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堅
?
有溫度的“強制”本領
◆陳堅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說,“好習慣的形成似乎都是由強迫開始的”,“嚴厲也是愛的一種表達形式”。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一定的強制,重要技能的獲得也需要刻苦的訓練,訓練就需要一定的強制。提倡師生平等,和諧民主,以學生為主體,這絕對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潮流和社會的需要,但是提倡過頭了,就會“過猶不及”,就會讓教育很難施行。什么都和學生商量著來,固然平等民主,但是遇到極端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生,這種方法就很不合適。“強制”不能只是一臉嚴肅的,冷冰冰的,簡單的要求學生怎么做,命令學生怎么做,做不好就懲罰?!皬娭啤备鼞撌侵v究方法,講究策略,講究科學,有溫度的一種教育教學技巧。只有這種強制才能讓學生既刻苦用工而又不產(chǎn)生逆反行為,這種強制的功夫應該是現(xiàn)代教師的一項重要本領。
認識指導人的具體行動。初中生處在心理上的一個復雜時期,容易對強制產(chǎn)生反抗。學生如果不愿意配合老師的行動,則強制就不會有什么好的結果,其實這種情況下強制也很難進行下去。比如,老師讓學生練字,如果學生愿意練習,或者身體上怕累,但是心里是愿意的,這樣練字就能進行下去。如果學生從心里就不愿意練字,就反感練字,又處在初中這個心理復雜時期,不做通學生的思想工作,就很難強制學生練字,初中生比小學生難管理的多,硬強制他們只會增加師生的煩惱,毫無意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通學生的思想工作,帶有溫情地強制就比較容易實行。
動情曉理,首先,要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學生才知道在什么地方動情,什么時候曉理,切實了解學生的需要,就容易做通學生的思想工作。知道學生在雪中,送碳則不僅送的是碳更是情和理。不了解學生,表揚學生,說好話都沒有作用,怎么能做通學生的思想工作?其次,多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有時從老師的角度怎么都不能理解的學生行為,如果我們從學生的角度,立即就問題豁然開朗了。了解學生,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就容易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學生的思想就做通了。
馬卡連柯說“人類生活中真正的刺激劑是未來的快樂”。我們很多的時候去做一件事情,不怕艱難險阻,就是因為美好的前景吸引著我們,給我們源源不斷的動力,即使困難很難克服,我們還是不斷地堅持。要學生學習,掌握一項技能,也要用學習的美好成果,技能掌握后給學生帶來的益處,來鼓舞和激勵學生刻苦訓練。讓學生確定好目標,其實目標就是美好前景的標志,它像一面旗幟迎風飄揚,讓學生不畏艱難地去追求。善用未來的快樂,就比較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激勵學生勤奮用功。
怎樣用前景激勵學生,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目標。目標本身經(jīng)常蘊含著未來的美好,蘊含著巨大的激勵。其次,要經(jīng)常描述未來的美好。未來有時好像也沒有那么美好,這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理解它的美,學生更是這樣,缺少對美的發(fā)現(xiàn),所以需要老師經(jīng)常來給學生描繪未來的美好,讓美好的未來鮮活起來,這樣學生就能真切地感覺到,然后他們也就渾身充滿動力。
強制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好的習慣。只有嚴格要求學生,該做到的就要做到,不愿意做也要想辦法讓學生做到,讓強制在嚴格要求下產(chǎn)生效果,學生嘗到了被強制訓練帶來的甜頭,體會到了一種成功的喜悅,這樣他們就會要求老師繼續(xù)強制他們,這樣學生達到了自動化,好習慣就養(yǎng)成了。另外他們也知道自己有時候是心里面想做好,但是沒有老師的監(jiān)督管不住自己。學生明白了這點,并且主動要求老師去監(jiān)督他們,約束他們,強制他們,則我們強制就取得初步成效,則以后我們強制就容易進行,并且容易取得成效。老師堅持嚴格要求學生,做不好也要強制做好,過一段時間,學生嘗到了被強制的好處,自動照被強制的樣子去做,嚴格要求得到了內化,學生養(yǎng)成了習慣。習慣有巨大的力量,“人是習慣的奴隸”,這樣強制的效果就達成了。
怎么嚴格要求,首先,要說到做到,常抓不懈。經(jīng)常是我們說到了做不到影響了嚴格要求。有時候是我們說的話過了頭,學生根本做不到;有時候是因為我們受到其它的事情影響,說到做不到我們就很難嚴格要求學生。還有要堅持,想起來就嚴格一下,這樣是根本沒有作用,常抓不懈,學生養(yǎng)成了習慣,嚴格才有大的作用。其次,要智取。一臉嚴肅,說一不二,有時候很難進行下去,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智取,用自己的智慧,用教育的技巧來達到嚴格要求的目的。比如,有時教師巧用自己的威嚴去要求學生練習,經(jīng)常是事半功倍。
強制要取得效果就要靠科學的方法,科學地去強制。不強制學生做不到的事情,做了也不討好。強制堅持了一段時間,費了不少的勁,可是由于方法不科學,結果還是費力不討好,這樣老師就不會堅持下去,學生當然希望老師也盡快結束這種行為,這樣教學訓練的技能就不能練好,師生其實都有很大的損失。如果用科學的方法去強制學生去練習,比如,讓學生背英語單詞,第一天強制學生背了一些單詞,第二天仍然強制學生去背去復習這些單詞,第三天依然強制學生去背去復習這些單詞,當然背和復習所花的時間是逐步減少的,然后間隔兩天再去背去復習,本來很難背住的單詞最后學生好像都搞的很熟了,而且讓學生感覺背住這些單詞也不是太難。這樣科學的去強制學生背單詞,讓背和記憶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的規(guī)律進行,則單詞能記得住,記得好。學生單詞能背得住,背得好,背得輕松,則他們就希望這樣的行動能繼續(xù),而老師看到這樣做有效果,則增加了這樣做的動力,則會堅持下去,這樣師生都會從這種強制中收益,所以強制要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證效果。
運用科學方法,首先,要潛心研究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揭示出很多科學的學習、和學生交往的科學規(guī)律。我們潛心鉆研,精通這些規(guī)律,必能指導自己的行動更加地科學,更加省力而高效,強制在教育心理學科學的指導下行動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其次,要結合實踐。睜開眼睛看清我們的具體學生(而不是抽象的學生),我們學生的實際行為,和自己的行為,讓教育心理學規(guī)律和實踐充分結合,則強制才能效果顯著。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壇丘中學
責任編輯:韓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