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華
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
高職院校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實踐活動探微*
李翠華*
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婁底417000
對大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大學生是準職業(yè)人,需要健康的人格,學校應通過各種途徑創(chuàng)設大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的人文環(huán)境,讓大學生在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中加強人格自我修煉,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yè)人。
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格
2011年5月為隆重紀念我國計劃生育協(xié)會成立31周年。我院承辦了由婁底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傳播人口文化,塑造健康人格”婁底市青少年人格工程啟動儀式,市政府領導和市計生委領導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我院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志愿者發(fā)出倡議書,開展萬人簽名活動,這為我院開展“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婁底市作為全國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首批試點單位,這是婁底市青少年的福音,也是一項關系到我們民族大業(yè)的惠民工程,我們高校責無旁貸。我院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經過三年的努力成績突出,2013年我院經婁底市青少年人格工程領導小組批準確定為婁底市青少年人格工程實踐基地,從此,我們開始了青少年健康人格培養(yǎng)新的征程。國家衛(wèi)計委、省市衛(wèi)計委及婁底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視這項工作,尤其是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全校師生員工積極參與,青年教師積極參與調查研究。經我們課題組在湖南省部分高校調查發(fā)現(xiàn)當代大學生人格培養(yǎng)有待提升,具體論述如下:
(一)大學生人格狀況令人堪憂
1.文化偏見、德智分離
我國大學生朝氣蓬勃,有文化懂科學,有進取精神,是我們民族的精英。由于社會大環(huán)境的原因,有部分大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認可,人文社會學科的知識較少,有些大學生不愿意接受人文素質教育,對西方的快餐文化、網絡文化又表現(xiàn)出一種崇拜、模仿和追求,有反校園文化傾向,無視校園精神文化、表現(xiàn)為缺乏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忽視各種精神文化的存在,對自己、對他人的冷漠,有些大學生見面不說話,要通過手機交流;抵觸校園制度文化表現(xiàn)為:上課不聽課、玩手機、講小話、看小說、睡覺、遲到曠課、考試作弊;對物資文化的不珍惜表現(xiàn)為:對校園環(huán)境隨意破壞,餐桌上的浪費太嚴重,服飾穿戴講究名牌,攀比思想嚴重。德智分離,大學生由于行為失范,而導致人格缺失犯罪的行為時有發(fā)生,道德認知能力高,道德行為較差,以集體主義的價值標準評判別人,以利己主義的價值標準評判自己。
2.急功近利、性格脆弱
在市場經濟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比較看重名利,做什么事情首先要看有什么好處,為榮譽利益而做:入黨、評三好、評獎學金、優(yōu)秀干部;升職、考證,爭名奪利,為了提升自身資本,畢業(yè)時能找一份好工作。是否能真正增強自己的實力?都體現(xiàn)了學生急功近利的心理特征,一切為利益而奮斗?,F(xiàn)代的大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在物質優(yōu)越家庭享有特權的環(huán)境中長大,沒有受過苦難,也沒有經歷挫折,一遇到點小事,就會發(fā)生沖突。采取過激措施,自暴自棄。我們也會在新聞媒體上看到高校同學之間一些小矛盾而引發(fā)惡性事件的案例不少。
3.現(xiàn)實人際交往能力較差,自我中心
計算機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給大學生帶來極大的自由生活空間,每個學生通過網絡交友、購物、玩游戲與網絡交流的時間遠遠要超過與現(xiàn)實人的交流。有些學生因此厭學、自閉、性格孤僻,變得越來越自我。有專門針對高職學生群體的調查表明,高職學生在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時,把利己擺在首位的人較多,有些人強調個人本位,有些人將安穩(wěn)的生活和較高的經濟收入作為自己最重要的人生追求,重實惠、求實用。社會責任感淡漠;在索取與奉獻的關系上,則一味地強調索取,有些學生希望向社會索取更多的東西而不是為社會作更大的貢獻。
(二)健康人格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
我國的家庭教育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也由此造成一些大學生人格缺失。有些家長本身素質差,人格欠缺,功利性太強;有些單親家庭父母放棄對子女的監(jiān)管;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父母長期在外打工,隔代撫養(yǎng),家長教育不到位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
2.學校教育對人格發(fā)展的忽視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偏重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忽視了思想的傳遞和心理的關注,遠離了教育所應有的功能。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主要表現(xiàn)為“注入式”教學,即以“課堂為屮心”、以“教師為屮心”、以“書本為中心”。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的作用,學生的主體意識受到限制,教師與學生脫節(jié)。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書呆子型”的學生,使一些學生自我意識、自我認知、自我評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等能力欠缺,在學校沒有人生規(guī)劃,自以為是,虛度年華,而在其走入社會的時候,發(fā)現(xiàn)與社會格格不入,而又自恃清高,很容易讓大學生產生情緒低落、在家成為傍老族、啃老族。
3.社會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
學生長期沉溺于網絡不能自拔,容易產生逃避現(xiàn)實的心理傾向,道德自律弱化,社會意識淡化,溝通能力差,兩人近距離甚至面對面不說話,要通過手機傳遞信息,學生人格扭曲,導致健全人格的失落。
學生在大學期間人格的健全和修復主要責任在學校,學校要轉變觀念,育人比專業(yè)知識傳授更重要。先育德能,后傳技能。高校的職能是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健康人格教育是學校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婁底職院近10年來,在大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方面做出了一些嘗試論述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
一是成立了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實驗基地領導小組,由院黨委書記任組長,院長任常務副組長,其余院領導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負責基地的具體工作。二是成立志愿者團隊,與學校的群團組織及各系部的公益協(xié)會,組織陽光志愿者赴社區(qū)、邊遠山區(qū)愛心支教;傳承“志愿服務,快樂奉獻,有你有我有大家”的服務精神,給學生輔導功課,教小朋友唱歌跳舞。三是成立人口文化研究所,開展一些有益于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的調查研究。
(二)強化保障機制
確保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活動的長效開展,促進青年學生成才。學院安排了專項活動經費;有專門的活動場地;配有專人管理;建立校地服務聯(lián)動機制。近年來,在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活動過程中,我院逐步形成與學校困難職工、婁底市福利院、如家老年公寓等為重點的孝行服務敬老活動。
(三)整合學院內部資源,組織比賽活動
與院關工委聯(lián)合舉辦“誠信為本”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暨報告會;在組織參加湖南省大學生“誠信為本”主題教育活動中,我院志愿者學生的作品《誠信比黃金更珍貴》獲得征文比賽二等獎,作品《誠信人生,和諧你我他》獲得征文比賽三等獎。開展“感恩為先”演講比賽.參賽選手們從父母養(yǎng)育之恩、國家社會栽培之恩等多角度來詮釋主題,飽滿的熱情,無不將內心真誠的感恩之情傳遞給在座的每一位聽眾,贏得了現(xiàn)場觀眾陣陣雷鳴般的掌聲。志愿者的作品《感恩之心,我們有嗎?》和《外婆,我愛你》榮獲一等獎;我們還開展了《給父母的一封信》《學習弟子規(guī)的體會》《學習傳統(tǒng)美德心得》比賽,通過這些比賽活動,讓學生更進一步深入學習,擴大知識面,通過查閱資料寫稿子,是自主學習過程,比老師按課本教,學生被動聽,效果更好,自己主動獲得的知識容易產生內心的共鳴,內化為心靈的自覺。
(四)開設《傳統(tǒng)美德與人格修養(yǎng)》《弟子規(guī)與人格修養(yǎng)》等選修課程
在課堂內結合學生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講解理論的同時,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討論分享自己的故事,結合課堂內容節(jié)選傳統(tǒng)文化教學的光碟,討論、寫心得體會,讓學習的理論知識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凈化自己的思想,并主動積極參加志愿者義務社會公益實踐活動。讓更多的人來學習傳統(tǒng)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完善自我,提升人格修養(yǎng)。
(五)以平臺為載體,做到七個結合
我們創(chuàng)辦了《青少年成長導報》,印發(fā)《弟子規(guī)》《了凡四訓》《道德經》免費發(fā)放給學生,帶給親人朋友。舉辦以弘揚傳統(tǒng)美德為主題的先進典型報告會、演講比賽、征文比賽、書畫比賽;組織藝術團成員創(chuàng)作一些以傳統(tǒng)美德為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并組織學生在主題班會上閱讀和觀看《傳統(tǒng)文化改變命運》光碟,然后展開討論,寫出影評和觀后感,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在校園中營造出學習、弘揚傳統(tǒng)美德的良好氛圍,為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良好的輿論條件。同時,利用院內網絡、廣播、報刊等傳播工具構建健康人格教育平臺,并做到七個方面的結合:既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與時尚元素、情感元素;藝術元素、新媒體、科學研究、學校教育、社會需求等相結合,為傳承中華美德,助推文化育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開設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是課堂教育教學的有效延伸。為讓學生從實踐活動中得到教育,克服人格上的偏差,形成健康的人格。組織開展學雷鋒活動、義務服務進社區(qū)活動、暑假“三下鄉(xiāng)”活動,到老年公寓孝敬老人,送水果、送安慰,給老人做心理疏導,傾聽老人的心聲;到特教學校獻愛心,到特訓學校幫教,免費送傳統(tǒng)文化的書籍報刊雜志光碟等文化產品;到山區(qū)扶貧幫教;到公園、社區(qū)清理牛皮鮮、拾白色垃圾;到孫水河清理河床垃圾;到城市交通要道維護交通安全;春運期間到火車站幫顧客搬行李,送茶水。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吃苦耐勞、關愛他人、堅忍不拔的優(yōu)秀品質.完善健康人格。
(七)健全和完善激勵機制
一是將學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同操行評分結合起來,將學生學習和踐行健康人格教育的相關情況作為操行評分的內容之一。二是要制定和完善學生操行評分制度。三是要把健康人格教育同“三好學生”、“優(yōu)秀干部”、“十佳文明標兵”、“十佳學習標兵”、“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評優(yōu)評先活動結合起來,并與助學金、獎學金的評定進行掛鉤。四是組織以健康人格教育為主題的活動,并及時對活動進行總結,對在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同學和班級予以表彰和獎勵。強化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將傳統(tǒng)美德內化為學生一種心靈自覺。
(八)營造良好健康人格教育環(huán)境
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把學校、家庭和社會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目標一致的良好教育環(huán)境。學校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和溝通,要引導家長樹立以健康人格為培養(yǎng)目標的人才觀,重視美德教育;家長應提高自身的傳統(tǒng)美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家風,做到言傳身教。
近幾年來,通過開展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活動,初步取得了以下幾方面的收獲:一是育人成果顯著,孝親典型相繼涌現(xiàn);二是發(fā)揮典型帶動,引領,充分發(fā)揮典型帶動作用,在德育育人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三是注重廣泛宣傳報道,與社會各界形成良好互動先后多家媒體校園網、廣播、婁底電視報、婁底晚報、婁底電視臺多次深度報道;四是弘揚傳統(tǒng)美德,彰顯孝德文化力量為核心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典型示范效應;五是院領導帶領青年教師從實踐到理論,不斷總結經驗提升科研能力,堅持科研立項,發(fā)表學術論文,升華大學生健康人格理論研究。學院在全國高職院校中科研成績突出;六是大學生活志愿者活動經常性的開展,相互團結,互相關愛,助人助己,給社會上的弱勢群體送去了溫暖,提升自己的健康人格。
近十年來學校大學生人格教育活動獲得了省市各級政府的表彰獎勵。學校涌現(xiàn)了大批的先進典型。學院人際關系良好,形成了讀好書、做好事、做好人積極向上濃厚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1]章小劍.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格教育的探索[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4).
[2]宋建軍.淺析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10(06).
[3]王萍.論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3.
[4]高燕,徐念農.高職院校大學生道德人格教育的時代征候及其生活轉向[J].2012(01).
李翠華(1959-),女,湖南邵東人,教育學碩士,湖南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婁底市青少年人格工程實踐基地負責人,主要從事傳統(tǒng)文化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G641
A
1006-0049-(2016)20-0012-02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資助項目“基于孝文化傳承的青少年孝德教育研究”(課題編號:XJK015BZXX003)(批準單位: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階段性成果;2014年婁底市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國家五部辦委重點項目:青少年健康人格培養(yǎng)的方法與途徑探究。(批準單位:湖南省婁底市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領導小組)階段性成果。——以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