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麗
(大連職業(yè)技術學院)
幼兒教師評價自由游戲活動應具備的能力素質分析
◆劉雪麗
(大連職業(yè)技術學院)
自由游戲已漸成為幼兒園重視的游戲活動,它鼓勵幼兒按照自主意愿進行游戲,但并不排斥教師的作用。相反,教師對幼兒自由游戲的正確評價,是發(fā)掘自由游戲對幼兒發(fā)展價值的必要步驟。教師評價幼兒自由游戲應具備的能力包括:習得新觀念,轉變舊行為的能力;觀察及溝通,進而理解幼兒游戲行為的能力;自然介入的能力;正確評價的能力和有效指導的能力。
幼兒教師 自由游戲 能力素質
隨著學界對游戲價值的認識愈加清晰,幼兒游戲和成長的自由意志被重視。目前,自由游戲已成為幼兒園游戲發(fā)展的趨勢?!白杂捎螒颉笔窍鄬τ诮處熢O計、組織的教學游戲來說的,是幼兒自主自發(fā),以游戲過程本身為樂趣的非結構化活動。但游戲的空間、時間和材料都是在幼兒園課程的總體框架下,游戲是在教師對幼兒發(fā)展的關注之下進行的。自由游戲是針對游戲的性質而言,有沒有教師參與和指導并不是影響自由游戲本質的關鍵,主要因素是幼兒的游戲性體驗,即幼兒在游戲中是否體驗到自主性和趣味性、自控感及滿足感。保存幼兒游戲的自由意志并不排斥教師的作用,相反,在自由游戲中,教師有很大的作為空間。
游戲評價是游戲實踐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作為幼兒真實游戲活動的參與者和支持者,可以依據(jù)事實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準確的價值判斷,為幼兒提供順應其游戲需要的生成性回應,從而使游戲能最大程度地促進幼兒發(fā)展。這就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能力素質。
自由游戲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是對過度關注游戲的工具性價值的否定,轉而開始重視游戲的本體性價值,以及幼兒享受游戲的權利;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觀念的一次革新,注重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改變過去被動輸入的局面。也就是說,自由游戲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新概念,而是一次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面革新。
由于我國重視知識教育的傳統(tǒng),游戲促進幼兒認知發(fā)展的價值被放大,“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幼兒園實踐中被教師解讀為“游戲化教學”,兒童游戲變?yōu)椤坝螒騼和?。而教師應意識到幼兒的生長是內在力量的作用而不是外控力的促成,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的核心思想就是兒童內在的成長潛能需要被理解、尊重和支持。游戲本身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哲理性,“游戲經(jīng)歷可以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在自由游戲中兒童的發(fā)展水平、已有經(jīng)驗及發(fā)展?jié)撃艿靡愿玫乇憩F(xiàn)出來,更可能被老師捕捉到,幼兒教師應該理解“游戲活動獨有的辯證法”,在評價中正確處理游戲與學習,自由和發(fā)展,兒童主體和教師作用的關系。
觀念引領行為,行為反映觀念。教師的教育行為是其內在的教育觀念影響的結果。教師對幼兒自由游戲的評價主要是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表現(xiàn)做出事實判斷,在深入了解幼兒個性的基礎上,巧妙改變游戲環(huán)境和材料,將可能的學習元素滲透其中,使游戲能夠更加貼切幼兒的真實需求,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關于評價的內涵,不同的學者從不同視角進行了理解。總的來說,評價活動包括兩個階段,認識活動和判斷活動,前者是后者的基礎。由于幼兒自身發(fā)展的限制,幼兒更多的是用行為表現(xiàn)自己,并且與成人相比,幼兒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幼兒能更大程度地展現(xiàn)自己。
觀察幼兒的自由游戲,首先要明確觀察的目的是了解幼兒的游戲現(xiàn)狀,從而能正確評估幼兒的游戲水平,并提供有效的指導;其次,教師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并不是挑剔幼兒的問題,而是用欣賞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幼兒的優(yōu)勢,并思考如何利用幼兒自身的長處來引導其實現(xiàn)自我成長;最后,教師的觀察內容是有選擇的,并不是盲目地記錄幼兒的所有行為??傊?,教師需具備一定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知識和經(jīng)驗,以便觀察時從幼兒發(fā)展的角度,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思考,并及時補充、更新專業(yè)知識,為深度分析幼兒行為提供理論支撐。
自由游戲的支配者無疑是幼兒本身,但這并不代表幼兒不歡迎教師的參與。許多研究表明:如果成人以一種敏感的、回應的和支持的方式與兒童進行互動,他們就能促進兒童的游戲。教師通過隨機、自然的觀察,了解了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新的興趣和需要,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兒童游戲權利的基礎上,教師通過適宜地介入,以支持和擴展幼兒的游戲活動,從而使他們加深對周圍世界的理解,建構新的經(jīng)驗。
介入時機的判斷,無論是對新老教師都是一個難題,介入過早可能會損害幼兒自主發(fā)展的能力,過晚則可能錯過最佳時機。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解決介入時機問題提供了突破口。最近發(fā)展區(qū)談到幼兒的兩種發(fā)展水平,一種是幼兒真實的發(fā)展水平,另一種則是在別人幫助下可以達到的水平,所以成人介入的時機,應該是在幼兒獨立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刻,譬如幼兒進行積木游戲時反復倒塌、不能和其他同伴合作、無法投入想象游戲、無法將游戲延續(xù)下去的時刻都是教師介入的良好時機。不過介入涉及到教師和幼兒兩個主體,因此除了考慮幼兒的情況,還需要考慮教師自身的情況,有學者認為當教師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不宜介入幼兒的游戲:不想與幼兒玩的時候;感覺到自己在打擾幼兒的時候;認為介入游戲是一種對幼兒好的責任時以及不能從中享受到樂趣或感覺到有心事或太勞累時。
教師介入游戲的態(tài)度和方式,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介入的效果,影響著幼兒的游戲性體驗。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jù)游戲的類型、幼兒的個性,選擇合適的介入方式。一般根據(jù)介入媒介的不同,可以將介入方式劃分為“游戲介入法”“材料提供法”“語言指導法”三種,教師可以根據(jù)游戲事實和幼兒個性選擇不同的介入方式。另外,教師的介入要以愛和尊重為前提,只有這樣,“在與成人的游戲交往中,幼兒才可以感受到成人的愛,形成對成人進一步的依戀與信任”,為游戲評價和指導奠定情感基礎。
游戲活動對幼兒具有多種價值,但是幼兒自己往往無意識也不會追求教育目的,幼兒的興趣只在游戲過程和游戲本身。在幼兒園視域下的活動,不可避免地帶有教育影響和控制的印跡。所以為了保護幼兒完整的游戲體驗,就需要教師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過程性評價和發(fā)展性評價,將顯性目的內化于心,對幼兒的游戲質量作出評估并迅速明確引導方向,使兒童在投入、享受游戲的同時實現(xiàn)了一些不自覺的發(fā)展目標。
教師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評價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需要發(fā)展的地方,從而加深對自己的了解,以達到診斷、激勵、反饋、引導的目的。然而評價要實現(xiàn)以上功能就必須考慮到每個幼兒的獨特性,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除了傳統(tǒng)的觀察、訪談、收集幼兒作品之類間接的評價方法,對于直接的評價方法,一定要考慮到幼兒自身的性格、經(jīng)驗、興趣、愿望等,使評價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fā)展,而不是傷害幼兒的感情、自尊,破壞幼兒的內在動機;教師尤其要慎用批評和懲罰,在不得不采用時,也一定要講究技巧,保護幼兒的自尊和感情,并一定要使其明白,讓老師感到生氣的是幼兒的行為,而不是幼兒本身,要讓幼兒知道,無論老師多么生氣,無論幼兒的行為多么讓老師感到難過,但是老師都是尊重他們,喜愛他們的。
另外,教師要用具體、肯定的語言和動作評價幼兒游戲行為。兒童發(fā)展規(guī)律表明,學前兒童思維具體直觀,自我概念尚未明確,他們認識自我和他人建立在成人評價的基礎上?;\統(tǒng)的言語評價及帶有斥責意味的表情和肢體評價容易忽視幼兒自我和個性發(fā)展,不利于幼兒建立起積極的自我概念和效能。
評價和指導是相互結合,緊密聯(lián)系的,倘若沒有評價而只有指導,幼兒就不明白自己的不足是什么,起不到促進發(fā)展的目的;只有評價,而無具體的指導,則幼兒不知道怎么改變和進步,評價流于形式。自由游戲一方面具有游戲活動的自然性,但同時又兼有幼兒園游戲的教育性。因此,為了實現(xiàn)其潛在的教育目的需要教師的評價和指導。根據(jù)教師指導對游戲的影響,教師的指導可以分為“滲透在環(huán)境中的隱性指導”“借助觀察的參與指導”“通過討論的建構指導”。
教師對幼兒的指導是豐富游戲情節(jié)、延續(xù)游戲時間,提高幼兒游戲水平能力的有效手段,對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尤其是認知的發(fā)展作用尤為顯著。所謂隱性指導是通過場地的規(guī)劃(大/小、封閉/開闊)、不同材料的提供等引導、誘發(fā)幼兒不同的游戲行為;這種方式有利于引導幼兒將自身的經(jīng)驗系統(tǒng)化,重新整合自己的經(jīng)驗,鍛煉幼兒的溝通交流能力,對于抒發(fā)幼兒游戲中的情感也有一定的作用。需要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引導問題的走向,使幼兒之間的討論建構更加深入。
總而言之,教師對自由游戲中幼兒游戲行為的評價是一個綜合的問題,需要多個步驟相互配合和協(xié)調。幼兒教師不僅要理解自由游戲的內涵,轉變教育觀念,更需要在實踐探索中不斷反思和建構,具備專業(yè)的評價幼兒游戲行為的能力素質。
[1]華愛華.早期教育視野中的游戲[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1,(05):5-9.
[2]劉焱.兒童游戲通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49).
[3]華愛華.幼兒游戲理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3).
[4]約翰遜,華愛華.游戲與兒童早期發(fā)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33).
大連市職教集團建設項目《中高職銜接學前教育專業(yè)標準》。
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研究基地專項課題——“校地聯(lián)合的職前職后一體化幼師教育模式研究”。課題批準號:JG15ZXY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