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慧
(253000 德州學院 山東 德州)
模擬法庭在實踐教學應用中的體會
徐世慧
(253000德州學院山東 德州)
模擬法庭教學法作為實踐性教學方式中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法學教學中。在組織模擬法庭的過程中,必須做好保障準備工作、重視總結評價環(huán)節(jié)、積極探索數(shù)字化模擬法庭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模擬法庭教學的作用。
法學;實踐教學;模擬法庭;數(shù)字化模擬法庭
法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較強的學科,在法學教學中,法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必須有效結合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級法律人才。當前,模擬法庭由于其較好的實用性而在法學教學中的應用比較普及,這里,筆者就模擬法庭的應用談幾點體會。
作為實踐性教學形式,模擬法庭教學因其仿真性、形象性、實踐性、靈活性的特點,使學生從課本走向現(xiàn)實,從理論走向實踐,成為提高學生綜合法律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1.以案例為載體,有利于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傳統(tǒng)的法學教學只是將教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至于學生能否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未成為檢驗教學效果的標準。而模擬法庭教學通過為學生提供獨立的、當前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真實案例案例,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會怎樣分析案情,怎樣適用法律,怎樣運用訴訟技巧。要求學生必須像律師那樣接手案件,像法官那樣組織案件的審理,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運用實施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提高了實踐能力,大大縮短了教學和實踐的距離。
2.以學生為主體,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嚴重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模擬法庭教學則是一種以學生為主角的“自主式”教學方法,學生承擔了“法庭”審判的全部工作,教師只是活動的策劃者、指導者和素材的提供者。這種教學方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以教師為主導,有利于促進教師業(yè)務能力的提高
把模擬法庭引入法律教學中,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教師要組織好模擬法庭教學,全面正確地指導模擬法庭審判,就必須深入鉆研有關的法學理論,必須熟悉法庭審理程序。同時,教師在指導模擬法庭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反過來指導教學,實現(xiàn)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良性互動。[1]
1.保障準備不充分,流于形式
當前,不少高校缺乏對模擬法庭教學的統(tǒng)一安排,模擬法庭教學活動的開展無章可循,隨意性較強,缺少計劃性。另外,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和建立、模擬法庭實驗室建設的規(guī)模與形式、模擬法庭的檔案管理與利用等保障也不同程度的缺乏。
2.評價總結不到位,效果不明顯
評價是模擬法庭教學價值的體現(xiàn),缺少評價階段,模擬法庭教學就無法取得預期效果。但目前,不少高校組織模擬法庭,由于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和相應制度規(guī)范,對模擬法庭教學后的總結評價不夠、反饋不及時,致使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3.信息化手段運用不夠,教學資源浪費
現(xiàn)在不少高校組織模擬法庭教學,大多滿足于使用傳統(tǒng)多媒體系統(tǒng),與現(xiàn)實法庭差距較大。達不到實踐的目的。另外,由于教學過程相對狹隘和封閉,付出較高的成本,每次活動開展后除了留下一些照片外,沒有更多意義的資料保存,更難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共享。[2]
1.做好模擬法庭教學的保障準備工作
一種好的實踐性教學方法的實施必須有相應的制度和物質技術條件與之相配套,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模擬法庭教學法來說,一方面要具備相應的制度保障。要明確課程設置,制定相應的制度。有條件的法學院(系)有必要專門開設模擬法庭必修課程,納入教學計劃進行管理。另一方面要強化物質保障。要有專門的、完整的模擬法庭實驗室。另外要配備相應的師資力量,要選配具有相當實踐經驗的指導教師,正確指導學生進行模擬法庭審判的準備、演練,并且解決相應的專業(yè)問題。
2.重視模擬法庭結束后的總結評價環(huán)節(jié)
模擬法庭教學效果的總結評價一般包括兩個方面:即學生能力評價體系和整體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一方面是學生能力評價體系。學生能力評價體系是一個能綜合反映學生能力的評價指標,評價的方式有學生評價和老師評價兩種。學生評價可以分為參加旁聽的同學評價和各個小組的同學自行評價及相互評價。各小組評價時既要評價本組的長處與不足,又要評價其它組的優(yōu)點與缺陷。最后,指導教師在充分聽取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后,對整個模擬法庭的全過程和個體學生的表現(xiàn)作出全面具體的評價。另一方面,整體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一種教學方法是否成功,最終是由教學效果來評判的。常見的測評方法主要是民意測驗和調查,包括對學生的民意測驗,學生階段實習和畢業(yè)實習的調研,畢業(yè)生的跟蹤調查等等。通過這些方式,了解和評價模擬法庭教學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予以相應的改進。[3]
3.探索信息化時代數(shù)字化模擬法庭建設
在信息化、網絡化時代,數(shù)字化模擬法庭是模擬法庭教學發(fā)展的趨勢。數(shù)字化模擬法庭融科技法庭、網絡數(shù)據(jù)庫以及多媒體教學等各項功能于一體,利用信息技術使庭審過程與科技手段相結合,可完成法庭審理、值庭演練、押解實訓、安全檢查實訓、多媒體課堂授課等各項教學活動,既能與當前法院系統(tǒng)科技法庭操作技術和使用方式完全對接,又能實現(xiàn)遠程模擬法庭教學、教學數(shù)據(jù)資料共享等,對于提高教學效果、保存教學資料,實現(xiàn)教學數(shù)字化、信息化具有重要意義。[4]
[1]李樂平.模擬法庭在高校法學教學中的應用[J].湖南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3):318.
[2]鄭春燕.數(shù)字化模擬法庭應用探索[J].長治學院學報,2014(6):115.
[3]姚建濤,杜慶貴.關于模擬法庭教學的若干問題[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3(3):59
[4]鄭春燕.高校數(shù)字化模擬法庭建設的困境及其解決措施[J].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3):72.
徐世慧(1984~),女,漢族,山東省德州市人,現(xiàn)任德州學院政法學院教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國際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