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洲
?
對縣(市)區(qū)域整體推進健康課堂的幾點思考
□劉本洲
【摘要】健康課堂是科學的,尊重學生的,使人向善、向上的課堂。因此,推進健康課堂與推行素質教育目標是一致的,也有助于課程改革的深化。文章就湖北省恩施市推進健康課堂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關鍵詞】健康課堂;整體推進
湖北省恩施市按照省教育廳的部署先期啟動了部分學校開展健康課堂的試點探索,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2014年春季,市教育局在總結、提煉該市第一中學、小渡船初中和實驗小學等學校課改經驗的基礎上,逐漸構筑起操作性強、符合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成長規(guī)律,有利于構建健康師生關系的課堂教學新策略,即小學“361”、初中“學——教——練”和高中“235”快樂課堂,并決定在恩施市高中、初中和鄉(xiāng)鎮(zhèn)辦中心小學(包括部分村級小學)全面推廣試點經驗。恩施市整體推進健康課堂一年來,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由于教育行政部門、業(yè)務教研部門和校長、教師在對健康課堂的理解和推進策略的認識上存在一些偏差,致使推進工作取得的成效與預期目標相差較大??h(市)區(qū)域整體推進課改工作究竟應該怎么做?筆者在認真梳理恩施市整體推進健康課堂得失的基礎上,結合全國其他縣(市)區(qū)域整體推進的案例,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思考。我們認為,縣(市)區(qū)域整體推進健康課堂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正確把握健康課堂的科學內涵是前提,明確推進健康課堂的責任主體是關鍵,堅持推進健康課堂的漸進式策略是務實之舉。
課堂教學改革,看起來是微觀的事情,卻是反映整個教育變革的最終指標。因此,推進課改不單是一個教學問題,還是涉及教育思想、學校自身教育哲學、教師教育價值觀和學校管理的一場深層次的教育革命。健康課堂是一個教育概念,正確把握其科學內涵是確保順利推進健康課堂的前提。
首先,健康課堂是科學的課堂。它必須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為引領,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為導向,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科學引領為手段,以實現(xiàn)教學效益和學生發(fā)展最大化為目標。指導學生科學有效地學習是健康課堂的重要特征。
其次,健康課堂是尊重學生的課堂。尊重學生的方式就是課改,教師要堅持因材施教、依需施教的原則,善良而智慧地引導學生,激勵學生熱愛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享受幸福和快樂,收獲成長與成功,實現(xiàn)自由與自主發(fā)展。優(yōu)質、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課改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最后,健康課堂是使人向善、向上的課堂。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情緒必須是積極的,課堂教學是生命對生命的呵護、潤澤與喚醒,教學生“向善”比催他們“向上”更重要!推進健康課堂的目的就是要實現(xiàn)“新思想、新管理、新學校、新教師、新課堂、新學生”等多方面的整體聯(lián)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xiàn)人的變化,這一切無不建立在校長辦學理念、學校文化、學校制度和學校價值追求等一系列學校文化元素之上。
因此,健康課堂的推進,“是基于理念的行動,而不是簡單的操作行為”,說到底是道和術的融合,而非純粹術的演練。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們認為健康課堂是一個立體的概念,必須多管齊下,整體推進。但在實踐中,很多學校、老師卻試圖僅從方法、途徑、模式上就簡單搞定,這是注定要失敗的。
“全面推進健康課堂最大的天敵是各中小學的依賴,最大的悲哀是教育局、教研部門和示范學校的包辦”。各中小學自身是推進健康課堂的責任主體,校長是第一責任人。杜郎口中學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校長崔其升,學習杜郎口中學的關鍵是校長要學像崔其升那樣當校長,進而引導教師像杜郎口學校老師那樣當老師。同樣,恩施市一中近幾年課改蓬蓬勃勃、生機盎然,教育教學質量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也是源于有徐仕全那樣的校長帶出了一支“恩施市一中今天這樣的教師隊伍”,一起構建形成了“恩施市一中今天這樣的學校結構和生態(tài)”。在這種結構和生態(tài)下,教師敬業(yè)、奉獻、開明、上進,學生朝氣蓬勃。校長主體責任的充分發(fā)揮是課改成功、學校成功的普遍經驗。因此,縣(市)域整體推進健康課堂工作時,在縣(市)級層面的重點是教育局長要親自抓校長隊伍建設——強化校長的責任心,樹立新觀念,增強執(zhí)行力;在校級層面,校長要親自抓健康課堂推進工作——價值引導、方法指導、管理督導;在學校產生了“內生動力”的基礎上,教研部門和示范學校還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理論引領和操作指導。外因必須通過內因發(fā)揮作用,否則,全是瞎忙乎。健康課堂的推進是一場事關全縣(市)教育和學校全局的改革,誰都無法代替局長和校長的主體責任和主導作用。
一個縣(市)內中小學點多、線長、面廣,各校實際情況不一樣,推進工作不能一把尺子,一個標準?;A好的學校步子可以邁得大點兒、快點兒,基礎薄弱的學校步子可以邁得小一點兒、慢一點兒。健康課堂建設應大處著眼做規(guī)劃,小處著手促變化。比如,在改變師生關系上,實現(xiàn)從教師體罰學生到不體罰,從學生怕老師到不怕老師,逐步過渡到建立尊重、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在改變教學結構上,從“教師講得少一點兒,學生學得多一點兒”慢慢開始,“講”的這邊做減法,“學”的那邊做加法,慢慢實現(xiàn)“以學定教”“多學少教”“能學不教”和“為了不教”;在教學形式上,先堅決打破滿堂灌的做法,適當增加基于真問題的師生互動,慢慢過渡到實現(xiàn)生生互動;對于獨學——對學——群學,可以先組織學生開展對學,慢慢過渡到群學,逐步讓小組學習成為新常態(tài)。課改步子小點兒,老師和學生每次都能有一點兒實實在在的進步,容易收獲成就感,因而愿意繼續(xù)努力……因此,漸進式的改進、改善、改變和改革才是符合縣(市)域內各中小學實際的務實之舉。目前,不少縣市在健康課堂區(qū)域推進工作中普遍存在中小學照抄照、搬別人做法的現(xiàn)象,“邁大步,上高臺”——別人的成功是多種因素經年積累的結晶,不是一些基礎薄弱學校一下子就能學得了的,結果導致不少學校和老師對課改普遍存在畏難、抵觸、作秀甚至弄虛作假的現(xiàn)象。這樣做的結果是健康課堂推進工作不僅不能促進教育教學工作,反而會嚴重阻礙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給“健康課堂”建設抹黑。
(編輯:朱澤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10-0107-02
作者簡介:劉本洲,湖北省恩施市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