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華先
(蒼溪縣新觀鄉(xiāng)農業(yè)服務中心,四川 蒼溪 628414)
油菜育苗移栽高產栽培技術
向華先
(蒼溪縣新觀鄉(xiāng)農業(yè)服務中心,四川蒼溪628414)
本研究以油菜為材料,探索油菜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通過對油菜育苗移栽技術的研究與分析,形成了油菜新型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油菜育苗移栽高產栽培技術。油菜育苗移栽高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優(yōu)選品種、適時早播、培育壯苗、整地移栽、合理增密、科學施肥、加強管理以及病蟲害綜合防治八個方面。
油菜;育苗移栽;高產;栽培技術
油菜是蒼溪縣傳統(tǒng)優(yōu)勢油料作物之一,菜籽油是蒼溪縣城鄉(xiāng)居民的重要食用油。近年來,蒼溪縣油菜撒播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低、病蟲害多、效益低。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人口增長、耕地面積減少等多因素影響,食用植物油問題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菜籽油是植物油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fā)展油菜生產就成了農技工作的主要方向。發(fā)展油菜生產,主要是發(fā)展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努力探索新模式、新技術,逐步完善油菜育苗移栽高產栽培技術新體系。
選擇優(yōu)質、高產、較抗菌核病的雙低油菜良種。
中晚熟品種壩區(qū)為9月中旬播種,其他地區(qū)為上旬;中熟品種9月下旬播種,早熟品種9月底—10月上旬播種。
3.1壯苗標準
株型矮健,葉密叢生,根頸粗短,葉數6~7片,葉片肥厚,葉柄短,苗高17~20 cm;主根粗壯,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
3.2培育壯苗的技術環(huán)節(jié)
3.2.1選好苗床地。選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地勢較平坦、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作苗床。667 m2播種量0.5 kg左右。
3.2.2精細整地。因油菜籽粒小,整地嚴格,應做到“細、平、實”,才能保證播種均勻。苗床按1.3~1.7 m開廂。苗床底肥,667 m2用腐熟稀糞水1 000.0~1 500.0 kg,尿素5.0 kg,過磷磷酸鈣20.0~25.0 kg,腐熟有機肥500.0~800.0 kg,硼砂1.0 kg,將肥料均勻撒在廂面,欠入土中。
3.2.3適時播種。按確定的最佳播種時間播種
3.2.4分廂定量勻播。播前曬種1~2 d,以提高種子酶的活性,促進出苗。分廂定量并拌適量的腐熟草木灰或細土勻播,用細土或細渣肥蓋嚴種。
3.2.5苗床管理。苗床管理要做到兩早兩勤。一是早間苗、定苗。油菜幼苗生長較快,間苗稍遲就容易形成高腳苗、彎腳苗和弱苗。苗床間苗兩三次,齊苗后開始第一次間苗,拔去擁擠弱苗,留壯苗。第一片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苗間距保持3~6 cm,做到苗與苗之間葉片互相不遮擋。第三葉時定苗,苗間距保持8~9 cm。二是早追肥。定苗時進行第一次追肥,用尿素兌水潑施,10 d后進行第二次追肥。移栽前一周追施“送嫁肥”。三是勤防病蟲。苗床期主要防治蚜蟲、菜青蟲、霜霉病、猝倒病,必須早治、勤治,移栽前一天噴施“送嫁藥”全面防治一次。四是勤排灌。干旱及時澆水,雨淋要及時理溝排水防漬害。
3.2.6噴施多效唑。在三葉期667 m2用15%多效唑粉劑30 g兌水50.0 kg噴施一次,可有效控制徒長促進幼苗葉數增加,根頸增粗,葉柄變短,移栽后成活返青快。使用多效唑時注意:一是播種時間要適當提前;二是幼苗長勢弱的不施用多效唑。
4.1整地
4.1.1稻茬田。稻茬田廂寬2~3 m,理好主溝、廂溝和邊溝,溝溝相通,預防濕害。一般主溝深50 cm,寬40 cm;廂溝、邊溝各33 cm。在欠地前10 d進行化學除草。移栽前一兩天欠細整平。
4.1.2旱地。前作收后及時深翻,清除雜草,施足底肥,打好廂溝和邊溝。
4.2適時移栽
適時早栽,移栽時苗齡以25~35 d為宜,保證在冬前有40~50 d的有效生長期,確保壯苗越冬。移栽前一天澆濕苗床,以利取苗。移栽時做到帶泥、帶肥、帶藥到大田,栽壯苗不栽弱苗,提高移栽質量,以利返青成活,促進新根和新葉生長。
5.1原則
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施肥水平較高,排灌條件好的地塊,種植密度宜稀,反之則要加大種植密度;早播早栽的種植密度宜稀,遲播遲栽的要適當增大密度;植株高、株型松散、分枝部位低的品種,種植密度宜稀,反之宜密。
5.2種植方式
實行寬窄行或等行距移栽,667 m2植4 000~7 000穴,每穴一兩株。
6.1油菜的需肥特性
優(yōu)質雜交油菜植株都比較高大,需肥量較大。667 m2產量100.0 kg菜籽需純氮8.0~11.0 kg,五氧化二磷3.0~3.9 kg,氧化鉀7.5~11.8 kg,氮∶磷∶鉀約為1.0∶0.4∶1.0。
6.2施肥原則。堅持有機與無機相結合,氮、磷、鉀、硼配合,全程施硼的施肥原則。
6.2.1底肥足。一般667 m2施廐肥或有機肥1 000.0~2 000.0 kg,磷肥20.0~30.0 kg,硼砂1.0 kg,拌勻堆漚10~15 d,施入廂面欠入土中或施入窩中。
6.2.2苗肥早。在移栽成活后或直播定苗后,及時667 m2施人畜糞1 000.0~1 500.0 kg,尿素5.0 kg,以利促進冬前幼苗生長。
6.2.3臘肥重。667 m2施發(fā)酵油餅15.0~20.0 kg或復合肥20.0 kg,水糞750.0~1 000.0 kg或尿素7.0~10.0 kg,并結合中耕培土,保冬壯,促春發(fā)。
6.2.4薹肥穩(wěn)。薹高17 cm左右時施用薹肥,667 m2施人畜糞750.0~1 500.0 kg,尿素5.0~8.0 kg。
6.2.5花肥巧。用0.2%~0.4%的磷酸二氫鉀液噴施,提高千粒重和含油率。
6.2.6補施硼肥。油菜屬喜硼作物,缺硼時會產生“萎縮不實癥”,嚴重減產,甚至顆粒無收。施用硼肥一般可增產20%以上,對嚴重缺硼的土壤可增產50%~60%。因此,在底肥施用硼肥的基礎上,還應在蕾薹期用0.1%~0.2%的硼砂溶液50.0~60.0 kg(即取50 g或100 g硼砂,兌水50.0 kg)進行葉面噴施硼肥,有利于提高角果數和結實率。
7.1查苗補缺
移栽7天后,對缺苗要立即帶土補栽,保證全苗。
7.2清溝排濕
理通三溝,排除漬水,減輕濕害和病害的發(fā)生。
7.3中耕培土
油菜移栽返青后應及時淺耕松土,促根壯苗,清理雜草。
油菜病蟲害防治以菌核病、霜霉病、蚜蟲和菜青蟲為主。采取農業(yè)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策略。
8.1農業(yè)防治
采取水旱輪作方式,盡力降低病源基數。鹽水選種,用10%的鹽水進行選種,可有效去除帶病籽粒。開好三溝,防除漬害。優(yōu)化密植,建立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及時摘除老、黃、病葉。
8.2藥劑防治
苗期發(fā)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初花期用5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菌核病,每隔7 d一次,連續(xù)兩三次。同時,用吡蟲啉、毒死蜱等殺蟲劑,防治油菜蚜蟲、菜青蟲、潛葉蠅兩三次,可有效減輕病害的發(fā)生和危害。
[1]孫曉輝.作物栽培學(各論)[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2]張榮.不同施肥模式對旱區(qū)春油菜生長特性的影響[A].中國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
[3]黃云根,余虹.油菜育苗移栽高產栽培技術[J].科學種養(yǎng),2010(12):16-17.
[4]尤興云.油菜育苗移栽高產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08(12):27.
S565.4
B
1674-7909(2016)02-26-2
向華先(1960-),男,中專,研究方向:農作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