizationsinStabilityandChange, Lexington, Mass.: Lexington Books, 1974.為題出版。該書討論的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城市改革問題,主要是由社團決策組織(CDO)主導的城市改革,選取的對象是馬薩諸塞州的9個城市,涉及城市更新、學校、心理健康計劃、“反貧困”社區(qū)行動和模范城市。佩切克的著作和布蘭迪斯大學的這個項目是對20世紀五六十年代城市社會變遷、城市更新和改革的直接反應,涉及的層面是經(jīng)濟、社會領(lǐng)域,而較少歷史關(guān)照。盡管如此,在對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城市改革進行學術(shù)回顧時,這些社會科學領(lǐng)域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它們提供了可供歷史學研究借鑒和利用的社會理論。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美國學術(shù)界有幾部關(guān)于進步時代城市改革的論著具有典型意義,有關(guān)于進步時代“城市改革”概念或?qū)S行g(shù)語的觀念更加明確,“城市改革”概念的特定所指及其內(nèi)涵趨于穩(wěn)定。對城市政治、城市改革抱有興趣的研究者可以依據(jù)這些論著基本上了解“城市改革”的一般涵義。1977年,邁克爾·H.埃伯納和尤金·M.托賓編著出版了《城市改革時代:關(guān)于進步時代的新見解》,這一作品集合了10篇有關(guān)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城市改革的論文,其涉及的領(lǐng)域各不相同,選取的城市也不一樣,包括紐約、芝加哥、休斯頓、洛杉磯、西雅圖等。*Michael H. Ebner and Eugene M. Tobin,TheAgeofUrbanReform:NewPerspectiveontheProgressiveEra, New York: Port Washington, 1977.這部編著的一個顯而易見的特點便是將進步時代置于城市史的視野來考察,涵蓋的內(nèi)容正是“城市改革”研究的典型對象:“城市主義、政治和進步時代?!盵15]56820世紀80年代歷史學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cultural turn)在有關(guān)美國進步時代城市改革研究的問題上得到了反映,其中的代表作是多米尼克·卡瓦羅撰寫的著作《力量和道德:1880~1920年有組織的游樂場和城市改革》,這一著作闡述了進步時代的社會改革之一——“拯救孩子”運動(child saving),這場運動意在幫助移民的孩子,讓他們遠離擁擠的經(jīng)濟公寓和危險的街道,而擁有得到成人監(jiān)護和管理的游戲場所。*Dominick Cavallo,MusclesandMorals:OrganizedPlaygroundsandUrbanReform, 1880-1920,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1.該著作由于其“跨學科”的歷史學研究取向而獲得了較多贊譽。*關(guān)于此書的評論,可參見Bernard W. Wishy、Robert T. Handy、Don S. Kirschner、Elisabeth I. Perry、Wayne J. Urban、Louise C. Wade的評論文章,分別刊載于:TheJournalofInterdisciplinaryHistory, Vol. 14, No. 3 (Winter, 1984), pp. 715-717;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Religion, Vol. 50, No. 3 (Sep., 1982), p. 478;AmericanStudies, Vol. 23, No. 1 (spring 1982), pp. 110-111;HistoryofEducationQuarterly, Vol. 24, No. 2 (Summer, 1984), pp. 223-228;TheJournalofAmericanHistory, Vol. 69, No. 1 (Jun., 1982), pp. 187-188.;TheAmericanHistoricalReview, Vol. 87, No. 2 (Apr., 1982), pp. 546-547.這種對城市改革進行“文化轉(zhuǎn)向”的研究在葆拉·貝克的文章《政治的馴化:1780~1920年的婦女與美國政治社會》和莫琳·弗拉納根的文章《性別和城市政治改革:進步時代的芝加哥城市俱樂部與婦女城市俱樂部》中也得到了體現(xiàn),她們闡明了婦女對城市改革的作用,肯定了婦女在解決城市衛(wèi)生、貧困等“城市病”中的貢獻,弗拉納根甚至認為,婦女處于政策革新的核心地位。*Paula Baker, “The Domestication of Politics: Women and American Political Society, 1780-1920”,AmericanHistoricalReview, (1984), pp. 620-647; Maureen A. Flanagan, “Gender and Urban Political Reform: The City Club and the Woman’s City Club of Chicago in the Progressive Era”, TheAmericanHistoricalReview, Vol. 95, No. 4 (Oct., 1990), pp. 1032-1050.

    1982年,紐約州立大學歷史學教授邁克爾·H.弗里施在《政治學季刊》上發(fā)表了一篇有關(guān)城市理論和美國政治文化的文章《進步時代的城市理論家、城市改革和美國政治文化》,“這篇論文周密地集中討論城市理論的進展,并試圖解釋在學術(shù)界,政治學家如何及為何處在城市改革理論的中心位置上。”[16]297作者論述了理解進步時代城市史的三個層面的問題:進步時代城市學術(shù)理論的進展、與之同時出現(xiàn)的城市改革運動和相伴隨的美國政治文化的變遷。1987年,洛杉磯縣自然史博物館的湯姆·西頓主任發(fā)表的文章《另一代城市改革者:20世紀30年代的洛杉磯》為城市改革提供了新的觀點。他對于以往歷史學家僅將進步時代視為城市改革時代表示質(zhì)疑,也就是說,他并不贊同城市改革時代已有的時間斷限:1890~1920年,他認為,直到20世紀30年代,城市改革仍然在繼續(xù)。而且,就洛杉磯的個案來看,“新政”時期的城市改革在1938年達到高潮。[17]315-332西頓還有一個觀點值得注意,他認為,20世紀30年代以后,城市改革進入到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階段。[17] 328西頓的觀點在最近出版的一部專著《羅伯特·克利夫頓·韋弗和美國城市:一個城市改革者的人生和時代》中亦能窺見。該書是由溫德爾·E. 普里切特教授所著,以美國住房和發(fā)展部(HUD)的首任部長韋弗的經(jīng)歷為線索,講述了美國城市自“新政”以來的發(fā)展狀況,探討了20世紀美國的兩大問題:美國城市和城市種族之間的關(guān)系,特別是白人和黑人之間的關(guān)系。從中可以了解從19、20世紀之交開始的美國城市改革、自20世紀30年代“新政”以來的城市發(fā)展政策,HUD的歷史,以及聯(lián)邦在城市發(fā)展上所起的作用等。*Wendell E. Pritchett,RobertCliftonWeaverandtheAmericanCity:theLifeandTimesofanUrbanReformer,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早期的進步運動研究者如查爾斯·比爾德、約翰·D.希金斯和哈羅德·U.??思{,及稍后的喬治·E.莫里、阿爾弗雷德·D.錢德勒*阿爾弗雷德·D.錢德勒關(guān)于進步時代的觀點可參見Alfred D. Chandler, Jr., “The Origins of Progressive Leadership”, in Elting E. Morison, ed.,TheLettersofTheodoreRoosevel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及理查德·霍夫斯塔特,他們在研究進步時代問題上有一些差別,一種觀點認為進步運動延續(xù)的是平民黨人的反叛運動,另一種觀點認為進步運動是舊階級對自身地位遭到威脅時的反應。盡管如此,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在某種程度上承認階級的沖突。戴維·N.普蘭克和鮑爾E.彼得森共同撰寫的《城市改革意味著階級沖突嗎?》一文則對“階級沖突”的觀念表示質(zhì)疑,該文聚焦于1897年亞特蘭大市的城市學校改革,以當時在進步教育改革中盛行的“階級沖突模式”來理解1897年的這次學校改革。最后,他們得出結(jié)論:“在城市改革中,階級沖突并不必然存在,進步主義改革的源頭比階級沖突模式一貫所表明的要更為復雜?!盵18] 152這篇文章不僅提供了重新認識“階級沖突論”的新視角,而且,亞特蘭大作為美國南部城市,在關(guān)于進步時代城市改革的研究中,其更具有南部典型意義。正如羅納爾德·貝約爾在其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樣:“進步主義城市改革是一場全國性的運動,而在南部,它具有一些不同的模式?!盵19]287他的這篇題為《作為城市改革的民權(quán)運動》具體分析了亞特蘭大市的黑人社區(qū)改革模式和所謂的“新進步主義”的誕生。另外,普蘭克和彼得森的文章討論了進步時代的城市教育改革,涉及到城市公立學校改革。后來,普蘭克與另兩位學者理查德·K.斯科奇、珍妮特·L.甘布爾發(fā)表《重新認識學校進步主義改革》一文,主要研究了“城市教育改革”的組織化動力機制和教育本身的變遷。[20] 79-102關(guān)于進步時代學校教育改革的一個核心概念便是“城市教育改革”(urban educational reform),類似的研究還有索爾·科恩發(fā)表的文章《城市學校改革》,丹尼爾·U.萊文的文章《城市學校改革中的科層制概念》,伊萊·金斯伯格的文章《城市學校改革:假象或真實?》,維克托·L.施雷達爾的文章《族裔、宗教和階級:舊金山的學校進步主義改革》,穆斯塔法·埃默貝耶的文章《超越結(jié)構(gòu)主義和唯意志論:1890~1930年學校進步主義改革的政治和話語權(quán)》*Sol Cohen, “Urban School Reform”,HistoryofEducationQuarterly, Vol. 9, No. 3 (Autumn, 1969), pp. 298-304; Daniel U. Levine, “Concepts of Bureaucracy in Urban School Reform”,ThePhiDeltaKappan, Vol. 52, No. 6, The Reform of Urban Education (Feb., 1971), pp.329-333; Eli Ginzberg, “The Reform of Urban Schools: Illusion or Reality?”,ThePhiDeltaKappan, Vol. 52, No. 3 (Nov., 1970), pp. 176-179; Victor L. Shradar, “Ethnicity, Religion and Class: Progressive School Reform in San Francisco”,HistoryofEducationQuarterly, Vol. 20, No. 4 (Winter, 1980), pp. 385-401; Mustafa Emirbayer,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Voluntarism: The Politics and Discourse of Progressive School Reform, 1890-1930”,TheoryandSociety, Vol. 21, No. 5(Oct., 1992), pp. 621-664.。時至21世紀,仍有學者研究城市改革時代的學校教育改革問題,比如,麗貝卡·巴爾和瑪莉蓮·比扎共同撰寫的著作《城市改革時代的學校領(lǐng)導》,多樂茜·希普斯、伊麗莎白·福爾克斯和阿莉莎·佩爾茲曼發(fā)表的文章《新聞業(yè)和城市學校改革》*Rebecca Barr, Marilyn Bizar,SchoolLeadershipinTimesofUrbanRefor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1; Dorothy Shipps, Elizabeth Fowlkes, Alissa Peltzman, “Journalism and Urban School Reform: Versions of Democratic Decision Making in Two American Cities”,AmericanJournalofEducation, Vol. 112, No. 3 (May 2006), pp. 363-391。

    1988年,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蘇珊·韋爾奇和蒂莫西·布萊索合著的《城市改革及其影響》一書,該書主要研究城市改革中的城市議會結(jié)構(gòu)、代表權(quán)等問題。作者認為,普選權(quán)、無黨派投票和城市經(jīng)理制政府都是城市改革的主要內(nèi)容,作者把這些內(nèi)容稱為“結(jié)構(gòu)”(structures),認為,具備這些“結(jié)構(gòu)”的城市方可稱為“改革”城市,反之,則稱為“非改革”城市。在“非改革”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是區(qū)域選舉、黨派投票,并且沒有城市經(jīng)理制。另外,作者認為美國城市改革的浪潮主要出現(xiàn)在1890~1930年期間。該書主要涉及的仍然是進步時代的政治改革,也就是霍利概括的“結(jié)構(gòu)改革”中的市政改革層面。*Susan Welch, Timothy Bledsoe,UrbanReformanditsConsequences:aStudyinRepresent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關(guān)于城市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城市機器(urban machine)、地方選舉等城市政治問題,早在1979年,美國進步史學家戴維·西倫在一篇發(fā)表于《美國歷史評論》上的評論性文章《城市政治:超越老板和改革者》中進行了評價和闡明。*David P. Thelen, “Urban Politics: Beyond Bosses and Reformers”,ReviewsinAmericanHistory, Vol. 7, No.3(Sep., 1979), pp. 406-412.在美國進步運動研究專家約翰·D.比克爾等人編著的《城市史信息資源指南》一書的第11章中,作者討論了“城市老板、政治機器與城市改革”。*John D. Buenker, Gerald Michael Greenfield, William J. Murin,UrbanHistory:AGuidetoInformationSources, Detroit: Gale Research Co., 1981.1984年出版的一部編著《城市老板、政治機器和進步主義改革者》收錄了19篇論文,其中包括上至19世紀末的詹姆斯·布賴斯的文章、下至現(xiàn)代的歷史學家霍利、海斯等人的文章。涉及的主題主要是城市政治、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和城市改革。*Bruce M. Stave, Sondra Astor Stave,UrbanBosses,Machines,andProgressiveReformers,Huntington, N.Y.: R.E. Krieger Pub. Co., 1984.詹姆斯·金佩爾發(fā)表在《政治研究季刊》上的文章《抵抗改革和接受改革的機器:1910~1930年城市政治的選舉基礎》提出了城市“政治機器”的五種類型,并且分析了“政治機器”與城市改革之間的關(guān)系。*James Gimpel, “Reform-Resistant and Reform-Adopting Machines: The Electoral Foundations of Urban Politics, 1910-1930”,PoliticalResearchQuarterly, Vol. 46, No. 2 (Jun., 1993), pp. 371-382.理查德·施奈羅于1994年發(fā)表《重新認識19世紀末美國城市社會改革的政治與勞工的關(guān)系》一文,這篇文章將有關(guān)于進步時代城市改革問題的研究引入到“社會政治”的視域,*Richard Schneirov, “Rethinking the Relation of Labor to the Politics of Urban Social Reform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The Case of Chicago”,InternationalLaborandWorking-ClassHistory, No. 46, ILWCH Roundtable: What Next for Labor and Working-Class History? (Fall, 1994), pp. 93-108.關(guān)于“社會政治”(social politics)這一術(shù)語,是對美國進步時代城市改革問題進行分析的理論視角和方法,也是一個值得持續(xù)關(guān)注的研究新路徑。關(guān)于進步時代社會政治研究深有影響的著作是丹尼爾·T.羅杰斯的著作《大西洋的跨越:進步時代的社會政治》(AtlanticCrossings:SocialPoliticsinaProgressiveAg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中譯本,吳萬偉譯,南京: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譯林出版社2011年版。這一分析視角值得持續(xù)關(guān)注。

    綜上所述,就筆者目前對文獻的梳理來看,最早在1961年出現(xiàn)“城市改革者”這一概念,1972年,“城市改革”這一術(shù)語首次出現(xiàn)在標題中,1974年,霍利的文章明確對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概念進行探討。必須注意的是,尤金·M.托賓筆下的“城市改革”概念盡管比霍利正式使用的“城市改革”概念更早,但是,托賓的“城市改革”概念在理論上是一個地方性意義的概念,其內(nèi)涵也只是“城市改革”的“市政改革”這個層面?;衾摹俺鞘懈母铩备拍钍且粋€理論性總結(jié),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一般性概念,在學術(shù)界的影響也更為廣遠。不管如何,“城市改革”這一概念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這個歷史周期上的“動蕩”時期開始,日益變得更加明確,成為解讀進步時代的一個路徑。

    二、城市改革的內(nèi)涵

    梅爾文·G.霍利曾經(jīng)批評以往的歷史學家將1900年作為歷史轉(zhuǎn)捩點的觀點,那些歷史學家“往往認為有兩個各自獨立的、互不相關(guān)的改革運動,一個是鄉(xiāng)村的,是保守的;另一個是城市的,或許是高雅的,是進步的。”[12] 133盡管霍利批判這種簡單的劃分,但是,他仍然認為,1893年的經(jīng)濟危機激發(fā)了城市改革,自此,改革運動進入“城市的”語境。蘇珊·韋爾奇等人認為1894年全國市政同盟的成立使城市改革運動獲得了堅實的基礎。[21]5威廉·G.安德森在他的文章中談及進步主義時指出,20世紀20年代進步運動的衰落原因之一是進步主義者在這一時期分裂為兩個陣營:鄉(xiāng)村的和城市的。[7]430這些話語均表明,在19、20世紀之交,美國的經(jīng)濟和政治生活的舞臺正在發(fā)生變化,重心逐漸由鄉(xiāng)村轉(zhuǎn)向城市?!俺鞘小闭蔀槊绹松畹暮诵母拍詈椭饕獌?nèi)容。*理查德·霍夫斯塔特在《改革時代》第一章的第一句話便說:“美國誕生于農(nóng)村,然后搬入到城市。”(TheAgeofReform,p. 23.)而這一變化就發(fā)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爬梳學術(shù)界有關(guān)“城市改革”概念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了這種歷史語境的變化,同時,也認識到“城市改革”這一概念作為“范疇”的存在,它通過多種改革“形式”或“模式”表現(xiàn)出來。

    早在1903年,曾是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的巴爾的摩政治家亨利·瓊斯·福特在一篇題為《改革的結(jié)果》的文章中提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市政改革者”,盡管英國學者詹姆斯·布賴斯在15年前就已經(jīng)觸及到美國的“市政府”改革問題,但是,福特的這篇文章還提出了其它幾個有關(guān)“改革”的概念:“一系列重要的措施,諸如在美國將出現(xiàn)的那些名號:選舉改革、投票改革、社會改革,等等,并不在改革的分類之中。”[22]69-70霍利將美國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劃分為兩類:結(jié)構(gòu)改革和社會改革,這一劃分總體而言反映了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的面貌。在湯姆·西頓的文章中,關(guān)于“改革”的名目非常豐富:市政改革、社會改革、保守主義改革、進步主義改革、政治改革、市民改革(civic reform)、市民型改革(civic-oriented reform)等。當然,因為關(guān)于進步時代領(lǐng)導者、參與者來源問題歷來為研究者所熱衷,故而,在上述提及的論著中,“改革”這一術(shù)語也會以“改革者”的概念出現(xiàn),表明各種類型的“改革者”。2004年,“佛羅里達進步主義同盟”(Florida Progressive Coalition)的負責人肯尼思·昆內(nèi)爾撰寫了一篇文章《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者》,他認為,美國20世紀的城市改革可以劃分為四個不同的類別:19世紀末即已出現(xiàn)的“共和黨獨立派改革”(mugwump reform)、結(jié)構(gòu)改革、社會改革和道德改革(moral reform),他們一起成為了進步運動的核心。[23]

    縱觀美國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和目前已有的研究,筆者認為,“城市改革”是美國快速城市化時期的歷史產(chǎn)物,是農(nóng)村美國向城市美國過渡過程中,城市與農(nóng)村利益博弈的表現(xiàn)。正如戴維·P.西倫所說:“……城市與農(nóng)場之間的沖突……是工業(yè)化的必然結(jié)果……不同社會團體的合作……使得進步主義有別于早期的那些改革運動……1893~1897年的災難性大蕭條急劇地改變了改革的模式?!盵24]335-336這種改變也就是霍利闡述的“城市改革”的開始。哥倫比亞大學的扎克·佩斯科維茨在其于2007年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引用加利福尼亞大學榮譽教授弗蘭克·曼·斯圖爾特在1950年出版的著作《市政改革的半個世紀》,概括了城市改革的主要議程:“……一系列首創(chuàng)——短票選舉,市議員普選,無黨派選舉,文官制度改革,議會-經(jīng)理制政府,諸如此類——將政治權(quán)力徹底地從移民、種族和政治機器手中轉(zhuǎn)移到城市中更富有和教育程度更高的社會階層手中?!盵25]*弗蘭克·曼·斯圖爾特的著作盡管早在1950年即已出版,但他所談及的主要是城市改革的其中一個方面“市政改革”。參見Frank Mann Stewart,AHalfCenturyofMunicipalReform:TheHistoryoftheNationalMunicipalLeagu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0.雖然佩斯科維茨這里指稱的是“城市改革”的概念,但這一定義顯然并不全面,只概括了城市改革的市政改革層面。就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城市改革而言,總體表現(xiàn)為兩類:結(jié)構(gòu)改革和社會改革。就“城市的”語境而言,這一時期的城市改革具體表現(xiàn)為政治改革、市政改革和社會改革。政治改革包含19世紀末即已出現(xiàn)的共和黨獨立派改革、選舉改革、投票改革、文官制度改革(civil service reform)等;市政改革的目標包括爭取城市自治權(quán)(home rule)、建立“好政府”(good government)、褫奪城市老板把持市政的權(quán)力、基礎設施的改善、城市衛(wèi)生改革等。*關(guān)于城市衛(wèi)生改革可參見:Jon A. Peterson, “The Impact of Sanitary Reform upon American Urban Planning, 1840-1890”,JournalofSocialHistory, Vol. 13, No. 1, (Autumn, 1979), pp. 83-103.這兩種改革模式大體上屬于結(jié)構(gòu)改革,而市政改革也涉及到社會改革的層面。社會改革的范疇更廣,涵蓋的內(nèi)容更明確,更容易界定,昆內(nèi)爾所獨立劃分出的道德改革,*就道德改革而言,詹姆斯·J.康納利的一篇評論性文章值得一讀:James J. Connolly, “The Reformer as Moralist: Joseph Folk and Progressivism”, H-SHGAPE(March, 1999). http://www.h-net.org/reviews/showpdf.php?id=2874. 瀏覽時間2012年4月2日。就其主要內(nèi)容和形式來說,可歸入社會改革的范疇。

    結(jié)構(gòu)改革者和社會改革者對于城市腐敗及其造成的市政代價深惡痛絕,他們的改革是對這一時期城市老板把持腐敗市政的反抗。不過,結(jié)構(gòu)改革者代表上層集團的利益,社會改革者對于底層階級的生活改善更有興趣,同時,社會改革者也更多地關(guān)注諸如貧民窟和移民聚居區(qū)生存狀況惡劣的問題。*關(guān)于結(jié)構(gòu)改革和社會改革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可以參見蘇珊·韋爾奇等人的著作;關(guān)于這兩種改革集團分別所代表的階層利益,可以參見塞繆爾·P.海斯的文章。結(jié)構(gòu)改革者將城市問題歸咎于移民和底層階級,而社會改革者卻認為城市大集團和企業(yè)這些上層精英在城市中的特權(quán)、對稅收的支配和對公用設施的掌控導致了城市政府的腐敗。[12]140這兩種改革與19世紀末產(chǎn)生的共和黨獨立派改革也存在異同。簡單來說,共和黨獨立派改革者主張無黨派選舉(non-partisan election)、短票選舉(short ballot)等,但這些也是其它城市改革者所追求的。不過,共和黨獨立派改革者追求建立“好政府”,而結(jié)構(gòu)改革者則強調(diào)建立“科學、效率和專業(yè)的政府”。社會改革背離了共和黨獨立派改革者的那些陳舊的傳統(tǒng),而且,他們在進步時代的政治改革問題上存在分歧,共和黨獨立派主張強市長制,社會改革者贊同城市委員會制和城市經(jīng)理制。*對于這些區(qū)別,可參見梅爾文·G.霍利的文章和肯尼思·昆內(nèi)爾的文章。就進步時代的政治改革而言,幾乎所有的學者都注意到了三種權(quán)利的要求:創(chuàng)制權(quán)(initiative)、復決權(quán)(referendum)和罷免權(quán)(recall)。許多城市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獲得了這三種權(quán)利,與自治權(quán)一起成為城市改革歷史的重要內(nèi)容。至于說道德改革者,它是這一時期的一個特殊的團體,他們主要反映了“瓦士普”(WASP)的要求,產(chǎn)生于美國的禁酒運動中。主要的活動包括反酒館運動、反墮落運動、反對賭博行為等。*關(guān)于他們的具體主張可參考肯尼思·昆內(nèi)爾的文章,也可參考筆者的拙作《公眾的聲音:美國新城市化嬗變中的市民社會與城市公共空間》(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五章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最后一個問題是關(guān)于這一時期美國城市改革的時間界定。由于學術(shù)界對于進步時代的時間莫衷一是,*相關(guān)介紹可參見李劍鳴:《大轉(zhuǎn)折的年代——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20世紀初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社會改革》,《南開史學》,1988年第1期,第22-41頁;《關(guān)于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的幾個問題》 ,《世界歷史》,1991年第6期,第50-57頁。董繼民:《簡論美國進步運動》,《山東師大學報》,1989年第3期,第21-25頁;馮偉年:《論美國進步運動的歷史背景及其社會影響》,《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第131-136頁;高芳英:《美國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的變動與進步運動》,《世界歷史》,1999年第4期,第112-116頁。所以,關(guān)于這一時期城市改革的時間界限也有多種說法。蘇珊·韋爾奇等人認為城市改革的浪潮出現(xiàn)在1890~1930年期間,J.約瑟夫·哈茨馬切爾認為城市改革的時間當在1900~1920年期間,他說:“在1900~1920年期間,城市型改革浪潮的產(chǎn)物開始出現(xiàn)于美國的法令全書。”[8]231湯姆·西頓指出:“‘城市改革時代’這一標題看起來是一個有效的標簽,尤其是自1880~1920年期間推動美國的制度現(xiàn)代化以來,這一標簽在各個城市盛行起來?!盵17]315但是,他又不同意一般的看法,即認為城市改革到1920年消亡,他認為,城市改革運動一直綿延到20世紀30年代,“新政”時期的改革者采用了更為現(xiàn)代化的改革手段,標志著城市改革的現(xiàn)代化趨勢。扎克·佩斯科維茨認識到美國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時,美國經(jīng)歷了一個城市轉(zhuǎn)型期,這一時期產(chǎn)生了城市改革運動,而這場運動的“最后一口氣”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羅伯特·K.惠蘭在一篇會議論文里從美國大都市區(qū)發(fā)展著手,將城市改革劃分為三個時期:“1900~1930年,1930~1970年,以及1970年至現(xiàn)在?!盵26]霍利的看法則是將城市改革界定在1893~1920年期間。筆者則認為,考慮到城市改革涵蓋的范圍,如果說“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其上限可至1880年,下限至1920年。但這兩個年份并不是絕對的,只是從“長時段”分析方法來看,任何一件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均有一個產(chǎn)生的背景和過程。*而這個過程實際上始自1860年,一則美國內(nèi)戰(zhàn)后,美國在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二則,美國自這一年開始由于工業(yè)化的動力,城市化步入“快速發(fā)展”階段。只不過,考慮到“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這一概念,進步時代的上限若說1860年則不妥,但進步時代要解決的許多問題則自此時業(yè)已產(chǎn)生。筆者的拙作《市民意識與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城市改革——以克利夫蘭市為例》(碩士論文)、《公眾的聲音:美國新城市化嬗變中的市民社會與城市公共空間》也采納這種“長時段”看法。美國這一時期的城市改革,若以事件而論,1893年的大蕭條和1894年全國市政同盟的成立都可視為城市改革運動開始的標志性事件,而隨著進步運動的衰落,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運動也隨之衰落,20世紀30年代的城市改革確實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或可采用湯姆·西頓的說法,是一個“城市改革現(xiàn)代化”的階段。上限前溯至19世紀80年代也是有道理的,因為19世紀70年代末以來為消除城市弊病、城市腐敗,美國的一些城市已經(jīng)開始了一些改進或改革行動,況且1883年還發(fā)生了文官制度改革。

    總而言之,美國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是對城市問題的回應,改革是解決城市問題的手段,在城市化快速發(fā)展時期,美國的改革語境已從“農(nóng)村的”轉(zhuǎn)換為“城市的”。城市改革是一個涵蓋多層面、涉及城鄉(xiāng)多方面關(guān)系的錯綜復雜的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運動。就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視角來看,美國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也是應對19世紀60年代“動蕩”周期的產(chǎn)物,更是美國20世紀初的這個文化周期的一次城市社會重建運動。*關(guān)于進步運動的實質(zhì)問題,筆者贊同北京大學美國史專家李劍鳴教授的看法,即認為進步運動實質(zhì)上是一場“中等階層為主、有社會各階級廣泛參與的”,為解決“物質(zhì)進步與社會整體改善之間的‘二律背反’”問題的“資本主義條件下的文化重建運動?!?參見李劍鳴:《大轉(zhuǎn)折的年代——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研究》)在某種意義上,進步時代的城市改革也是一場文化重建運動。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城市改革”并非是在已為人們所熟識的“進步時代”這一歷史階段上貼上一個新的學術(shù)標簽,或者說是以新的視角來對“進步時代”予以重新解讀。恰恰相反,“城市改革”本身便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現(xiàn)象和城市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城市史學研究中,自有其內(nèi)在理路、涵義和方法,而不是學術(shù)標簽。

    參考文獻:

    [1] U.S. Census Bureau, “1990 Population and Housing Unit Counts: United States”[Z]. http://www.census.gov/population/www/censusdata/files/table-4.pdf.

    [2] Arthur M. Schlesinger, Sr., “The Significance of Jacksonian Democracy”[C]. in Arthur M. Schlesinger,NewViewpointsinAmericanHistory, New York: McMillan, 1922.

    [3] Arthur M. Schlesinger, “The City in American History”[J].TheMississippiValleyHistoricalReview, Vol. 27, No.1, 1940.

    [4] Eric E. Lampard, “American Historians and the Study of Urbanization” [J].TheAmericanHistoricalReview, Vol. 67, No. 1 (Oct., 1961).

    [5] James Bryce,TheAmericanCommonwealth[M]. Vol. 1, London; New York: Macmillan, 1895.

    [6] H.S.康馬杰. 美國精神[M]. 南木 等譯.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

    [7] William G. Anderson, “Progressivism: An Historiographical Essay”[J].HistoryTeacher, 6, 3, May 1973.

    [8] J. Joseph Huthmacher, “Urban Liberalism and the Age of Reform”[J].TheMississippiValleyHistoricalReview, Vol. 49, No. 2 (Sep., 1962).

    [9] Morton White and Lucia White, “The American Intellectual versus the American City”[J].Daedalus, Vol. 90, No. 1, The Future Metropolis (Winter, 1961).

    [10] Otis A. Pease, “Urban Reformers in the Progressive Era: A Reassessment”[J].ThePacificNorthwestQuarterly, Vol. 62, No. 2 (Apr., 1971).

    [11] Eugene M. Tobin, “The Progressive as Single Taxer: Mark Fagan and the Jersey City Experience, 1900-1917”[J].AmericanJournalofEconomicsandSociology, Vol. 33, No. 3 (Jul., 1974).

    [12] Melvin G. Holli, “Urban Reform in the Progressive Era”, in E.L. Gould, ed.,TheProgressiveEra(Syracuse: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74).

    [13] Daniel T. Rodgers, “In Search of Progressivism”[J].ReviewsinAmericanHistory, Vol. 10, No. 4, The Promise of American History: Progress and Prospects (Dec., 1982).

    [14] 王旭. 美國城市發(fā)展模式——從城市化到大都市區(qū)化[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15] John S. Robey, “Review”,TheAgeofUrbanReform,NewPerspectivesontheProgressiveEraby Michael H. Ebner, Eugene M. Tobin; Progressive Cities, the Commission Government Movement in America,1901-1920 by Bradley Robert Rice,TheWesternPoliticalQuarterly, Vol. 31, No. 4 (Dec., 1978).

    [16] Michael H. Frisch, “Urban Theorists, Urban Reform, and American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Progressive Period”[J].PoliticalScienceQuarterly, Vol. 97, No. 2 (Summer, 1982).

    [17] Tom Sitton, “Another Generation of Urban Reformers: Los Angeles in the 1930s”[J].TheWesternHistoricalQuarterly, Vol. 18, No. 3(Jul., 1987).

    [18] David N. Plank and Paul E. Peterson, “Does Urban Reform Imply Class Conflict? The Case of Atlanta's Schools”[J].HistoryofEducationQuarterly, Vol. 23, No. 2 (Summer, 1983).

    [19] Ronald H. Bayor,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as Urban Reform: Atlanta's Black Neighborhoods and a New ‘Progressivism’”[J].TheGeorgiaHistoricalQuarterly, Vol. 77, No. 2 (Summer 1993).

    [20] David N. Plank, Richard K. Scotch, Janet L. Gamble, “Rethinking Progressive School Reform: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and Educational Change”[J].AmericanJournalofEducation, Vol. 104, No. 2(Feb., 1996).

    [21]Susan Welch, Timothy Bledsoe,UrbanReformanditsConsequences:aStudyinRepresenta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22] Hery Jones Ford, “The Results of Reform”[J].AnnalsofAmericanAcademyofPoliticalandSocialScience, Vol.21,Current Political Problems(Mar.,1903).

    [23] Kenneth Quinnell, “Urban Reformers in the Progressive Era”[Z]. http://www.ospolitics.org/knowledge/archives/2004/04/29/writings_o.php. 瀏覽時間2004年5月。

    [24] David P. Thelen, “Social Tensions and the Origins of Progressivism”[J].TheJournalofAmericanHistory, Vol. 56, No. 2(Sep., 1969).

    [25] Zac Peskowitz, “Institutions and Ephemera in Urban Reform: The Municipal Expenditure Effects of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Z]. July 25, 2007, http://qmss.columbia.edu/files_qmss/imce_shared/peskowitz_qmss_thesis.pdf. 瀏覽時間2012年3月20日。

    [26] Robert K. Whelan, “The U.S. Urban Reform Movement And Metropolitan Government”[Z]. Paper presented at panel of the Canadian Science Association, Winnipeg, Manitoba, June 5, 2004, http://www.cpsa-acsp.ca/papers-2004/Whelan.pdf. 瀏覽時間2012年3月19日。

    責任編輯:熊偉

    The Birth of the “Urban Reform” Concept in

    American History and Its Connotation

    YANG Chang-yun,LAI Xiao-Ling

    (School of History,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fter the Civil War, rapid Urbanization emerged as well. Facing another wave of immigration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that “was born in the countryside and has moved to the city” encountered a series of urban problems, like a relative lag of urban politics and social progress, boss filling the city power vacuum, inadequacy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atus. As a periodic era of upheaval in the modern history, reform has become a chief means to address the social problems. However, since the context of reform has transformed from the “Rural” to “Urban”, the concept of “Urban Reform” comes into being. This article aims at exploring the birth and connotation of the “Urban Reform” concept.

    Key words:urban America; urban reform; progressive era; Progressivism

    中圖分類號:K71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824(2016)01-0086-11

    作者簡介:楊長云(1980-),男,江西信豐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國史、城市史;賴曉玲(1991-),女,江西信豐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國史。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美國進步時代的城市政治與社會秩序研究”(項目批準號:13CSS010)的階段性成果;亦是江西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美國新城市化嬗變中的市民社會與城市公共空間”(項目批準號:LS1106)的階段性成果;江西師范大學首批“青年英才”培育資助計劃階段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08-17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av久久|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热99久久久久精品小说推荐|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国产乱来视频区| 午夜激情av网站|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a爱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99香蕉大伊视频|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五月天丁香电影|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制服av|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看免费av毛片| 老汉色∧v一级毛片|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在线黄色|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videosex国产| bbb黄色大片|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久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亚洲国产欧美网|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亚洲成人手机|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大香蕉久久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老司机影院成人|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夫妻午夜视频|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国产 精品1|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91国产中文字幕|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深夜精品福利|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免费少妇av软件|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 人人澡人人妻人|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91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 9色porny在线观看|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桃花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av不卡在线播放|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色网站视频免费|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人妻一区二区av| 视频区图区小说|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超色免费av|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一本久久精品| 赤兔流量卡办理|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满18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老汉色∧v一级毛片| 亚洲,欧美精品.|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69|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免费观看人在逋|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午夜福利乱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国产 一区精品|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免费不卡黄色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秋霞伦理黄片|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avwww免费|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午夜久久久在线观看|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99久久综合免费| 人妻一区二区av| 日韩av免费高清视频| www.自偷自拍.com|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avwww免费|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欧美97在线视频| 五月开心婷婷网| 午夜av观看不卡|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久久精品亚洲av国产电影网| 久久热在线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欧美人与善性xxx|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亚洲国产欧美网|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国产不卡av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亚洲四区av|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桃花免费在线播放|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日本av免费视频播放| a 毛片基地| 香蕉丝袜av| 丝袜美足系列|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嫩草影视91久久|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两性夫妻黄色片|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蜜桃国产av成人99| 国产 一区精品|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18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xxⅹ黑人|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videosex国产|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美女高潮到喷水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一本久久精品|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亚洲国产看品久久|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丝袜喷水一区|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观看av在线不卡|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久久久久久人妻|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如何舔出高潮|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国产成人欧美|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秋霞伦理黄片| 中国国产av一级|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午夜91福利影院| av.在线天堂|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 国产不卡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久久精品亚洲熟妇少妇任你|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亚洲精品视频女|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巨乳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1024香蕉在线观看|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婷婷色综合www|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 韩国av在线不卡|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www.自偷自拍.com| 观看av在线不卡| 亚洲熟女毛片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日日啪夜夜爽|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亚洲精品第二区|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1024香蕉在线观看| 夫妻午夜视频|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中文欧美无线码|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观看美女的网站|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 高清不卡的av网站|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制服| 亚洲精品第二区|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影院在线不卡|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捣出白浆h1v1|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午夜免费鲁丝|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手机| 男女边摸边吃奶|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乱人伦中国视频|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国产片内射在线|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亚洲精品第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kizo精华|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人人澡人人妻人|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少妇人妻 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99久久综合免费|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av在线app专区| 欧美精品av麻豆av|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丝袜脚勾引网站|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bbb黄色大片| 热99久久久久精品小说推荐|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av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亚洲,欧美,日韩| a级毛片黄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尾随美女入室|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18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片内射在线|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免费观看人在逋|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av免费观看日本|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蜜桃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av免费观看日本|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丁香电影|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