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玥
(錦州市婦嬰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0)
6項肝功能指標聯合診斷在肝病診斷中的應用意義探究
李 玥
(錦州市婦嬰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0)
目的 分析6項肝功能指標聯合診斷在肝病診斷中的應用意義,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肝病患者(實驗組)以及50例來我院行健康體檢者(對照組)作為觀察對象,收治時間為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兩組觀察對象均采用6項肝功能指標(前白蛋白指標、白蛋白指標、膽堿酯酶指標、γ-谷氨酰轉移酶指標、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指標以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指標)進行聯合檢測,觀察比較兩組觀察對象的6項肝功能指標檢查結果。結果 重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的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指標(AST)水平、γ-谷氨酰轉移酶指標(GGT)水平以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指標(ALT)水平的檢測結果均明顯高于行健康體檢者,但急性肝炎患者的前白蛋白指標(PA)水平以及白蛋白指標(ALB)水平的檢測結果均明顯低于行健康體檢者;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慢性肝炎患者的ALB水平、PA水平以及膽堿酯酶指標(CHE)水平的檢測結果均明顯低于行健康體檢者;肝硬化患者的GGT水平以及AST水平的檢測結果均明顯高于行健康體檢者,比較結果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對肝病患者使用6項肝功能指標進行聯合診斷,診斷效果可靠,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值得推廣。
6項肝功能指標;聯合診斷;肝?。粦靡饬x
肝臟是機體重要的解毒以及生化反應器官,同時也是以代謝功能為主的重要器官[1]。我院為了分析6項肝功能指標聯合診斷在肝病診斷中的應用意義,對肝病患者使用6項肝功能指標進行聯合診斷,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肝病患者(實驗組)以及50例來我院行健康體檢者(對照組)作為觀察對象,收治時間為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
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26∶24,年齡分布為21~78歲,年齡均值為(56.64±3.45)歲。實驗組肝病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25∶25,年齡分布為20~79歲,年齡均值為(56.76±3.71)歲。50例肝病患者中,有14例患者為急性肝炎,有13例患者為慢性肝炎,有17例患者為肝硬化,有6例患者為重型肝炎。
兩組觀察對象及其家屬均對研究內容以及研究目的有所知情,且均已自愿簽署知情協(xié)議。對比分析兩組觀察對象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P值>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示組間無明顯差異,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2檢測方法:兩組觀察對象均采用PA、CHE、ALB、GGT、AST以及ALT進行聯合檢測,具體的監(jiān)測方法如下:兩組觀察對象均被采集5 mL的空腹靜脈血,并將靜脈血注入至干燥管內,對其實施分離血清備用,所有指標均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觀察對象的6項肝功能指標檢查結果。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觀察對象的6項肝功能指標檢查結果進行數據分析,肝功能指標屬于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使用()表示,檢驗水準α=0.05,當P<0.05時,表示兩組觀察對象之間對比的肝功能指標檢查結果存在差異,統(tǒng)計學有意義。
重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的AST水平、GGT水平以及ALT水平的檢測結果均明顯高于行健康體檢者,但急性肝炎患者的PA水平以及ALB水平的檢測結果均明顯低于行健康體檢者;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慢性肝炎患者的ALB水平、PA水平以及CHE水平的檢測結果均明顯低于行健康體檢者;肝硬化患者的GGT水平以及AST水平的檢測結果均明顯高于行健康體檢者,比較結果均存在顯著差異,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P<0.05)。
隨著醫(yī)學與科技的不斷進步,生化檢測技術水平也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前白蛋白指標、白蛋白指標、膽堿酯酶指標、γ-谷氨酰轉移酶指標、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指標以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指標是臨床上診斷肝病的常用指標,近年來,這些生化指標的檢測技術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2]。
本研究對肝病患者使用6項肝功能指標進行聯合診斷,主要是由于機體的肝細胞受到損傷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指標以及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指標的含量會顯著升高[3];γ-谷氨酰轉移酶指標屬于肽轉移酶的范疇,當機體體內的膽汁出現過度淤積時,該指標的含量會顯著升高;白蛋白指標主要是反應機體的肝儲備功能,但其易受到白蛋白的影響,不能作為反應早期肝臟受損的指標;前白蛋白指標主要是反應機體肝細胞的合成能力;膽堿酯酶指標主要是反應肝臟病變的程度以及病情的發(fā)展情況,當患者的肝病有所改善時,該指標的含量會出現快速增高的現象[4]。換言之,當機體的肝臟發(fā)生病變時,前白蛋白指標、白蛋白指標、膽堿酯酶指標、γ-谷氨酰轉移酶指標、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指標以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指標均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變化。
總結得出,對肝病患者使用6項肝功能指標進行聯合診斷,診斷效果可靠,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值得推廣。
[1]唐寧.嬰兒膽汁淤積癥患兒肝纖四項與肝功能指標的相關性分析[D].石家莊: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
[2]班正賀.6項肝功能指標聯合檢測在肝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中旬刊),2012,3(12):54-55.
[3]朱月蓉,邱紅,王冰,等.ADA、5'-NT、TRF、TBA、LAP和PA在肝病診斷中的臨床評價[J].安徽醫(yī)藥,2011,15(6):728-730.
[4]李卓成,李延武,羅蓉,等.血清Hcy與多項肝酶學指標在肝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3,26(5):592-596.
R512.6
B
1671-8194(2016)26-00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