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茹
(海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海南 ???570100)
《威尼斯商人》的人文解讀
王 茹
(海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海南 ???570100)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思想體系。眾所周知,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卓越的人道主義者。以人文主義的視角解讀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各個角色,透過這些角色剖析了當時社會的金錢和友誼的沖突和對抗,從而探索莎士比亞時代所處的歷史轉(zhuǎn)換時期的人文道德特點。
《威尼斯商人》;人文主義;莎士比亞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早期的最杰出的喜劇著作之一,在這篇劇作中,莎士比亞制造了戲劇的沖突性和雙關(guān)性,并用一種不言自明的寫作技巧讓人有興奮感和愉悅感。莎士比亞在多數(shù)的喜劇作品中都想要詮釋一種讓社會和諧共融的友誼。本文圍繞安東尼奧和夏洛克簽立契約和照約割肉的故事情節(jié)為主線,試圖從人文主義的視角解讀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
什么是人文主義?其精華是什么?人文主義是指社會價值取向傾向于對人的個性的關(guān)懷,注重強調(diào)維護人性尊嚴,提倡寬容,反對暴力,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體現(xiàn)的一種哲學思潮與世界觀。
眾所周知,莎士比亞出生于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受到英國文藝復興影響的偉大人道主義者,他的大部分作品出自于1590年到1600年。這些戲劇展現(xiàn)了他所要構(gòu)建的和諧社會關(guān)系的人本政治抱負。文藝復興起源于14世紀到17世紀早期,大約16世紀傳入影響英國?!拔乃噺团d”是個法語詞,意思是“重生”。它不僅在經(jīng)濟領(lǐng)域復蘇重生,而且在文學領(lǐng)域也掀起了文學運動。人文主義在文藝復興時期是主要的思想體系,它提倡尊嚴、價值和人類的力量,尤其是在伊麗莎白時期,文藝復興進入了輝煌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涌現(xiàn)了許多詩人和思想家,如埃德蒙·斯賓塞、莎士比亞。
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博愛”這個線索貫穿它所有的戲劇作品中。莎士比亞反對社會不公和金錢腐敗,他高度崇尚和諧的社會關(guān)系。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充滿友愛的喜劇作品,它頌揚安東尼奧和巴薩尼奧之間的真摯友誼和巴薩尼奧和鮑西婭之間純潔的愛情,將鮑西亞描述成為一位美麗、智慧和忠誠的女主角,同時揭露了猶太商人夏洛克的貪婪和殘忍。
安東尼奧是一位重視友誼而輕視金錢的富商,為了朋友而向猶太商人夏洛克借了高利貸,并立下契約還款。如果安東尼奧無法按約定期限還貸,夏洛克將要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盡管安東尼奧知道這個條款對他而言是殘酷和不公平的,但為了朋友的婚約,他愿冒險一試,并把從夏洛克借來的錢無息放貸給他朋友——巴薩尼奧,他永遠把他朋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使安東尼奧意識到契約的不公平性,還是愿意接受法庭的裁決,遵守該不公平的條款。正如文中所述:
——丹東尼奧:我是羊群里一頭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應(yīng)分;最軟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讓我也就這樣結(jié)束了我的一生吧。巴薩尼奧,我只要你活下去,將來替我寫一篇墓志銘,那你就是做了再好不過的事。
——丹東尼奧:我沒有多少話要說,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把你的手給我,巴薩尼奧,再會吧!不要因為我為了你的緣故遭到這種結(jié)局而悲傷,因為命運對我已經(jīng)特別照顧了:她往往讓一個不幸的人在家產(chǎn)蕩盡以后繼續(xù)活下去,用他凹陷的眼睛和滿是皺紋的額角去接受貧困的暮年:這一種拖延時日的刑罰,她已經(jīng)把我豁免了。
安東尼奧在劇作中具有人文主義者為之謳歌的正派、重情、為朋友犧牲等品質(zhì),這些品質(zhì)在英國的人文主義時期被莎士比亞高度贊揚。
鮑西婭是《威尼斯商人》中高度歌頌的女主角。她是一個既漂亮又聰明的女士。她蔑視貴族的追求者,卻選擇了人道主義者——巴薩尼奧。為了營救丈夫的朋友安東尼奧,她女扮男裝,作為出庭的律師。在法庭上她機智勇敢,創(chuàng)造了一個完美的陷阱,一步步誘夏洛克進入自己的圈套中。首先,她呼吁猶太人的仁愛,希望夏洛克能作出仁慈的讓步。這個詞在以下的文章中有明顯地說明:
——慈悲的力量卻高出于權(quán)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內(nèi)心,是一種屬于上帝的德性,執(zhí)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調(diào)劑著公道,人間的權(quán)利和上帝的神力沒有差別。所以,猶太人,雖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請你想一想,要是真的按照公道執(zhí)行起賞罰來,誰也沒有死后得救的希望;我們既然祈禱著上帝的慈悲,就應(yīng)該按照祈禱的指點,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我說了這一番話,為的是希望你能夠從你的法律的立場上作幾分讓步;可是如果你堅持著原來的要求,那么威尼斯的法庭是執(zhí)法無私的,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
在這種危急關(guān)頭,鮑西婭仍尊重人權(quán),還為夏洛克提供一個轉(zhuǎn)變?nèi)蚀鹊臋C會。但夏洛克的回答是“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當!我只要求法律允許我照約執(zhí)行處罰。” 最終,殘忍的夏洛克自導了自己的悲劇。因此, 鮑西婭開始策劃原先的計劃,引誘夏洛克落入她設(shè)的圈套當中。鮑西婭宣布:
——所以你準備動手割肉吧。不準流一滴血,也不準割超過或是不足一磅的重量;要是你割下來的肉,比一磅略微輕一點或是重一點,即使相差只有一絲一毫,或者僅僅一根汗毛之微,就要把你抵命,你的財產(chǎn)全部充公。
夏洛克接著回答“把我的本錢還我,放我去吧?!滨U西亞憑著她的智慧和勇敢戰(zhàn)勝了夏洛克,成功將安東尼奧從死亡中救了回來。在文藝復興時期,鮑西亞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
夏洛克在劇中是個反派的角色,他是一個富有的猶太人,且是一個貪婪、吝嗇的高利貸放貸者,安東尼奧是夏洛克的商業(yè)敵人,他經(jīng)常無息放貸,鑒于此,夏洛克非常討厭他,夏洛克抓住各種機會報復安東尼奧,所以在法庭上夏洛克以恪守法律為由要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的肉。從以下字眼可以看出來。
——不行,不行,我已經(jīng)對天發(fā)過誓啦。
——即使這六千塊錢中間的每一塊錢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變成一塊錢,我也不要它們;我只要照約處罰。
在法庭上,夏洛克顯露出了他狡猾和愚蠢的一面。在鮑西亞面前,由于他對金錢的貪婪而變得愚鈍,從而導致他最后計劃的失敗。在法庭上,他原以為對鮑西亞5次不斷的贊美就可以讓他站在有利的一面。
——啊,聰明的青年法官
——啊,高貴的法官!優(yōu)秀的年輕人!
——聰明正義的法官!
——啊,公平正直的法官!
——啊, 博學多才的法官!
而當夏洛克意識到他的失敗時,他將態(tài)度又轉(zhuǎn)回以金錢為中心,要拿回他的借款?!拔也辉撃没匚业谋惧X嗎?”“不,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chǎn)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們的寬恕。你們拿掉了支撐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們奪去了我的養(yǎng)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夏洛克骨子里對金錢的追求暴露無疑。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守財奴。
縱觀全劇,莎士比亞塑造的《威尼斯商人》的各個角色都體現(xiàn)了金錢和友誼的沖突和對抗,反映了莎士比亞的人道主義思想以及他對有序的和諧社會和真誠友誼的追求。從劇中對抗和沖突的角度看, 莎士比亞在取材方面, 無論是滲透著自己的主觀感情和思想意識, 融入了作者對事件和事實的理解和闡釋。他生活在資本主義逐步興起的時代, 他所創(chuàng)作角色都體現(xiàn)了他所厭惡的金錢觀和崇尚的友誼之上的抗爭。莎士比亞的透過商業(yè)層面去揭示社會倫理道德的二重性, 寓悲劇性矛盾于喜劇中, 從而挖掘人物沖突的社會與時代根源:資本競爭和價值觀的抗衡, 并由此所產(chǎn)生的更深層的既得利益者與法治和人文道德的三方面矛盾:所謂的法治不符合人文道德精神, 社會問題又要依附于“慈悲調(diào)劑公道”才能得以解決, 可見當時人文精神的矛盾性, 人文道德有其理想化、虛幻性和局限性。
[1]朱生豪譯.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2]英語學習大書蟲研究室譯,莎士比亞八大名?。跰].北京: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3]楊路晴.《威尼斯商人》的人文美[J].美與時代,2008(11).
[4]陳惇.威尼斯商人選場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78(2):67-73.
[5]孫家秀.莎士比亞辭典[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97 .
[6]趙禮.莎士比亞傳記[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176 .
[7]Ludowyk,E. F. C.UnderstandingShakespear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2:126.
[8]Harley,Granville-Barker.Prefacesto Shakespeare[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6:339-140.
I10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