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琴
翻轉課堂課前學習單布置三原則
陸琴
已經嘗試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法的老師會發(fā)現,翻轉課堂的課前任務設置對一堂課的成敗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對于翻轉課堂來說,課前學習單的布置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由于翻轉課堂的特殊性,因而他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預習有很大的區(qū)別。教師要真正投入到翻轉課堂,對于課前學習單不能不重視。具體學習單的布置主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翻轉課堂對于學生來說,有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多的選擇性,因而教師布置學生學習任務時,一定要了解班級里學生的學習情況,小組之間的搭配情況,要清楚學生最喜歡學什么,對什么最感興趣。這是其一。其二,還要結合課堂教學目標,弄明白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域,即原來什么水平,稍微努力一下就能達到什么水平。某種程度上,這種學習單已經在屬于“私人定制”,具有一定的層次性與挑戰(zhàn)性。其實,也只有從學生個體實際出發(fā),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習的最大效應;而且這種方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權,極易得到學生的支持,并且非常樂意接受一個又一個挑戰(zhàn)。
一位初中老師在《變色龍》這一課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也設置了一份課前學習單,主要分為5個內容:1.多媒體顯示無聲《變色龍》動畫視頻,讓學生嘗試根據課文內容進行配音;2.嘗試分析奧楚蔑洛夫六次判案的依據是什么;3.找一找課文里感到最可笑的一句,與小組分享;4.精讀課文第8小節(jié),任選一處語言描寫自己嘗試撰寫畫外音;5.百度搜索自然界中的變色龍以及小說的作者主要人物奧楚蔑洛夫的有關資料;6.嘗試重新給奧楚蔑洛夫寫詞條,然后全班評選最佳詞條獎。
從語文角度出發(fā),這個學習單可以說全方面立體的,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的訓練基本上都涉及到,而且還圍繞小說主要內容,以及奧楚蔑洛夫人物解讀,還有契訶夫諷刺小說的特點,重點跳出,層次清晰,其中特別是第5、第6這兩條,某種程度上已經屬于挑戰(zhàn)題,在挑戰(zhàn)學生的極限。至于答案往往還需要根據學生個人而定,沒有固定的內容。而這對于學生來說,卻最感興趣,當然教師還需要把握難度系數,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翻轉課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因而就必須最大范圍內實現學習單的內容與課堂學習目標完美契合,才能發(fā)揮翻轉課堂最大優(yōu)勢。記得上海市建平中學優(yōu)秀教師姚雪曾開設過一節(jié)翻轉課堂的探究課,在這節(jié)課上,學習單與教學內容就實現了完美統(tǒng)一。其中學習單中第3條,即你學過的詩歌里面有哪幾句包含了平面及其基本性質?你們家的裝修上,你覺得哪里包含了平面及其基本性質?附加題:你在生活中,還有什么有趣的東西和有趣的故事能與平面及其基本性質有關?分享給我們可以加分喲。
學習單中就明確提出了學生要結合實際,要結合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并且能夠聯(lián)系到詩詞。而實際上隱含的意思是,這個內容與生活有關,與數學有關,通過這就是要告訴學生,數學不僅僅實用,同樣也有人文的一面,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挖掘,要讓數學與人文結合。比如姚老師就學習《登幽州臺歌》這一首詩時,就曾引出家居室內空間裝潢效果圖,從而突出生活中的點線面,讓學生能夠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趣味。而在課堂的結尾,姚老師更是用一幅水墨畫,根據杜甫《絕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意境繪制的水墨畫作為結尾。從課堂效果來看,小學生非常興奮,學習目標也完成得好,不僅有趣的詩歌,裝潢效果圖,學生都涉及到。學習單中的導向,以及對平面的興趣,等等,對于真正達到效果起了關鍵作用。
總而言之,對于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單來說,一是引導學生預習,初步了解學習內容;二是引導學生對一些問題進行個性思考以及嘗試解答;三是有助于學生自己安排教學內容,自己把握學習節(jié)奏;四是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把學生課前學習單反饋內容作為課堂學習依據,這樣不僅體現了學習單與翻轉課堂內容的緊密性、聯(lián)系性,還能最大限度發(fā)揮翻轉課堂學習的最大效果。
我們知道,好的自主學習任務必須是有利于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足夠引導學生樂于走進學科的大門,并在其間徜徉的事情。相比傳統(tǒng)教學而言,翻轉課堂強調學生的自主性,選擇性,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根據內在需求來選擇學習內容,而不是教師人為“塞”給學生。而這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才真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好的學習單卻能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一步步去探究,去思考,并享受其中的樂趣。
從學科角度出發(fā),作文教學往往不能安排學生預習。為了最大限度調動學生興趣,盡可能讓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寫作。一位老師就曾針對記敘文教學進行了翻轉課堂的嘗試。他的學習單是這樣設置的:1.請觀看腌制黃瓜的視頻,并記住主要步驟;2.請在家長的幫助下腌制黃瓜;3.請獨立腌制黃瓜,并且請家長品嘗;4.活動結束后,請立即寫下感受。具體要求有以下幾點: 1.用“我”進行敘述;2.要寫出腌制黃瓜的主要過程,并學會用具體感官;3.要學會運用一些動作、心理描寫,等等;4.要適當記錄家長的評價,等等。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相信,面對這樣一份有趣的、生動的、充滿自主性的學習單任務,哪怕是再怕寫作的學生怕也一定會興致盎然地去完成習作的過程。
從這個學習單出發(fā),教師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寫記敘文。由于涉及到動手操作,而且還要家長配合,一般情況下學生大多感興趣,自然對此有很多的感悟。教師在學習單中也明確提出了任務,比如步驟,比如各種描寫,等等。從這一點出發(fā),只要學生積極投入實驗中去,也許寫不出優(yōu)秀的記敘文,但是至少能夠把一件事情講述完整。換句話說,這個學習單屬于非常優(yōu)秀的類型。
筆者認為,我們面對學生的課前學習任務反饋,要有過程性評價的心態(tài),這是翻轉課堂成功的前提。雖說翻轉課堂才剛剛起步,一些思想、理念還不太成熟,但是對于課前學習單來說,卻至關重要,畢竟好的學習單是翻轉課堂成功的一半。教師只要把握學習單的三個原則,盡可能尊重學生,挖掘學生的最大潛能,那么課堂的效果是可以預見的。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武進區(qū)馬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