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莉
貴州師范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0
?
從概念整合角度對比分析英漢死亡委婉語
翟莉*
貴州師范大學,貴州貴陽550000
委婉語作為一種普遍存在而又特殊使用的語言現(xiàn)象受到普遍關注,委婉語在使用過程中就突顯了概念整合的過程,通過概念整合理論中的心理空間的映射來完成概念之間的轉(zhuǎn)換以達到整合的目的,形成新創(chuàng)結(jié)構(gòu)完成直接語和委婉語之間的轉(zhuǎn)換。委婉語種類繁多,此處單就英語和漢語的死亡委婉語進行對比分析,通過概念整合理論對比分析英漢死亡委婉語,可以更好的了解死亡委婉語的形成機制、生成原因以及使用情況,對英漢的跨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概念整合理論;委婉語;死亡;對比
說話是一門藝術,委婉語便是這藝術當中的一個不容忽視的亮點,恰當?shù)氖褂梦裾Z在人際交往中的可以起到潤滑劑的作用,拉近人與人的距離。束定芳曾從語用學角度分析委婉語的使用除了遵循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外,還遵循了另一個自我保護原則即說話人為了保護自身利益,盡量使用好的字眼來表述自己或者和自己相關的人或事物。概念整合理論是認知語言學五大領域當中認知語篇研究的一個重要理論,通過概念合成理論對比分析英漢的委婉語可以更好的了解其相似和不同之處,運用概念合成理論對比分析英漢死亡委婉語,可以了解英漢死亡委婉語的產(chǎn)生和使用情況,進而可以更好得進行跨文化交際,并且對中國學生學習英美文化和對外漢語教學都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委婉,即為用比喻、借代、迂回、縮略和諧韻的手法來表達生活中那些使人尷尬、惹人不快,招人討厭和令人恐懼的事物。英文的委婉語一詞“euphemism”源于希臘語,其中詞頭“eu-”是“good”(好)的意思,詞中“pheme”是“speak”(說)的意思,而詞尾“-ism”則是指“(該)動作或其結(jié)果”,將三個部分合在一起就成了“用好的說話方式表達”。所以,不論是中文還是英文的委婉語,都是用好的語言和方式來取代不好或是過于直接的語言和表達方式,這一點又很明顯的體現(xiàn)在了關于死亡的表達上。
人類從古至今對于死亡都是存在畏懼的心理以至于人們大多會采取委婉的手段來表達死亡,來取代使用“死”(death)這個直接的字眼。這一現(xiàn)象不論是在漢語還是在英語當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同的是漢語關于死亡的委婉語和英語當中關于死亡的委婉語又是不盡相同的,這種不同之處便是出處的不同和使用情況的不同。
概念整合理論又稱概念合成理論,這一理論是從??四嵋男睦砜臻g理論發(fā)展過來的,其代表作為??四嵋?997年出版的《思維與語言中的映射》。
基本的概念整合網(wǎng)絡模型包括了四個心理空間:即兩個輸入空間、一個類屬空間或者稱為普遍空間、一個合成空間。概念整合網(wǎng)絡模型可以分為四張,分別是:簡單網(wǎng)絡、鏡像網(wǎng)絡、單域網(wǎng)絡、雙域網(wǎng)絡。關于這四個網(wǎng)絡模型,其中雙域網(wǎng)絡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李福印在其《認知語言學概論》介紹到雙域型整合網(wǎng)絡中的兩個輸入空間也有各自不同的組織框架,但是兩個組織框架均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間中,合成空間的組織框架包括來自兩個輸入空間的部分結(jié)構(gòu)。輸入空間映射具有部分與選擇的屬性,當輸入空間I與輸入空間II部分地投入到合成空間后通過“組合”、“完善”和“精致”三個彼此關聯(lián)的心智認知活動的相互作用產(chǎn)生新創(chuàng)結(jié)構(gòu),在新創(chuàng)結(jié)構(gòu)中完成意義的產(chǎn)生,因此雙域型整合網(wǎng)絡的創(chuàng)造性也最為明顯。
依據(jù)《英語委婉語詞典》和《實用委婉語詞典》對英漢委婉語的收錄情況看,對英漢委婉語的認知過程分析可以分為幾個方面。
(一)從社會意識形態(tài)上對比分析
中國歷經(jīng)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因此封建等級思想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委婉語的使用,在死亡委婉語當中也有較大的體現(xiàn)?!抖Y記·曲禮下》中有云“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睆倪@一點就可以看出階級地位不同,關于死亡的說法是不一樣的。如“天子死曰崩”,輸入空間一為“死亡”,輸入空間二為“建筑”,在類屬空間中將兩個概念進行整合,古代帝王又稱天子,象征了國家朝代的支柱,而天子的死亡相當于一種虛擬建筑的崩塌,因而用“崩”來形容帝王去世,更突顯的帝王的地位,這種轉(zhuǎn)換是通過雙域型網(wǎng)絡實現(xiàn)的。這種委婉語在今天已經(jīng)逐漸退出了大的語言環(huán)境,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少使用,但在當時如“駕崩”僅能是君主帝王使用。在英語當中沒有這樣的相關委婉語使用。對比反映了英漢兩族歷史背景的差異,了解歷史可以更好的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
(二)從宗教文化上對比分析
宗教文化上的差異在英漢語言上的體現(xiàn)較為明顯,英美文化上主要是基督教占據(jù)主位,《圣經(jīng)》對其文化和語言有很大的影響,;而在中國,沒有明顯的占據(jù)主位的宗教,土生土長的道教以及流入的佛教都對漢語文化有較大的影響。例如,在英語當中“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安睡在上帝的懷抱里)即為死亡,在這個委婉語當中,輸入空間一為“死亡”,輸入空間二為“睡眠”,死亡和睡眠在外觀上是有的相似性的,但實際意義不同因此加入了“在上帝的懷抱里”,上帝是神明,居住在天堂,睡在上帝的懷抱中即為去了天堂,委婉地表達了去世。在漢語當中,會使
用“化鶴”來代替死亡,跨空間映射通過在死亡和仙鶴之間建立對應連接,合成空間則通過組合,即去世后會娶仙界形成自己的結(jié)構(gòu),得出“化鶴”的委婉表達,與之類似的還有“羽化登仙”、“駕鶴西去”。
由此對比可以看出,宗教文化對于語言文化有著重要的影響,雖然不同的宗教對于死亡的表述不同,但是其內(nèi)在意義是相同的,都是在去世后被帶到了美好的地方,不論是天堂還是仙界還是西方極樂世界,這其中都表現(xiàn)了人們對死后能有個好去處的殷切期盼。
(三)從民族文化上對比分析
在英語當中有“return to dust/earth”(歸之塵土),在《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當中的2:7就有描述“And the Lord God formed man of the dust of the ground,and breathed into his nostrils the breath of life;and man became a living soul”(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講生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在中國上古神話中“女媧造人”的故事,也是用泥土造的人。在這個委婉語當中,輸入空間一是“死亡”,輸入空間二為“泥土造人”,跨空間映射在死亡和泥土之間建立對應連接,輸入空間二存在因果關系即人是由泥土捏造的,因此人在去世后就會回歸泥土。合成空間取輸入空間一的死亡和輸入空間二的因果關系通過組合和完善形成了“歸之塵土”的死亡委婉語。這同時也體現(xiàn)了英漢委婉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存在的相同之處,而英漢文化也是差異與共性并存。
通過概念整合理論可以更好的了解委婉語的形成過程,英漢委婉語的形成多是使用了概念整合理論當中的雙域型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雙域型網(wǎng)絡的新創(chuàng)結(jié)構(gòu)很好的形成了委婉語,通過了解委婉語的形成過程也分析了委婉語的產(chǎn)生原因,進而可以更好的對比英漢委婉語。并且通過英漢委婉語的對比可以看出漢語的委婉語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英語委婉語多出自用宗教文化,因此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對對方的宗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會減少因文化的不同而引起的誤解,同時通過宗教文化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語言的使用情況,對于教學也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1]Fauconnier Gilles.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Fauconnier Gilles.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3]Fauconnier,G.,Turner,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4]陳鑫,田建國.概念整合理論下英漢死亡委婉的對比研究[J].咸陽師范學學報,2014,29(2):117-120.
[5]范敏,徐善文.從原型范疇理論看英語委婉語[J].蚌埠學院學報,2015,4(6):110-113.
[6]李福印.認知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68-180.
[7]劉純豹.英語委婉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172-183.
[8]束定芳.委婉語新探[J].外國語,1989(3):28-34.
[9]王雅軍.實用委婉語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138-145.
翟莉(1990-),女,漢族,河北邯鄲人,貴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級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對比語言學。
H313
A
1006-0049-(2016)17-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