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丹劉 剛伍洪昊
(1南昌大學基礎醫(y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2南昌大學醫(yī)學院教務處,南昌 330006)
?
淺談醫(yī)學院校本科生人體解剖學課程教學心得
萬麗丹1*劉 剛2伍洪昊1
(1南昌大學基礎醫(y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2南昌大學醫(yī)學院教務處,南昌 330006)
作為醫(yī)學院第一學期開設的主修課程人體解剖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會極大地影響醫(yī)學生對學醫(yī)的態(tài)度,因此需要老師在教授教材的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高效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在接下來的5~8年時間里勝任一個醫(yī)學生的角色,避免他們對學醫(yī)產生抵觸和逆反心理。
人體解剖學;教學心得
醫(yī)學院校是培養(yǎng)醫(yī)護人員和醫(yī)學科研工作者的搖籃。醫(yī)學生課業(yè)壓力大,任課老師教學任務也不輕。作為第一學期開設的主修課程人體解剖學的教學內容不僅是醫(yī)學專業(yè)知識,也為學生接受后面幾年的醫(yī)學課程做好鋪墊和易化。為了讓老師和學生都能輕松愉快的度過教和學的過程,筆者根據大一學生的心理學發(fā)展特點總結了幾點教學方法和心得如下。
大一的醫(yī)學生,剛從中學畢業(yè)幾個月,他們的情商、智商已經成熟,但是對于學習專業(yè)性很強的大學課程來說,他們還是嗷嗷待哺的嬰兒,同時也是具備較強吸納新知識能力的海綿。他們并不愿意接受枯燥的填鴨式教育,也不怎么愿意大量做習題,可能因為他們當中有些人才剛剛從這種教育方式中解放出來。因此,任課老師在給學生上專業(yè)課的時候,應主動在課堂上營造一種愉悅歡快的教學氣氛,氣氛活潑一點,節(jié)奏快一點,讓學生不要處于“學在壓力”中的狀態(tài),比如上課之前針對上次課的內容提幾個簡單的小問題,最好不要每次一上課就開始填鴨或者為難學生,不難想象這樣的開局學生會較難扮演準備好好學習的角色。但也不能完全不提提問題,不然他們學著學著就倦怠、松懈了,從中獲取一個平衡以便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是任課老師在教授專業(yè)知識前的首要任務。
人體解剖學是一門理論和實驗需要有機結合的學科,理論課時間有限,雖然不需要把教材上的知識點全部贅述一遍,但要特別針對性地介紹解剖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一般來說,任課老師只要說清楚哪些知識是重點、難點,學生就會在書本上把它們標記出來,課后也會對這部分知識加強記憶,有了任課老師的指點,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鞭策,他們完全具備對陌生教材自學通讀下來的能力和毅力。有一些知識點可以用游戲的方式進行介紹,這主要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明白解剖學并不難學,不要給自己設置心理障礙。一旦這種心理障礙形成,就容易進入一種不良循環(huán),比如認為課程太難逐漸產生不自信乃至放棄學習的心態(tài),考試的時候可能會想一些辦法。其實他們不是不愿意好好學,但是一來課程和考卷有難度,二來作為一名醫(yī)學生要學要背的東西太多,學習時間也不夠充裕,三來怕掛科或者怕考的不如其他同學好。大一學生所有的這些困惑,基本上都是由于沒有得當的學習方法導致。所謂教學相長,學習方法本身就蘊含在教學方法中。學醫(yī)是一個較漫長的記憶和背誦的過程,老師要引導學生在繁冗的教材中發(fā)掘知識的規(guī)律,比如腹股溝為什么被命名為腹股溝,這就是在提醒學生那么多陌生繁雜的解剖名詞是如何構詞的,那么就望文生義、“膚淺”的去理解它們就好了,不復雜也不難記憶。
培養(yǎng)好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后,任課老師的教學任務就轉變?yōu)橐笏麄冋莆蔗t(yī)學專業(yè)知識。目前,絕大多數醫(yī)學院校都開設了多媒體教學,好的課件會讓教學工作事半功倍,解剖學任課老師的教學課件圖文并茂,言簡意賅,學生普遍反映比較喜歡教材和課件結合起來學習,并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結合多媒體教學,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想到了幾個有趣、樸素、顯效又可行可靠的教學方法。
3.1 局部與系統(tǒng)的結合
筆者在介紹腹部的解剖時分4次課來進行,腹前外側壁的解剖、結腸上區(qū)和結腸下區(qū)的解剖(一)、結腸上區(qū)和結腸下區(qū)的解剖(二)、腹后壁和腹膜后隙的解剖。腹前外側壁的解剖首先介紹腹部和腹腔的境界,結合圖片很自然的引導學生描述腹腔里面有什么呢?他們能回答出有臟器、血管、神經和淋巴組織,臟器主要有消化系統(tǒng)的臟器和泌尿系統(tǒng)的臟器。接下來,引出結腸上區(qū)和結腸下區(qū)的概念,再讓同學們觀察結腸上區(qū)和結腸下區(qū)分別有哪些臟器,比如說結腸上區(qū)有食管腹部、胃、十二指腸上部、肝、肝外膽道系統(tǒng)、胰、脾,結腸下區(qū)有十二指腸降部、水平部、升部、空腸、回腸、盲腸、闌尾、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為了學習和記憶的方便,結腸上區(qū)和結腸下區(qū)的解剖(一)以系統(tǒng)解剖學的方式來介紹腹腔內的消化系統(tǒng)臟器,還有腹膜和腹膜腔。結腸上區(qū)和結腸下區(qū)的解剖(二)介紹這些臟器的血液供應、淋巴回流和神經支配。比如結腸上區(qū)臟器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腹腔干及其分支,結腸下區(qū)臟器的血液供應來自腸系膜上、下動脈及其分支,最后對結腸上區(qū)和結腸下區(qū)每個臟器的血液供應做一個系統(tǒng)的總結,介紹結腸上區(qū)和結腸下區(qū)臟器的淋巴回流時也用類似方法。在此基礎之上,再介紹結腸上區(qū)和結腸下區(qū)臟器的神經支配則分為結腸左曲以上消化道的神經支配、結腸左曲以下消化道的神經支配、肝膽胰的神經支配、脾的神經支配。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牢固的掌握腹部的局部解剖和系統(tǒng)解剖,最后他們可以對腹部解剖時學涉及到的每一個臟器進行一個完整的總結,比如肝位于結腸上區(qū),是一個腹膜間位器官,位置毗鄰、體表投影、外形、肝葉和肝段、肝的血液供應、肝門靜脈系統(tǒng)、肝的淋巴回流、肝的神經支配、肝的韌帶、肝外膽道系統(tǒng)。
3.2 看圖說話
解剖學課件以圖片為主,課堂上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看圖說話,這種教和學的方式既有效又輕松快樂。比如選取網膜囊境界的圖片,鼓勵學生自己辨認這張圖片上有哪些結構,結合解剖學中關于方位的專業(yè)術語前、后、左、右、上和下,請學生分別描述網膜囊的6個壁。注意最好不要要求一個學生能回答出所有的問題,一旦這位同學沒有回答上來,就會給其他同學造成一種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看圖說話這個教學方法并不可靠的錯誤認識。
3.3 猜謎語
首先,不要特意把解剖學的謎語設置得很難猜,就設置一些簡單點的問題,比如什么臟器位于左季肋區(qū)和腹上區(qū)?什么臟器位于右季肋區(qū)、腹上區(qū)和左季肋區(qū)?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記住了腹部分區(qū)的“九分法”,還記住了胃和肝這兩個重要臟器的位置。其次,有一些謎語的設置可以結合一下考卷,沒有不想考高分的學生,我們要理解和接受學生對考試分數的看重。像教育培訓機構里的高考沖刺班、考研班和托福班等那樣幫學生抓題和引導學生自己抓題,這也是一種值得大學老師學習的優(yōu)秀教育方法。舉例說器官的體表投影方面的知識點,老師即可以直接告訴學生這樣的知識點通常會以選擇題或簡答題的形式出現(xiàn),也可以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思考會以什么樣的形式出題。這個猜謎的過程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對考卷的題型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重視這部分的知識點。這兩種簡單形式的猜謎同學們適應起來是非??斓模詈缶涂梢栽O置外科手術和解剖學相結合的有點難度的謎語了,比如腎臟外科手術的入路問題。設置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遇到實際問題時要多思考,讓他們明白有時候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不止一個,讓他們自己找出或商量出最好的解決方案,最終他們會發(fā)現(xiàn)積極的投入到解剖實驗中才是王道,一方面讓學生明白解剖學和外科學密切相關,促使學生積極動手解剖以鞏固所學,另一方面有利于“高分高能”醫(yī)學生的培養(yǎng)。但是,讓大一的學生去探索外科手術入路這樣的“難題”不能總出現(xiàn)在解剖學的教學實踐中,其實就是不要總拿高于學生已有學習水平的問題去為難學生傷害他們的自信心。
3.4 小老師
學生在實際面臨需要自己動手實驗的時候,普遍反映很迷茫,怕犯錯,不過當他們身邊有其他熱心同學一起商量時,事情就變得好辦得多。任課老師不需要每次實驗課都帶領甚至代替學生主刀,這不僅剝奪了他們鍛煉自己的機會,還可能滋生出他們的依賴心理。因此,在解剖學實驗教學時,任課老師要善于觀察和培養(yǎng)學生中的解剖能手,由這些動手能力強的“小老師”來帶領其他同學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實際上,小老師在帶領同學們一起實驗的時候,他們還能再發(fā)現(xiàn)其他小老師。這也可以算是“一帶一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學習風氣,同時樹立榜樣供大家追趕。
3.5 默寫
我們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方法樸實無華卻行之有效,每次課堂上老師要同學們默寫是教室里最安靜最緊張的時候,但也是我們對知識記得最牢的時候。這么奏效的學習辦法,怎么能因為高考結束了就將它棄之腦后呢?課前5分鐘,任課老師可以讓學生默寫上一次課的部分知識點,從中檢查同學們下課后有沒有進行復習以便督促他們及時復習。下課前5分鐘,可以讓學生默寫這堂課的部分學習內容,以此來檢查主刀同學的解剖成果和效果,以及其他同學對這堂課的吸收程度。此外,經常進行默寫,不僅能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刻在腦子里,還能幫助他們去除期末考試答卷時的緊張感。
筆者教授的課程是第一學期開設的大學基礎醫(yī)學課程里的人體解剖學,但是教學無界,小學和中學老師、各種培訓機構老師的教學方法仍然可以借鑒,只要是管用的方法都可以拿來輔助教學。筆者教授的對象是大學生,但也只是參加完高考才3個月的大學生,我們不能要求這些學生們沒有任何過渡就從高中生的學習方法轉變?yōu)榇髮W生的學習方法,我們只能要求我們自己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去改進我們的教學手段和方案,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適應大學課程的學習節(jié)奏,為他們接下來5~8年的醫(yī)學學習生涯做一個良好的鋪墊。筆者結合大一學生的心理學特點和實際教學過程中對這些學生的觀察,摸索出以上看似刻板老套,實則簡單易行又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當然,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筆者也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為培養(yǎng)合格的醫(yī)學生盡綿薄之力。
Discussion on teaching experiences in the human anatomy course for freshmen of the medical college
Wan Lidan1*,Liu Gang2,Wu Honghao1
(1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basic medical school of Nanchang University;2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division,medical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human anatomy course in the first semester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students’attitude to the study of medicine.Thus the teacher should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learning attitude and efficient learning methods,in order to help them become competent as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next 5-8 years and to avoid their antipathy and reverse psychology.
Human anatomy;Teaching experiences
G421
A
10.16705/j.cnki.1004-1850.
2015-12-29 〔修回日期〕2016-03-01
萬麗丹,女(1980年),漢族,講師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27742654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