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彪
?
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
——從《雨巷》看戴望舒詩歌的意境美
楊興彪
戴望舒是我國上個世紀30至40年代活躍于詩壇的著名詩人,他遺留的90多首詩作皆是我國詩歌文化的瑰寶,不僅繼承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元素,還借鑒了法國象征詩派的韻味,突破了詩歌創(chuàng)作在語言上的限制。因此,戴望舒又被譽為中國詩歌史上承前啟后的代表,在現(xiàn)代詩派發(fā)展壯大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队晗铩肥谴魍娴某擅?、代表作,其將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與現(xiàn)代詩歌創(chuàng)作手法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
馬雅可夫斯基曾將詩歌的意象形容為:“用你的想象套上人間的這輛大馬車去飛奔。”其中,“意”為“你的想象”,而“象”為“大馬車”,即意象為主觀的想象與客觀事物的有機結(jié)合,其中融入了詩人的思想情感。而意境指的是文學作品或者自然景象中所表現(xiàn)的情調(diào)與境界。意象與意境有著一定的差異,其中,意象屬于藝術范疇,而意境卻是指詩歌等文學作品中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獨具韻味的詩意空間,讀者能夠通過體會詩歌的意境來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而意象對意境的營造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讀者對詩歌情感的領悟必須依靠作者所擇取的意象,只有這樣詩歌傳遞的情感才能更加生動、形象。
在《雨巷》中,戴望舒運用“丁香”、“雨”等意象來表達了一種凄美之情,營造了一種迷蒙的意境: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戴望舒將丁香的美麗、高潔與愁怨都融于夢中的姑娘于一身,也將丁香化為詩歌中最為核心的意象。這種核心意象的擇取方法與對象充分繼承了中國古典詩詞,例如,在李璟的《攤破浣溪沙》中就有“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云外言,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李商隱也在《代贈》中寫道:“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各自愁。”雖然戴望舒繼承了李詞在“丁香”這一意象上的詮釋,并將這一意象進行了具象化,其中融入了詩人的希望,他期待與“希望”的相遇,即使這份希望已經(jīng)結(jié)著無限的愁怨,但仍然讓詩人悸動不已。詩人所期待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走入這寂寥的雨巷,帶著比詩人更加憂傷的情緒,但詩人并沒有挽留心中的姑娘,反而是與她擦肩而過,感受著雨中“丁香”顏色、芬芳的消散。這里通過來與走、期待與擦肩營造出了一種具有反差感的意境,讓讀者深入了解詩人的孤獨與愁怨。除此之外,《雨巷》中的“雨”被進一步擴展成為“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巷”與戴望舒所生活的地點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其本身就帶給人一種幽深與空曠之感,而“雨巷”則超越了幽深與空曠,塑造了一種陰冷、潮濕且寂寥的氛圍,創(chuàng)造了一種滿懷愁緒的意境,這與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中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詩人悠悠愁思的外化。
總而言之,戴望舒通過“雨巷”、“丁香”等意象,讓讀者能夠捕捉詩人的感覺,產(chǎn)生一種自由的聯(lián)想。即讓讀者從核心意象感受到迷蒙、凄涼、蕭條的意境,產(chǎn)生視覺、感覺等多重效果。
任何意境的營造都離不開“意”與“境”。其中,“意”是詩人想要傳遞的情感、思想,而“境”是詩歌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氛圍。因此,意境又可以看做是一種氣息在詩歌氛圍中的環(huán)繞。為了正確傳遞詩歌中的情感與思想,詩人必須把握氣息的流動,即注重實境與虛境在構建上的結(jié)合,注重特定形象與意境所觸發(fā)的全部藝術想象的總和。在上述分析中,就戴詩《雨巷》中的意象進行了分析,總結(jié)了意象在營造意境中的基礎性作用。但只有將事物與氣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才能體會出《雨巷》中讓人難以釋懷的、凄婉悱惻的憂郁情境。
戴望舒“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暮色蒼蒼、雨聲淅瀝,幽暗的青石板讓這條雨巷更加陰森、蕭條,讓人走入如詩如畫的夢境之中,而詩人首先就用“獨自彷徨”讓讀者感受到了一種孤獨的氣息。他渴望遇到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但是詩人的這份期待本就蘊含著一種雨中的哀怨,“哀怨又彷徨”。緊接著,如同夢幻一般,詩人遇到了這位夢想中的姑娘,她如同詩人一般“默默彳亍著”,在雨中,使得整首詩歌環(huán)繞著一種“冷漠、凄清,又惆悵”的氣息。而此時,就連雨聲也如同一首哀傷的奏鳴曲,與巷中那“頹圮的籬墻”、姑娘那“太息般的眼光”,詩人心中“丁香般的惆悵”結(jié)合在一起,讓這次擦肩而過變得更加傷感,也更凸顯了詩人心中的迷茫、凄涼與絕望。
這種氣息、這種氛圍讓讀者仿佛也走進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夢幻境界,與詩人產(chǎn)生相同的情緒,呼吸感傷的氣息。而這種意境的營造與我國傳統(tǒng)詩歌理論、思想相輔相成。在實境與虛境的構建上,“雨巷”的“雨”、“籬墻”以及“丁香一樣的姑娘”都是實境,而戴望舒借“丁香”來營造的憂傷氛圍、夢一般的凄婉迷茫都是虛境,凸顯了詩人的為情所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美的執(zhí)著與追求。
除了通過意象與氣息來營造意境以外,戴望舒還通過首尾回環(huán)的結(jié)構,進一步增強了《雨巷》所蘊含的纏綿悱惻的憂郁美,這也與詩人內(nèi)心回環(huán)纏繞、難以擺脫、無以自拔、不易言表以及苦悶彷徨的憂郁情感疊合在一起,使得《雨巷》所營造的、濃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能夠更加突出。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文學之事,其內(nèi)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意勝,或以境勝。茍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痹娙舜魍嬗靡庀髞頎I造意境、用氣息來烘托意境、用結(jié)構來表現(xiàn)意境,通過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讓讀者走入江南煙雨連綿的小巷中,與詩人一齊等待著那位丁香一般的姑娘。這種意境營造的成功也讓《雨巷》成為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典范之作,為中國詩歌畫上了精彩的一筆。
作者單位:★云南大理州南澗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