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聲音
全中國的茶葉加起來做不過立頓,全中國眼鏡加起來不如陸遜梯卡,所以行業(yè)需要整合資源。
——博士眼鏡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曉
是保持原有的驗光服務,還是增加專業(yè)的視光服務,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顧客的生活方式在改變,視覺需求的改變催生了我們的驗配模式要隨之改變,才更能滿足顧客的需求,是顧客幫助我們選擇了讓他們更滿意的視光服務。
——天津眼科驗光配鏡中心主任 李麗華
轉型=轉彎,需要方向盤,升級=加速,需要踩油門。專業(yè)店到視光店,是朝著原來的方向加速,需要升級硬件和駕駛技能,但不是轉彎,因為方向(服務的客戶)并沒有改變。
——上海理咨詢管理機構總經理 沈理
行業(yè)協(xié)會商會應向政府呼吁,在國民經濟分類中,眼鏡零售不是商品零售行業(yè),應該確定為眼健康服務行業(yè)。營改增后,不應該歸納在17%增值稅稅種中,而應列入健康服務業(yè),歸納在6%增值稅稅種中。
——昆明天明眼科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謝廣偉
產品營銷,說到底就是賣“怕”和“貪”:消費者怕產品不安全、沒檔次、沒面子、沒別人的好;貪便宜、貪贈品、貪打折、貪比別人劃算。所以,企業(yè)的產品營銷一定要迎合這種心理來進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山東德州英翔視光?姜玉坤眼鏡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成河
傳統(tǒng)企業(yè)強調“客戶是上帝”,商家只為付費的人服務,東西賣出去即達到目的,情感關系也隨之結束。互聯(lián)網企業(yè)則強調“用戶為王”“體驗為王”,但凡用戶接觸到的產品或者服務,都必須給予美好的體驗。
——望客眼鏡CEO 彭永澤
電商已步步緊逼“標準品”,“非標化”的眼鏡零售服務業(yè)雖幸免于暴斃,但也危在旦夕。面對世紀巨變,靠單打獨斗改變厄運將是徒勞的。治理泛濫成災的洪水,需要運籌帷幄、眾志成城。同為中小傳統(tǒng)企業(yè),合可圖存,分必潰敗。
——廣州直通車眼鏡董事長 司徒尚炎
一味地追求性價比,何來創(chuàng)新!目前眼鏡行業(yè)的狀況是看見某些產品好賣就一哄而上,最終后果就有可能是一哄而散!
——深圳奧雷克眼鏡有限公司CEO 邱小忠
跨界看似有界,實則無界。所有跨界都是對自我認知的一次挑戰(zhàn),一次顛覆,一種創(chuàng)新!
——在線教育機構vipabc副總裁兼平臺長 黃舒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