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
(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聲樂教學中的心理調控能力作用分析
劉 暢
(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在聲樂教學中,心理的調控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動機、感知意識以及意志能力,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并且利于教學效果提升。在學習聲樂的具體過程中,個人情感的塑造體驗,與心理調控能力相結合,是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歌唱心理避免不良情緒產(chǎn)生的重要方式。
聲樂教學;心理調控;作用
聲樂的學習中,很多學員常常只關注對音樂發(fā)聲以及技巧方面的練習與掌握,卻忽略了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動態(tài),也就是對聲樂藝術的情感感知以及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心理學家表示,人的所以活動都是在一定的心理調節(jié)下進行的,心理活動直接影響到人的具體實踐活動。聲樂演唱需要在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下進行,這樣的聲樂表演才具有感染力。因而,聲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在對音樂專業(yè)知識技能進行培養(yǎng)的同時,還要重視學員的心理調控能力,教師需要根據(jù)聲樂自身的藝術特點,借助于有效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心理調控能力在聲樂教學中的促進作用。
(一)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進行學習行為的一個前提條件,也是學生學習心理的一種體現(xiàn)。學習動機在聲樂教學的具體心理活動中是第一要素,也是心理調控能力的主要體現(xiàn)。學習聲樂的動機是引導學生能夠進行學習的源動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動機,并適時的調整,使學生在思想觀念上適應聲樂教學的要求,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提升教學效果。學生只有對聲樂理論和實踐有了較為充分的認識,對聲樂的學習興趣濃厚,才能使他們對音樂樂理知識以及表演技巧等學習充滿動力,這就是潛藏于學生中的心理中的學習動機。
(二)感知意識
人的意識是人心理活動的綜合體現(xiàn),而意識的不同則會對人的行為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進行聲樂學習,學生的良好學習意識是保證其學習進步的重要條件,相反,就會成為引起學生心理的不良情緒,對聲樂的學習產(chǎn)生阻礙作用。學習聲樂除了具備健康良好的學習動機,還需要有對音樂藝術強烈的感知力,這一點也是心理調控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對于音樂的理解程度會影響到其音樂的表達與創(chuàng)作的心理變化,從而影響在具體實踐中的行為。對于感知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提升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需要對音樂有敏銳的感知力,并對節(jié)奏、音調、韻律等各種音樂元素有較強的轉換表達能力。如此,才能夠在聲樂教學中實現(xiàn)學以致用,把樂理知識轉化為在現(xiàn)實中的音樂表演,并且通過實踐來強化自己的理論知識及感知意識。
(三)意志能力
可以說聲樂教學本身就是一項有目的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歌唱活動的進行是演唱者在多方面的掌控下,包括音調、音色、節(jié)奏以及創(chuàng)設輕松的心理,在演唱者自我意志的控制下,保證音樂表現(xiàn)過程的順利進行。另外,意志能力還表現(xiàn)在對一些負面情緒的調節(jié),幫助教師與學生在聲樂教學過程中不良心理與情緒的克制,指導教師和學生在聲樂知識技巧以及藝術修養(yǎng)方面的進步與發(fā)展。
(一)心理調控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聲樂的重要前提是對音樂藝術有足夠的熱情,因此培養(yǎng)學對音樂的興趣是進行聲樂教學的初始步驟。心理調控就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熱情、興趣以及學習效果的培養(yǎng)與檢測,教師需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實際狀況進行正確的引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致。心理調控能力是調動學習興趣的內在主觀性因素,學習是一種心理活動的體現(xiàn),心理調控能力對興趣的調動與發(fā)展進行調節(jié)控制,幫助學生從主觀上樹立起對聲樂學習的信心,這是一種可持續(xù)長久的精神性動力支持,是推動聲樂教學不斷深入的保障。
(二)心理調控能力有利于提升聲樂教學的效率
聲樂的教學可以說是一種音樂形式化的情感教學,其本質是通過聽覺感官的刺激形成其對音樂情感內涵的深入理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情感與心理的交流。心理調控能力是在聲樂教學中發(fā)揮其情感心理調控作用,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音樂之間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心理調控對于音樂教學的情感支配使得聲樂課程不再是一門單純的音樂理論課,更是一次在音樂世界中情感的經(jīng)歷與體驗,使聲樂課程不再單純無趣,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利于聲樂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心理調控能力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現(xiàn)階段,社會對高校人才的要求是德才兼?zhèn)涞娜苄腿瞬?,除了自身的專業(yè)素質,還要求具有全面的人文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師的引領下,幫助學生不斷扎實學識完善人格。聲樂教學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教導學生如何以音樂藝術的形式來表現(xiàn)情感,聲樂教學的目的也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藝術的感悟能力與表現(xiàn)能力,于此同時不斷提升學生對于真善美的追求,在保證自身專業(yè)素質不斷提升的同時,還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現(xiàn)階段,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保持健康的心理是目前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心理調控能力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有時候比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更為重要。
心理調控能力在對學生進行聲樂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習中對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適當調節(jié),利于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健康發(fā)展,也能夠促進學生盡快接受聲樂知識,并深入音樂世界中進行情感體驗。良好的心理調控能力同時也是音樂專業(yè)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學生在日后的音樂表演中,需要克服內心的緊張、恐懼等各種消極情緒,這些都需要自我心理調控。
[1]郝孟榮.談聲樂教學中心理調控能力的培養(yǎng)[J].大家,2009,(10).
[2]趙青.聲樂教學與學生素質的提高[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3).
[3]劉篤.聲樂教學中學習心理的培養(yǎng)[J].藝術評論,2011,(12).
劉暢(1978—),滿族,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吉林省大安市,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表演,隸屬聲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