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芳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高級中學)
淺析高中物理教學的導入方法與策略
李潤芳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高級中學)
由于高中物理的很多知識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枯燥和乏味。在新課標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師應當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將物理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順利導入,為物理課堂教學提供一個充滿吸引力的開端。
高中物理;物理教學;教學導入
實現(xiàn)課程的導入成功,就能夠為整堂課的教學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此,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從前單一且枯燥的教學導入方式,根據(jù)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出形象生動、新穎獨特的課程導入方式,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通過已有知識進行導入,是高中物理教學常見新知識的導入方法之一。教師利用對學生已掌握知識的復習,通過簡明扼要和具有誘導性質的語言,引出相關的新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新知進行深入的思考。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課程的導入方式不僅要教師對知識進行“溫故”,還需要用潛移默化的過渡語言,順理成章地導入新課。
舉例而言,在“力的分解”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回顧“力的合成”,并強調“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和若干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這個力就叫那若干力的合力,而那個若干力就叫該力的分力?!彪S后教師拋出問題:反之,若干力倘若按平行四邊形法則的合成具有相同的效果,就能夠對一個力進行分解,并且遵循的法則不發(fā)生改變。利用這樣的過渡語言,教師不僅導入了新的教學知識,還回顧了力的分解依據(jù)原理。
物理是源自日常生活和自然世界的學科,并且在人們的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將物理知識和日常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不僅可以實現(xiàn)課程的順利導入,還能夠有效實現(xiàn)物理知識從單一和抽象變得多元和形象,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有著重要的作用。
比如說,上海的磁懸浮列車代表了交通運輸?shù)募舛丝萍迹艖腋×熊嚲烤故侨绾螠p少車輪和軌道之間的摩擦力?假如地面的摩擦力也消失了,機車的前進動力又是如何得到的?這樣的問題可以讓教師自然地導入“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的教學。這樣的課程導入,實現(xiàn)了物理和生活的零距離接觸,讓物理變得形象、生動,有效提升了教學的吸引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通過演示實驗,教師可以有效地闡明物理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并且物理演示實驗具有直觀、富有趣味性的特點,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的難度,讓他們對物理的本質內容擁有有效的感性認識。
舉例而言,由于運動電荷在磁場中的受力屬于微觀問題,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因為內容的抽象性過高而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在引入“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的這一內容前,可以用陰極射線管將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演示,并利用改變帶電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磁場的方向或強弱等方式改變粒子的運動軌跡。最終以此為基礎,有效地揭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規(guī)律。
庫侖定律不僅讓人們體會到了庫侖實驗的巧妙思維,即通過等分電荷思想放大實驗思維,可是,目前很多學校由于實驗條件限制,高中物理教師很難再次演示庫倫實驗。不過,“類比法”在物理的研究領域已經(jīng)成為知識探索和研究的常用方法。因此,包括庫侖在內的很多物理學家都相信兩個電荷之間作用力的規(guī)律和條件應該和萬有引力定律擁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便通過“質點”類比出了“點電荷”的相關內容,并且距離平方反比關系由此產(chǎn)生。正因如此,教師可以在“庫侖定律”教學的導入過程中和對庫侖定律的理解上對學生進行有感而發(fā),實現(xiàn)學習和理解的難度下降。
盡管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擁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識和經(jīng)驗基礎,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已經(jīng)對所有的物理內容均已精通。教師可以通過這個客觀現(xiàn)狀,利用知識“陷阱”的設置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無法解決現(xiàn)有問題,或者在解決的過程中發(fā)生錯誤,進而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興趣,從而提高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熱情。
由于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亞里士多德的“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所以,教師在導入“自由落體運動”時不妨設置如下實驗:讓學生從同一高度將一個較大的實心球和一大塊瓦楞紙同時從手中釋放。第一次時,瓦楞紙最大的面積向下,結果鋼球先落地,和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相符;第二次實驗時,教師讓學生把瓦楞紙最小的橫截面垂直向地面做同樣的落地實驗,卻發(fā)現(xiàn)二者同時落地。這時,學生發(fā)現(xiàn)這一實驗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完全推翻,陷入了已有知識的“陷阱”。此時,教師就可以在糾正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錯誤的同時,實現(xiàn)課程的有效引入。
總之,高中物理的教學導入是實現(xiàn)課程成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通過科學適當?shù)姆椒?,按照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基礎,以及學校的物質條件實現(xiàn)有效的課程引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1]張傳義.高中物理教學的導入策略[J].考試周刊,2011(67).
[2]馬幫祥.例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驗導入的有效策略[J].林區(qū)教學,2015(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