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芳
褶皺是服裝設計中的重要元素,褶皺工藝在整個高校服裝專業(yè)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褶皺貫穿于服裝面料預計造型變化的之中,在服裝設計中被廣泛使用,并產生了較好的藝術效果。褶皺的運用可以增加服裝的層次感,擴大服裝的空間感,富有豐富的立體感,具有重新塑造人體的強大作用。褶,是服裝工藝技術中常采用的設計手法,服裝設計中有一定規(guī)律的褶皺或皺痕,是服裝加工技巧之一,也是變換服裝原有的設計表面特征和展現藝術風格的服裝設計技法之一。在二維的服裝面料設計無數褶皺,也就賦予了這塊平面的面料的三維造型特征,使它具備了披掛在人體上就能塑造三維空間的能力。它是立體和平面的結合點。因此褶皺工藝越來越廣泛地被服裝設計界應用。褶皺成為東方服裝文化的重要元素。在高校的服裝專業(yè)教學中,對不同種類的褶皺工藝進行全面的講解,使學生掌握扎實的服裝設計技巧,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以及立體的思維,讓學生對服裝的面料、工藝、質感等有一個綜合全面的掌握。本文簡單闡述褶皺的含義及分類,探究褶皺工藝在服裝教學中的意義,促進高校服裝教育的發(fā)展。
眾所周知,服裝設計非常注重造型,而對于服裝的外形設計是整個服裝設計的重要內容。服裝的外形輪廓會展現出不同的風格,充分體現人體美。褶皺工藝作為服裝設計中的重要工藝,在高校的服裝專業(yè)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它作為服裝設計造型和質感面料的重要表現手段,是服裝設計中極為經典的元素,是優(yōu)化服裝教學的重要方法。隨著服裝設計理念的不斷變化,褶皺工藝的運用方法在也不斷創(chuàng)新。褶皺工藝在服裝教學中占據重要的位置,也是現代服裝設計中藝術效果的重要表現。
褶皺工藝簡述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也顯著提升,在社會交往中人們對服裝的設計要求也更加豐富,不同場合的服裝設計、展示個性魅力的服裝設計也越來越強烈。服裝設計也呈現設計元素多樣化,服裝設計多元化發(fā)展中最常見的工藝手法就是褶皺,正是褶皺工藝出現使得設計師們設計趨向多樣化和設計更加巧妙性,褶皺演繹著千變萬化的視覺外觀,更豐富了服裝的層次感和藝術效果。那些富有空間感和體積感的服裝無不運用了褶皺工藝,從平面到立體,它都成為不可替代的經典設計元素。褶皺工藝就是服裝最具有典型設計風格之一。代服裝設計中被廣泛使用的褶皺工藝可以在具體的服裝設計中體現服裝的造型以及設計質感,讓服裝更具時尚感和藝術效果。
1.褶皺工藝的含義
褶皺是服裝設計中的一種形式體現,褶就是服裝、衣服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折疊,從而使衣服產生紋路;皺是衣服面料自身的一種表達剛和體現,一般來說,面料的緊縮是人為造成的,主要為了改變面料的質感和形態(tài)[1]。因此,褶皺工藝是服裝設計中的一種既傳統又時尚的設計、制作工藝,對展現服裝的藝術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褶皺工藝的分類
褶皺會因為材質、工藝或設計手法的不同,在服裝設計中展現不同的美感,產生不同的服裝風格。褶皺工藝中的褶皺種類非常多,一般從形態(tài)角度,可以分為自然褶皺和規(guī)律褶皺;自然褶皺具有多多變性、隨意性以及豐富性,而規(guī)律褶皺具有一定的秩序性。
傳統的褶皺工藝有機器壓均褶、抽碎褶、機器壓碎褶、活動褶、燙壓褶等五種處理方式,褶皺的種類較多,加上不同的褶皺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組合,在整個服裝設計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褶皺工藝也在不斷的尋求改變,引領服裝設計的新潮流。
褶皺工藝在服裝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褶皺工藝是服裝設計中的重要設計工藝,是展現服裝藝術效果的有效形式之一。因此,在服裝設計專業(yè)教學中,運用褶皺工藝對服裝設計進行全面的講解,使學生了解不同褶皺類型的工藝程序,引導學生動手完成不同類型的褶皺,讓學生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褶皺的工藝手法,也可以了解其形態(tài)特征,擴展學生服裝設計的思維。其具體在服裝教學中的意義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增強學生的立體空間意識
人體是一個多維空間的實體,因此服裝也理所當然的成為多維的空間實體。服裝設計的立體意識以及款式等都要從平面轉化為立體的造型,是一種積極的實踐過程,也是高校服裝設計專業(yè)中服裝結構設計教學中的基本原則。
褶皺工藝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服裝設計中的立體思維意識,用褶皺工藝的思維來展現服裝設計的細節(jié)形狀,以及各部分之間的吻合關系,研究整體服裝設計的形態(tài),是服裝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處在服裝設計專業(yè)初級學習階段的學生,往往會忽略服裝的結構樹,僅僅運用平面意識來設計服裝,造成服裝設計的效果不理想。因此,運用褶皺工藝,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思維意識,運用立體思維進行創(chuàng)作,更能體現服裝造型的豐富性。一般情況下,在服裝設計教學中,學生設計出來的衣服與實際制作出來的衣服相差甚遠,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缺少立體的空間思維,在結構設計中不能把握立體與平面之間的關系,缺乏想象力,服裝設計專業(yè)學生的空間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褶皺工藝將平面的布料通過不同的處理方法進行改造,使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布料的替代物對學生進行立體塑形的訓練,使學生在褶皺工藝的學習中逐漸培養(yǎng)一種立體思維和空間意識。
2.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加追求舒適、自然的自我體現,對服裝個性化的要求越來越強烈?,F代服裝設計中,服裝的材料突破保暖、裝飾等原始的功能,更加追求服裝的功能性,對視覺、觸覺風格的要求越來越高。服裝面料的單一性和大眾化成為服裝設計師遇到的最大困難,對面料的創(chuàng)新成為服裝設計專業(yè)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因此,在高校的服裝設計教學中,運用褶皺工藝,能豐富服裝的面料,增加設計的靈感,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社會消費趨勢發(fā)生改變,這就要求學生們除了吸取課堂知識以外,也要對社會時尚和社會對服裝消費需求作出自己的判斷和創(chuàng)新思維。如今服裝成批量的生產和面料的不斷推陳出新也是當下服裝設計師所要解決的問題。面料的不斷推陳出新也給學生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探索。而學生們在學習階段大多是在非常有限的材料中進行設計,他們的設計思路受到面料材質的約束,很難發(fā)揮自我的個性化設計風格,所以開拓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需要進行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的探索和大量的吸取時尚素材。褶皺工藝通過不同的處理方法對面料進行創(chuàng)新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另外,褶皺工藝形成的豐富多樣的面料符合現代服裝設計教學的要求。
3.優(yōu)化學生服裝設計的創(chuàng)作手段
在服裝設計專業(yè)中,學生會根據一個設計主題搜集不同的材料,在畫效果圖和款式圖的過程中尋找創(chuàng)新的靈感。在具體的服裝設計教學中,設計師會通過制作不同的面料,利用面料來展現自己理想的藝術效果,這樣的創(chuàng)作方式為設計師提供了發(fā)揮的空間。褶皺工藝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運用,可以豐富學生的服裝設計創(chuàng)作手段,褶皺的疏密、橫縱、動靜等相互呼應可以產生特殊的設計效果,褶皺使自然的材質形成一種靈活的形式,這種形式雖然是人為的,但從不呆板,能體現服裝的藝術效果,是豐富服裝設計創(chuàng)作手段的有效方式。教學過程中對褶皺工藝的不同解讀,從形態(tài)特征、工藝手法等方面豐富服裝設計的創(chuàng)作手段,對提高服裝設計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結語
在服裝設計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褶皺工藝的含義,及不同的褶皺處理手法,明確褶皺工藝對教學的重要意義,能促進服裝設計專業(yè)教學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琰.褶皺工藝在服裝教學中的意義[J].藝術百家,2010,06.
(作者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