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僚(重慶市萬盛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關壩小學)
以人為本的德育實踐
萬僚
(重慶市萬盛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關壩小學)
搞好學校德育工作,應該樹立教育以人為本的主體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生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當作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多種手段打通德育的渠道,通過核心理念的構建建立一支無私奉獻的教師團隊。
德育;學校管理;教師團隊
搞好學校德育工作,應該樹立教育中以人為本的主體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生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將德育這一永恒的話題引向深入。
首先,樹立學生主人翁意識,使其自覺積極參與管理。作為未成年人的中小學生,其主人翁的管理意識只能通過媒介傳播。基于這一認識,教師應把學校定位為孩子們溫暖的家,孩子們是學校的主人,并不斷向他們灌輸這一思想,積極組織他們參與學校的一系列活動,在活動中進行管理。在這些活動中,教師不斷強化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作用,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存在、作用及價值,并把它體現(xiàn)出來,反過來又增強他們管理的積極性。如:組織班級、學校文體活動,管理班級日常事務,參與學校安全巡邏、組織食堂就餐等日常活動的管理等。這樣做學??梢孕纬闪己玫牡掠諊?,同時也讓團隊中的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校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讓參與者體會酸、甜、苦、辣,鍛煉他們的交往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把無意識變?yōu)橛幸庾R,變被動為主動,還得充分理解、信任他們,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積極采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讓他們?yōu)閷W校的發(fā)展建言獻策。如:校長信箱的設立、每期舉行一次《給校長的一封信》的書信大賽。實踐證明,很多孩子能給學校提出金點子:多媒體教學進班級、健身器材的增加、圖書室和實驗室的擴大、校園電視臺的建立等。學校綜合孩子的提議,馬上付諸行動,讓學生有成功感、喜悅感,主人翁意識更濃。
其次,組建管理團隊,培養(yǎng)“英雄人物”。所謂“英雄人物”,就是個人理念和價值觀與學校的教育思想和社會的道德觀念比較接近。盡管這部分人起初在學生中是少數(shù),但他們的作用不可小覷,他們能夠以自己的價值觀去影響其他學生,從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管理,學會管理,甚至可以形成全體學生的價值觀。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他們做好其他學生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還能夠鍛煉學生的交往能力和管理能力。如組織學習幫扶團隊,讓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成績差的學生;組建文明糾察隊在校園巡邏,檢查學生是否有不文明的語言、行動。積極地、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閃光點,為他們的進步搭建平臺,讓他們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潛移默化地影響更多的學生,改變學校的整體風貌。
學校德育手段不是單一的,我們要盡量尋找教育因素打通德育渠道。比如音樂,學校所有時段的工作運行都以音樂為背景,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說教德育模式,用交響樂、輕音樂、流行樂、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等不同的內(nèi)容來陶冶學生情操、凈化他們的心靈、啟迪他們的智慧。如課間操的音樂,不采用一般的《運動員進行曲》,而是以《集合號》為引子,把《騎兵進行曲》作為入場音樂。在大課間活動時,用舒緩、悠揚的民族音樂或歡快活潑、天真無邪的兒童音樂。實踐證明,這樣做,孩子們打心底里喜歡,也能夠從喜歡某種活動達到喜歡學校的效果。
其次,充分發(fā)揮活動在德育中的潤滑作用。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展示學生的才藝。校園活動應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內(nèi)容豐富;二是形式多樣;三是參與度廣;四是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做到六個“有”:有主題、有計劃、有組織、有特色、有創(chuàng)意、有評比。如“歡天喜地迎新年”活動,活動策劃、節(jié)目形式、舞臺布局、道具準備等所有細節(jié)都要求學生一道用心來完成。盡量讓學生自編自演,老師只參與適當?shù)妮o導。在這個過程中不但讓學生感到快樂,他們也學會了合作、寬容。
第一,提煉或設計出明確的核心價值觀和核心理念,并在其指導下,提出每一個分系統(tǒng)的理念或價值觀。第二,對核心價值觀和核心理念進行宣傳,讓教師認真學習、體會,進而產(chǎn)生認同,要求教師用這一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日常行為。當學校的這一理念(價值觀)得到教師的認同,內(nèi)化為教師的個人理念與價值觀,并融入自己實際工作中的時候,就完成了團隊建立的基礎工作。當然,一個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和核心理念在開始時有可能只有部分人認同。但是,恰恰這少數(shù)人就是學校的骨干,學校應該把這部分骨干的行為樹立為典型,充分利用其示范效應,能使理念形象化。這時,原先沒有認同理念的教師,一部分會直接模仿典型行為,產(chǎn)生學校需要的行為,還可能有一部分教師,從典型人物的行為中理解和認同學校理念與價值觀,從而做出學校需要的行為。通過典型的宣傳,會使更多的教師做出學校需要的行為,完成學校德育教師團隊的建立。
班主任的勞動過程是需要堅持不懈、無私奉獻、決心和恒心來完成的,單是管理學生養(yǎng)成教育這一塊,其中的艱辛就是不言而喻的。通過核心理念的構建和營造,我們的老師管理學生的吃、喝、拉、撒,關心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走進學生的心田,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去溫暖他們的心靈,播下愛的種子,讓它在孩子們的心田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不少毛頭小伙子要扮演父親的角色,剛從大學畢業(yè)來到學校的女教師要充當“母親”的角色,有的教師快臨產(chǎn)了,還陪伴著自己的學生過元旦佳節(jié)。
我們以平和的心態(tài),從不放棄犯錯誤的學生,不抱怨他們,而是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缺點,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優(yōu)點,自己認定的目標,堅定不移、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那么,德育也是會取得成功的。
陳升.論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J].道德與文明,2006(4).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