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迎龍,劉金銳
(北大荒糧食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150090)
?
豆粕儲藏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研究
闞迎龍,劉金銳
(北大荒糧食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150090)
摘要:以豆粕為研究對象,通過進行恒溫培養(yǎng)發(fā)霉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同一樣品在不同的條件下,豆粕的霉菌含量隨著儲藏時間的延長而顯著增加,豆粕在含水量為13.52%、14.68%、16.26%,儲藏溫度分別為10℃、20℃、30℃,40℃進行培養(yǎng)4周,即28天,研究霉菌增長與儲藏時間、儲藏溫度對豆粕含水量的影響,并且對豆粕最初含水量對霉變程度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豆粕;儲藏;霉菌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樣品和儀器
本次實驗的豆粕樣品由是黑龍江省九三油脂集團提供的當年地產大豆豆粕,豆粕呈細小的片狀。儀器主要是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
1.2實驗方法
測定豆粕的基本成分。依據(jù)國家標準,準確測定樣品豆粕的基本成分。包括豆粕的水分(GB/T 6435-2014 飼料中水分的測定);粗蛋白含量(GB/T 6432-1994 飼料中粗蛋白測定方法);粗脂肪含量(GB/T 6433-2006 飼料中粗脂肪的測定);粗灰分含量(GB/T 6438-2007 飼料中粗灰分的測定)以及霉菌含量(GB/T 13092-2006 飼料中霉菌總數(shù)測定方法)。[1-6]測得豆粕含水量為13.52%;粗蛋白含量為46.24%;粗脂肪含量為2.11%;粗灰分含量為4.26%;霉菌總數(shù)為1.0千個/g。
將樣品分為3份,分別調節(jié)其水分為13.52%、14.68%、16.26%,編號為A、B、C。分別稱取A、B、C樣品各4份,每份200g,分別置于潔凈的密封包中密封。編號為A1、A2、A3、A4、B1、B2、B3、B4、C1、C2、C3、C4。將這些樣品分別于環(huán)境溫度10℃、20℃、30℃、40℃,置于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中于濕度為76%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實驗時間為4周,每周檢測各個樣品的霉菌總數(shù)并記錄。
2結果與討論
2.1溫度對霉菌生長的影響
實驗樣品A1在水分13.52%、溫度10℃條件下:在儲存實驗的4周當中,霉菌總數(shù)上升緩慢,在第4周周末檢測時的霉菌總數(shù)分別為1.2千個/g,1.5千個/g,2.9千個/g,8.8千個/g,上升幅度極低。實驗樣品A2在水分13.52%、溫度20℃條件下:在儲存實驗的4周當中,霉菌總數(shù)上升速度增加,在第4周周末檢測時的霉菌總數(shù)分別為1.8千個/g,4.6千個/g,79千個/g,148千個/g,上升幅度較高,說明20℃是霉菌生長的適宜溫度。實驗樣品A3在水分13.52%、溫度30℃條件下:在儲存實驗的4周當中,霉菌總數(shù)顯著升高,在第4周周末檢測時的霉菌總數(shù)分別為2.7千個/g,24.6千個/g,132千個/g,256千個/g,上升幅度很大,說明30℃是霉菌生長的極適宜溫度。實驗樣品A4在水分13.52%、溫度40℃條件下:在儲存實驗的4周當中,霉菌總數(shù)顯著升高,在第4周周末檢測時的霉菌總數(shù)分別為1.4千個/g,10,2千個/g,55千個/g,134千個/g,上升幅度與20℃時接近,說明40℃也是霉菌生長的適宜溫度。
2.2初始水分對霉菌生長的影響
實驗樣品B在水分14.68%經過28天的實驗之后,C于溫度10℃條件下該樣品的霉菌含量提高到13.2千個/g,B2于溫度20℃條件下該樣品的霉菌含量提高到172千個/g,B3于溫度30℃條件下該樣品的霉菌含量提高到296千個/g,B4于溫度40℃條件下該樣品的霉菌含量提高到167千個/g。
實驗樣品C在水分16.26%經過28天的實驗之后,C1于溫度10℃條件下該樣品的霉菌含量提高到18.5千個/g,B2于溫度20℃條件下該樣品的霉菌含量提高到196千個/g,B3于溫度30℃條件下該樣品完全霉變,失去食用價值,B4于溫度40℃條件下該樣品的霉菌含量提高到187千個/g。
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豆粕的初始水分對儲藏期間的霉菌繁殖生長有著較大的影響。
2.3討論
豆粕在恒溫培養(yǎng)過程中,霉菌總數(shù)隨著儲藏室間的延長逐漸增大,前期增長速度較慢,時間越長,增長速度越快,后2周更是成指數(shù)增長,在適宜的溫度下,迅速達到標準規(guī)定的上限,對食用和加工品質有極大的影響。
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豆粕的初始含水量對飼料霉菌總數(shù)的影響很大。一旦有了適宜的溫、濕度霉菌就會迅速的大量繁殖,從而降低原料的飼用品質。豆粕儲存與儲存環(huán)境的溫度條件有一定的相關性,如果儲存環(huán)境是在低溫,低水分條件下,霉菌繁殖速度緩慢。筆者通過28天的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30℃左右是豆粕霉菌生長的最佳溫度,低溫或者高溫均能夠降低霉菌的活性。更高或者更低的溫度對豆粕的儲藏是否有好處還需要實驗進一步驗證。初始水分對豆粕儲存的影響較大,高水分會使得霉菌生長速度加快,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實驗尋找豆粕儲藏的最佳水分范圍。
參考文獻:
[1] GB 13078-2001,飼料衛(wèi)生標準[S].
[2] GB/T 6435-2014,飼料中水分的測定[S].
[3] GB/T 6432-1994,飼料中粗蛋白測定方法[S].
[4] GB/T 6433-2006,飼料中粗脂肪的測定[S].
[5] GB/T 6438-2007,飼料中粗灰分的測定[S].
[6] GB/T 13092-2006,飼料中霉菌總數(shù)測定方法[S].
收稿日期:2016-02-22
作者簡介:闞迎龍(1988-),男,天津寧河人,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糧食質量安全方面工作。
doi:10.19369/j.cnki.2095-9737.2016.07.058
中圖分類號:S81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6)07-00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