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琴唐 偉
(1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人民醫(yī)院血液內科,江蘇 常州 213200;2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人民醫(yī)院腎內科,江蘇 常州 213200)
血漿置換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療效分析
湯 琴1唐 偉2
(1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人民醫(yī)院血液內科,江蘇 常州 213200;2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人民醫(yī)院腎內科,江蘇 常州 213200)
目的 探討采用血漿置換方法對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患者完成治療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28例作為本次實驗研究對象,針對所有TTP患者臨床選擇血漿置換的方法進行治療。完成6個月的治療后,通過同治療前患者的PLT(血小板計數(shù))水平、BUN(尿素氮)水平、Hb(血紅蛋白)水平、LDH(乳酸脫氫酶)水平以及TBIL(總膽紅素水平)進行對比以突出血漿置換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 完成治療后,同治療前進行比較,TTP患者的PLT水平以及Hb水平表現(xiàn)為顯著的提高(P<0.05);同治療前進行比較,TTP患者的BUN水平、LDH水平以及TBIL水平治療后表現(xiàn)為顯著的降低(P<0.05)。結論 針對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臨床采用血漿置換的方法進行治療,可以獲得良好效果,在改善患者的PLT、BUN以及Hb等系列指標水平方面發(fā)揮顯著效果,最終顯著提高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的生活質量。
血漿置換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臨床療效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作為一種血栓性微血管疾病,于醫(yī)院臨床較為少見。當前針對TTP發(fā)病機制未有效明確,分析同患者出現(xiàn)了感染的情況、患有膠原血管病以及患有腫瘤疾病等關系密切[1]。此種疾病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患者的微血管內部存在諸多的血小板血栓,此外患者往往合并出現(xiàn)了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的情況、出現(xiàn)了腎臟損害的情況以及出現(xiàn)了神經精神癥狀等。患者患有TTP疾病后,存在較高概率表現(xiàn)出末梢動脈血管堵塞的情況,出現(xiàn)毛細血管堵塞的情況,最終導致患者出現(xiàn)了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現(xiàn)象,臨床疾病病死率超過了90%[2]。為了探討采用血漿置換方法對TTP患者進行治療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本文主要將我院收治的TT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臨床采用血漿置換的方法加以治療后,在改善患者PLT、BUN以及Hb等系列指標水平方面獲得良好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28例作為本次實驗研究對象。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齡分布范圍為19~41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1.62±1.95)歲;選擇標準為:①所有患者均表現(xiàn)出程度有所不同的血小板下降癥狀;②患者表現(xiàn)出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癥狀,并且患者出現(xiàn)了血清間接膽紅素水平升高的情況;③患者表現(xiàn)出系列神經系統(tǒng)癥狀,主要體現(xiàn)為頭痛頭暈癥狀以及驚厥癥狀等。針對所有TTP患者臨床實施頭顱CT檢查,最終發(fā)現(xiàn)患者未表現(xiàn)出顯著顱腦病變的情況,患者的凝血功能表現(xiàn)正常,對患者實施抗人球蛋白試驗,最終表現(xiàn)為陰性。
1.2方法:對所有TTP患者完成臨床診斷并且確診后,臨床均選擇血漿置換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患者臨床完成深靜脈穿刺之后,選擇臨時性單針雙腔管對患者實施留置,有效完成體外循環(huán)的創(chuàng)建[3]。將新鮮冷凍血漿作為本次治療過程中的置換液,控制患者的置換量為40 mL/(kg·d),主要選擇低分子肝素(小劑量)作為本次治療的抗凝劑,對患者實施置換的頻率為1次/天,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獲得緩解后,對患者實施間斷置換,直至患者的臨床指標表現(xiàn)正常[4]。與此同時選擇潑尼松[1~2 mg/(kg·d)]要求患者口服治療,在對患者實施置換治療時,選擇葡萄糖酸鈣(10%,30 mL/d)對患者進行治療,防止在對患者實施血漿置換時表現(xiàn)出枸緣酸鈉中毒的現(xiàn)象[5]。
1.3統(tǒng)計學方法:對于所有TTP患者臨床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6.0完成,PLT、BUN以及Hb等系列指標實施t檢驗,以()表示,當P<0.05為存在明顯差異以及統(tǒng)計學意義。
針對所有TTP患者在準備實施臨床治療前,患者PLT水平為(11.22±6.46)×109/L,患者的Hb水平為(8.43±0.57)g/L,患者的BUN水平為(10.02±3.26)mmol/L,患者的TBIL水平為(655.27± 121.36)μmol/L,患者的LDH水平為(33.49±4.63)U/L;完成6個月的臨床治療后,患者PLT水平為(168.27±52.39)×109/L,患者的Hb水平為(10.95±0.87)g/L,患者的BUN水平為(7.42±0.52)mmol/L,患者的TBIL水平為(165.27±30.75)μmol/L,患者的LDH水平為(12.77±1.03)U/L;完成治療后,同治療前進行比較,TTP患者的PLT水平以及Hb水平表現(xiàn)為顯著的提高(P<0.05);同治療前進行比較,TTP患者的BUN水平、LDH水平以及TBIL水平治療后表現(xiàn)為顯著的降低(P<0.05)。
針對TTP患者在實施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采用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對患者實施血漿置換治療、對患者選擇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制劑進行治療以及對患者實施血漿輸注治療等[6]。針對TTP患者采用血漿置換的方法進行治療,可以將患者的ADAMTS13抑制物以及UL-vWFM有效清除,針對ADAMTS13進行有效補充,與此同時針對患者血液中的vWF可以進行有效補充。針對造成患者出現(xiàn)血管內皮損害的細胞因子可以進行有效清除,將激活血小板的諸多細胞因子進行有效清除[7]。
通過分析本次TTP治療效果發(fā)現(xiàn),完成治療后,同治療前進行比較,TTP患者的PLT水平以及Hb水平表現(xiàn)為顯著的提高(P<0.05);同治療前進行比較,TTP患者的BUN水平、LDH水平以及TBIL水平治療后表現(xiàn)為顯著的降低(P<0.05)。從而有效證明采用血漿置換方法對TTP患者進行治療后獲得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TTP患者,臨床治療方法選擇血漿置換,在此過程中配合選擇免疫抑制劑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將TTP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臨床體征顯著改善,獲得良好治療效果,在改善患者的PLT、BUN以及Hb等系列指標方面發(fā)揮極為顯著的效果,最終顯著提高TTP患者的生活質量。
[1] 陳妙嬋,蔡葵,容伯芬.血漿置換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血液學指標及臨床分析[J].廣州醫(yī)藥,2013,44(1):17-18.
[2] 肖音,胡國瑜,袁朝暉,等.血漿置換聯(lián)合激素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32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5):163-164.
[3] 嚴俊,甘東輝,黃金棋.血漿置換聯(lián)合激素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療效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35):146-148.
[4] 聶玉玲,古再麗努爾·吾甫爾,富玲.血漿置換術搶救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的療效分析[J].血栓與止血學,2015,21(1):45-47.
[5] 袁湘寧,張影莉,唐文彬,等.膜式血漿分離器血漿置換聯(lián)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5,25(14):76-79.
[6] 葉燕文,賴應昌,黃玉平,等.山莨菪堿聯(lián)合血漿置換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15):126-127.
[7] 劉嘉,張曦,張穎,等.血漿置換聯(lián)合化療、免疫抑制劑治療噬血細胞綜合征合并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臨床觀察[J].中國輸血雜志,2015,28(11):1316-1318.
R554.6
B
1671-8194(2016)25-0118-02