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軍 王引俠 楊嬌嬌 雷華萍 薛曉靜 馬文艷
腕橫紋“一”字定位垂直進針法在橈動脈采血中的應(yīng)用
張亞軍王引俠楊嬌嬌雷華萍薛曉靜馬文艷
目的 探討在橈動脈采血中采取腕橫紋“一”字定位垂直進針法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科130例行動脈采血患者,隨機分組后分別采取不同進針方法。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局部淤斑發(fā)生率及疼痛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腕橫紋“一”字定位垂直進針法應(yīng)用于橈動脈采血中效果顯著。
腕橫紋;“一”字定位垂直進針法;橈動脈
橈動脈在穿刺時,操作者不僅要熟悉橈動脈的解剖位置,而且需要采取一定的穿刺技巧,才能夠提高橈動脈的穿刺成功率,同時減輕患者的痛苦[1]。在本文研究中,對于橈動脈采血患者,采取腕橫紋“一”字定位垂直進針法進行穿刺,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130例需行動脈采血患者進行研究,選取時間為2015年1月~2016年6月,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65例)和觀察組(65例)。對照組:男35例,女30例,年齡16~73歲,平均(44.37±2.16)歲。觀察組:男33例,女32例,年齡17~73歲,平均(44.86±2.79)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可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為93.85%(61/65),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1.54%(53/65),觀察組患者的局部淤斑發(fā)生率為3.08% (2/65),低于對照組患者的16.92%(11/65),數(shù)據(jù)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劇痛例數(shù)分別為37例、21例、5例和2例,分別占56.92%、32.31%、7.69%和3.08%;對照組患者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劇痛例數(shù)分別為24例、16例、16例和9例,分別占36.92%、24.62%、24.62%和13.85%。兩組患者疼痛情況對比,其中觀察組輕度疼痛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患者,重度疼痛和劇痛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在橈動脈采血中,采取腕橫紋“一”字定位垂直進針法進行穿刺具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穿刺中利用食指指腹進行橈動脈定位,食指在五指中,是靈敏度最高的手指,因此能夠?qū)飫用}搏動的深度和強度進行準(zhǔn)確地感知,另外一手指輕壓固定橈動脈,對患者遠端動脈的充盈度無較大影響,更利于操作者進針操作,而且動脈血能夠更快地充盈[3-4]。本文中觀察組通過采取腕橫紋“一”字定位垂直進針法進行橈動脈采血,其一次采血成功率為93.85%,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在傳統(tǒng)采血法中,操作往往需要反復(fù)試探,對患者局部血管損傷較大,拔針后按壓部位不易掌握,從而增加患者局部淤斑的發(fā)生率[5]。腕橫紋“一”字定位垂直進針法是定位明確,垂直刺入患者的皮膚,血管穿刺點與皮膚穿刺點為同一位置,對患者的血管損傷較小,而且更有利于操作者將按壓部位準(zhǔn)確找到,降低患者局部淤斑的發(fā)生率[6]。同時實驗組采用2根棉簽橫壓穿刺點,增加了按壓面積,減少了按壓點位置偏差所帶來的不良后果,也能降低拔針后出血的發(fā)生。觀察組患者在采血后,局部淤斑發(fā)生率僅為3.08%,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采用垂直進針法進行橈動脈穿刺時,針頭與皮膚接觸面積相對于斜面進針時接觸面積小,組織損傷程度和強度小,致痛物質(zhì)釋放少,痛覺沖動小,故疼痛較輕。另外,垂直進針直接進入皮下及血管,較斜面進針的行程短,對皮下神經(jīng)纖維的刺激少,縮減了傷害性刺激的速度和時間,也減輕了疼痛[7]。本文中觀察組患者通過采取腕橫紋“一”字定位垂直進針法進行橈動脈采血,觀察組患者輕度疼痛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患者,重度疼痛和劇痛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正確的采血姿勢和體位對穿刺成功至關(guān)重要,患者被穿刺側(cè)手臂要妥善擺放,不要將手腕懸空。操作者站在穿刺手臂的同側(cè),以保證針頭斜面朝向心臟方向,使血液采集更加流暢[8]。
綜上所述,在橈動脈采血中,采取腕橫紋“一”字定位垂直進針法可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降低患者局部淤斑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疼痛。
[1]陳華球. 橈動脈采血穿刺方法的探討[J]. 齊齊哈爾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10,31(8):1343.
[2]宋愛梅,劉璇,葛永春. 兩種穿刺方法在橈動脈采血中的應(yīng)用效果比較[J]. 全科護理,2013,11(18):1650-1651.
[3]唐明. 不同穿刺方法在橈動脈采血中的應(yīng)用效果比較[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27):123-125.
[4]蓋玉娟. 一指垂直采血法在橈動脈血氣分析標(biāo)本采集中的應(yīng)用[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4,24(3):1151-1152.
[5]張鴻. 小兒橈動脈采血三種方法的臨床應(yīng)用[J]. 西部醫(yī)學(xué),2011,23(8):1592-1593.
[6]劉慧萍,李蕊蘭. 雙重定位法在橈動脈采血中的體會[J]. 世界最新醫(yī)學(xué)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21):197.
[7]許珍華. 目測定位法在新生兒橈動脈采血中的應(yīng)用效果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dǎo)報,2013,19(14):2188-2190.
[8]涂群蓮. 橈動脈定位采血法的應(yīng)用效果研究[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2):111-11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 Rasceta Positioning Vertical Needling in Radial Artery Blood
ZHANG Yajun WANG Yinxia YANG Jiaojiao LEI Huaping XUE Xiaojing MA Weny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anyang, Xianyang Shanxi 712000, China
Objective To take rasceta "—" needling effect in the vertical location of radial artery blood sampling. Methods 130 cases of arterial blood sampling were selected in our department, after random grouping,different methods were adopted. Results To observe the first puncture success rate, patients with local pain incidence and ecchymosi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Rasceta "—" needling effect on the vertical positioning of the radial artery blood signifcantly.
Wrist crease, The "—" positioned vertically into the needle,Radial artery
R656
A
1674-9308(2016)22-012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2.084
陜西省咸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骨科,陜西 咸陽 712000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采血方法,采血者以左右食指和中指觸及患者橈動脈搏動最強處,稍微用力將血管固定,右手持采血針,以40°~60°逆血流方向貼食指右側(cè)進行穿刺,待采血針充盈0.5 ml后拔針,并立即用1根棉簽按壓穿刺點,按壓時間5~10 min。
觀察組:采用腕橫紋“一”字定位垂直進針法。操作者在采血部位同側(cè),取站立位,視線保持在采血部位區(qū)域內(nèi)。患者手臂平伸外展20°~30°角,掌心向上,用小枕將手腕抬高5~8 cm,患者關(guān)節(jié)盡量背曲,手呈半握拳屈曲狀或掌心握一小毛巾,手腕下墊枕抬高避免懸空,使手背向下后局部皮膚繃緊,根據(jù)橈動脈的解剖特點,采血者將左手的食指沿血管的走向放在橫紋腕,距前臂橈側(cè)向內(nèi)約0.5 cm處,用“一按一提”法仔細感覺動脈的搏動。在橈動脈搏動最明顯的皮膚處用指甲壓“一”字作為橈動脈定位標(biāo)記。對操作者左手食指和患者的擬采血部位進行消毒。一切準(zhǔn)備就緒以后,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著動脈的走向,固定住橈動脈,并感受到它的搏動;右手以持筆式的方法把持注射器,手的小魚際貼在患者手上的大魚際處,便于固定。把持針頭朝向動脈的流向,和動脈平行,針頭的三角斜面朝上,在橈動脈確定的“一”字位置以大約90°的角度刺入皮膚;橈動脈比我們想象的要淺,不要一下用力過猛,易穿透動脈。見回血后,待采血針充盈0.5 ml后拔針,另一只手拿2根棉簽橫壓穿刺點,按壓時間5~10 min[2]。
1.3觀察指標(biāo)
比較兩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局部淤斑發(fā)生率。并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兩組患者穿刺中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按照疼痛程度分為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劇痛。
1.4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文中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當(dāng)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