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桂娟 李小潤
產業(yè)扶貧拓新徑推動“雙創(chuàng)”促增收
——一二九團“三加”模式助推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雷桂娟 李小潤
2016年,七師一二九團全面加強職工精準扶貧平臺建設,采取“產業(yè)扶持+支部引導+黨員幫扶”模式,做大做強設施農業(yè)產業(yè),針對困難職工實施精準脫貧,使“輸血扶貧”轉為“造血扶貧”。拓寬了職工增收渠道,推動了“雙創(chuàng)”工作新格局。
一二九團為“盤活連隊資產、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種植結構、創(chuàng)新經(jīng)營主體、實現(xiàn)職工增收”的連隊轉型思路,對九連實施功能轉型,采用“產業(yè)+模式”,建設了以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園為代表的五大功能區(qū),使九連現(xiàn)代高效設施農業(yè)暨休閑體驗農業(yè)示范區(qū)成為北疆地區(qū)的休閑、生態(tài)、觀光基地。目前,一二九團現(xiàn)有大棚710座,果蔬產量3000噸,實現(xiàn)高標準溫室蔬菜大棚連片種植,在基地務工的貧困群眾150余名。2016年,該團又投資1500萬元,新建110座日光溫室大棚,提供200個職工多元增收崗位,精準幫扶28戶困難職工創(chuàng)業(yè)。為確保扶貧戶脫貧致富,基地利用聯(lián)動智能溫室培育秋延后辣椒11.8萬株,徹底解決了28個貧困承包戶育苗難、買苗難、苗不合時合地等問題,更讓蔬菜種植戶在家門口用上了“扶貧種苗”、“放心苗”,7月,團場成立了果蔬公司,讓蔬菜種植戶銷售難的后顧之憂得以解決。
一二九團以“支部+”方式,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精準幫扶工作相結合,充分發(fā)揮黨支部“領路人”的帶動作用,把貧困戶幫扶納入支部重點考核內容,制定行之有效的精準幫扶措施,采取“一戶一棚一策”進行精準幫扶,為每個大棚建立的“檔案”,詳細記錄蔬菜生長態(tài)勢、溫度調節(jié)和施肥用量等基本狀況,各項指標一目了然。2016年,各黨支部累計為貧困戶擔保300萬元,用于解決貧困職工種植大棚蔬菜首茬資金,同時,團黨委針對貧困戶出臺補貼政策,凡購買蔬菜基地培育的菜苗,每株補貼0.2元,僅此一項,每棚可保證增加純收入3150元。
今年,一二九團狠抓精準幫扶工作,以“黨員+幫扶”的方式把黨員承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與黨員一幫一精準幫扶納入黨員考核,每季度定期進行評議考核,確保了各項工作落到了實處。黨員干部在精準扶貧中沖鋒在前,積極為貧困戶出謀劃策、講解技術,提供產前、產中各項服務。從7月中旬開始,該團每座大棚都有領導干部、黨員和貧困戶結幫扶對子,除了對貧困戶棉田技術指導外,在大棚種植方面給予資金扶持和勞力上的幫助。在該團九連現(xiàn)代化溫室蔬菜大棚區(qū),每個扶貧棚都能見到黨員志愿者的身影,他們幫助拉運肥料、澆水、整地、栽苗等服務,累計投入志愿勞力800人次。黨員作表率在群眾中體現(xiàn),“扶貧棚”在黨員干部的幫助下種下了頭茬蔬菜,達到了棚棚栽種、棚棚見綠,為實現(xiàn)當年種植、當年見效目標打好了基礎,目前,蔬菜大棚種植已成為貧困職工增收的新渠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