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清賈魯河下游的河道開發(fā)與治理

      2016-02-12 10:14:49王國民
      天中學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賈魯河決口西華

      王國民

      (周口師范學院 文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0)

      明清賈魯河下游的河道開發(fā)與治理

      王國民

      (周口師范學院 文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0)

      賈魯河是明清時期中原地區(qū)溝通黃河、淮河水系的唯一水道。明成化以前,賈魯河并不流經(jīng)周口,后由于蔡河故道淤塞,扶溝縣開通了直達周家口的新河道。為維持賈魯河下游的暢通,當?shù)毓俑_河引水增補下游水量,修筑減水壩提升賈魯河的航運能力。同時,通過有組織的堵塞決口、修治河堤、疏浚河道等措施對賈魯河下游進行常態(tài)化的治理,促進了賈魯河下游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周家口商業(yè)市鎮(zhèn)的繁榮。

      賈魯河下游;治理措施;周家口;積極影響

      在中原地區(qū)的黃淮之間,自戰(zhàn)國時期起就有鴻溝相通,后有隋唐通濟渠,北宋汴河、惠民河,明清時期的賈魯河相通?!度f歷野獲編》記載:“查滎陽之東,廣武山之南,一水東流,經(jīng)鄭州、中牟之北,祥符之西,由朱仙鎮(zhèn)南,經(jīng)尉氏、扶溝、西華之東,沈丘之南。在元時名為鄭水,土人名為賈魯河者也。南至周家口,與潁水合流,名為沙河?!保?]337即從河南滎陽市至中牟縣段為賈魯河上游,從中牟縣經(jīng)朱仙鎮(zhèn)東南至尉氏縣段為賈魯河中游,從扶溝白家潭至周家口入沙潁河段為賈魯河下游。這里的周家口指今周口市川匯區(qū),在明清時期也稱潁岐口、隱川渡口、周家口、周家店、周口鎮(zhèn)等。筆者在此探討不同時期賈魯河下游的治理情況,以期厘清賈魯河治理與豫東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系。

      一、不同時期賈魯河下游的河道開發(fā)

      賈魯河是元代工部尚書賈魯疏浚的一條人工運河,是明清時期中原地區(qū)溝通黃、淮水系的唯一水道。賈魯河下游水位受天然降雨量的影響十分明顯,在多雨季節(jié)往往出現(xiàn)泛濫洪災,而在少雨季節(jié)則因水位太低給航運造成困難。為此,朝廷和地方官府曾采取各種水利工程措施,維持賈魯河的暢通。

      (一) 明成化以前

      明成化以前,賈魯河下游流經(jīng)蔡河故道,由蔡口鎮(zhèn)(今項城市北)注入潁河。元代至正年間,黃河在白茅口決堤,今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交界地帶一片汪洋。至正十一年(1351年),賈魯被任命為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治理黃河。他采用“疏塞并舉”的方針,運用沉石船為堤的方法堵塞了白茅口一帶的決口。同時,為了減少黃河水勢對黃陵岡、白茅口一帶的壓力,對黃陵岡上游的豫東地區(qū)也進行了治理,可以說賈魯河是改造舊河道而成的一條人工運河?!吨煜涉?zhèn)新河記碑》①記載:“自滎陽西南諸山溪,合京、須、索、鄭之水,東流至祥符,經(jīng)朱仙鎮(zhèn)達周家口,復合沙、潁諸水,委輸于淮,以元臣賈魯實治之,遂名賈魯河?!保?]101

      對于賈魯河下游的走向,《大清一統(tǒng)志》卷一百八十六“開封府一”記載:“元賈魯所開河,在儀封縣黃陵岡南,故道湮沒。今所云賈魯河,蓋即宋時蔡河故道?!保?]蔡河是戰(zhàn)國時代鴻溝的南段,漢朝時稱為蒗蕩渠,《水經(jīng)注·渠水》條中稱為沙水,隋唐以后稱為蔡河或蔡水。唐末、五代,由于戰(zhàn)亂不休,蔡河淤塞已不通。后周顯德六年(959年),官府組織人力疏浚沿沙水的故道,引汴河水入蔡河,“以通陳、潁之漕?!保?]9595由于蔡河以汴河為水源,而汴河以黃河為水源,易造成河道淤淺和水量不足。為了給蔡河開辟新的、穩(wěn)定的水源,宋太祖建隆年間,開辟自長葛至開封的新運道,稱為閔河。閔河起自長葛西北的洧水,經(jīng)尉氏、祥符至開封府,入東京與蔡河相接?!皩чh水(閔河)自新鄭與蔡水合,貫京師,南歷陳、潁?!保?]7586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閔河正式改名為惠民河,后來包括蔡河在內(nèi)也統(tǒng)稱為惠民河。在豫東南,民間將閔河稱為西蔡河,將原蔡河稱為東蔡河。

      為完善豫東南地區(qū)的運河網(wǎng),宋朝在西華縣開鑿了一條東西向的短程運河,起自合流鎮(zhèn)(今西華逍遙鎮(zhèn))的潁河,東達蔡河?!疤脚d國元年(976年)命陳蔡等道都巡檢使符昭愿,自合流鎮(zhèn)(今西華逍遙鎮(zhèn))東沙溝抵長平鎮(zhèn),開河數(shù)百里入于蔡河?!保?]28這樣,從豫西至開封的宋朝漕運,不必再東下蔡口鎮(zhèn),航程大大縮短。

      為提升惠民河下段蔡河的漕運能力,建隆二年(961年),又“詔發(fā)畿甸、陳、許丁夫數(shù)萬浚蔡水,南入潁川”[7]2336。洧水和潩水原是流入潁水的,大觀元年(1107年)十二月,“官府開潩河入蔡河”[7]2338?!颁⑺凶栽S田注鄢陵東南,歷扶溝合于蔡。潩水出鄭之大隗山,注臨潁,歷鄢陵、扶溝合于蔡?!保?]2336經(jīng)過宋代的疏浚和改造,洧、潩二水流入蔡河,提升了蔡河水位,使蔡河能夠承擔起漕運和航運任務。

      元末開通的賈魯河,下游在明成化之前是不通周家口的。明成化之前,賈魯河下游至百尺溝,在潁河北岸的蔡口鎮(zhèn)注入潁河?!坝砷_封南流,經(jīng)通許西、尉氏東,經(jīng)白潭下入扶溝縣境,又經(jīng)岳家橋、董家橋、呂家潭,下接唐以前沙水故道,經(jīng)劉河沿、劉店、百子崗、丁崗、曹家,下入西華縣境?!保?]271-272《大清一統(tǒng)志》卷一百九十一“陳州府一”記載:蔡水“尉氏縣流入,經(jīng)扶溝縣東,又南流經(jīng)西華縣界,又東流經(jīng)府城南,合于潁”[3]。

      (二) 明成化至清末

      元末開通賈魯河的目的是為了分流侵占汴河的黃河水,但由于黃河水含沙多,“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斗泥”[9]1697,導致賈魯河河床抬升,河道淤塞,決口不斷。

      明成化至清末,賈魯河下游經(jīng)西華縣直達周家口入沙潁河。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來自黃河的水源已經(jīng)斷絕。明孝宗時,劉大夏主持黃河治理,在上游開通了七十余里的孫家渡河,使黃河、賈魯河再次相通。但不久,孫家渡河又淤塞,此后也沒有再通。

      明中期后,賈魯河雖然不以黃河為水源,但黃河頻繁決堤南泛,河水沿賈魯河南下,賈魯河下游河道還是經(jīng)常淤塞、決口?!百Z魯河自尉氏流入扶溝縣后,有太溝河、白沙河等河流匯入??h境內(nèi)水勢很大,在縣東北的呂家潭匯集為潭。潭水靠賈魯河宣泄,每至汛期,常泛濫成災。加之自明代以后,黃河常常泛濫改道,賈魯河河身淤塞,航運受阻?!保?]272明洪武三年(1370年)、八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三十一年,永樂六年(1408年)、九年,宣德三年(1428年),正統(tǒng)九年(1444年)、十三年,景泰四年(1453年)都曾發(fā)生過嚴重的水患。明正統(tǒng)十三年,黃河在孫家渡口決口,河水沿賈魯河南下,使蔡河淤塞?!包S河在滎澤決口,抵祥符、扶溝、尉氏、通許、洧川、臨潁、郾城、陳州、西華、太康、項城等縣,沒田數(shù)十萬頃?!保?0]11“明代宗景泰四年(1453年),黃河決口,大水入境,西華遷縣治以避?!薄俺苫四辏?474年),知縣盧睿修筑縣城。周五里多,高二丈五尺,壕深與闊均兩丈五尺?!保?1]16-17

      明正統(tǒng)年間的蔡河淤塞,給賈魯河下游地區(qū)帶來了嚴重影響。為了發(fā)揮賈魯河的航運功能,也為了分泄洪水,扶溝縣在張善口開挖新運道,賈魯河才開始直通周家口?!俺趸菝窈又羺渭姨度氩毯庸实罇|南,直達西華,系元賈魯奏準浚筑,故名賈魯河。后蔡河湮淤汜濫為患,明成化中,知縣李增自呂家潭南張單口另疏新河,迤邐西南至縣東北五里張會橋與雙洎河合流,又南經(jīng)韓家橋右會雙洎河水……經(jīng)陸橋、宋橋、焦橋、周橋,至縣南35里的晉橋入西華縣,下經(jīng)周家口匯沙河。呂家潭以下的故道仍存,起分泄洪水的作用?!保?]273從明成化直到清末,賈魯河下游河道一直未變。

      賈魯河開通后,為了水運的需要,在上游積極開拓新水源,補充下游水量。明清時期的賈魯河上游以索、須、京、鄭四水為源,下游以雙洎河為源。雙洎河原名洧水,明代以后始改其名,為溱、洧二水之總稱,又因河水混濁,故稱“小黃河”?!缎兴痂b》卷十七“河水”引《目游四海記》記載:“鄭州北有賈魯河,自滎陽縣流入,其源有三:西源自密縣之圣水嶺;中源自滎陽至暖泉、冰泉;東源自州境之九仙廟。三源合于張家村,名曰合河。至京水鎮(zhèn),曰京水河。又北受須、索二水,曰雙橋河。元末,命賈魯疏治以通漕,起鄭州至朱仙鎮(zhèn),皆曰賈魯河?!薄半p洎河即溱、洧合流。溱居北,洧居南。溱水源于雞洛塢,洧水源出陽城山,皆密縣之境,東流至超化寺合為一,遂名雙洎。徑新鄭、長葛、洧川、鄢陵,由孟亭入境下,至縣東北張會橋,南達西華?!保?2]209雙洎河流程較遠,流量較大,是賈魯河下游的重要水源,為其通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賈魯河水源豐富,水量充足,有利于通漕航運,這是好的方面。但另一方面,豫東南地區(qū)每年降雨十分集中,每至汛期諸多來水都匯集于賈魯河,使其不堪容納,引發(fā)泛濫洪災。明清政府既千方百計地匯集水源以增加賈魯河水量,又不斷修建多處滾石壩,以排放多余的水量。這看似矛盾,實則是因地制宜的應變措施。

      明嘉靖初,賈魯河在扶溝張善口決堤,西華、扶溝、淮陽、周家口等地受災嚴重?!凹尉赋?,小黃河決扶溝地,當下沖汪然成巨浸,數(shù)年不得耕耨,民大困。筑堤捍障募民張善守之,因名張善口。扶溝利決之便已,阻撓起爭端,有司持兩可?!保?3]災害一直持續(xù)到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當時,劉如寵上任開封知府后,親自勘驗地形地勢,“晝既定,即身自從楊陳州、田西華行視河北”,并提出“令水工以足按張善口所決水淺”“度地勢筑堤”的方案,“其塞之第令及河岸即止,終不使與扶溝所筑堤等齊,如此則西華便,于扶溝亦無不便”[13]。

      雍正三年(1725年),張善口糾紛再起,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開封府、陳州府會同勘查,經(jīng)布政司及河道轉(zhuǎn)運總督都院王批準,西華縣在張善口建滾石水壩,多年的訟案終于平息。

      明清時期,賈魯河下游滾石壩的修建,一方面加強了固堤,提升了賈魯河水位,保證了賈魯河水運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滾石壩高度有限,洪汛時有利于排泄過多的洪水,避免了決堤等災害發(fā)生。

      二、賈魯河下游河道的日常維護

      為遏止水患、保障漕運,安定社會秩序,維護封建統(tǒng)治,河南地方官府對賈魯河下游的治理呈現(xiàn)常態(tài)化,取得了一定效果,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

      (一) 疏浚河道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自中牟南至淮河處進行挑浚??滴跛氖迥辏?706年),開賈魯河北通黃河兩頭堤根建壩,使賈魯河舟楫由黃入洛遂開自滎陽至沈丘,三載完工?!保?4]26“乾隆三年(1738年),西華知縣宋恂大集民夫曾兩次浚潁、賈魯二河?!保?5]125“乾隆十九年(1754年)夏,大水,平地深丈余。麥禾俱壞,發(fā)孥幣賑濟,復撥江西米面協(xié)助,以工代賑,挑浚賈魯河?!保?6]681《扶溝縣志》記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諭令修筑賈魯河堤岸;夏天,扶溝大水,以工代賑更浚賈魯河;乾隆二十六年秋七月,黃河決楊橋,河渠潰決,奏準勸用民力修補完固賈魯河堤岸;乾隆二十七年,扶溝縣令董豐垣督浚縣西北秦崗以北地方羅王坡;乾隆五十年,奏請?zhí)羰栀Z魯河;嘉慶十八年(1813年),復奏請?zhí)魹F,“自鄭州徐莊起下及本境,河身一律通暢,費帑金三十余萬。二十四年,黃河由上南廳漫溢境內(nèi),堤埝沖決。”[17]

      對于疏浚河道的方法,《開歸陳汝四府水利圖碑》②記載:“先開干河,為受水之地;繼開支河,以引入干河;繼開溝洫,以引入支河?!焙鷮毈嗊€制定了《河渠經(jīng)久事宜》八條:水利宜專責成也;各河歲修宜籌也;民田溝洫宜開也;小港廢渠宜復也;橋閘涵洞宜整也;堤堰宜防盜挖也;河道阻水宜禁也;洼地宜加酌辦也。由于這八條立論翔實,得到了皇上的肯定:“如所議,永遠實力行之。”此種方法在豫東地區(qū)得到了推廣。

      (二) 清源杜弊

      賈魯河兩岸,河灘寬廣,附近民眾種植的葦、柳甚多,既容易產(chǎn)生糾紛,又對航運造成影響?!胺灿须U堤,對岸之灘地必寬,而地主又于灘嘴種葦栽柳,則水勢愈趨險堤之下,堤主年年幫堤而對岸年年墾地,灘地有種至數(shù)十畝一片者,險堤之患伊于胡底。今酌定章程,飭以葦柳護堤不準以之占灘,約以河內(nèi)離堤身三丈不得種葦栽柳,此所謂清其源也。”賈魯河治理,分段負責,分清責任,減少了糾紛?!坝置耖g恐受險堤之累,每有假設文約或倒幫錢文諉卸于孤貧、無賴之人,今酌定章程,凡險堤詞訟實系逃亡無主之堤,酌令附近居民幫修,若富戶買從貧戶,責成現(xiàn)在管業(yè)之人,其貧戶別無地畝,而新買自富戶之手,顯系弊脫,仍著落原業(yè),主專修,此所謂杜其弊也?!保?7]

      (三) 堵塞決口

      豫東平原“土壤有平曠,地勢無崎嶇”,水流緩慢,易造成河床淤墊,加之土質(zhì)松散,遇到大水,賈魯河極易決口、潰堤。明正德七年(1512年)雙洎河于栗家口決口,扶溝北面的曹臺、晉崗、龍窩坡盡淹。明嘉靖年間,賈魯河下游多處決口,嚴重影響了當?shù)厝嗣竦纳詈唾Z魯河航運。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黃河泛濫,扶溝縣西北半截河決口三處。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的黃河大洪水,致使賈魯河下游多處決堤。“各河堤埝沖決無算,賈魯河陸橋迤上平梁張陳四姓決口尤甚,堤陷計九十余丈,水勢平落后尚寬四十六丈,惟時馬營大工費帑以千萬計,河南北岸要工林立,大吏日切憂勞,雅不欲以此區(qū)區(qū)者重煩憲慮,因?qū)⒏鳑Q口逐加查勘,督飭附近紳民幫修完整,陸橋以工計派下游各地方所出,夫工料物約值錢兩千余緡,于九月十四日開工,竭半月之力堵閉斷流?!薄肮饩w十三年,黃河決于鄭州石橋,境內(nèi)大水,河身又淤,奉旨發(fā)帑修筑。至今為患猶未已也。河在境內(nèi)者長一百里?;菝窈幼怨饩w六年,決溢之患無歲無之,前令孟憲璋曾勸民修堤以資防堵,然歲久傾圯,患仍隨之,近因定議雖修章程令民間隨時修葺增高積厚,以符目前之患。”[17]

      (四) 加固河堤

      《西華縣志》記載:“(賈魯河)歷年深通無庸,疏濾兩岸,向亦設號夫修筑其近城之堤與城南乾堤,俱為護城堤,堤江失積久弊生……另畝出夫一名更,定號夫五百名……護堤工穩(wěn)固無虛……南折東經(jīng)羅家口,北折環(huán)縣北門,東經(jīng)西華橋復折而東南,至周家口入大沙河。此河上受鄭尉水,中受雙洎河水,北受李家溝、馮家溝、官清溝、朱家溝四水,又城東西華橋以東不能暢流南下,盈溢之患勢所難免……似宜仍以堤防為主。唯有清厘號夫積斃均其苦樂嚴其約束,無事則備用,有事則一呼而至,拼力修筑,斯為御之道,蒞茲土者所宜加察也?!保?3]

      周家口位于賈魯河的最下游,也是水患嚴重的區(qū)域。明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黃河在滎澤決口,抵祥符、扶溝、尉氏、通許、洧川、臨潁、郾城、陳州、西華、太康、項城等縣,沒田數(shù)十萬頃。萬歷四十一年(1619年),黃河決口,水至周家口一帶,沖毀房田,人畜死亡嚴重。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黃河決口,水至周家口,沖毀房田,人畜死亡嚴重。崇禎五年(1632年),大水,水深丈余,漂沒房屋,人畜均有死亡??滴踉辏?661年)8月,黃河水溢,泛濫南流,水與周家口沙河堤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大水,人食樹皮、草根。乾隆元年(1736年),黃河水溢,抵沙河以北。乾隆四年,賈魯河沙河皆決口,淹沒田禾。乾隆四十七年(1728年),黃河自楊橋決口,由朱仙鎮(zhèn)至周家口,洪水穿過潁河,平地水深數(shù)尺。為抗御水害,周家口加固河堤,修筑城寨。

      《周口市志》記載的加固河堤主要有四次:隆慶二年(1568年),“大水,陳州兵憲傅霖命文武官筑沙、穎河堤”。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黃河水漲決口,順賈魯河南下,周家口沙河南岸關帝廟后堤薄削,風雨驟至,堤岸幾潰。商水縣令吳躍冒雨晝夜督修,始得安全無事。商民感德,此堤命名為吳公堤,并刻石記之?!鼻《辏?757年),“大興黃河以南水道工程,?;轁?、賈魯河、洪河、汝河及其他各處支流”。道光十七年(1837年),“沙河水暴漲,周家口新街正當其沖(沙河、賈魯河交匯處),甚險,水退后,趙培城督工砌石筑堤,堤高一丈,長三十丈,又修石階數(shù)十層”[10]12-16。

      三、賈魯河下游河道治理的歷史影響

      明清時期,河南地方官府對賈魯河的治理,一方面疏通了河道,修筑了浩大的堤防;另一方面,又通過開挖了一些人工河渠,變水害為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安定社會秩序,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一) 保證了賈魯河下游水運的暢通

      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運道不通時,潁河—賈魯河水系是漕糧運輸?shù)闹匾嫜a?!睹魇贰び粜聜鳌份d:“初,轉(zhuǎn)漕北京,新言:‘自淮抵河,多淺灘跌坡,運舟艱阻。請別用淺船載三百石者,自淮河、沙河運至陳州穎岐口(今周口市川匯區(qū))跌坡下,復用淺船載二百石者運至跌破上,別用大船運入黃河。至八柳樹諸處,令河南車夫陸運入衛(wèi)河,轉(zhuǎn)輸北京。’”[18]4158明永樂年間饋運北京的糧額每年都在兩三百萬石以上,永樂十三年更多達646萬余石。

      明弘治年間,黃河再次決口,賈魯河淤塞。明政府在治理黃河的同時,對賈魯河進行了疏浚,賈魯河迎來了水運的黃金季節(jié)。清代中期,清政府對賈魯河再次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整?!坝捎诤拥雷冞w,賈魯河不得不多次治理疏浚。據(jù)以上不完全統(tǒng)計,清代局部或全線治理賈魯河共有19次。自1706年第一次全河治理起,到乾隆中期的1762年五十余年間治理了10次。”[19]明清時期對賈魯河下游的河道治理,保障了賈魯河水運暢通。《扶溝縣志》記載:“(賈魯河)出境繞西華三面,下至周家口入沙河,下達淮安,江南商貨皆由此橋通汴。每歲荒,江淮之粟藉以轉(zhuǎn)輸,百姓賴之?!保?7]

      (二) 促進了沿岸商業(yè)市鎮(zhèn)的興起

      從明中期起,賈魯河河上帆檣相繼,商船往來如梭,水運繁忙,促進了賈魯河沿岸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一批市鎮(zhèn)也應運而生。扶溝縣賈魯河河岸有晉橋、北石橋、擺渡口、呂家潭、白家潭五處碼頭。

      《扶溝縣志》記載:“惠民河岸巨鎮(zhèn)呂家潭,下達淮、泗,上接黃河,故艘艦云中,珍奇猬集,在遠疆識鎮(zhèn)而不識邑。”[17]呂潭地處扶溝—太康、開封—周口兩條官道樞紐,賈魯河縱貫鎮(zhèn)中,把全鎮(zhèn)分為河東、河西兩部分。鎮(zhèn)中心設有閩、浙、贛、鄂、秦、晉六省商號,大街商鋪鱗次櫛比,河內(nèi)檣桅如林,遠近商旅云集,喧鬧異常。清代光緒十九年立呂家潭創(chuàng)建石橋記碑,記載:“扶境有河曰惠民,河之巨鎮(zhèn)曰呂家潭,下達淮泗,上接洪河,淮徐兩河之產(chǎn)交輸之,故艘艦云屯,珍奇猬集,越在遠疆者至,不識邑而識鎮(zhèn),庶幾稱陸海哉。”[17]

      周家口位于賈魯河與潁河、沙河交匯處。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賈魯河始通周家口,周家口由此成為南北漕運的咽喉、東西交通的樞紐。清康熙、乾隆年間,沙潁河兩岸埠口、碼頭星羅棋布,渡口碼頭發(fā)展到18個。清代文學家李海觀在《歧路燈》中講述了嘉靖年間發(fā)生在祥符(今開封)一帶的故事,第64回和107回5次提到“周家口”?!渡趟h志》記載:“國朝治平百年以來,人煙叢雜,街道縱橫,延及淮寧境,接連永寧集,周圍十余里,三面夾河,舟車輻揍,煙火萬家,檣桅樹密,水陸交會之鄉(xiāng),財產(chǎn)聚積之藪,北通燕趙,南連楚越,東達淮揚,為豫省一大都會也?!保?0]康熙、嘉慶年間,周家口商號林立。清道光年間是周家口的鼎盛時期,鎮(zhèn)上街道116條,商人商號數(shù)量達1500至2000家,年經(jīng)營額達500至600萬兩白銀,各省商賈募捐興建同鄉(xiāng)會館10處,手工業(yè)捐資修建廟宇50余座,周家口成為中原四大名鎮(zhèn)之一,與朱仙鎮(zhèn)、賒旗鎮(zhèn)、道口鎮(zhèn)齊名。

      (三) 穩(wěn)定了豫東一帶的社會秩序

      賈魯河下游決口給豫東平原帶來了災難,導致了社會動蕩?!澳闹S河忽南開,洪濤滾滾天上來。如狼如虎御無人,丈余水頭進北寨……男女擁擠爭舟渡,失足往往如波濤。南岸人稠米價起,逃水貧民面如紙。居民屋兮食無糧,仰天呼吁坐等死。健者逃出尚如斯,弱者湮沒更可悲。”[10]724-725“嘉靖初,小黃河決扶溝地,當下沖汪然成巨浸,數(shù)年不得耕耨,民大困。萬歷癸巳,洪水泛濫十倍往昔,四十里之田廬,上者如浮漚,下著隨游魚。元元死徙,一境幾墟?!薄叭找箹|下,河之水十五注西華民田中,西華人幾狎魚鱉間矣。歲癸巳夏,會大淫雨水暴至,流殺人民,漂沒廬舍無算?!保?3]

      明清地方政府對賈魯河下游的治理,促進了賈魯河下游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鞍裁癫黄?,救水勿論西華,地四千頃以上近業(yè)墾為田?!薄拔粢?,汪洋;今也,平成;昔也,菹茹;今也,黍麥。微使君吾儕小人,猶然魚鱉。”[13]

      在周家口、呂家潭等市鎮(zhèn)經(jīng)濟繁榮時期,當時大量農(nóng)民和城市貧民得到各種就業(yè)機會,從事碼頭搬運、貨物運輸、商船拉纖、手工作坊操作、商鋪房屋建筑維修等生產(chǎn)活動,維持生計,安居樂業(yè)。由此可見,賈魯河的通暢,促進了市鎮(zhèn)經(jīng)濟的繁榮,同時還間接促進了社會安定。而在賈魯河淤塞后,就出現(xiàn)了完全不同的情況。故宮檔案收藏的嘉慶十七年河南巡撫奏折中說:“商販均需陸路起運,以致百物增昂,市況蕭條,貧民失業(yè),流亡滋事?!?/p>

      明清時期,賈魯河水運對豫東平原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黃河泛濫次數(shù)的增多,賈魯河下游河道內(nèi)泥沙淤積漸增,河床抬升,雖經(jīng)常疏浚亦不能徹底治理,賈魯河航運漸衰。到京漢鐵路的全線貫通,賈魯河最終失去通航能力。

      注釋:

      ① 清代河南巡撫李鶴年撰寫,現(xiàn)存于河南省開封縣朱仙鎮(zhèn)鄉(xiāng)政府大院內(nèi)。

      ② 該碑為乾隆二十三年河南巡撫胡寶瑔所立,現(xiàn)存商丘市博物館。

      [1]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遼寧:遼海出版社,2009.

      [2] 陳隆文.從《朱仙鎮(zhèn)新河記碑》看賈魯河水運的歷史價值[J].中原文物,2014(1):101—108.

      [3] 穆彰阿,潘錫恩.大清一統(tǒng)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 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5] 徐松.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1957.

      [6] 潘龍光,張嘉謀.西華縣續(xù)志[M].鉛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38.

      [7] 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57.

      [8] 秦永軍,李立全.周口文物考古研究[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9]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10] 周口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周口市志[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1] 西華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西華縣志[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12] 熊璨.扶溝縣志[M].光緒十九年(1893年)影印本.

      [13] 宋洵.西華縣志[M].乾隆十九年(1764年)增刻本.

      [14] 武同舉.淮系年表全編[M].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

      [15] 周口文史資料匯編:8輯[G].周口市政協(xié),1993.

      [16] 河南省扶溝縣志編纂委員會.扶溝縣志[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17] 王德瑛.扶溝縣志[M].道光十三年(1833年)增刻本.

      [18] 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9] 陳隆文,代玄燁.朱仙鎮(zhèn)新河記碑再研究[J].中原文物,2015(2).

      [20] 張崇樸.商水縣志[M].乾隆十二年(1747年)刻本.

      〔責任編輯 牛建兵〕

      K24

      A

      1006-5261(2016)03-0124-05

      2015-12-03

      2014年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4BLS004)

      王國民(1964—),男,河南商水人,副教授。

      猜你喜歡
      賈魯河決口西華
      合龍
      西華大學成果展示
      包裝工程(2024年8期)2024-04-23 03:59:24
      西華大學成果展示
      包裝工程(2023年4期)2023-03-07 01:13:24
      清風賈魯河
      資源導刊(2021年11期)2021-12-06 10:57:59
      渤海灣盆地秦皇島32-X油田決口扇儲層的沉積特征與區(qū)分標準
      特種油氣藏(2020年5期)2020-12-03 02:12:26
      賈魯河生態(tài)治理的技術措施研究
      河南科技(2020年2期)2020-10-21 06:09:5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6
      賈魯河大橋先梁后索施工技術探討
      建筑科技(2018年6期)2018-08-30 03:40:48
      村翁雨中田間排水
      基于模糊數(shù)學理論的水質(zhì)評價模型
      福贡县| 岑巩县| 共和县| 日喀则市| 法库县| 杂多县| 高青县| 深水埗区| 刚察县| 柞水县| 当雄县| 洛南县| 江川县| 湖口县| 宁强县| 二连浩特市| 肃北| 新密市| 武邑县| 任丘市| 许昌县| 五华县| 乌审旗| 定州市| 馆陶县| 乌苏市| 屯门区| 文登市| 广南县| 安新县| 临潭县| 武义县| 井陉县| 都昌县| 贺州市| 汝阳县| 邓州市| 永安市| 开阳县| 白朗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