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
逢年過節(jié),父親總是催促我們去同輩的兄弟姐妹那兒走動走動,說親戚親戚越走越親。然而非但我們對此不熱衷,堂兄弟、表姐妹們也很少主動聯(lián)系我們,父親眼看他們那輩維系得很好的血親人脈,終于經脈寸斷,不免惆悵不已。
父親是老了,不明白時代變了,如今血緣早就不足以讓人抱團。人際關系的親密必須具備三要素之一:共同價值觀、共同利益、共同愛好。如果“三無”,怎么能捏到一起去?
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自從八年前養(yǎng)了狗,我們和小區(qū)里一些狗主成了熟人,通過延伸效應,許多鄰居和我們成了“準熟人”。
“小區(qū)里魚龍混雜,讓別人對我們知道得太多,不安全。”妻子有些擔憂。然而我家狗狗十分外向,遇到同類,特別是異性同類就不肯走。于是只得停下來,不可避免地和其他狗主扯扯閑話。狗主成分復雜,頗有一些中老年喜歡打聽別人隱私,工作單位、家庭成員、收入狀況……有些年輕狗主對此不習慣,就會編些假信息應付一下。我是個不愿撒謊的人,每每笑著直接回答:“不方便談這個?!贝蠖鄶蛋蚵犅燥@尷尬,“嘿嘿”之后,很快就會轉移話題。唯獨有位老伯情商頗低,鍥而不舍,最后似乎恍然大悟,“你在保密單位工作吧?”為了脫身,我只得點點頭,此后,其他狗主對我都頗有些敬畏。
插畫/胡子
另一位享受到“敬畏”待遇的是狗主小廖,為人孤僻,每每半夜兩三點出來遛狗。被某些起夜的老伯透過玻璃窗看到了,聯(lián)想到他長得很瘦,繼而聯(lián)想到很可能是癮君子。于是偶爾遇見他,大家都畢恭畢敬,唯恐萬一得罪了,他“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養(yǎng)狗第三年,出了件大事。某狗主向其他二十幾位狗主借了錢,500元到5000元不等,然后失蹤了。警方來年抓到她時,早已無法退贓。后來得知她是通過平日搜集的資料,根據狗主們經濟狀況決定借款金額,所以屢屢得手。于是相當長一段日子,狗主們不再互相打聽隱私了,有的變得低調了一些,只被借了500元的劉嬸則憤憤不平,認為自家應該不比被借走5000元的老馬家窮?!膀_子狗眼看人低”,劉嬸從此很注意自己的服飾、發(fā)型,力求引領小區(qū)中老年婦女時尚。
眼看我家狗狗快9歲了,垂垂老矣,它的“接班人”問題提上了家庭議事日程。從現(xiàn)在的情形看,狗狗“走”了之后,接替它的會是一只貓,因為貓不需要牽出去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