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輝志+周周
日本的流行文化,如動漫、電玩、流行音樂、現(xiàn)代藝術等,在海外都深具影響力,以致許多人都忘了,日本是個傳統(tǒng)文化色彩很濃的國家。日本人擅于吸納外來優(yōu)秀文化精髓,豐富自身文化,逐漸形成一種獨特文化。古代日本,跟華族一樣慶祝農歷新年;明治維新以后,采用公歷,才改在每年公歷1月1日慶祝元旦。
日本到今天還保留著慶祝15天新年的傳統(tǒng)。不過,該國并沒有年初一、初二的說法,通常只說元旦、第二天……十五天。新年期間,企業(yè)一般都會休長假,上班族至少有六七天到八九天假期。這段期間,全國會掀起一陣回鄉(xiāng)潮,游子都紛紛回鄉(xiāng)過年。
圍在暖爐旁吃蕎麥面
除夕夜在日文中稱為“大晦日”,由于正值冬天,很多人喜歡一家大小圍在暖爐旁吃蕎麥面,用完餐后一起觀賞《NHK紅白歌唱大賽》。日本人在除夕夜一定會吃蕎麥面,就像中國人吃長壽面一樣,有長命百歲的象征。
《NHK紅白歌唱大賽》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開始播放,如今已是日本除夕夜的全民節(jié)目。看完紅白大賽,臨近午夜12點,大大小小的寺廟的除夕夜鐘聲,就會響徹整個日本。
日本寺廟在新舊年交替時,會撞鐘108下。這個習俗由來已久,有說“人有108種煩惱”,撞鐘108下,可盡除108種煩惱;也有說是斷絕人的108種欲望。許多日本人在除夕夜,會攜家?guī)Ь斓剿聫R耹聽鐘聲。鐘聲響起時,大家都會聚精會神、洗耳恭聽。
日本人稱元旦的日出為“初日之出”,這天的日出,對日本人來說有特別意義。元旦這天看日出,也是他們新年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多數(shù)日本人都會在元旦到神社參拜,這是他們過年的習俗之一。
吃麻糬 喝屠蘇酒開年
麻糬是日本人過年時不可或缺的食物,許多鄉(xiāng)村地區(qū)的日本人,新年之前還會自己搗麻糬。
搗麻糬需要用傳統(tǒng)木制日式大杵,現(xiàn)代家庭很少有這種工具,大家通常會聚在“公民館”(活動中心)或學校,一起搗麻糬。做好的麻糬,再分發(fā)回去。
日本人在元旦這天,會喝一種名為“屠蘇酒”的藥酒開年。新年喝屠蘇酒,其實是中國古代習俗。相傳這是中國古代名醫(yī)華佗創(chuàng)制的藥酒,可防瘟疫。這種習俗東渡到日本后,一直流傳至今。
元旦晨起,傳統(tǒng)的日本人會全家聚在和室,由大家長帶領說新年快樂、來年也多多關照之類的問候語和賀語。大家相互問候致意后,全家一起飲用屠蘇酒祈愿。
日本人也習慣在過年時吃一種叫“雜煮”的傳統(tǒng)食物,關東人和關西人吃的“雜煮”口味不同,關東是“醬油風”,關西是“白味噌風”。關東人和關西人加入“雜煮里的麻糬,形狀也不一樣,關東人用的是切成方形的麻糬,關西人則用圓形麻糬。
新年第七天早上,大家都會吃“七草粥”遠離百病,這是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習俗。“七草粥”是由七種青菜煮成的粥,新年期間餐餐都大魚大肉,到了這天,吃一碗清淡的粥,可以幫助腸胃消化。
“御節(jié)料理”漸離傳統(tǒng)
以前的日本家庭,從除夕夜到大年初三,一般不開火,新年之前,家家戶戶會先把年菜準備好,收在便當盒里,日本人稱之為“御節(jié)料理”。這樣做是為了體貼整年都在廚房做菜的女性,讓她們在這三天可以好好休息。
古時候沒有冰箱,“御節(jié)料理”多數(shù)是一些可久放保存的冷食、風干食物。傳統(tǒng)的“御節(jié)料理”,都是放在精致漆器盒內,一般有兩層、三層、四層,一天吃一層,可以吃足三天。
盡管日本人至今還保留著吃“御節(jié)料理”的傳統(tǒng),不過,現(xiàn)代日本人多數(shù)會到百貨公司購買“御節(jié)料理”,很少在家里親自準備。傳統(tǒng)的“御節(jié)料理”每樣食物都有特別寓意,代表不同的好意頭。不過,現(xiàn)在百貨公司或飯店售賣的“御節(jié)料理”已經西化,一些甚至還有火腿、炸雞這類快餐食物。另外,現(xiàn)代日本家庭的“御節(jié)料理”,很少吃足三天,通常一天就吃完。現(xiàn)代主婦就算新年期間,也會每天開爐火做菜。
福袋變調失意義
網絡時代,中國人似乎已經不流行寄賀年卡,但對日本人來說,寄賀年卡這種自古以來的習俗,到今天還是非常重要的。
每年接近新年時,日本人都要寄賀年卡給長輩、朋友、照顧過自己的人、合作來往的公司,獻上祝福和致意。日本人過年時,也有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一般來說,只給到大學畢業(yè)的孩子,金額隨著孩子的年紀越大給的越多。
日本商店在新年期間,會把各種物品裝進購物袋售賣,稱為“福袋”。顧客購買之前無法知道“福袋”里有些什么東西,拿到的貨品價格和檔次,全看自己的運氣。這是商家為了出清存貨使用的促銷手法,以前“福袋”里的物品多數(shù)物超所值,但近年很多人會偷看福袋的內容,買到的“福袋”,可能已經被人打開過。
插“門松”掛“注連繩”討吉利
華人在農歷新年會張貼春聯(lián)、剪紙等裝飾住家,日本人過年時也會在住家門口布置應景飾品。每年新年來臨前,日本人會在住宅門前插放由松樹枝葉和竹棒組成的飾品。日本人稱之為“門松”,神道教用這些來迎神。商店大樓入口擺放的則是用松枝、竹筒等組成類似盆栽的大型“門松”。
對日本人來說,松枝、竹、梅花都是象征好運的植物。這些都是寒冬時節(jié),依然可以保持頑強生命力的植物。
除了“門松”,他們還會掛上一種叫“注連繩”的飾品,通常是由稻草、蕨葉、橘子、昆布等制成。這些材料在日本都是吉祥物,例如昆布在日語發(fā)音跟高興、歡喜相近,長長的昆布對日本人來說,象征著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