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王振聲
?
書香校園沁人心——海南省臨高縣全民閱讀小記
□特約記者王振聲
秋高氣爽好收成,書香校園沁人心。日前,記者一行踏著涼爽的秋風來到臨高第二思源實驗學校、東英中心學校和皇桐中心學校采訪,課余時間只見書吧、閱覽室、校園、飯?zhí)美锏淖x書熱令人欣喜,令人贊嘆!
臨高第二思源實驗學校創(chuàng)辦于2012年9月,在校師生近2000名,學校堅持“博納勵新,雅行致遠”的辦學理念,秉承“為學生一生奠基,為民族未來負責”的辦學宗旨,致力于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據(jù)學校校長范鵬介紹,學校努力為師生營造學習氛圍,教室里面張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耐買寸光陰”等勉勵師生珍惜時間,專心學習的格言。學校給每位科任老師一張備用小黑板,要求每位老師每日練寫粉筆字,提高教師的書法水平。學校著力于打造傳統(tǒng)文化,在范鵬校長的倡導下,學校成立了教育管理委員會,由各界優(yōu)秀人士擔任會員,集思廣益,共同辦學。一些會員搜集農(nóng)村丟棄的石磨、榨蔗磨、陶器等,學校把這些舊產(chǎn)物變廢為寶,擺在校園內,放滿土,種上花草,讓人們邊欣賞邊了解舊產(chǎn)物的來歷和作用。
學生的學風來自于教師的教風,教師的教風來自于領導的作風??沼鄷r間時,范鵬校長活動的場所多為學校書吧、閱覽室或在校園里散散步。在范鵬校長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臨高第二思源實驗學校的教師們均在書的海洋里度過。是日上午10點多鐘,我們看到書吧里擠滿了沒有上課任務的教師。書架上整整齊齊排放著各類書刊,藝術類、生物學科類、文化教育類、語言文學類、歷史地理類等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正在閱讀教育書刊的倪振敏老師告訴記者,過去我們認為讀書應是學生的事。但隨著教育政策、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讓自己措手不及,要想適應教育改革,就必須給自己“充電”。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在東英中心學校的辦公室里隨處可見讀書標語、格言。學校校長謝勤把教書育人作為己任,想方設法改善育人環(huán)境,讓學生在優(yōu)雅環(huán)境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學生學習觀念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來到東英中心學校正是下午下第一節(jié)課的時間,在整潔的辦公室里,一些教師獲知海南教育期刊社記者來訪,紛紛拿出《新教育》暢談自己的感受。許亞庚副校長激動地說:“想不到期刊社的領導、記者親臨我們邊遠學校?!缎陆逃冯s志,我校97名老師,人手一冊。每次《新教育》新書一到校,老師們便如饑似渴地讀起來,聞著濃濃的墨香,看著欄目的新內容,老師們先睹為快,愛不釋手?!编棎凵徖蠋煾嬖V記者,她認為《新教育》是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交流平臺,也是廣大老師施展才華的舞臺,她說如今的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都是從《新教育》里學到的,十分實用。
“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東英中心學校,教師學刊用刊的效果顯著,教研室主任符海聰說,班級管理是個燙手的山芋,許多班主任深感頭痛,有的學生就是軟硬不吃,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令班主任束手無策。有一次他看到《新教育》刊登的“如何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后,深有感觸,他把做好班主任的啟示記錄在案。在周會上,他把班級管理的金點子告訴大家。不少老師都帶著試試看的心理在《新教育》刊物中各取所需。年過不惑之年的蘇忠清老師說:“我原來對頑皮、散漫的學生已想打‘退堂鼓’,但看到《新教育》的一條條藥方如遇到救星?!畬ΠY下藥’后,后進生不斷轉化,不斷進步?!睆拇恕缎陆逃肥菛|英中心教師的必讀之物?!斑x刊、讀刊、用刊是廣大教師的追求,也是東英中心學校教師的精神食糧。”學校校長謝勤如是說。
“百年燕翼惟修德,萬里鵬程在讀書”這一句激勵師生勤奮好學的對聯(lián)在皇桐中心學校落地有聲??吹交释┲行膶W校師生熱愛讀書的勁頭令人欣喜、令人激動。日前的一個下午,記者一行來到皇桐中心學校采訪,只見上完三節(jié)課后的學生們仍在教室里、圖書室里、校園內拿著各類書報津津有味地讀著、看著、記著。
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皇桐地區(qū)廣大干部群眾素有尊師重教的良好作風,每次學校召開家長會,家長幾乎都到場,家長對學校較為認可,對每一位老師都十分尊重,有的農(nóng)民還專程把自家收獲的菜拿到學校給老師吃,每逢教師節(jié)當?shù)卮迕翊矶贾鲃拥叫N繂?,祝老師們?jié)日快樂?;释┲行膶W校老師也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精心呵護,耐心教育,一些學生父母外出打工,有時學生的校服費、生活費不能按時交,每個科任教師看到后都會自掏腰包先把錢墊上。
學校與家長的相互信任,轉化為一種學習向上的動力。學校領導班子通過座談會集思廣益,制訂了皇桐中心學校師生的學習計劃。學校要求每個教師每年都要訂1~2份教育報刊,每學期寫一份學習心得體會,寫一份工作總結,負責指導10名學生讀好課外書籍,提高學生習作水平。三至六年級的學生每人自訂1份《小學生報》,五(3)班語文老師邱林喬告訴記者,她班的學生人數(shù)為43名,由于學風、班風、校風的良好,把個別懶惰的學生也帶動起來了。無論是在課堂上聽課學習,還是課外閱覽群書,學生的學習勁頭都蠻強的,有的讀起書來連吃飯的時間都忘掉了。
皇桐中心學校因地制宜,想方設法騰出一間教室設為圖書室供給學生閱讀。圖書室交給學生代表管理,制訂了圖書管理制度,讓每個學生自覺遵守,做到讀書場所不喧鬧、不推拖、不吐痰、不擁擠。學校圖書館開放三年以來,沒有丟過一本書。讀書能使人修身養(yǎng)性,讀書能使人積累知識,讀書能使人文明進步,書是我們人類一種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愿我們與書同行,不斷汲取,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