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建瓴”之“建”詞義溯源

      2016-02-28 21:06:53夏永聲
      學術研究 2016年8期
      關鍵詞:大字典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夏永聲

      〔中圖分類號〕K291/2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0-7326(2016)08-0175-02

      學海酌蠡

      “建瓴”之“建”詞義溯源

      夏永聲

      〔中圖分類號〕K291/2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0-7326(2016)08-0175-02

      “高屋建瓴”語出《史記·高祖本紀》:“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裴骃《集解》引三國如淳說:“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翻瓴水,言其向下之勢易也。建音蹇?!薄稘h書·高帝紀》復用此語,唐顏師古也用上說,注音“建,音居偃反”。今人陳直卻認為“建”是“建置、建砌”義,“瓴”是屋檐角上用以滴水的瓦片,所以“高屋建瓴”義為“在高高的屋頂上建砌瓦溝用以導水”。[1]胡麗珍持類似觀點而沒有注意到陳直的結論。[2]

      我們認為,裴骃所引如淳的解釋可信。《說文·瓦部》:“瓴,甕似瓶也,從瓦令聲”,《淮南子·修務》“今夫救火者,汲水而趨之,或以甕瓴,或以盆盂”里“甕、瓴”連用,這說明“瓴”可釋為“盛水的瓦器”。陳直、胡麗珍對“建”的解釋則難成立,因為《史記》原文不是“高屋建瓴”,而是“居高屋之上建瓴水”。拋開“水”字,只分析“建瓴”的結構,這是斷章取義的誤解,不過由來已久。梁簡文帝蕭綱的《彈棋論序》里就已經(jīng)有了“建瓴高屋”,把“水”字省去了;宋代曾極《金陵百詠·天門山》則省為“高屋建瓴”;北周瘐信《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干脆直接省為“建瓴”,《周書·韋孝寬傳》也有“蓄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勢”。這種對原典語句的“活用”,加上漢語偶音節(jié)奏上的優(yōu)勢,就使得 “建瓴水”的“水”逐漸失落,以致人們將“建”的賓語誤解為“瓴”。筆者認為應該還原完整的動賓結構,把“建瓴水”釋為“傾倒瓶中之水”。但是“建”如何有了“傾倒”義,卻需要解疑。《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新華字典》等對這個“建”的釋義差異很大。

      第一種含糊其辭?!缎氯A字典》“瓴”字條有“古代一種盛水的瓶子:高屋建~(從房頂上往下瀉水)”,但是“建”字條下沒有“瀉水”的義項。[3]現(xiàn)代漢語詞典》“高屋建瓴”條下為“在房頂上用瓶子往下倒水”,但在“建”字條沒有“傾倒”義項。[4]《辭源》“建”字 亦無“傾倒”義項。[5]這三種辭書都沒有確解“建”為“傾倒”的原因,不能令人滿意。

      第二種把“覆、傾倒”作為“建”的一個義項。如《漢語大字典》就引用《集韻》的說法,把“覆、傾倒”處理為“建”字的第八個義項。[6]這種處理我們也不能認同。裘錫圭根據(jù)卜辭和金文認為“建”字本來從“”(隱蔽之處),而《說文》訛作從“廴”;“建”字形體正像人“持物樹立于‘’內之形,所樹之物似是木柱一類東西”。[7]“建”在先秦古籍中多用為本義,如《詩·小雅·出車》有“設此旐矣,建彼旄矣”,朱熹集傳:“言出車在郊,建設旗幟”;《尚書·大傳》卷三有 “九十杖而朝,見君建杖”,鄭玄注:“建,樹也。”“樹立”既然是“建”的本義,《漢語大字典》所收“建筑、建造、建設、建議、月建”等,自然可析為“樹立”的引申義。唯獨“傾倒”義項難以看作“樹立”義項的引申。

      第三種是把“建瓴”之“建”與“建樹”之“建”當成兩個詞。如《漢語大詞典》列出兩個“建”,第一個讀“居萬切,去聲”,有“樹立、公布、建造”等16個義項;第二個讀“紀偃切,上聲”,意思是“覆,傾倒”,“建瓴”條下還明確說“建瓴”即“建瓴水”之省,意思是“傾倒瓶中之水”。[8]這個看法與裴骃引如淳之說為“建瓴”之“建”注音為“音蹇”,以及顏師古以 “居偃反”注音相合。這就說明,古籍中存在著兩個寫做“建”的詞:一個是《說文》和《廣韻》中的“居萬切”,屬于見部去聲,也即“建樹”之“建”(記為建1);另一個就是這個“音蹇、居偃反”,屬于元部上聲的“建”(記為建2)。建1和建2字形相同,但所記錄的詞不同,讀音也不同。

      第四種把“建”當成“瀽”的通假字?!掇o?!贰敖ā弊謼l第6個義項為“通‘瀽’,傾倒。見‘高屋建瓴’”?!稘h語成語詞典》《新編漢語成語詞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9]“高屋建瓴”條都認為“‘建’通‘瀽’”,不但把建1和建2看成兩個詞,而且試圖探討建2和“瀽”字的關系,對此解釋學界有相關研究。孫立新談到關中方言里把往開鍋的面條倒涼水叫做“瀽水”,[10]景爾強認為這個“瀽”就是建2的本字。景文認為關中方言中“瀽”字時至今日還是常用詞,意思都是“傾倒”,認為司馬遷用建2取代了“瀽”。[11]通假字說有利于討論的深入,但景文的結論需做一點申述。

      從古籍的用例來看,“瀽”字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①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諸色雜買》“杭城戶口繁伙,街巷小民之家,多無坑廁,只用馬桶,每日自有出糞人瀽去,謂之傾腳頭”,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瀽”字的最早用例。因此,不能說《史記》中是“建”字取代了“瀽”字,只能說司馬遷借“建”字記錄了當時語言中表示“傾倒”義而讀作“居偃反”的這個詞;而最晚從宋代開始,人們才開始用“瀽”字來記錄它。到了元曲中,“瀽”字開始大量出現(xiàn),如《隨何賺風魔蒯通》有“我為甚的瀽一碗漿飯水,燒一陌紙錢灰”;《溫太真玉鏡臺》有“把一盞酒瀽一半在階基上”;等等。徐嘉瑞認為元曲中的“瀽”字,都是“倒”的意思。[12]

      司馬遷出生在西漢的夏陽,夏陽即今天的韓城市,屬于關中方言區(qū)。朱正義認為,“《史記》的語言,是對漢代的口語加工、提煉而成的書面語?!抉R遷所依據(jù)的口語,主要或基本上是關中地方的,也就是說是以關中方言為基礎的?!保?3]馮玉濤考證了《史記》中“安堵、不起、不侵、豆比、乾沒、苦惡、期期、先后”等詞,認為它們都來自關中方言,有著雅言中沒有出現(xiàn)過的意義。[14]建2所記錄的詞,除了《史記》本身和《漢書》對《史記》的移置以外,找不到其他用例。因此把這個詞的源頭看作關中方言,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1]陳直:《史記新證》,北京:中華書局 ,2006年。

      [2]胡麗珍:《高屋建瓴之“建瓴”新解》,《辭書研究》2011年第3期。

      [3]儲澤祥、王寅:《動詞的“重新理解”及其造成的影響》,《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3期。

      [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5]廣東、廣西、湖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6]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2版)》,武漢:崇文書局;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7]裘錫圭:《說“建”》,《古文字研究》1989年第17期。

      [8]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9年。

      [9]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宋永培端木黎明:《漢語成語詞典(修訂版)》,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年;陳博:《新編漢語成語詞典》,廣州: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劉潔修:《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

      [10]孫立新:《西安方言研究》,西安:西安出版社,2007年。

      [11]景爾強:《關中方言詞語考釋》,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徐嘉瑞:《金元戲曲方言考》,北京:商務印書館,1956年。

      [13]朱正義:《〈史記〉與漢代語言及關中方言》,《渭南師專學報》1993年第3期。

      [14]馮玉濤:《史記疑難詞語考釋》,《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責任編輯:陶原珂

      夏永聲,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韶關學院文學院講師(廣東 廣州,510631)。

      猜你喜歡
      大字典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漢語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誤舉隅
      《漢語大詞典》“籀”釋義辨證
      《漢語大字典·廣部》疑難字考釋
      商務印書館120年
      全國新書目(2017年3期)2017-04-17 01:49:08
      1949年以前商務印書館股東財產權分析
      《漢語大字典·異體字表》所收籀文隸定字考察
      關于《突厥語大詞典》漢字譯寫偏誤研究
      語言與翻譯(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7
      商務印書館
      全國新書目(2014年7期)2014-09-19 18:15:59
      《漢語大詞典》漏收宋代筆記詞目補釋
      贞丰县| 邵阳市| 杭锦后旗| 灵武市| 密山市| 荥经县| 会同县| 镇巴县| 镇雄县| 乐安县| 常熟市| 呼伦贝尔市| 察隅县| 北安市| 柳江县| 永善县| 星子县| 咸丰县| 潮州市| 通渭县| 玉门市| 射洪县| 千阳县| 轮台县| 习水县| 绩溪县| 福安市| 瑞金市| 浙江省| 屏山县| 舒城县| 航空| 普安县| 乐都县| 大冶市| 墨玉县| 西乡县| 万州区| 出国| 蓬莱市| 榆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