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成
?
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人格教育
邱成
當前社會經濟飛速前行,因而個體經濟的發(fā)展更要依賴于健全的人格發(fā)展,所以在社會發(fā)展中要求有著健全的人格。與其他學科相比較,人格教育對語文教學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并且人格教育也是開展語文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
1.人格教育是語文教育的傳統(tǒng)。
我國古代教育主要是語文學科,語文學科主要講解人倫文化道德核心,通過傳統(tǒng)教學中的禮樂詩書,讓學生初步了解傳統(tǒng)文化,養(yǎng)成學生性格中的溫文爾雅、知書達理的好習慣。但是在教育過程要剔除傳統(tǒng)教育中的封建思想,吸收好的思想內容,讓學習到的思想可以真正做到古為今用。
2.人格教育在世界語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現代語文教育中更看重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在重視人發(fā)展的前提下,就要注意語文教育的平衡,這也是未來世界發(fā)展的大趨勢。其實語文學習的本質要求是教會學生如何生活,如何學習,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了解人生真諦,學生可以體會到人生的豐富多彩。從語文學科自身發(fā)展角度考慮,學生人格發(fā)展也有其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因而語文教學可以實現自身價值,學生通過語文能真正地完成對自我的認識,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
1.樹立學生語文教學課程觀。
從課程教學目標的角度來看,語文教學沒有受到教師的重視,導致對學生的推進作用不明顯;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師還是運用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學中依舊出現重視講授、輕視體驗的問題;從教學內容角度來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情感參與比較少,因而很多方面的情感體驗對學生來說可以做到忽略不計;從課程設置方面來看,實踐活動課程比較少,學生沒有更多地參與熱情和參與習慣。因而教學中逐步樹立新的教學觀和教學理念,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語文教學中熏陶、感染、提升學生人文情懷方面的內容,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比如在學習《沁園春·長沙》時,可以帶領學生了解這一時期發(fā)生的歷史事件,詩的作者毛主席在詩歌方面的藝術成就,教學過程中開展“以人為本”的思想指導理念,不但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解放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價值取向。
2.構建交互式語文教學方式。
(1)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語文是一門文字語言學科,所以在教學中“讀”成為教學的關鍵,通過眼耳口鼻的運用,讓學生可以理解語文中蘊含的深刻內涵。人格的熏陶是樹立學生良好人文情懷的關鍵所在。因而這類返璞歸真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直接面對作品,深刻體會出作品要表達的內在情感世界,通過和作品中的人物對話深刻體會作品的內涵。
學生通過反復朗誦了解疑難問題,通過和學生的合作探究鍛煉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可以借助課本中的育人因素開展教學,讓學生通過“學”完成“做”。我國有五千年淵源文化,古人給我們留下了不可估量的寶貴財富,其中關于人格教育方面的文章數不勝數。因而教師在開展常規(guī)講解時,要將這些內容投射到人格塑造領域上,重點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精神品質。
(2)情感寫作的深化。寫作作為語言的情感表達方式,同時更是人的情感呈現方式,教師在寫作教學開展中要了解學生的情感,不要把寫作當成機械式的模仿,要讓寫作更具生命力。平時的寫作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情感體驗,只有具備真情實感才能寫出好文章。教師在引導中,要讓學生學會觀察和積累,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看到生活中的各類場景,觸動自己的情感因素,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就當前出現的大事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努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3.發(fā)揮語文教師的人格價值。
我國的教學中更強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見教師對于人的一生有著深刻影響,并且影響的重要性是其他因素不能比擬的。所以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人格的示范理論實現人格方面的教育活動,不斷的優(yōu)化人格環(huán)境,帶動人格教育的推進。當教師具有良好的人格修養(yǎng),才能積極引導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教學過程中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語文學科有很強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語文教師不僅要熟悉課本知識,更要涉獵其他方面的知識,讓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適應時代發(fā)展進程。語文作為語言類學科,所以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求詳細認知作品、理解作品中的情感體驗,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更能帶動學生的情感。由于現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而學生有著較強的自我意識,所以沒有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對這一現狀語文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現狀,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分析文學作品期間,讓學生結合自身經歷理解作者可能經歷的思想意識,以此為契機給學生滲透健康的人格意識。
語文教學中以人格教育為教學活動的依托,通過語文教學,了解教材內的各項知識點,感染學生的情感意識,用于抵制市場經濟下人性的異化,給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意識,帶動學生人格的高揚和發(fā)展,這將為孩子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西于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