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波
(沈陽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
談電氣自動化和電力系統(tǒng)工程
楊秋波
(沈陽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電氣工程自動化的要求隨之增高,不再僅僅滿足于用電和照明等需求,更注重于電氣工程自動化的實用、方便及美觀。本文對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進行分析,并對電氣工程中運用的相關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力系統(tǒng)
電氣自動化技術具備涵蓋面較廣、對電子技術的依賴程度較高等特點,近年來;隨著電力和電子技術發(fā)展迅速,電氣自動化技術與人類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電氣自動化不斷創(chuàng)新以及完善的過程中,使電氣自動化技術的適用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拓寬了在我國電力系統(tǒng)中發(fā)展的空間。
1淺談我國電氣自動化的發(fā)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電氣自動化的應用優(yōu)勢逐漸在社會中突顯出來且不斷更新,使廣大使用群眾體會到電氣自動化技術較為廣泛的適用性及寬闊的專業(yè)性,這推動了電力自動化技術的進程,使我國電力自動化的普及面越來越寬廣。目前,我國電氣自動化發(fā)展現狀可歸納為以下幾大要點:(1)平臺開放式發(fā)展。(2)電氣自動化系統(tǒng)集成信息化。(3)分布式控制應用。
2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配電網系統(tǒng)中的應用
2.1就地控制技術。就地控制技術通過采用電壓加時限對故障進行檢測,當電壓加時限的重合器進行反復重合之后,就能及時的對故障進行隔離。整個過程中,就地控制技術的工作原理為:饋線的故障達到無法挽回的程度時,電壓加時限上的重合器無法成功進行合閘,出現跳閘。此時,發(fā)生故障的兩端的負荷開關因沒有電壓的支持而分開,使重合器再次重合。為順利完成對故障進行隔離的工作,使用的負荷開關都設定了一定的限制時間,一旦出現饋線故障,負荷開關的延時受限制時間的控制就會自動閉鎖,達到安全的隔離故障段,此時,將電壓加時限上的重合器合閘與開關進行連接,便可恢復電路的正常運轉。
2.2遠程遙控技術。遠程遙控技術需要借助通信手段來對故障進行隔離,這是其與就地控制技術的最大區(qū)別。它由三大部分構成,即:饋線的遠程終端FIU、饋線的自動化控制中心、負荷開關。其中,饋線的遠程終端FIU對遠程遙控技術的順利進行起主導作用,它是遠程遙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闡述遠程終端FIU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其負責采集開關運行情況,及時對開關的作業(yè)進行分析,通過利用饋線的自動化控制中心對所采集的信息進行判斷并確定故障段,一旦定位故障段,FIU立即對線路開關進行遠程的遙控,充分發(fā)揮調制及控制的作用,隔離了故障,使正常線路段恢復工作狀態(tài),保證電力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
3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tǒng)中的應用
3.1變電站的自動化技術。變電站采用自動化技術,加強對工作設備的監(jiān)視及控制,完全利用自動化技術進行作業(yè),提高變電站的工作效率。這一技術的工作原理在于讓操作監(jiān)視的相關信息顯示于電腦屏幕上,及時應對變電站內設備的異常工作現象,利用自動化技術消除故障,從而保障變電站的工作得以安全并順利運行。因此,自動化技術應用于變電站中不僅能夠確保其正常運行,而且對電力生產的現代化進程起促進作用。此外,由于變電站采用自動化技術進行作業(yè),大大減輕了員工以往的工作強度,操作人員僅僅完全利用計算機進行作業(yè),達到“人工智能化”程度的工作現狀。
3.2電網的自動化調度。目前,我國的電網調度自動化主要由電腦網絡、電網調度中心的服務器、打印設備、顯示器及工作站等要素構成。應用廣域網進行連接,服務于調度范圍內的一切用戶。自動化技術可以采集電力生產過程中的有關數據,對電網的運行進行監(jiān)視及控制,分析運行是否正常;也可及時評估電力系統(tǒng)狀態(tài)、預測電力負荷等??梢?,自動化技術在電網調度中占據主導作用。隨著我國自動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使調度人員對電網調度的現代化程度隨之增高,促進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
3.3分散控制系統(tǒng)的應用。分散控制系統(tǒng)又被稱為分布式控制系統(tǒng),按照一臺計算機控制一個控制回路的作業(yè)原則進行工作,它在電氣自動化系統(tǒng)中得到很好的應用。分散控制系統(tǒng)可集中獲取數據并將其集中管理、控制,是一種有效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它能夠在電氣自動化系統(tǒng)中實現對各個運行設備進行有效的調制、控制、管理,能夠妥善處理線路與設備、設備與設備間的關系,從而實現生產過程中的有效監(jiān)控與保護。
4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前景
為了使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前景成為可能,邁向科技化、信息化、開放化的步伐,需把握住以下要素:(1)信息技術的決定性影響。(2)與物理科學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3)現代技術的迅速發(fā)展。
電氣自動化不僅是工業(yè)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當代先進科學的核心技術,它的發(fā)展對社會科技的進步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因此,研究人員應時刻展望電力自動化的發(fā)展前景。我國為進一步提高自身產品的科技含量,應加大自主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力度,提倡研究人員研發(fā)更好的且具有創(chuàng)新的產品,努力開創(chuàng)科學結合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局面,使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呈現新穎、煥然一新。根據史料記載,各種新技術的應用始源于人類第三次科技革命,電氣自動化為人類的生活帶來廣闊的前景,它的作用及其廣泛,不但可以在科學技術的實踐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而且推動了工業(yè)生產。回顧過去,由于我國的電力自動化技術起步較晚,因此綜合自動化技術與國外存在不可避免的差距。隨著電力自動化的普及面逐漸拓寬及根據我國電力系統(tǒng)的實際發(fā)展情況,要求研究人員以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為前提,運用當今科學技術的力量自主研發(fā)適合我國電力系統(tǒng)的自動化產品,為國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的電力系統(tǒng)。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電力技術的不斷更新?lián)Q代,涌現出不斷創(chuàng)新的新技術及新理論。各種新技術、新理論在電氣自動化中的充分應用體現了巨大作用,它促進了各專業(yè)知識、技術的融合及滲透,推動了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的不斷進步、應用范圍的不斷深化。因此,研究人員應學習并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根據我國電力系統(tǒng)的發(fā)展情況,結合實際出發(fā),以自己的工作經驗按照科學性的原則為我國的各行各業(yè)研發(fā)出具備適用性、安全性的電氣自動化技術,使電氣自動化技術更好的應用到我國的社會中,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從而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
中圖分類號:F4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018-01
作者簡介:楊秋波(1991.06-),男,漢,安徽宿州人,沈陽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