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虎堂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上海 200433)
·文學研究·
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歸屬問題探析
宋虎堂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上海 200433)
英國哪些作家作品受到了法國自然主義的影響并可以歸入自然主義的行列中——即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歸屬問題——是認識英國自然主義文學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然而,單純以自然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之間的區(qū)別或文學影響的實證批評并不能準確地確定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歸屬。因此,以自然主義理論為基礎,結合自然主義小說的界定及其特征,將實證批評與審美批評相結合,同時考察英國文學的實際情況就會發(fā)現(xiàn),可以歸入自然主義行列的英國作家主要有喬治·吉辛、喬治·莫爾、阿諾德·貝內特、威姆薩特·毛姆。這些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主義的影響,其創(chuàng)作顯示出明顯的自然主義風格和特色。
自然主義;英國文學;實證批評;審美批評
自19世紀80年代起,產(chǎn)生于法國的自然主義開始在英國傳播,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初,對英國及其文學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自然主義在英國傳播并產(chǎn)生影響必然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英國哪些作家作品受到了自然主義的影響并可以歸入自然主義的行列中,即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歸屬問題。然而,我國學術界在英國自然主義文學方面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對其歸屬問題缺乏應有的重視和明晰的論述。英國自然主義文學作為世界自然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歸屬問題的探討和分析,既是我們認識英國自然主義文學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我們進一步研究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基礎。因此,本文主要從歸屬存在的誤區(qū)、歸屬標準的界定、歸屬的具體表現(xiàn)等方面來論述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歸屬問題。
自然主義對法國文學來說是“本土產(chǎn)物”,對英國文學來說則是一種“外來品種”。由于法國自然主義是在英國現(xiàn)實主義的發(fā)展過程中傳播到英國的,英國文學界在名稱上將現(xiàn)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相混淆,或者交叉使用,在內容上則習慣將“健康的現(xiàn)實主義”和“淫穢的自然主義”相對照。因此,以往的研究主要從現(xiàn)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出現(xiàn)的承繼性、異質性、同構關系及價值尺度來判斷二者之間的異同,進而探究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歸屬。然而,從現(xiàn)實主義和自然主義之間的異同是否可以有效地探討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歸屬呢?要弄清這一問題,至少有以下幾個誤區(qū)需要澄清。
首先,簡單的“同”或“不同”并不能全面地厘清英國現(xiàn)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在文本系統(tǒng)中的同異關系。即使我們對現(xiàn)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在理論上有所區(qū)分,它們之間的異同關系也只能作為我們參照的標準,并不能機械地套用,況且理論的抽象概括并不能反映創(chuàng)作實踐的全部。事實上,在具體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自然主義作家的作品中包含著現(xiàn)實主義的成分,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創(chuàng)作中也存在著自然主義的因素,這兩方面并不那么容易分辨和精確區(qū)分。
其次,當時英國的許多小說家都不以自然主義自稱,他們更專注于寫實的文學傳統(tǒng),僅僅是在“與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保持真實的基礎上佐以幽默,以及在對人生的荒誕洞察時,偶爾才向自然主義投去僅僅一瞥”[1]32。鑒于此,有人就將一些作家作品籠統(tǒng)地界定為“具有自然主義特色的現(xiàn)實主義”或者“具有現(xiàn)實主義特色的自然主義”,抑或在“自然主義”前加上各種定語來稱謂一些作家作品,但這樣的界定依然不夠明晰。如毛姆,我國文學史作品或將他列入自然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兩個不同的流派,或認為他的創(chuàng)作在本質上是現(xiàn)實主義的,但卻具有法國自然主義的特色。而國外學者杰拉爾德·古爾德則認為:“如果毛姆屬于一個流派,那就是法國派。”[2]“法國派”這一稱謂顯然是兩難處境中的折中選擇。可見,學術界對諸如此類作家的定位在自然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之間搖擺,用不同術語(詞匯)界定相同的內涵,甚至處于模棱兩可的狀態(tài)。
再次,從創(chuàng)作實踐來看,英國文學中的一些作品確實是以左拉等人的自然主義小說為典范,或者說是受到自然主義的影響而創(chuàng)作的。然而,當文學史對這些文學現(xiàn)象進行整體歸納時,往往會給一些作家作品貼上“某某主義”的標簽,或劃歸入某一流派和陣營,即以一定的標準(主題、題材、敘述等)將作家作品在屬性上進行歸類。歸屬需要一個標準,但尋找標準的最大問題是并沒有一個一以貫之的標準可以讓我們去參照,而只能找到歸屬的理由,如法國的福樓拜、英國的勞倫斯、美國的德萊賽等作家,歸入現(xiàn)實主義也是合理的,歸入自然主義也有道理。即使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哪部屬于自然主義,哪部又可歸為現(xiàn)實主義,對號入座也不那么容易。并且,不同國家或不同時代對同一作家的歸屬也各不相同,問題的關鍵在于人們對自然主義本身持有不同的看法。這使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歸屬問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如何有序合理地探討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歸屬問題呢?由于自然主義沿襲了現(xiàn)實主義的文學傳統(tǒng),偏重敘事,而小說是大多數(shù)國家(包括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表現(xiàn)形式,自然主義文學的成就也主要在小說方面。因此,我們首先面臨的問題便是——何謂“自然主義小說”?然而,給自然主義小說下一個標準的定義絕非易事。不過,很多國家的作家(包括左拉)和學者都對“自然主義小說”進行過不同的界定和描述。其中,左拉和英國學者利里安·弗斯特的定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左拉在《戲劇中的自然主義》中最早對“自然主義小說”進行過籠統(tǒng)的描述:“自然主義小說不過是對自然、種種存在和事物的一種調查研究。因此它不再把興趣放在按某些規(guī)則來精巧地構思并展開的一個寓言方面。想象不再有用武之地,情節(jié)對小說家來說也無關緊要了,他不再去操心故事的編排、前后承接和結局;我的意思是,自然主義小說家并不插手對現(xiàn)實進行增刪,他也不服從一個事先構思好的觀念的需要來制造用以構筑一個屋架的種種部件。”[3]弗斯特在《自然主義》一書中也對“自然主義小說”進行了比較清晰的界定:“自然主義小說是一種旨在最大限度地以科學家的客觀態(tài)度來寫作的小說,它力求表達人作為一種生物受遺傳、環(huán)境和時代壓力所支配這一新的觀點。……其實,要真正認識自然主義文學,至少必須意識到它的創(chuàng)作方法的特點應和題材的選擇同樣重要,只有當作者是以科學家分析的客觀性去處理題材時,我們才能稱其小說為自然主義作品?!盵1]42-43左拉作為自然主義理論的創(chuàng)始者,主要側重于從小說的內在要素來界定自然主義小說,但左拉對“自然主義小說”的定義似乎并不明確,只有結合他的理論才能夠理解。但就上面的定義來看,左拉規(guī)定了自然主義小說客觀性、真實性的原則,并且說明了想象、情節(jié)在作品中的地位。弗斯特則側重于從創(chuàng)作方法和題材選擇上來界定自然主義小說,比較詳細地指出了自然主義小說的特點,并且闡明了定義自然主義小說的矛盾和難點所在。弗斯特表明自己對自然主義小說的定義也不是絕對的,僅僅是判斷自然主義小說具體標準的前提。盡管如此,左拉和弗斯特對自然主義小說的界定還是為我們提供了可供判斷的參照,我們可以從中歸納出自然主義小說的幾個基本特征:一是強調小說創(chuàng)作的真實性,二是強調小說創(chuàng)作與自然科學(生理學、遺傳學等)的結合,三是提倡小說的純客觀寫作。簡言之,自然主義小說的核心在于對小說真實性、科學性和客觀性的強調。
從自然主義在世界各國的傳播來看,由于文學之間影響與被影響關系的復雜性、微妙性和不可量化性,僅對自然主義小說進行界定還不足以有效地探討英國作家作品的自然主義歸屬。因為從英國文學史來看,一些作品雖然不能在材料文獻中找到與自然主義的直接聯(lián)系,但作品對人的生物性、環(huán)境與性格、科學等的書寫,都與自然主義有相通的地方。那么,這些相通的東西是受了法國自然主義的影響還是作家們不期而然的共同體驗?這是需要區(qū)分但又無法精確區(qū)分的問題。同時,對自然主義產(chǎn)生影響的哲學(家)、生物學(家)、時代的科學基礎等也對一些作家的創(chuàng)作有所影響,我們是否因此可以說這些作家具有自然主義屬性,可以歸入自然主義行列呢?如哈代的創(chuàng)作受到了達爾文主義的影響,我們就可以認為哈代是自然主義作家嗎?這顯然又會涉及到文學研究中實證批評與審美批評的關系問題。比較文學的法國學派提倡以客觀事實聯(lián)系為基礎進行文學關系研究(實證批評),但忽視了文學的審美特性,即“實證能證明科學事實和科學規(guī)律,但不能證明藝術創(chuàng)造與接受上的審美意義”[4]?;诖耍绹鴮W派主張在無客觀事實的文學間建立起一種主觀的審美價值聯(lián)系(審美批評),即“把問題提到一定的范圍之內,也就是提出一個特定的標準,使不同的現(xiàn)象之間具有可比性,從而進行比較”[5]。但這樣的可比性又缺乏一定的實證性。
如何處理實證批評與審美批評之間的矛盾呢?我們知道,一個作家或一部作品的藝術魅力是多元而又呈復合型的,文學研究一個重要的目的就在于揭示藝術特性并對其進行歸類。例如人們比較熟悉的哈代和勞倫斯,他們有時可歸入現(xiàn)實主義的作家陣營,有時也可歸入自然主義的作家行列,原因何在?主要在于文學批評的立足點和方法不同。若從實證批評的角度來看,我們翻閱哈代和勞倫斯的作品及其相關文獻,幾乎無法用實證的方法去判定哈代和勞倫斯是否與自然主義有必然或直接的聯(lián)系。然而,若從審美批評的角度來看,哈代的作品關注人物性格與所處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勞倫斯作品露骨的性描寫以及他們對工業(yè)文明的展示等都具有類似于自然主義的傾向和風格,由此他們被一些評論者看作是具有自然主義屬性的作家。事實上,一些作家作品與自然主義的關系是“先天”的,可以依據(jù)一定的事實材料推導出來;而另一些作家與自然主義的聯(lián)系則是“后天”的,以審美價值為紐帶聯(lián)系在一起,需要通過審美閱讀來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作家作品我們是無法以某種價值標準去衡量的。如一個作家受了某種影響,就一定寫出了某種風格的作品?或者一個作家沒有受到某種影響,在創(chuàng)作中就一定沒有某種風格?這很難用客觀標準去評判,并且標準在研究者和讀者手中,這也將評判處于矛盾的境地。就連作家本人的宣言,我們也得以分析的眼光來看待,正如吳岳添所說:“對作家要用作品而不能只用他的宣言來衡量,因為寫出來的作品不可能完全符合作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盵6]可見,文學創(chuàng)作是靈活多變的,沒有固定的標準可依循,這也表明審美批評和實證批評是文學研究經(jīng)常遇到的矛盾。
從影響研究的目的來看,一個作家受到的外來影響有多大,我們顯然無法用準確的比例或數(shù)據(jù)來描述;而且文學史對一種文學現(xiàn)象的描述,其實是對零碎的文學史實進行的一種建構,運用的邏輯思維不同,文學史的建構方式就會不同,文學史所要傳達的作家作品信息也會不同。從影響研究的邏輯來看,影響研究存在一個通用的模式,即將零碎的文學史實以邏輯的方式來進行實證。需要指明的是,影響研究所謂的“實證”并不是一種完全意義上的事實論證,其實是一種文學史實的“邏輯化”,即以邏輯的方式來靠近事實或建立事實之間的聯(lián)系。實證就是為了從邏輯上找到聯(lián)系,而不是事實的“實證”(盡管也包含這一層面),非實證的部分則需要通過審美批評來實現(xiàn)。因此,在具體的研究中,我們應該將實證批評與審美批評相結合,以有效地處理實證與非實證的文學關系。
我們將上述問題綜合考慮,以左拉自然主義理論為基礎,結合自然主義小說定義及其特征,運用實證批評與審美批評相結合的方法,可以找到英國自然主義文學歸屬的主要理由(標準):一,作家受到左拉等其他自然主義作家的影響。如喬治·莫爾與左拉的相識交往,對莫爾以后的自然主義創(chuàng)作起到了推動作用。毛姆在法國自然主義作家(如龔古爾兄弟、莫泊桑等)的指引下進行寫作,尤其是從莫泊桑那里學到了簡潔的敘事風格和清晰嚴密的結構,以至于他被稱作是“英國的莫泊?!薄6?,作家的創(chuàng)作和作品的某些部分(因素)與自然主義理論方法一致。如在題材選取上,以工業(yè)時代的下層社會為背景,選擇自然主義作家比較喜歡的下層人物進行描寫;在人物塑造上,緊密圍繞人的動物本能,重視環(huán)境、遺傳對人的決定作用;在敘事方式上,采取客觀冷靜的敘述方式。如喬治·吉辛的《新寒士街》、喬治·莫爾的《伊絲特·沃特斯》等與左拉的自然主義小說就有許多相似之處。三,作品中的審美特質(如性描寫)與左拉等的自然主義作品具有相同的審美效果。由于人們常常將性愛與自然主義相聯(lián)系,與左拉《戴蕾絲·拉甘》等作品的命運相似,喬治·莫爾的《現(xiàn)代戀人》和《演員之妻》因大膽的性描寫在出版之初就受到道德譴責和政府當局的查禁,讀者對此也是大加指責。依據(jù)這三個基本標準,結合英國文學史,我們認為,在英國文學中具有自然主義傾向的主要作家有喬治·吉辛(1857—1903)、喬治·莫爾(1852—1933)、阿諾德·貝內特(1867—1931)、威姆薩特·毛姆(1874—1965)。
喬治·吉辛深受左拉、莫泊桑、屠格涅夫的影響,一生都在創(chuàng)作中堅定不移地實踐寫實的文學手法。他創(chuàng)作的《黎明中的勞工》(1880)、《無階級者》(1884)、《新寒士街》(1891)等小說描寫了社會變革中下層貧窮人民的凄慘生活和處境,小說細致、客觀的描寫顯示出法國自然主義的痕跡?!缎潞拷帧芬话惚徽J為是吉辛最成功的作品和最具自然主義風格的作品之一。在題材選取上,吉辛選取了自然主義作家偏愛的下層人物(窮困知識分子作家)為主要描寫對象。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吉辛習慣于采用與自然主義最為相似的客觀化的小說話語(如賈斯帕與里爾登之間的對話),將自己的藝術構思隱含在對話之中。借小說人物比芬之口,吉辛在《新寒士街》中表達了自己關于自然主義小說的創(chuàng)作理念:“我想出了一個表達它的新方法,我的真正用意是在那些出身低賤的人的范圍里發(fā)現(xiàn)一種絕對的現(xiàn)實主義?!乙撌瞿切┍举|上不算英雄的平民,論述那些受粗俗環(huán)境支配的大多數(shù)人的日常生活?!覍⒅鹱种鹁浒阉佻F(xiàn)出來,除了忠實地進行報道外,不作絲毫摻雜個人觀點的離題描寫。”[7]吉辛在秉承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基礎上,融合自然主義的創(chuàng)作主張,著力描寫下層人民的生活,將落魄文人的生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喬治·莫爾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廣泛地閱讀康德、斯賓諾沙、達爾文等人的著作。從小立志成為畫家的莫爾,1872年至1882年在法國學畫期間卻迷上了法國小說(左拉、龔古爾兄弟等的作品),而且結交了一大批文學藝術家,如畫家莫奈、都德、馬拉美、左拉等,這些對莫爾的文學創(chuàng)作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左拉,莫爾非常喜歡左拉的《小酒店》,他認為,“就靈魂的境界來看,綺爾維絲是左拉寫得最美的人物……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左拉比以前任何時候,也比他將來可能會的那樣,是福樓拜的學生,這本書是完全按照福樓拜的方式寫的,用了一些被圖像化的修飾語弄得生氣勃勃的短小句子?!雹?29莫爾在晚年曾坦言自己受到了左拉的影響,并在回憶錄《我的死了的生活回憶》(1906)中聲稱自己是“最年輕的自然主義者”。法國自然主義也正是通過莫爾傳播到了英國。莫爾在談到自己閱讀左拉《實驗小說論》的感受時說:“我體驗了突然而至的內心光明所帶來的痛苦和歡樂。自然主義、真實、新藝術,尤其是‘新藝術’一詞,像是突然醒悟的感覺穿透我一樣?!雹?28-229莫爾的第一部小說《現(xiàn)代戀人》(1883)和第二部小說《演員之妻》(1885)都是對左拉自然主義的模仿之作?!冬F(xiàn)代戀人》描寫了一位才藝不高的藝術家依靠與女人的關系而走紅的故事,與左拉的《娜娜》有些相似?!堆輪T之妻》講述了女工凱特·伊德不安現(xiàn)狀,拋棄生病的丈夫,移情別戀,與啞劇演員狄克·樂諾克斯相愛后,終日酗酒最后悲慘死去的故事,與左拉的《戴蕾絲·拉甘》有許多相似之處。莫爾的成名作《伊絲特·沃特斯》(1894)講述了來自下層勞動階級的主人公伊絲特在巴菲爾德家做仆人時,被仆人威廉誘奸懷孕,隨后遭到拋棄,再到重逢后威廉病亡,她獨自撫養(yǎng)孩子的故事,整部作品體現(xiàn)了自然主義小說的一些特色。在題材上,莫爾選取生活于社會下層的仆人為對象,對蘇賽柯斯的社會生活進行真實的描寫。在藝術手法上,莫爾采用客觀的敘述話語,對小說中的人物采取不偏不倚的態(tài)度,以仆人們的觀點去寫仆人的生活,給讀者強烈的真實感。鑒于此,許多學者認為《伊絲特·沃特斯》是莫爾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主義作品。如英國學者邁克爾·亞歷山大(Michael Alexander)在其所著的《英國文學史》中就認為,《伊絲特·沃特斯》是“以左拉的自然主義方式創(chuàng)作的,把來源于自然科學的客觀物質現(xiàn)實主義和缺乏迷人魅力的哀婉動人的詞句結合起來”[8]。
阿諾德·貝內特是一個十分重視法國小說寫實技巧的作家,尤其崇尚福樓拜、巴爾扎克和左拉,因此有學者指出:“在英國作家中,他是捕捉到巴爾扎克、福樓拜和左拉精神的唯一作者?!盵9]貝內特一生創(chuàng)作了多部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五鎮(zhèn)”為背景的系列小說,如《五鎮(zhèn)的安娜》(1902)、《老婦譚》(1908)、《五鎮(zhèn)軼事》(1905)、《五鎮(zhèn)的嚴峻笑容》(1907)等。這些作品一方面以法國自然主義忠實、細致的筆觸記錄了五鎮(zhèn)的生活,另一方面對小說人物采取了客觀還原的描寫手法,將現(xiàn)實主義和自然主義融為一體,展示了19 世紀末 20世紀初英國在社會經(jīng)濟和思想道德方面的發(fā)展變遷。《老婦譚》講述了姐姐康斯坦斯和妹妹索菲亞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和人生歷程,“在思想內容上流露出自然主義的悲觀傾向,在表現(xiàn)手法上也遵循自然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10]。在《五鎮(zhèn)的安娜》中,貝內特以旁觀者的視角對安娜、特萊爾特等人物形象及其日常生活進行了精確的客觀描寫,凸顯出安娜在父權制之下的主體個性。因此,美國學者考德威爾在《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一書中認為貝內特是“法國龔古爾式的現(xiàn)實主義以及那超然的、儼若神明的觀察者。即使在最好的朋友的葬禮上,作者也按照龔古爾方式,超然物外、不露聲色,忙著把自己的‘印象’記錄下來”[11]。
毛姆是一位有著五年學醫(yī)經(jīng)歷的作家,從醫(yī)的經(jīng)歷使他了解到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臨床實踐則培養(yǎng)了他冷靜解剖社會、客觀記錄人生的習慣。當自然主義傳播到英國時,毛姆大量地閱讀法國文學(自然主義)作品,他曾說:“我學習的法國小說家比英國小說家多,在莫泊桑身上學到我所需要的東西之后,又轉向司湯達、巴爾扎克、龔古爾兄弟、福樓拜以及法郎士學習?!盵12]113法國文學對毛姆的熏陶,使毛姆的文學創(chuàng)作特別是早期小說在內容和形式上表現(xiàn)出自然主義傾向。毛姆第一部小說《蘭貝斯的麗莎》(1897)一向被認為是“英語小說中自然主義小說最完全的樣本”[13]。小說描述了一個在倫敦東區(qū)貧民窟的年輕姑娘麗莎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墜入情網(wǎng),與有婦之夫在一起并懷孕,最后悲慘死去的故事?!短m貝斯的麗莎》以冷靜客觀的自然主義筆法,詳細地描繪了麗莎所處的那種令人窒息的生活環(huán)境,用臨床觀察的方式真實地敘述了麗莎的人生經(jīng)歷。毛姆曾在《總結》一書中說:“在《蘭貝斯的麗莎》中,我既沒有多加渲染或夸張地描寫我在醫(yī)院門診部遇到的人和作為產(chǎn)科職員在服務病區(qū)遇到的人,以及那些我因工作需要走家串戶和無事可做隨意閑逛時看到的事情。想象力的缺乏(……)迫使我直截了當?shù)赜浵挛夷恳姸劦臇|西?!盵12]109同樣,毛姆在《人性的枷鎖》(1915)中通過菲利普與威金森小姐、諾拉的性關系充分表現(xiàn)了人在本能情欲驅使下的行為和思想歷程,真實地表現(xiàn)了下層人民窮困的生活狀況。
綜上可見,我們通過對自然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之辨的有效性、文學史書寫、自然主義小說、實證批評與審美批評關系等問題的探討,有效地解決了英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歸屬問題。吉辛、莫爾、貝內特和毛姆所受的自然主義影響及其作品所體現(xiàn)的自然主義傾向,既體現(xiàn)了英國作家對自然主義的藝術選擇,也體現(xiàn)了文學觀念及其影響的多元性??傊?,對英國自然主義文學歸屬問題的探討,不僅對英國相關作家作品的認知和研究有所幫助,而且能對還原自然主義在英國文學中的存在形態(tài)和文學史的書寫提供有益的參考。
注釋:
① 轉引自高建為《自然主義詩學及其在世界各國的傳播和影響》,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1] Furst, Lilian R. & Skrine, Peter N..Naturalism[M].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78.
[2] Anthony Curtis and John Whitehead eds.Maugham:theCriticalHeritage[C].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 1987:10.
[3] [法]左拉.戲劇中的自然主義[J]//朱雯.文學中的自然主義.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177.
[4] 陳思和.20世紀中外文學關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幾點思考[J].中國比較文學,2001(1):8-39.
[5] 盧康華,孫景堯.比較文學導論[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133.
[6] 吳岳添.法國文學散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25-26.
[7] [英]喬治·吉辛.新寒士街[M].文心,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162-163.
[8] Alexander,Michael.AHistoryofEnglishLiteratur[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317.
[9] 侯維瑞.英國文學通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581.
[10] 王守成,方杰.英國文學簡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167.
[11] [美]克里斯托弗·考德威爾.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M].薛鴻時,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8:104-105.
[12] Maugham,W.Somerset.TheSummingUp[M].London:Pan Books Ltd.,1976.
[13] [英]麥吉爾.世界名著鑒賞大辭典[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3:5198.
[責任編輯 李秀燕]
On Screening English Naturalism Literature
SONG Hu-tang
(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Fudan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Who, among English writers,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French naturalism and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naturalists, that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English naturalism literature, is key to comprehend it. However, we cannot merely depen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aturalism and realism, or the positivism critic of literary influence to identify naturalism. Therefore,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naturalism an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ism novels, we can employ a combined method of aesthetic critic and positivism critic of literary influence to single out several writers as naturalists. These writers, to a certain degree,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naturalism, and their works are of conspicuous naturalism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naturalism; English literature; positivism critic; aesthetic critic
2016-04-12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自然主義在英國的傳播與影響研究”(15CWW005)的階段性成果。
宋虎堂(1980—),男,副教授,文學博士,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后,主要從事比較文學、西方文學研究。
I561.06
A
1672-8505(2016)05-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