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恩
?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頂天立地”
祝福恩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深刻闡釋了哲學社會科學的神圣使命和職責,并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隊伍建設和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边@一結論在講話中出現(xiàn)兩次,這雖然是對我們黨95年來成功經(jīng)驗的總結,實則是為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及隊伍建設確立了政治使命。因而使我們感慨萬千,壓力和動力交織,既認識到了哲學社會科學神圣使命、歷史責任和巨大的功能,又看到了哲學社會科學專家隊伍建設和發(fā)展的緊迫性、重要性。作為長期從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人倍感責任重大、使命神圣,要不辱使命和職責,勇于擔當,發(fā)揮哲學社會科學的正能量作用,深深感到必須做到“頂天立地”。所謂的“頂天立地”,要頂?shù)摹疤臁庇袃蓚€“天”,一是指馬列主義理論的“天”,這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和進行學術研究的理論基礎;二是指中央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天”。我們所以稱之為“天”,因其是我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理論研究的指導思想和方法論原則?!傲⒌亍钡摹暗亍?,就是接地氣,從實際出發(f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國情、黨情、文情,“頂天立地”實質(zhì)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的有機結合,在理論研究、服務經(jīng)濟建設、智庫建設上發(fā)揮正能量的積極作用。
筆者曾承擔了國家社科規(guī)劃資金課題,結項后出版為《學風建設論》,在研究階段曾對哲學社科工作者的學風做了調(diào)研與分析,其“頂天立地”的結論是調(diào)研分析的結果,結論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頂天立地”上做得不夠和不到位,進而影響了哲學社會科學正作用的發(fā)揮,也影響了哲學社科工作者隊伍建設。
實事求是地說,改革開放以來哲學社會科學隊伍,在謳歌和支持改革開放,支持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方面起到積極作用,這是主體和主流,但在有些方面沒有做到“頂天”和“立地”,其原因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匱乏并存在“理論恐慌”,同時沒有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影響了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沒有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出現(xiàn)這個問題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現(xiàn)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并沒有系統(tǒng)地研讀過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導致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匱乏。由于某種原因,目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高校讀書時,并沒有靜下心來讀馬列主義原著,有的文科專業(yè)對讀西方學者的原著有要求,而對讀馬列主義原著沒有硬性要求,使這些文科學生所掌握的馬列主義理論并不是從第一手著作中獲取的,大都是從二手材料中掌握的,進而導致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匱乏,所掌握的理論又缺乏科學性、準確性和系統(tǒng)性。
二是這些年來對學習馬列主義著作的要求在軟化和虛化,對讀西方著作在強化,導致理論水平匱乏。我們的高校文科及黨干校有段時間不開馬列主義原著課,偶爾開也講授部分章節(jié),沒有把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擺在重要位置上,進而使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對馬列主義理論把握缺乏系統(tǒng)性和準確性,特別有些馬列主義的博士點,一段時間連馬列主義原著課都不開,使馬列主義理論的博士都不學、不讀、不懂馬列主義基本理論,其負面后果重大。我們的黨干校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都開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原著課,這些年基本不開,其社會影響極為不好。這是導致我們黨的領導干部及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在下滑、下降,出現(xiàn)了理論恐慌。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的講話中要求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讀馬克思主義原著。
三是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行文化軟實力全方位滲透,并對馬列主義圍剿,導致理論水平不高。西方敵對勢力利用我國改革開放,引進技術和外資的機遇,采取文化軟實力的戰(zhàn)略,向我國進行全方位的文化侵蝕和滲透,以文化上的分化、西化、丑化、溶化、腐化、弱化手段,沖擊和否定馬列主義理論和指導,而我們有關部門和哲學社科工作者由于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水平不高,對其警覺不夠,應對乏力及理論上反擊不及時,有的甚至身中其毒,在教材和課堂、刊物上大講西方的多黨制、三權分立、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理論等,有的甚至用這些西方理論來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實踐,并沖擊和否定馬列主義基本理論,鼓吹馬列主義理論過時論,在影響和沖擊哲學社會科學作用的同時,也給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副作用。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西方經(jīng)濟學的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們的解釋來宣揚‘新自由主義’,借機制造負面輿論?!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問題導向所得出的結論,也是對現(xiàn)在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中問題的尖銳批評,從另一個視角看是為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指明了方向,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中批駁西方的理論,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的創(chuàng)新,彰顯哲學社會科學的積極正作用。
四是對中央重要會議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學習掌握不準,與我國改革開放的實際結合不緊,導致理論水平不高。我在這方面也做了調(diào)研。一是我在一所211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做博導13年,對其教師的理論水平及理論學習情況較為了解;二是在省委黨校主管期刊16年,在社會主義學院主管學報3年,幾乎每期的理論文章都看過。深深感到高校教師文章對中央文件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吃得不透、把握不夠,硬傷是必然存在和必須解決的。例如,有的社科文章竟然在指導思想表述上都滯后于中央文件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甚至出現(xiàn)偏離和錯位的問題。這表明我們有些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對中央文件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統(tǒng)講話精神學習得不到位。在理論修養(yǎng)上既沒達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天”,也沒有達到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天”,證明其政治理論水平上的短版和理論上的缺失,這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解決的問題,提升其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富有者。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的原則和優(yōu)良學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由于在理論素質(zhì)上的恐慌和短板,無法做到頂“天”,又加之脫離實際、不接地氣,沒有做到“頂天立地”,往往是離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來研究問題,偏離了問題導向原則和方法論,進而把自己關在書齋和教室中做虛的研究和理論推論,這既嚴重影響了哲學社會科學的功能和作用,又阻礙了哲學社會科學的隊伍建設和形象,難以承擔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所以,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做到“頂天立地”,哲學社會科學隊伍建設也要“頂天立地”。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的講話中總結了我們黨95年來的成功歷程,并指明今后“八個堅持”的前進方向和路徑,其中第一個“堅持”就是我所強調(diào)的“天”。蘇共在建黨93年后,執(zhí)政71年時亡黨亡國,其根本原因是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天”,又脫離了本國實際的“地”,使之走上了亡黨亡國的悲劇之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功之路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并作為我們黨發(fā)展方向和理論指導,通俗地說就是“頂天立地”,過去如此,今后仍不改初心、繼續(xù)前進。中國共產(chǎn)黨如此,我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更應如此,這是不可違背的客觀規(guī)律。我們要知道,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5周年講話中兩次論及這個結論,并在第一個“歷史告訴我們”中加以闡釋,還作為三個“沒有”之首,即“先進的理論指導”,足見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我們黨的指導作用和能動地位,我們作為在黨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央文件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天”,就更為重要、更為緊迫、更為根本了,我們只有在頂天立地中不辱使命,不忘責任,才能充分發(fā)揮哲學社會科學的積極正作用,以助推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勝利實現(xiàn)。
(作者系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責任編輯: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