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陜西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710302
?
淺析高職院校校園環(huán)境建設
——以陜西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
吳娟
陜西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西安710302
摘要:本文主要以陜西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在校園環(huán)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如何更好的促進高職院校校園環(huán)境建設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園環(huán)境建設;高職學生
近幾年,隨著高校的擴招,很多高職院校都建設了新校區(qū),在校園布局、建筑風格、教學設施、校園景觀等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筆者實地考察了陜西幾所高職院校的新校區(qū),每所學校都似一個大型花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安靜舒適,比較適合學生置身其中求學、生活。但同時也發(fā)現在硬件建設方面還有些不盡人意之處,高職院校在校園環(huán)境建設中要多注意這些問題。
第一,便捷、舒適、雅致。筆者認為高職院校的環(huán)境建設應首先以此為目標。因為學生能否在一所高校安心滿意的就讀,首先取決于學校給他留下的第一印象,而這往往是很直觀的——即學校的設施能否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所以,作為校方,硬件設施的建設要首先要調查了解學生的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針對性的進行規(guī)劃,才能讓學生盡快的融入校園,不排斥學校,并逐步認同學校,進而認可學校的教學方式、管理制度等,為后期的學習生活做好鋪墊。以我校為例:近幾年,學校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生活舒適度,在所有教室安裝了投影儀;在學生公寓安裝了空調;建設了大學生活動中心;建好了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籃球、足球等場地;投入了一批室外座椅;還為方便學生晾曬被子、衣物,專門架起了數排晾衣鐵架,極大地方便了學生。但是學校的建設也有一些還沒做到位,根據筆者的調查,以下問題學生反映的比較多:學校廁所隔擋沒有安裝門,入廁較為尷尬;每棟教學樓只有一個燒水器,學生喝水問題很難解決,尤其是到冬天,想喝上杯熱水確實不易;學校只有一個超市,距離教室又稍遠,不太方便;學校食堂只有一個,人太多,吃飯時間過于擁擠;學校室外座椅多是石凳,且大部分都在馬路兩邊,舒適度、好評度不高;教室、宿舍沒有WiFi,上網不方便等等。這些問題在其他兄弟院校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結合我校情況,對比其他國內外高校,筆者認為在學校建設中,這些問題都應納入到考慮范疇之內,同時,作為學校,應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不局限于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還要提高服務意識,以家庭的舒適度標準為參考,讓學生能有“在校如家”的感覺,在更安心、更舒適的環(huán)境中學習。在此方面,結合我校情況,筆者建議:
1、擴充新食堂,解決擁擠現狀,同時考慮少數民族情況,適當設立特殊窗口。
2、在教學樓、宿舍樓、圖書館等學生密集的地方,多建幾所小型超市、報刊雜志亭,方便學生;安裝直飲水龍頭或燒水器,合理解決學生喝水問題;盡快安裝免費WiFi;多設置插座,方便學生自由充電。
3、在教學樓、圖書館配備打印、掃描等設施,免費或低價服務學生。
4、宿舍盡量都安排為帶衣柜、電腦桌的四人間,擴充個人空間。
5、廁所環(huán)境應予以改善,除保護隱私外,應該在廁所放置手紙、梳子、洗手液、花盆等,優(yōu)雅又方便。
6、在學校多建幾處小花園,曲徑小路,綠樹紅花、木質長凳,別具一格。
7、每個教室講臺配備一個高腿椅子,方便教師授課;在教休室為教師提供免費茶點、茶葉、咖啡等;在每一樓層提供一臺微波爐,方便師生。
8、成立健身館,為師生提供更多健身器材,新建游泳池,多途徑、多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健身,滿足不同學生的健身需求。
在其他高職院校的校園環(huán)境建設中,也同樣不能只靠“長官意志”和憑主觀想象,基建和管理部門要充分尊重師生的意愿,提高師生的參與意識,鼓勵師生民主公平地共同參與學校環(huán)境教育建設,充分發(fā)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良性互動。重要的決策活動,要充分征求師生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既可以提高師生的滿意度,還可以通過參與校園環(huán)境建設,學習環(huán)境和社會的知識,理解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第二,靜心、提升。滿足師生的基本學習、生活要求是校園環(huán)境建設的起碼要求,進一步而言,校園環(huán)境建設還必須要注重對學生的全面提升:既能提升學生美感,樂在其中,也能讓其遠離外界喧囂,潛心修學。既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質,也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素質等。高職教育以培養(yǎng)高素質的技能型、操作性人才為目標,所以好的高職校園建設應該首先具有科學先進的實驗樓、實訓樓,具有先進的機器設備,能給學生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提供必要的準備。盡可能將教學環(huán)境設計為教學工廠模式,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專業(yè)教室、融教室、實訓、實驗、考工、技術服務與生產為一體,使專業(yè)教室具有多媒體教學、實物展示、演練實訓、實驗、考工強化訓練和考工等多種功能,營造出良好的職業(yè)氛圍和環(huán)境,為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和操作能力提供基礎。同時,高職院校要主動適應信息化時代的潮流,加速數字化校園建設,尤其是要加快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數字化圖書館及辦公自動化、通信等方面的建設步伐,并采取各種措施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為推行數字化教學和數字化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高職院校還要多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學校在環(huán)境建設時要多考慮如何讓學生參與,為他們留有“貢獻”的空間。例如為學生的創(chuàng)意開辟一些地方,允許學生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意,讓學生可以隨手涂鴉,可以隨時展出自己的手工作品等。高職院校相較普通高校而言,更注重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開辟一個展示長廊,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既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又能引導學生積極創(chuàng)作,同時無形中會增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可謂一石三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4-0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